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幼兒教師的立美教育論文
時代的進步讓教育處于一種面臨危機的反思教育之中,這種教育不是要形成新的教育理論,而是要檢討教育活動本身的目的、性質、價值和知識結構等。教師的立美教育就是在原來的借美育人的反思中而得出的“立教育自身之美”來育人,它是將教師的自身美和教育的美蘊含在教育系統內,由形式美走向實質美,除了追求美學精神之外,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糾正異化人性(或畸形教育),追求自由人生(即個性充分發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立美教育。
一、努力完善自我,有一定的美學素養
幼教的發展對幼兒教師提出了從能歌善舞型向科研型、專家型轉變的要求,以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活動中,要詮釋教育活動之美,作為教師必須自身具備美的素養,要有良好的審美素質和思想意識。首先要有對美的人和事敏銳的觀察力,善于發現美。人們往往對大家共識的美容易發現,而對隱藏著的美認識較難,電話《紅高粱》景點選取之地,是被張賢亮發現的,在遙遠的邊寨,有清朝駐守邊關的將士們的囤糧堆,連綿著,在夕陽的映照下,在一片荒漠中體現出一種令人震憾的美,他的發現使這里成為許多電影的拍攝點。其次,要有以自己的思想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沒有思想的美是不存在的。再次,要有對偽美的判斷能力,偽美的核心就是迎合,即功利主義,作為一名教師要有對美的得當的判斷,最后,必須在對美的判斷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藝術層次。在教育過程中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讓教學活動之美呈現出一種能感染人的一種美。
二、熱愛大自然,引導孩子在大自然中發現自然之美
美麗的大自然以她現實、主動、豐富吸引著孩子們的視線、四季的變化、晝夜的更替、天氣的轉變;風、雨、雷、電、云、雪、雨、霜等自然現象對孩子來說充滿了神秘。愛因斯坦說過:“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有一年的夏天我曾在大班提了一個問題:“小朋友你覺得什么最美?”當一個孩子回答完:“螢火蟲最美,它飛起時能發光,漂亮極了,真過癮?”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舉起手,想說螢火蟲。孩子們對螢火蟲的認識也千奇百怪,有許多令成人不可思議的答案。他們說:“螢火蟲是從天上來的,”“螢火蟲是從外國來的,”“螢火蟲身上長著發亮的肉”,“螢火蟲是喝水長大的”,“螢火蟲發綠光”,“螢火蟲發紅光”。面對這些問題,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孩子回家收集螢火蟲的資料。其中有一位學昆蟲學的家長用擬人的手法為我們寫了一篇《螢火蟲的自述》,并且讓孩子們觀看幻燈片,演示螢火蟲的生長過程并講解了與螢火蟲相關的知識。一周的探索活動,從說到做,讓老師,孩子和家長一同分享了這種對美的探索過程的樂趣,從小小的螢火蟲之美體會了大自然的美和神秘,大家知道了小小的螢火蟲竟然吃蝸牛這一現象后更是驚嘆不已。現在,當我看到小朋友在幼兒園的草叢中尋覓著,發現了西瓜蟲的喜悅之情時會讓我倍感欣蔚;發現地上不同葉子的不同顏色和形狀之后爭相傳著的那一幕還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當然引導孩子發現自然之美的教學延伸的意義也有很多,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出孩子對祖國山河之美的自豪,保護自然、珍惜環境是進代的要求,教學之美在于讓孩子追求一種極致的美——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了解藝術表現形式,在藝術中表現自己的美
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藝術的美,我曾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壁畫《受傷的野牛》來引導過孩子。1879年,一名工程師和他的小女孩走到一個洞中,小女孩突然被洞中一只公牛的眼睛嚇壞了,等她的父親用火把照亮時發現洞中的壁上畫著一只受傷的野牛俯伏在地上,全身肌肉緊張,富有彈性的后腿還在垂死掙扎。它低著頭,伸出犀利的犄角。用帶血的眼睛敵視前方。似乎將一躍而起,與圍捕它的獵人進行絕望的斗爭。我結合這幅畫給孩子們講大約在二三萬年以前,人類將很難捕到的獵物,如野牛、野鹿、馬等畫在洞窟中,以祈求神靈保護他們捕獲更多的,每捕殺一個后用畫記下來,在休息之余,他們看著崖壁上的畫覺得很在趣,于是就用有色礦石,煤炭和動物油脂調在一起涂上顏色,上了色的畫更有一種逼真感,他們從繪畫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樂趣,他們繪出更多、更豐富的內容記錄他們的生活、裝飾他們的生活。我告訴孩子“藝術來源于生活”就是這樣的。
幼兒比較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生動的美。在幼兒園,常常以音樂、舞蹈、繪畫、文學作品等藝術形式讓幼兒感知藝術之美,在活動中,作為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富有美感的環境,給他們提供適合其年齡特征的有系統、有組織的作品,以便兒童的欣賞經驗系統化并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他們感知、理解作品的表現形式和初淺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表現、創造美。美術以它的色彩、線條和圖形變化出一個神奇的世界,孩子們的語言來達能力有限,他們善于運用畫筆表達自己的美好意愿,借此渲泄自己的情感,在藝術的表現中得到愉悅和快樂,在滿足中得到身心和諧的發展。例如一朵花讓幼兒表現得非常的豐富而美麗;擬人化的、變形的、變色的、飛著的、開著的、筆畫的、泥做的、吹出的、撕出的、剪出的、線繞成的,不同的表現形式是幼兒對美最執著的追求,是對生命最美的認識,表達出了藝術無窮和魅力及美好情操的陶冶同時修養著人的性情。
孩子們的表現美的同時也在表現著自我的美,在美妙的樂曲中孩子們變換著隊列,隨著節奏盡情的舞蹈,柔美與剛健、自信與努力、積極與活潑、健康與快樂在美中得到體現,這是人性最完美的展現。
四、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創造美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蘊含著無限的美,一點一滴匯成了環境美、產品美、行為美,建筑美、科學美等。生活之美,美在具體而普遍,睜開眼,人的衣著、用品、穿戴、住室裝飾、以致一道菜的烹飪等都為生活增添了活力和生機。在生活中,要讓幼兒分辯真正的生活之美,比如紅、綠衣服的搭配,在舞臺上,紅、綠著裝表演著秧歌是那樣的具有東方神韻,美得耀眼,而在生活中,這種搭配就是俗到盡頭。胖人穿著橫條衣服而瘦人穿著豎條的衣服,這些都是沒有詮釋到生活之美。就拿時下最時尚的幼兒園的建筑上,華麗的裝修讓幼兒如置殿堂、一道道的門分隔著孩子們彼此的交流,繁華的街市毗鄰著幼兒園,昂貴的玩具顯現著它的尊嚴,這是幼兒園的美嗎?我覺得可悲,孩子是應該與大自然相溶的,他們不需要人類人為地將他們安置,他們需要小草、樹林、小鳥、風的陪伴,雨的淋浴、陽光的照耀。我欣賞發達國家幼兒園的平實,我們的美是一種偽美,是對人性的摧殘,是披著美的外衣而掩蓋的一種丑,它在誤導著家長的價值觀,所謂的貴族幼兒園就是好的幼兒園嗎?
生活之美要讓幼兒懂得生活的意義在于追求生活質量而不就只在表面,一位環衛工雖然沒有一位穿著時髦的小姐的外在美,而那位小姐在不隨意地扔下礦泉水,被環衛工拾起的一剎那,環衛工的美頓時蓋住了這位行為不美的小姐。生活美需要社會實踐,幼兒作為一名社會人,教師要讓幼兒在日常的生活按生活美審視自己,從小追求人格美。
五、在教育的反思中,提升教育的美
過去的教育活動的評價尺度注重真(按教學規律)和善(按社會發展與個體成長需要)兩個方面。現在的評價是真、善、美(教育活動本身審美化)的統一。作為活動的參入者教師、學生、教育中介這些要素,也相應的以審美的標準評價,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教育之美。
1、將師表之美作為教育手段
幼兒具有模仿學習的特點,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師應以無言之教的美感染著幼兒。老師溫和的語氣、和藹的表情、慈祥的面容、文雅的舉止、禮貌的交談、得體的著裝是外在美展現,再加上堅強的意志,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內在力量;克制自我,控制自我,慎重對待自己言行和“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風度及教學中堅決、果斷、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公正無私面對全體學生,謙虛誠實、不恥下問,向學生學習的精神這些方面體現著教師以他的道德、理智和審美感培養著孩子的情操。我在一次體育游戲的公開課上,看到一位穿著黑色連衣裙的教師帶著孩子們游戲,游戲內容與明媚的春天有關,她的著裝與她的授課內容極不協調,教學活動也暗然失色。
2、營造合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要以民主、平等、彼此尊重、輕松的學習氣氛中,讓幼兒無拘無束地展現真實的自我,以寬容的心態接受孩子。我看見過一位教師以微笑的表情,和藹地處理著一個打架的小孩,一邊摸著頭、一邊幫他分析打人的壞處。還有的教師往往用一種眼神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力量。幼兒之間的互相審美化也是教育美中的一個方面,讓孩子在欣賞別人和集體美的過程中,自己樹立美,以自己為審美對象,這需要幼兒與幼兒之間良好的關系作基礎。
3、抓住教育活動中美的中介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幼兒一幅完成的畫很美,并不能說這孩子表現著美,如果在畫這幅畫時,他的姿勢不對(如將頭埋在桌上畫),或者學習習慣不好(一邊畫一邊做小動作)等,伴隨著他的繪畫過程不美,我認為這種美是打了折扣的一種。孩子學到了知識,如果這種知識的傳遞過程中不是以動靜配合,也不按孩子的接受能力,那么這種教學是不美的,就好象你讓幼兒學會了跳繩,你卻讓他大汗淋漓以致大病一場一樣。曾有一位外國幼兒教師,利用了超市各種美的包裝將是大米做的食品進行分類,從而引伸出大米的生長規律的美,及它的稻穗的對稱性美,葉子生長的美等。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的立美教育就是為了走出教育誤區,為了達到真正意義的“樂教”與“樂學”,愿所有的幼教工作者能在立美教育中體驗教育之美,愿我淺薄的見識能與大家產生共鳴!
【淺談幼兒教師的立美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數學美與數學教學論文11-22
淺談教育論文寫作12-04
淺談中國水墨動畫的意境美論文12-11
淺談生命教育的論文06-27
淺談小學教育的論文11-27
淺談音樂教育的論文12-02
淺談青少年公德教育論文11-28
淺談情感教育的意義論文06-13
淺談新課標下的文學教育的論文11-27
淺談漆畫之美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