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探索論文
摘要:一個人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行為方式就是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性格、對提高小學生學習成績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國養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本文將從分析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內容、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展開研究,希望能夠通過落實養成教育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小學學習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養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由于年紀小,思想活躍,模仿性強、判斷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等特點,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需要家長、社會、學校多方面的積極配合,尤其是學校教育對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影響深遠。學校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者。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校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很多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學校方面的積極配合。因此,要在學校教育中重視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一、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內容
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小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明確培養目標,重視從細節開始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課堂教學入手,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關注日常生活,重視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根據行為心理學家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行為分析,7—12歲是一個人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小學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指導下,才能學會正確的思考、形成正確的認知、發展成一個思想健康、行為習慣良好的人。而在我國7—12歲的孩子正處于小學教育階段。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學習習慣、禮貌的行為習慣、得體的禮儀習慣等。針對小學生來說,良好的習慣就是在生活習慣上能夠做到早睡早起、講究衛生、吃飯不挑食、生活不攀比等,在學習習慣上能夠上課前預習,準備好上課用品,上課期間專心聽講,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課下認真完成作業,做好課后復習等,在行為習慣上能夠積極鍛煉身體、熱愛勞動、樂于助人、保護公物等,在禮儀習慣上能夠文明有禮、尊老愛幼、與同學友愛互助等。根據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小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是由一定的時間規律可循的。一個人堅持一個行為超過21天就會把這個行為轉化為習慣,堅持超過90天,習慣就會成為固定習慣。在培養小學生零號行為習慣時,一定要遵循小學生的行為心理特點,把握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一個行為堅持的前7天,這個行為處于可以、不習慣階段,但是慢慢地堅持超過7天到21天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會達到刻意、自然的階段;到21-90天之后,行為習慣就是成為一種固定的、不刻意的行為習慣。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會影響孩子一生。小學生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系統的養成教育過程。在這個漫長艱難的教育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一系列的養成教育工作要遵循學生心理規律,利用各種生活中的有利因素,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養成教育。
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措施
作為小學生養成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養成教育中學生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點,運用的巧當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指導和培養,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養成教育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明確的培養目標有利于學校開展養成教育。明確總的養成教育培養目標,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培養過程中還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確立每個學生的具體培養目標。明確總體養成教育目標之后,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育形式進行習慣培養。例如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對良好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宣傳,在教學中培養孩子良好行為意識。利用主題班會、少先隊活動等活動,教師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故事、圖片、視頻等方式,教育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自己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習慣意識,在思想意識上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堅持養成良好習慣。
(二)明確的習慣標準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由于小學生年紀小、自我約束力差、辨別是非能力不足等特點,在養成教育過程中學校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須明確,一個明確的習慣標準是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基礎。小學生對很多事物的熱衷只靠一時興趣來維持,很難達到長久養成習慣的目的。所以,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孩子明白如何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是不應該學習的不良行為習慣,懂得如何做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宣傳欄、走廊、教室墻壁等空間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例如在學校宣傳欄宣傳良好行為習慣學生的事跡,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學校走廊張貼《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等,充分發揮這些行為規范、要求的作用,在遷移默化中引起學生對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視,在學校層面重視養成教育的推行。還可以發動學生組成良好習慣管理小組,發揮孩子之間的監督作用,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能夠自覺的監督自己和他人。
(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點內容。在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養成教育重要一環。學習是伴隨學生未來一生的大事,這就要求教師抓好課堂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學習習慣、課堂學習習慣、課后學習習慣。在課前,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習慣,準備好學習文具、積極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等課前習慣。在課堂上,教師要培養好學生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積極記筆記、積極發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后,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復習、認真做作業、自我檢測的良好復習習慣。在學生做作業時,要培養學生書寫規范、格式正確、做后檢測等良好習慣。例如在語文閱讀時,要培養孩子眼到心到,朗誦有感情等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堅持從點滴做起是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上,要做到從點滴做起,在細節上培養學生日常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在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培養時,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在校園打掃中,培養孩子看到垃圾要隨手撿起,并按照垃圾分類原則教給孩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在放學的列隊回家時,教給孩子要有序排隊,遵守學校的作息習慣,遵守交通規則,安全有序的離校。習慣往往具有遷移性,學生養成一種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其他行為習慣的養成。例如孩子在學校養成了主動與生長打招呼的良好習慣,到日常生活中就能夠有禮貌的待人接物。
(五)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要發揮教師的示范榜樣作用。小學生由于年紀小,好奇心強等特點,學習心理中有很強的模仿傾向。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很好的發揮榜樣作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仿對象。例如,教師在學校教會孩子主動問好交流,在潛移默化的相處中,學生會模仿教師,養成見到師長主動行禮問好的行為習慣。在課堂結束后,教師主動收拾講桌和講義,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模仿教師,主動上下課收拾好自己的學習用具。這些行為習慣都是通過教師為學生樹立榜樣來培養的,通過后期教育強化,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能很好的在孩子中擴展開。總而言之,小學生由于自己獨特的年齡階段,具有辨別力差、模仿性強、自制力差等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相互配合的系統性的工作。在這個漫長的養成教育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配合積極有效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從學校教育的點點滴滴做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小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
作者:周仁亮 王琴 單位:高郵城南經濟新區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張敏.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34-35
[2]左淑靜.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研究構想[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4:147-148
【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中學生的養成教育探索論文08-02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0-29
小學生養成教育的論文09-10
小學生的品德養成教育要到位的論文09-26
學校的養成教育論文08-10
實踐探索感恩教育論文精選08-10
職物理教學探索論文09-14
醫學生后期臨床實踐期問養成教育的思考與探索教育論文06-21
小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論文參考08-09
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的論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