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現代教育的思想,又能進一步豐富甚至提升現代教育的精神,在很短的時間就迅速成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開展的教育活動。由于我國的心理學研究起步較晚,在理論上多借鑒西方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學校教育實際,林崇德教授認為:“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當是‘輔導是全員服務’的模式。‘輔導是全員服務’的模式應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滲透性,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滲透到各個教師的教育觀念中,讓廣大教師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者。”
在此模式下應建立分層次有重點的教育體系。這個教育體系按照專業化程度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三級隊伍:第一級隊伍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從心理健康角度、教育角度促進學生的發展;第二級隊伍是學校心理學家,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診斷、輔導(咨詢);第三級隊伍是專業心理醫生,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矯治。其中廣大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
二、探索與實踐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從微觀角度,依據系統論觀點,探討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在師資、教材、教法層面的整合過程,具體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力求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
1.整合教師資源
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豐富關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前提。加強教師對學生心理實際的了解。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輔導和幫助。但是目前教師對學生的一些心理和行為的了解還不夠準確,只停留在表面水平。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的了解程度不夠,直接影響著教師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提高教師解決學生問題的策略水平。言語疏導和情感關愛等策略都是教師工作過程中經常采用的,具有生活化、具體化、常規化等特點。教師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策略水平還亟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應與學科教育并重,教師在提高教學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養和提高。
2.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建立多維、立體的學科教學目標。教師應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設計教學目標,以實現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兼容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有機融入學科教學目標中。不同學科內容,應確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點。雖然各學科教材都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但因學科特點不同,各科教育內容有很大差別。如語文、思品、社會等科可以直接引用相關內容進行某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數學科學等科則側重于教學過程中創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氛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過程設計要明確“三條線”。教學過程是對教學目標的細化和落實,應體現出清晰的思路與層次。每一層次都應體現三條“線”,即知識線、教師引導線、學生活動線。教學過程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知識、智力、品德和人格,其內容是多層次多功能的。一切教學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實踐鍛煉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財富。
3.整合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教學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精華只有通過學生心理機制的選擇、消化,才能滲透在人格之中,學生才能從幼稚走向成熟。所以確立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以問題為中心,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必須要先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再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及時有效地排除中小學生的心理障礙。以活動為中心,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以激勵為原則,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示、激勵、引導及創設一系列科學的教學程序和學習氛圍,可逐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運用激勵的語言采用激勵的方式,形成激勵的氛圍,讓每個學生每天都獲得成功,使之在成功中體驗歡樂,提高自信心,獲得奮發向上的動力。
以自己為榜樣,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要發展學生健康心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教師自身擁有良好的態度和健康心理是前提。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通過言語、表情、動作傳遞給學生,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為可行和常用的一條途徑。所有教師都負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要尋找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契機,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發展他們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由此我們也得出以下結論: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整合師資、教材、教法促進了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形成。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