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的論文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但是,只有正確分析和認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終解決制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發展的“瓶頸”。這些特殊性可以從許多方面去理解,下面是其中的幾個方面:
1.階段性
在未成年人時期,人的成長發育最為迅速,跨度最大。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未成年人從出生到成熟大約經歷了六個重大時期:乳兒期、嬰兒期、學前期、學齡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在這六個時期中,品德的發展總是遵循一定的階段進行,每個時期都有一個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乳兒期主要是適應時期,嬰兒期為品德萌芽時期,學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發展階段,學齡初期是品德發展協調性階段,少年期為動蕩性品德發展階段,青年初期品德發展的明顯特點是成熟性。因此,針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積極探索分層次的德育教育,合理確定由低到高的階段性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標切實可行、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以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直觀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直觀性就是要從心理的淺層面入手,最終解決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的深層面的問題。這是由未成年人的思維特點所決定的。在未成年人時期,雖然抽象邏輯思維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具體形象思維,假如用講抽象理論的方法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低齡兒童),不會有好的效果。因為未成年人道德意識形成的過程,往往是從淺層次的心理感受層面,提升到思想體系和世界觀層面的過程,未成年人還沒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當然也無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論。思想道德教育要轉變他們的思想意識,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從具體淺層面的、活躍生動的心理感受人手,逐步達到解決深層思想體系方面的問題,所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種直觀性的教育。在教育內容的整體安排上,宜先安排較具體的內容,后安排較抽象的內容,不斷根據教育對象的反應進行內容深化的調整,這是一個先易后難、逐漸推進的量化過程。在教育的形式上,多采取寓教育于活動、娛樂和其他教育教學中的形式,著眼于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亦即從思想不設防的心理感受層面人手,在不知不覺之中逐漸深入到解決思想體系層面的問題。
3.指導性
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具有強烈的模仿傾向,他們感到這種模仿很有意思。但是由于未成年人還不能正確區分對與錯、善與惡、美與丑,他們的模仿往往帶有表面性,在模仿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時,一般只是對理想人物的行為習慣和言談方式等表面性的東西感興趣,單純地喜歡某些不重要的個性特點,盲目模仿。同時,未成年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往往很不穩定,容易發生變化,看完“超級女聲”他們想成為“超女”,看到“神六飛天”他們想成為宇航員,如此等等。因此,未成年人會經常給自己樹立榜樣,但他們并不善于選擇正確的范例作為自己的理想,他們在模仿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偏差,甚至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悲劇。給未成年人樹立正確恰當的榜樣,對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應該是一種指導性教育。作為教育者,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除了自身要做好未成年人的榜樣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幫助未成年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他們選擇正確的理想范例作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使他們認識到榜樣人物的主要寶貴品質是什么,以及如何用榜樣來加強自我修養。
4.平等性
當代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加快,使他們的法制意識、民主、平等意識和參與意識越來越強烈。他們要求老師平等待人,要求與家長平等相處,要求與自己交往的人尊重自己的人格等等。這些要求決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平等性,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與教育者之間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過程,它需要教育者以參謀者、探討者、商量者的身份和未成年人平等相處,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育過程中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多開展互動式教育,使其真正參與教育活動本身。教育中切忌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說教和訓導姿態,要徹底改變傳統德育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改變“我說你聽”的教育形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過程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在互動教育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他們真正參與進去了,他們才能有所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華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認識,產生道德動機,促成道德行為。
5.社會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會性,主要是指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所依托的社會資源、所產生的社會效果的社會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不是在真空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是在自己的家庭、社區及國家構成的多元背景中發展的。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過著社會生活。他們不但受到父母、同伴、親戚及他們與之接觸的其他成人的影響,受到學校及他們隸屬其中的團體的影響,而且也受到媒體、他們成長于其中的文化、國家和社區的領導及世界大事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環境和社會影響的產物。未成年人的這一特點使未成年人德育不可能單純依靠社會某一方面的力量來完成,而必須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即在國家政策的綜合、統一協調下,實行“齊抓共管”。同時,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來說,也具有社會性的特點,即這種影響對于整個社會既是現實的、全面的,也是長遠的、深刻的,將關系到一個民族、國家的現在和未來。因此,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必須整合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形成一個網絡系統,齊心協力,才能真正擔當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責任。
6.發展性
時代在發展,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不能采取一勞永逸的態度和方法, “不能滿足于靜止的共時態研究,越來越需要加強動態的現時態研究”。就要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與時俱進,體現發展的特點,在發展中求得進步,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未成年人和社會的需要。它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未成年人,要注意未成年人中發生的新情況、新變化,從實際出發,不斷形成觀察未成年人的新視角,不斷學會理解未成年人的新觀念。然后,在此基礎上不斷為未成年人創造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新環境,不斷為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政策和策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的論文】相關文章:
有關孔子教育思想論文(精選5篇)05-31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論文04-15
魏晉文學思想的認識及再思考論文03-12
大學儒家思想教育啟發論文03-25
福柯思想中的異托邦解讀論文04-19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論文03-09
企業思想政治優秀論文(精選13篇)08-15
藝術設計中的美學思想論文(精選9篇)04-26
淺談教育思想轉變與觀念更新論文04-15
論語中蘊含的行政管理思想例析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