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方高師院校大學生體育教育論文
一、培養體育教育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1999年和2011年,我國先后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全民健身計劃》兩個綱領性的文件,旨在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全民運動的開展需要大量體育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與參與。地方高師院校服務地方,培養能為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與普及提供技術支持的人才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地方高師體育教育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1.具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是指教師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教材進行加工和優化,根據教與學的需要,選擇最優的教與學的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撰寫修改教案以及教學設計評價等七方面的能力。教學設計是課前的前期準備工作,它對教學的開展,教學效果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2.具有較強的體育課堂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功,它是教師教育教學理論與專業相結合的實踐活動。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普通話標準,語言表述清楚,體態語言運用恰當;二是板書規范美觀,畫出的輔助圖能正確表述其內涵;三是傳授運動技術示范動作正確,指導有效;四是能夠根據教學需要制作相關多媒體課件,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五是具有課堂管理機制,運用激勵機制有效管理課堂,能正確處理課堂的突發事件;六是能夠正確評價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能力不僅能夠讓體育畢業生在應聘中脫穎而出,而且能夠使其迅速適應教學崗位。
3.具有較強的運動技術訓練能力
運動技術訓練能力是指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正確把握運動技術要領(包括動作的力量、速度、身體的展開等),有效地利用體育技術訓練方法,準確地將技術傳授給學生的能力。訓練能力包括:制訂和實施訓練計劃的能力、因材施教,科學選材、科學訓練的能力以及管理代表隊和組織比賽的能力。
4.具有較強的體育競賽裁判能力
體育競賽裁判能力是指體育教育學生具備常見的運動項目競技比賽裁判的能力,具有相應的裁判資質。具備常見體育競技運動裁判能力的學生在畢業后,既可擔任中小學校競賽活動的裁判,又可以擔任群眾性的體育競技比賽運動項目的裁判。這不僅提高了體育教育學生的社會價值,而且充分體現了高師院校體育教育在育師方面的功能。
5.具有較強的體育教育科研能力
體育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工作者理論素養的途徑。科研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是教師向縱深發展的核心力。體育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選擇研究課題的能力、設計科研方案的能力、組織研究活動的能力、收集和處理科研信息材料的能力、表達和評價研究成果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全民健身運動的指導能力
全民健身運動的指導能力是指能夠正確指導民眾開展健身活動的能力,包括指導民眾開展各種體育競技活動,指導民眾常見身體保健活動以及從事民眾健身運動的協調和管理能力。1995年,我國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全民健身運動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地方高師體育生具有較強的全民健身運動的指導能力,不僅能夠很好地為健身運動提供技術指導,而且有利于擴大其就業和創業的門路。
三、地方高師體育教育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對策
1.科學構建體育教育課程群,授予學生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
目前我國高師院校體育教育課程設置主要參照傳統蘇式模式,缺乏地方高師體育教育“地方性、體育性和教育性”的特色。具體表現為:一是在現行的必修課課程設置中,教育專業僅有教育學、心理學與教學法課程,師范性受到忽視。二是術科比重偏大,學科比重偏小。相關統計顯示:我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與學科比例分別為52%、47.9%,而日本、美國術科比例分別占21.43%、12%。過度地傾重術科,學生只重練不學教,這正是對體育教育師范性的忽視。三是技術教育課程內容陳舊,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缺乏地方性特色。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各地群眾除了開展傳統的運動以外,還依據自己的民俗特色和地方特點舉行形式多樣的健身體育運動,如散打、拳擊、太極等,而目前地方高師這方面都缺乏相應的課程構建。為此,我們應構建符合地方高師體育教師培養特色需要的課程群。課程群的構建強調幾點:其一,加大教育類課程比重,核心課程群主要服務于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文化素養;其二,高師體育教育課程群建設應與基礎教育對接要以服務于中小學課程的教學為終旨;其三,改革術科教學內容,增加地方性體育競技教學內容,增加全民健身運動所需要的健康知識、常見疾病的運動預防和慢性病的康復指導等內容。
2.創新體育教育實踐體系,加強體育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力形成于實踐,在實踐中壯大,在實踐中展現,實踐活動是孕育和養育實踐能力的母體。目前,地方高師院校體育教育實踐體系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實踐形式單一,實踐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包括其課堂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以及訓練能力)的培養主要集中在畢業前的專業實習,除此之外,很少開展其他形式的實踐活動。實習時間安排在學生畢業前的第四個學年,學生忙于找工作,精力難以集中,實習效果差,嚴重降低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效能。科研能力的培養也僅有畢業論文設計這一環節。這些都導致體育教育的畢業生專業實踐能力普遍較差。因此,創新實踐體系,構建多維度、多空間的實踐平臺,是培養體育教育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必然要求。實踐證明,如下實踐方式對加強高師體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很好的成效:一是推動校內實習工作坊建設,為學生實習打造平臺;二是強化教育實習平臺,實行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培養過程的四年全程化;三是開展頂崗實習,推行教育實習的準崗位化,給學生以充分的實戰;四是派遣體育教育學生擔任各種體育項目裁判,培養其裁判能力;五是推動學校與社區合作,為學生歷練指導全民健身運動能力提供更多的機會;六是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教育科研實踐活動中來,提高科研能力;七是完善實踐考核機制,加強對實踐過程的考核,保障實踐質量,防止形式主義。
3.加強體育教育師資建設,提高體育專業師資水平
師資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如瑞士教育家皮亞杰所說:“改革成功的關鍵是提高教師的質量,如果得不到足夠數量的合格教師,任何最令人欽佩的改革也必然要在實踐中失敗。”特色課程群的開發與傳授,人才的培養最終有賴于高素質的教師來實現。地方院校師資水平相對比較弱,這主要表現在教師學歷低、職稱低以及科研水平低。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體育教育的質量。為此,必須加強體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要大量引進高學歷的體育人才;二要鼓勵、資助學校在職教師外出進修學習,提高學歷;三要構建校本培訓機制,通過導師制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提高科研水平,為其職稱評定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
4.推進體育教育學風建設,加強體育生的管理與引導
學風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素養和能力,必須加強學風建設。不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體育生普遍存在的客觀現實,在理論考核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有過作弊行為。因此,必須加強學風建設,加強高師教育體育生的學習引導與管理,以保障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論學習中。
【地方高師院校大學生體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師院校公共藝術教育論文11-30
探究航海院校體育教育計策差異論文11-21
淺談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改革探究論文06-05
高職院校師德教育論文11-28
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模式探究論文11-16
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論文11-30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聲樂小組課的論文12-08
關于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高師院校教育改革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