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人文精神藝術中專舞蹈教育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就其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人文素質教育與舞蹈專業教育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1]“人文”與“天文”相對。人文是指區別于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人文精神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對人自身完善的關注和追求,尊重人的理想和信念,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
人文主義教育重視身心和人格的和諧發展,強調應該使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注意美育,以發展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才能;還要注意德育,以使學生具備應有的道德品質素養。
1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部在1988年1月公布的《藝術院校的建設與改革方案》指出:“藝術教育建設與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的文藝事業培養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舞蹈藝術作為人類特有的并為人所存在的精神現象,以借助動態形象為手段,表達人文情感為目的。自古就有“言之不足,象能顯之”以及“歌以詠言,舞以盡意”等說法,都把舞蹈作為達情的最高層次,因為舞蹈語言與人類情感模式具有同構性質,用舞蹈來展現人類的情感生活,可以獲得最為理想的效果。[2]回顧歷史,就不難看出舞蹈的發展已不僅是形式上的轉變更是文化上的傳承。這就必然要求它的參與者具備人文情懷的表達以及傳承這種人文精神的能力。
我國的中專舞蹈教育正是培養專業舞蹈藝術人才的根基,在注重專業訓練的同時,更應加強學生人文知識的熏陶。舞蹈是一門表演性較強的藝術,不同于體育,或是雜技。它同時具有“人體文化”和“情感符號”的共性。只有內在情感與外在肢體統一了,才能真正發揮其感染人、鼓舞人、啟發人和教育人的作用。我國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從這一點出發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如今在鑒賞舞蹈作品時,人們更加關注的是舞者精湛的技術技巧下所詮釋的人文內涵。例如舞蹈《孔乙己》該舞蹈的表演者是一名舞蹈學院附中的學生,他能夠在短短幾分鐘的表演中找準特定風格化語言與特定人物性格的契合點,將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與舞蹈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并將編導的意向恰如其分地傳遞于肢體傳達給觀眾,對于一個舞蹈參與者來說僅僅能夠用身體機械地去表述舞蹈動作,而不注重平時對人文知識的捕捉、積累是永遠展現不出作品內在的精髓。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我們的中專舞蹈教育作為專業舞蹈教育的基礎陣地,擔負著為國家輸送優秀藝術苗子的重任。在培養目標上應特別強調人文素質和藝術能力的全面發展。
2我國中專舞蹈教育的現狀
2.1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適應。長期以來,中專舞蹈教育作為舞蹈人才培養的基礎,存在滯后性。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國的中專舞蹈教育從為演出團體培養演員的單一目標擴大到為高校輸送合格生源,從以往的滿足文化系統內部對人才的需要,調整為整個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要。目前,在我國的舞蹈專門人才中,除了演員還包括編導、教師、史論研究、科學研究、藝術管理等人員。[3]然而,就目前的中專舞蹈教育而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然沿著技術教育的道路發展,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技術技巧的訓練,忽視了文化內涵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們的舞蹈中專學生給外人的印象總是思想品德差,文化修養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種現狀的產生規結為:首先,從生源來看,不少學生是因為文化成績差才選擇讀藝校。其次,舞蹈界(也包括文藝團體)一貫以專業能力來衡量一個舞蹈人才。第三,整個社會的態度趨于同情,從每年的高等學校招生來看,藝術類分數線往往低于文科或理工科類,而舞蹈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又是藝術類中最低的。
2.2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不平衡。我們的舞蹈學生總是有重才不重德的傾向,重情不重理的特點和重體不重腦的問題,從而形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這種現狀的產生規結為:首先,藝校學生自身的特點。藝術類學生往往與普通中學學生不同,他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尤其是形象思維能力)喜歡引起他人注意,比較講究個性,隨意性強。再加上由于專業訓練的要求,往往入校年齡較小,一般在11、12歲左右。童年期的心理特點尚未消失,逐步進入青春期,學生生理發育較快,心理發展也是矛盾重重,各項品質觀念尚未定型,是教育的困難時期。其次,從課程設置的特點來看。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的交織,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轉變,使學生從接受程度上有了心理選擇,更容易被動態事物所吸引,無興趣聽文化課程,對科學技術以及政治理論知識厭倦,排斥。從而使得我們的學生總給人一種散漫,肆無忌憚的印象。第三,藝校的整體學習氛圍,只顧強化身體能力訓練,對學生綜合能力開發較少。
3中專舞蹈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辨證統一
3.1由單一的學科知識技能教學到人文知識和學科知識雙重教學。在中專舞蹈教育中,必須保證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兩方面協調發展。藝術的各種社會功能只有在審美價值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必須建立在豐富的人文素養之上。[4]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將專業技能與文化知識相互滲透的進行教學。例如,在英語課堂中插入舞蹈專業英語術語,并在每節課中抽出5至10分鐘進行現場情景模擬,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情景,充分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非常適合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舞蹈專業學生。
還有如果在語文課堂里老師在教授《孔乙己》這篇課文時給學生們放一遍這個舞蹈,那孔乙己這個人物,《孔乙己》這篇文章會不會更容易被學生們接受,更能增加學生的興趣呢?再如我們在上民間舞課時,教師在講授藏族舞蹈的基本風格,松垮、弓腰、上身微向前傾。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風格,就可以通過歷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識去分析,也可以布置成作業讓學生主動去查找有關資料。從而不但能將專業和文化相互滲透,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由教師的灌輸式教學到教師用人文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人文知識精髓。教師在言傳身授過程中引導正確審美和人生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傳遞知識之外其言行舉止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專學生年齡較小,思想較為單純,易受教師行為語言上的感染。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重視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尊重學生人格、思想、情感等。要善于給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正處于青春期的舞蹈中專學生,思想變化大,學習生活中會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作為教師,要善于建立和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他們成為良師益友,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寬容和鼓勵他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3由學校單一強調專業為本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文情懷的陶冶。承載人文精神的不僅局限于課堂,還應重視建設校園文化生活。開展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孤兒院的慰問演出;邀請校內外舞蹈家舉辦專題講座,有計劃的開展舞蹈鑒賞活動,豐富人文知識,提高鑒賞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藝術、關注成功,并為自己的未來做好心理及思想準備。
4結語
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科技在創新,社會對舞蹈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轉變。我們可以暫且將中專舞蹈教育定位于通向高等舞蹈教育橋梁的位置,舞蹈是一技之長,若是沒有人文上的理解和關懷,僅僅是一位的學習動作,這樣會使中專舞蹈教育走向一個極端。所以加強人文關懷,將舞蹈真正的變成一門學問,中專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專教育必須達到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來帶動學生對舞蹈意識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良性循環。中專舞蹈教育只有把人文精神注入學生的素質發展,才能為社會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有用的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辭海委員會.現代漢語辭海[z].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
2袁禾.中國舞蹈意象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3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4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淺析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聲樂教育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03-26
淺析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05-31
舞蹈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論文11-20
語文寫作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養11-25
淺析藝術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11-28
關于舞蹈在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12-03
舞蹈教育論文03-15
淺論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對策論文11-11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12-07
大學舞蹈教學論文節奏意識培養論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