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隨著競爭的日漸激烈,人們普遍重視對孩子智商的培養。卻忽視了“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對于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多么重大的影響。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幼兒園里,表現出自我為中心、自私、霸道。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開展了對幼兒良好親社會行為養成的研究。本文從三方面分析了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結合我在工作中的實踐,總結出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親社會行為。
關鍵詞:
親社會行為、反社會行為、 交往技能
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又叫做積極的社會行為,或親善行為通常指對他人有意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主要包括同情、關心、分享、合作、助人等。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和維持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受到人類社會的積極肯定和鼓勵。心理學家認為,引發親社會行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為了期待外部的獎賞,或為了獲得社會贊許,或為了減輕自己相繼的內部狀態等,親社會行為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引起發展心理學家的興趣,并已成為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方面: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
如今,現在的家庭結構有核心家庭(兩代人)和三代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子女(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寶貝,他們整天與父輩、祖輩交往,只有親子、親孫的縱向關系,而無兄弟姊妹的橫向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是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發展的關鍵因素。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一般有以下四種:
第一,溺愛型。
有的父母過分地愛孩子,為博得孩子的歡心,事事依著孩子。孩子長年累月處于這樣一種說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不合理的欲望卻常常在無原則的縱容下得到滿足,因而使孩子養成任性、不講道理的個性,而且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也得到了強化。只知道“獲得”,不懂得“付出”。這樣的孩子一旦接觸社會生活,不是驕橫無理、稱王稱霸,就是束手無策、離群索居。
第二,放任型。
持這種教養態度的父母,對孩子不加干涉,聽其自然,致使孩子不守規矩,沒有禮貌,隨心所欲地闖亂。
第三,專制型。
有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闖禍,總是把孩子操縱在自己的手里,不聽取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只憑自己的意愿來管孩子。孩子的言行稍不符合他們的意愿就遭呵斥、責怪或禁止孩子的行動,致使孩子缺乏自主性,事事小心、膽怯,不愿也不會與人交往。
第四,冷淡型。
因父母離異或父母工作忙等原因,孩子有了父母也沒有人關心,使孩子的正常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滿足,體會不到相互關愛,得不到應得的愛和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樣的孩子嫉妒心強,不愿意與別人相互關愛、合作,性格孤僻,攻擊性行為強,長大后在社會上犯罪率高。家長們逐漸淡漠了“良好的品德行為”對人的價值的體現是何等重要,引導他們付出關心和愛的機會、措施少之又少。所以,在幼兒園里,有些孩子出現了一些反社會行為也叫消極的社會行為。孩子與同伴之間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寬容、分享、合作、助人等意識,甚至有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別人如果打了你,一定要還給他”,存在“打要還手,罵要還口”。在孩子和家長的意識和思維中,幾乎從來沒有想到去“合作、分享、助人、寬容”等。
(二)社會方面的因素
在價值多元化與價值意識的差異中,一味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在考試體制中單憑考試科目的成績決定一切的、智育第一的價值觀念,使人們喪失了把兒童培養成怎樣的人的方向性,從而過早地對幼兒進行智育方面的教育,而忽視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方面的教育。此外,隨著近年來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大部分家庭都住進了樓房,單元獨門的住房環境限制了鄰里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減少了幼兒與同伴之間交往的機會。國內有關研究發現,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由于同伴之間地位平等、能力接近、興趣一致,因此他們有機會、有能力做出指向同伴的親社會行為。
(三)幼兒園方面的因素
目前絕大多數幼兒園只重視發展幼兒的智力,忽視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只注重教導幼兒怎樣“學會學習”,卻沒有注意讓幼兒怎樣“學會做人”。有的教師從思想上根本沒有意識到培養幼兒良好的親社會行為對幼兒的一生成長將有多么重大的影響。所以,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從來沒有注意利用各種方式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養成。特別是隨著個體幼兒園的增多,這種傾向更加嚴重。
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地方,從小應該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針對以上分析的情況,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注重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幫助孩子學會“包括分享、合作、助人、謙讓、寬容”,消退自我中心心態,促進孩子良好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一、利用文學作品的形象對幼兒進行親社會行為認知的培養。
在幼兒期這個年齡階段,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因此,文學作品中的適當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在社會性活動《小兔的禮物》中,講述了因為小兔的自私、不愿和朋友們分享桃樹花瓣,而失去了好朋友變得非常的孤獨。在兔媽媽的幫助下,小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把花瓣紛紛寄給朋友們,得到了朋友們的諒解,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為了讓幼兒能充分理解小兔的內心變化,對小兔自私后的孤獨感及與人分享時的滿足、快樂感能產生共鳴,我利用多媒體教學邊講述故事邊請幼兒觀看,仔細觀察小兔不同時期的表情變化。并且,讓幼兒來表演,繼而提出問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表情變化的原因:
a、小兔為什么高興?(小動物都夸花瓣做的衣服真漂亮)
b、小兔為什么不高興?(它不同意和小動物們分享花瓣,小動物都不和它玩了。)
c、小兔為什么又高興了?(它將花瓣寄給小動物,又能和它們在一起快樂的唱歌、跳舞了)
通過觀察回答,幼兒已能感受到小兔一系列的情緒變化,在此基礎上組織幼兒進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現情感信息。在表演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到了自我意識的膨脹(拒絕小動物)到自我意識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獨)到與人分享時的快樂(寄給小動物)這一心理變化的過程,同時也明白了分享是快樂的,但必須先得約束自己自私的行為。其次,通過討論來遷移情感,逐步形成幼兒自身的認知。例如組織幼兒討論:小兔拒絕小動物時,你的心里怎么想的?
(小兔真小氣,我有點不喜它)如果你是小兔,你會怎么做呢?(幼兒都表示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分享)看來孩子們已從小兔的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東西都不應該一個人獨享,懂得了與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二、積極爭取家長配合,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親社會行為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從小獨自慣了,不愿意、不善于與別人相處;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嬌慣,到了幼兒園常與同伴發生沖突等等。為了協調家、園教育,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系專欄等做好家長工作,幫助家長認識培養孩子良好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例如:根據主題活動我們開展了“我是爸媽的好幫手”,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驗成人勞動的辛苦,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活動開展后,家長的反響很大,但共同點是:非常的感動,孩子變了,沒有那么自私、霸道,居然學會關心我們了。從來都只為孩子一味地“付出”的父母,卻沒有想過還能“獲得”。《家庭故事表演大會》的開展,更進一步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去體驗與家庭間的關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氣氛。在活動中,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很熱烈,有的家長邀請別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讓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種種方式鍛煉幼兒的交往能力。同時家長們表示在今后的活動中積極的配合、支持我們的工作。此外,我們還將繼續開展各種活動,讓孩子走出家庭接觸外面的社會。如和社會福利院的老人互動等,讓孩子感受不僅要關心家人,社會上還有有困難的人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
三、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良好親社會行為的養成。
在游戲中,幼兒有充分的自由,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確定游戲內容,設計游戲環境,發展和豐富游戲情節,孩子可以不受限制地模仿各類人物,模擬各種事物游戲,從而使愿望得以滿足,興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適而愉快,個性得以發揮。此外,兒童作為集體成員,在游戲中需要相互適應,服從共同的行為規則,掌握和從中體驗輪流、分享、合作協商、助人的親社會行為。通過游戲中,讓幼兒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會行為規范。逐漸擺脫“自我中心”意識,而且能學習不同的角色間的交往方式,“娃娃”與“長輩”的交往、“醫生”與“病人”的交往、“營業員”與“顧客”的交往等孩子們你來我往,能保持愉快的情緒,更增添幼兒交往的興趣。并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錯誤的行為,學習判斷善惡、美丑、是非等簡單道德行為規則。逐步認識理解角色的義務、職責,不斷學習著社會經驗和行為準則,進而使同情心、責任心得到發展,并逐步養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特別是在游戲中或結束后,成人要從道德要求上對好的幼兒行為進行肯定、贊賞、鼓勵,使幼兒對道德行為產生自豪、羨慕、向往、愉快的體驗,就會有繼續做好事的動機。反之,幼兒在游戲中作了不符合道德的事,也要及時指出,使之產生不愉快的體驗。所以,通過游戲,利用移情訓練。可培養、鞏固良好的親社會行為,又可將負性的道德情緒體驗轉化為積極、健康、肯定性的親社會行為。
四、教師要教給幼兒必要的交往技能
所謂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當的方式解決交往中所遇到問題的策略和技巧,注意矯治反社會行為。在工作中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謙讓、助人、撫慰等,通過鼓勵幼兒之間找朋友,輔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增加交往的機會,使幼兒在與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在孩子活動中,我們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兒中去,當孩子發生爭執時,盡量不充當“裁決者”,而是參與到孩子中尋找爭執的原因,商量協調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交往技能。
“少年若天性,習慣自然成”。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和利他精神,并最終內化為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助于幼兒更好的與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使孩子具有熱情開朗的性格,從而成為一個樂于助人、深受大家歡迎的人。
參考文獻: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龐麗娟著
【拓展內容】
小班幼兒親社會行為《適應群體生活能力的培養》教案
活動設計意圖:
新學期初,小班幼兒總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幼兒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突然和朝夕相處的親人分離,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群體,加上集體生活規則的約束,幼兒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幼兒入園適應性的問題便隨之而來,同時小班幼兒的親社會行為開始萌發。
親社會行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如:助人、同情、合作、分享、關心、互助、謙讓等。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發展有重要意義。而幼兒期是發展親社會觀念和行為的最佳時期,幼兒期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心理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幼兒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中也多處提到:“愿意與人交往”、“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關心尊重他人”、“喜歡并適應群體生活”、“具有初步的歸屬感”等,這些都是親社會行為的內容。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年齡較小、情感體驗較缺乏,所以適應群體生活是邁向親社會行為的重要一步。
3~4歲兒童的社會性性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人際關系,已不限于親近的人與同伴的關系上,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可以擴大他們的生活圈子,讓他們結交伙伴,學習交往與相處,增長認識和交往能力,但這時的幼兒又有強烈的依戀情感,表現在時刻離不開他親近的人,因此,我們要幫助幼兒很好的度過這一難關,既要滿足他有和同伴在一起的需要,又要讓他消除與親人分離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活動設計方案:
整個活動涵蓋了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從幼兒入園前的對幼兒的全面了解、創設良好的環境,到幼兒入園后有效利用區域活動讓幼兒適應群體生活、戶外活動加強幼兒之間的認同感、注重對玩教具提供的有效控制、注重隨機教育、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做好家園共育,等多個方面解決小班幼兒的親社會行為,讓幼兒平穩的渡過入園焦慮期。
活動設計過程:
1、全面了解幼兒
小班幼兒入園初期及時召開新生家長會,做好班級調查問卷,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為幫助小班幼兒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做好準備。鼓勵家長陪同幼兒一起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陪伴幼兒體會群體生活的樂趣。
小班教研組定期召開交流分享會,分享教育心得,共同努力讓幼兒平穩的渡過入園焦慮期,更好的適應群體生活。
2、創設良好的環境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創設一個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
從物質環境方面而言,在教室可以擺放一些幼兒的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還可以用幼兒熟悉的玩具、用品、全家福把小班班級環境布置成一個“家”,這樣可以減緩幼兒的分離焦慮,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使得幼兒可以快速融入群體生活。
而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可以讓小班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教師的擁抱、安慰、表揚,有趣的音樂律動、游戲等都有助于幼兒形成活潑、開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
3、 有效利用區域活動讓幼兒適應群體生活
我們可以利用區域活動,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分享行為。如:圖書區、娃娃家、建構區等區域活動。
區域觀察要點:在這些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個別幼兒比較內向不合群,不能積極的參與集體生活,經常自己玩耍,不與別人交流等,教師可以有意識的親近并鼓勵他們,還可以引導較為外向的幼兒主動與其交朋友,讓他們更好的接觸群體、與人交流。
4、 戶外活動加強幼兒之間的認同感
戶外活動是最易減弱小班幼兒入園焦慮的游戲,小班幼兒在戶外活動當中雖然合作意識薄弱,但在他們相互追逐、奔跑、叫喊中已經漸漸有了社會性意識,有時還會出現同情、關心、照顧他人的社會性品質。
5、 注重對玩教具提供的有效控制
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培養外在的物質因素也很重要,教師要確保提供給幼兒游戲材料的充足和恰當,盡量讓幼兒能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這樣就能減少幼兒發生沖突的機會
6、 注重隨機教育
“一日生活皆教育”教師要善于抓住隨機教育時機,小班幼兒社會行為正處在“對他人的情感反應敏感性增強”期,在教師啟發下,會做出安慰、關心、幫助等關切他人的行為,我們應當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引導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性品質,盡早的適應群體生活。
7、 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發展幼兒的親社會行為不能空談,要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對抽象的道理不能理解,老師、家長的“告誡”能記住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在進行親社會行為培養他們適應群體生活時,還要通過幼兒身邊熟悉的事和物,引導幼兒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從他們的主體積極性上進行建構,并注重他們自身體驗。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論文08-27
淺談如何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的論文10-30
淺談關于孩子的行為教育10-14
淺談在家庭教育中幼兒情商的培養學科論文10-17
淺談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論文03-02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論文08-19
淺談幼兒藝術教育論文10-20
淺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09-01
幼兒園音樂教育如何做好樂感培養的論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