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一、我國高校開設生存教育的現狀
生存教育就是指對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識、生存知識、生存能力、生存價值等方面進行的教育,保證受教育者不僅在學習、生活中,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做到“五自”,即自尊、自知、自制、自治、自修。同時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存和發展,成為生存好、發展好的個體。國外對于學生生存教育很重視。許多國家從小學開始就開設生存教育課程;日本、美國的小學要求學生學會游泳,另外一些國家開設了緊急避險課、野外生存課、社會實踐課等。然而在我國,現狀卻不容樂觀。一般的小學和初、高中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少有學校專門開設生存教育課,我國生存教育目前處于起步階段,有些學校利用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防災自救教育,有些學校以選修課的形式讓學生選擇性學習野外生存課,普通高校中開設野外生存選修課程的高校不多。畢竟該課程無論從投資、練習環境還是教師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總的來說,我國現階段全方位、多學科結合開展生存教育的學校少之又少。
二、生存教育與體育的關系
“學會生存”是新世紀提出的新口號,而什么是生存,學會生存都要學會什么,怎樣才能學會生存等眾多問題出現了。新體育教育就是為生存打基礎的教育,體育課的任務不僅要教授學生鍛煉身體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是使學生各方面得到充分發展的重要保證。生存教育是在擁有強健體魄的前提下通過生存意識、方法的學習,技術動作的練習達到增強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可見,生存教育與體育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一)體育課在參與人數和練習時間上利于生存教育的開展
體育課在高校中是一門必修課,要求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一般學校都設置四個學期的體育課,每個學期開設16周左右,這么長的教學周期無疑在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鍛煉和掌握生存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體育課在教學形式上利于生存教育的開展
高校體育課在教學形式上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一方面,在理論課的講授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災害事故的預防教育;逃生、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教育;各種壓力的適應和調節方法教育等。另一方面,在室外課中可將理論課所學內容與實踐有機結合,利用各種場地、器材和環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親自體會各種技術動作和操作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傳授內容的廣度,又滿足了學生對生存教育的需求,可謂一舉兩得。
(三)體育課在教學內容上利于生存教育的開展
由于體育課是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內容實施的,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滲透生存教育的內容和技能。比如在跳的練習中增加跨和應變能力的訓練;在力量訓練中增加懸垂、擺動、手指抓力的訓練;在靈敏訓練中增加滾、爬、翻等特殊內容。此外,一些適合在大學生中開展的戶外運動,如定向越野、登山等都可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耐力、吃苦精神及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模擬社會突發事件、野外復雜場景使學生踐行求救、急救等生存方面的技能。可見,在教學內容上,體育課優于其他課程,便于與生存教育相結合。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生存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加強生存能力培養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
自1985年國家組織學生體質健康調研以來,我國高校學生從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指標檢測都呈持續下降狀態,身體素質下降之快令人擔憂。其與遺傳、環境、運動時間、學習負擔等許多因素有關,但是歸根結底缺乏體育鍛煉還是大學生體質下降,導致生存質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據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達到1.6萬左右,其中不乏溺水、火災、交通事故、自殺等原因。但是仍有很多悲劇是可以通過采取預防措施或通過及時的急救技能的運用避免的。因此,生存能力的培養應在學校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體育教師所學的專業知識包含身體活動、運動醫學、人體生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只要學習地震、水災、突發事件等方面的知識,在體育教學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容。如:逃生采用奔跑、攀登、爬越、跳躍、游泳等練習;救護采用運動創傷的止血方法、傷口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方法和運動猝死、溺水的心肺復蘇方法等練習。只要大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并合理運用自防自救技能,就必然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
(二)加強生存能力培養是實現高等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從世界范圍看,大學階段甚至研究生階段還開設體育課,恐怕只有中國才有,其目的就是增強大學生的體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的大學一直在探索傳統體育的改革之路。在美國,生存教育是與環境教育、社會教育并列的教育內容。在日本,生存教育如游泳、地震時的自我保護、定向越野等內容都非常普及。在教授不同的生存技能的同時,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自信心、創造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溝通能力。與傳統教育相比,由于內容活潑、形式多樣、貼近自然和生活,生存教育深受廣大青少年的歡迎。從教育手段看,生存教育通常通過學生的體驗傳達教育理念,以關注學生個體的內心需求和人格發展為目的,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更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高校應盡量將生存教育納入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中,結合生存環境、生存意識、生存能力、生存價值和生存精神的培養,采用開放的、靈活多樣的主題探討式教育、多科滲透式教育、實踐活動式教育和生存拓展式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生存能力,同時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相關理論、技能的學習,打破常規,轉換思路,開拓創新,創造性地根據不同的地區和學生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適合該校學生特點的生存教育,培養學生生存能力。學生要積極參與到生存訓練中,不斷提高生存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社會發展。
(二)建議
1.加大生存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學校領導要不斷提高在大學體育課中開展生存教育的戰略意識和緊迫感,盡快在體育課教學中確立切實可行的生存教育的總體目標,并敦促教育者有計劃地加以實施。
2.加強教師培訓,包括師范院校方面和社會教育、培訓機構等方面,還要重視學生骨干的培訓,因為學生間互相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往往更頻繁,課外的時間也可以滲透教育和指導。
3.生存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盡量多樣化,盡可能地從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意志品質、應變能力、自救能力、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等方面促進學生全方位能力的發展。
4.生存教育內容在時間上要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最好是多給學生創造模擬場景或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的時間與機會就會更多。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論文】相關文章:
略談德育與生存教育的契合論文12-03
體育教育重要性研究論文04-27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論文07-05
淺析藝術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11-28
探討職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1-07
幼兒教育中表揚的重要性的論文05-28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論文(精選6篇)03-28
高職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的論文11-29
藝術實踐在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