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構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必修技術課教學模式的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學專業羽毛球必修課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羽毛球專修課是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專修課之一。專修課的教學模式科學與否極大影響羽毛球專修課的開設質量。本文從指導思想、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等方面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必修技術課的教學模式構建做探討。
羽毛球的教學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代羽毛球運動是意識、技戰術、體能、心理素質的綜合較量,由于羽毛球技術復雜,教學內容多,羽毛球教學對學生體能和心理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但現階段的情況是大部分學生羽毛球技術基礎薄弱,很多教師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學生技、戰術的學習和運動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結果學生技術水平提高較大而教學實踐等能力低下。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羽毛球課的教學與訓練中如何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扎實的基本功同時注重加強對羽毛球意識的培養是當前高校羽毛球必修課教學與訓練的新方向。新的羽毛球教學指導綱要中強調指出:“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并突出教學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分析研究原有的羽毛球必修技術課傳統教學模式,發現其優勢和弊端,并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建立新的羽毛球必修技術教學模式體系意義重大。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目前現行的羽毛球必修技術課教學經常采用的主要教學模式是以傳授運動技能為主要目的,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系統掌握知識和技能有著積極作用,但是這種模式中學生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課堂的中心是教師和教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講解、示范、糾正錯誤,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均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對教材教法缺乏“創意思考”的余地。整個教學過程缺乏探索性課題,缺乏師生問答、小組討論、驗證學習等環節,在相當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用“練”的規律制約了“學”的規律;以“教”的尊嚴限制了“學”的主動,不利于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創造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結合我國目前的國情和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筆者建議采用“以培養基本教學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和“以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相結合。
一、教學基本內容系統全面,突出個性發展。
在羽毛球教學實踐中,除了關注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教學能力,經常采用“以培養基本教學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準備部分安排學生進行羽毛球戰略戰術、正手反手高遠球等基本內容的“教學實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基本教學能力,加速由“學”到“教”的轉化過程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內容方面,羽毛球的運動基本技術,如發球技術、發球的站位方法、接發球技術、接發球的準備姿勢、接發球的站位方法、接發球的方法、基本步法、羽毛球步法的特點、擊球技術等都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關于羽毛球的一系列相關內容,如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戰術及其運用,包括戰術指導思想、單打基本戰術、雙打基本戰術、混合雙打基本戰術等,也要讓學生充分掌握。
在傳統的教學中,羽毛球教學方法包括有語言法、直觀法、完整與分解法、預防糾正錯誤法、游戲法和比賽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授課內容等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都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和教學階段靈活變換。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作用都是相對的,沒有一種是毫無用處的,也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作用大小是隨不同對象、不同教學階段而不斷變化的,所以教學方法應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教學階段進行不同的組合。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體育知識、傳授運動技能。并且用重復訓練法,按照示范讓學生學習、模仿,從而達到學會和掌握規范動作的目的。相似動作模似練習法是指運用動作技能的遷移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動作結構和用力環節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術進行歸納總結,從中找出共同的規律并加以科學引導和合理安排教學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技術動作,加快教學進程,提高教學質量。為促進技術動作更快掌握,用學生所熟悉的其它相似羽毛球技術動作練習,加深羽毛球技術動作環節的掌握,如擲羽毛球、擲壘球、擲石子等動作都相似羽毛球上手擊球的動作,加深“抬臂、舉臂、閃腕”等一系列動作環節的感性認識。此外,為了促進學生理解動作,用形象的比喻。如:握拍如握手;握拍的松緊如同抓住小鳥要既不讓它飛走也不捏死的感覺。再如網前正、反手的挑球動作,主要是前臂完成內旋、外轉動作,為了強化前臂內旋、外轉動作,要求學生在自己的體前作劃“∞”的練習。從而有得于學生快速地掌握技術動作。
徒手揮拍的練習,也是羽毛球必修課上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羽毛球運動的揮拍速度,主要和擊球技術動作的正確性、協調性和前臂、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素質有關,擊球動作不正確、不協調,必然會影響人體在擊球時的發力,揮拍的速度也就受到影響。所以,進一步糾正和完善自己的技術動作,提高自己身體的協調性,是提高拍速度的首要環節。徒手揮拍的練習就可進一步糾正和完善自己的技術動作,提高擊球動作的正確性、協調性,從而提高揮拍速度,以及提高學生的力量素質。多球練習法用定點發球或給球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一種方法。實踐證明,多球練習對掌握技術、提高技術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多球練習不會因為場上運動員擊球失誤而中斷了連續擊球的機會。多球練習法可以用于不跑動或少跑動的情況下熟練基本技術;也可在跑動當中練技術、練球路配合和提高身體素質。多球訓練是羽毛球項目常用的提高專項耐力的訓練手段。多球訓練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球數、組數和不同的輪換人次均會對訓練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專項特征。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一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結合起來進行練習稱為組合練習。這種練習的特點是通過一定的套路配合,把手法與步法、進攻與防守等技術在前場和后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基本技術在比賽中的實效性。進行組合練習時,最初應將移動路線和擊球落點固定下來,以便掌握綜合技術,然后再過渡到不固定移動路線和擊球落點上的練習。
二、以學生為主體,師生相互促進。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羽毛球必修課教學模式應堅持人本理念,體現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對知識、技術、技能的不同層次的需要,給學生提供羽毛球項目的完整的概念,突出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過程中的個性培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中特別要強調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一定創造能力的體育教育專門人才。具體有以下幾點要做到:
(1)創建良好的教學條件。在教學過程中設置適合該項目的教學條件,是保證在短時間內形成正確動作技能的有效條件,起到一種非自然強化作用。
(2)培養部分學生骨干,讓其在教學中起到“小先生”的作用,提高非自然強化反饋信息的傳輸量和利用率。
(3)確定練習的適宜難度負荷。在教學中,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基礎水平,來設計練習難度負荷,使練習的方法和手段與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從而發揮項目的自然強化作用。
(4)利用標志點、物等教具來調整練習難度。標志物、點等教具在教學中可用來對學生練習中的行為進行適當的幫助和限制,以突出強化作用事件,使本來完成困難的練習變得輕松自如。
(5)充分利用身體各感覺機能的相互作用。各感覺機能相互作用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先決條件,充分發揮視、聽、位置、皮膚感覺與身體感覺的相互作用,能強化正確動作,消除錯誤動作。
(6)適時進行教學效果的評價。對學生動作技能形成過程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的練習始終處于積極的認識活動之中,防止機械練習,可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學習的進步程度。
(7)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比賽。使學生在比賽實踐中體驗運用技能成功的感覺和失敗的教訓,有利于強化作用事件的發生,以教學比賽來強化所學技能。
運用“以培養基本教學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和“以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羽毛球必修課教學,無論是對學生技術的掌握,還是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都有相當的促進作用,且均優于常規教學模式。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教師成為教學內容的決策者和教學實踐的指導者,學生由被動的和消極的“客體”變為主動的、有個性和自我追求的“主體”。因此,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知識的階段性和系統性,促進教學環境的和諧并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以培養基本教學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和“以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效果優于常規教學模式,其在羽毛球必修課教學中的運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李建等.淺論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教育戰線,2000
[2]王淑英.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必修技術課教學模式的現狀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0,6
[3]烏爾里希·菲舍爾、烏韋·沃爾夫著,王悅譯.《羽毛球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年
【對構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必修技術課教學模式的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教育技術學專業中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的論文12-11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新模式研究11-30
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論文04-01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論文11-14
體育教育資源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論文12-04
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研究論文11-18
開放教育課程情景案例教學模式研究論文12-02
高校藝術設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