- 相關推薦
我校學困生心理因素及教育對策論文
摘要:學習困難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高校學困生作為在校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已受到普遍的關注。學困生的存在,不僅對學生個人前途和家庭期望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也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調查分析出導致成為學困生的學生的心理因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教育對策。
關鍵詞:學困生、心理因素分析、教育對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是為了每個學生終身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及引導,應該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職責,更為重要的是體現了“一個不能少”的教育公平的理念。學困生問題的存在,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關系到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做好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工作,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都有重要意義。
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在校生中,由于非智力因素或生理機能障礙,而在大學學習期間由于掛科、成績績點過低等成績原因被學籍處理獲得警告、中途被退學或者在培養計劃的年限標準內無法正常畢業,以及在畢業時無法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被認定為學困生。本文從學困生內在諸多因素中尋找學習困難的原因,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大學生人格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本校學困生進行抽樣調查。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學困生的學習心理問題,使研究更有針對性,參考部分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書籍,以及一些應用比較成熟的問卷,結合研究前期對學困生的談話基礎上編制而成的《大學生學習心理因素調查問卷》對造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學習心理因素(學習情況、元認知、學習動機)進行調查。
經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及個人訪談、實例分析表明:學困生心理健康狀況低于在校大學生平均水平,大部分學困生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中認知模糊、情緒障礙、自我效能感偏低、錯誤歸因、自控能力差、動機不明確等心理因素是極其重要的內在原因。另外,學困生在人際交往、敏感、焦慮、抑郁、恐怖等方面也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大一比大二、大三學困生數量值高,某些專業的學生由于課業較重,自我調控及解決問題能力偏低,從而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學習困難程度加深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反過來這些心理問題又成為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不斷惡性循環。
一、導致成為學困生的心理因素
上述表明,導致成為學困生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認知能力不足
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自己的感官、思維,如何協調的利用它們是能否有效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各種學習能力的有機結合,默契配合才能保證學習的連貫性與持續性。調查中發現,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能力差,了解和認識學習、社會、世界的心理能力不足,會時常出現認知模糊和認知偏差,把一些問題錯誤歸因,嚴重影響了基本學習技能的發揮。正因為如此,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會產生應付心理,就做作業這項學習任務來說,學困生會選擇抄襲、草草作答或者不予上交作業等作法來應對。
2.情緒情感問題
學困生在學習中時常表現出一些情緒問題。這種不利于學習的情緒情感會嚴重的對自身的學習產生阻礙,隨之自我效能感也會變的偏低。
(1)強迫性的焦慮。從上學之初至大學,長期受到家長、教師及大學階段輔導員的潛移默化的學習要求和督促,在學生的心理已經將努力學習固化為理所應當。學習中稍有閃失就陷入痛苦的自責之中,課堂聽講、作業練習、實驗實訓、課外活動生怕有錯誤產生。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發生了轉移,思想包袱隨之而來,對自我的學習過程產生了懷疑。嚴重影響了認知技能的正常發揮。
(2)逃避或回避。在學習中有過嚴重失敗經歷或者給自己、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經歷,面對學習困難容易產生為難情緒,試圖回避不好的情緒記憶,從而選擇逃避遠離學習。
(3)對抗與抑郁。由于學困生在教師、學生的心目中埋下了負面的印象,使得有些學困生開始對老師、學生有對抗心理或敵對心理,或者出現某些抑郁的狀態。因此,他們對待與自己相關的事情時就表現出過度敏感,對他人格外提防抵觸,長期下去易產生心理疾病,給學習帶來更大的阻礙。
3.意志(動機不明,自控能力差)
現今大學生擁有追求獨立,個性張揚、及其強烈的叛逆性的特點,對新事物接受快,觀念超前。但是又有著無法擺脫的依賴性。進入大學校園,擺脫了家庭、父母的束縛,脫離了高中時代的學習模式,他們像完全自由了一樣,大部分事情和問題都要自行決定和解決,但是,由于步入大學階段,學習目標不明確或者說未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學困生會時常感到茫然,加之自控能力差,缺乏內驅動力。
4.個性行為
現今大學生在行為上表現出很高的自主性,期盼獨立也表現得過早成熟,但是實際上他們依賴心理較強,抗挫折能力較弱,呈現出假性成熟的特點。易于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行為表現成熟,心理脆弱,因為他們表現出的心理成熟與社會實際的要求相差甚遠,心理素質偏弱,抗壓能力明顯不足。調查顯示:有73.5%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會留下陰影。甚至有6.2%的同學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
二、如何做好我校學困生的教育工作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如何做好我校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實際困難,順利完成學業,是我校教育工作者加強和改進工作的重要內容。本人認為教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對引導學困生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1.激發和引導建立自信心
只有對成功充滿渴望,人們才會以飽滿的熱情和經歷投身到完成目標的行動中去。因此,學困生要脫離學習的困境和排解困擾,首先就是要樹立起對學習的自信心。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和輔導員多去愛護、關心學困生,提供樹立自信心的機會并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正確的引導教育他們,對與學困生的錯誤,教師不能簡單的只是一味的呵斥,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進行情感上包容。在教學過程中,對待學困生與其他學生須一視同仁,拿出更多一些的耐心、關愛來關心他們,鼓勵并信任他們,同時應號召同學之間相互幫助,讓他們融入到大家的學習環境中去。在關心之外,也一定要信任他們,善用他們,因為善“用”是對人最大的信任,會讓人產生力量,也最容易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2.克服自卑、逃避心理
對于學困生來說,自卑心易出現。而且,在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也易產生逃避心理。在幫助他們客服自卑心理時,首先要做到的就要客觀公正的對待他們。學習方面,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要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學生。為了幫助克服恐懼心理,要積極融入到他們當中去。在平等互動的方式中,了解他們的愛好及興趣,尋求共同話題,從中發現他們的優點,贊揚他們的優點,使他們愿與你交流,樂于與你分享。課上、課下都要多留意學困生。例如:課下經常找他們閑談,讓他們幫老師送作業、發問卷等,從而拉近與學困生的距離。集體活動時,發現他們有所進步,適時的及時鼓勵。
3.培養堅強的意志
學困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培養學困生的學習意志尤為重要。首先應該讓學困生正視面臨的困難,培養其學習自覺性,并讓他們明白學習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培養他們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應沉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遇到困難不要逃避掩埋,而要堅持不懈向目標奮勇前行。所以,教師及輔導員要讓學困生對困難有正確及明確的認識。當學困生思想、意志處于低谷狀態時,及時引導,及時談心,幫助堅定信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僅如此,還要適時地嚴格要求學困生,培養學困生的自制力。現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約束力比較弱,自制力偏低,加強學困生的自制力的培養也是培養學困生意志力的重要方面。通過對學困生自制力的培養,進而不斷促進學困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長期堅持不懈地加強對學困生意志力的培養,對減少學困生的學習障礙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今高校學困生的產生和特點是伴隨著高等教育普及而逐步產生的,具有其時代性。由此,我校也在不斷的探索和尋求幫助學困生的方法和途徑:確定相應的教育策略,找準側重點,把握教育對象的層次性,選擇不同策略方法,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盡可能的使學生擁有成就感,擁有尊嚴,有層次地做好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幫助、促進其不斷進步,增強教育的時效性和教育目標的整體性。
參考文獻
[1]葉奕乾等.普通心理學:修訂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田景正.蘇霍姆林斯基轉變差生的理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0(4)
[3]王建紅.網絡環境對“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交際,2015(7)
[4]劉粦霞,曾秋紅,謝攀水,廖夢玲,陸迪文.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自我管理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5(3)
[5]張曉京,文書鋒,金添.“90后”大學新生思想行為能力特點的調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9)
[6]崔景貴.90后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2008(35)
[7]陳蕾.“90后”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9(6)
[8]黃偉,黃蕾,楊金云.“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8)
【我校學困生心理因素及教育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寄宿學困生數學學習狀況調查與對策論文11-18
農村幼兒教育現狀對策思考論文06-18
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的對策的論文12-07
英語教育銜接現狀及對策論文11-08
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對策探討論文11-13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現狀調查對策探究論文12-02
高中地理海洋教育現狀及對策論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