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關懷教育高校教育的論文
一、高校教育關懷的異化現象
“異化”(alienation)一詞來源于拉丁語alien-atio,有脫離、轉讓、出賣、受異己力量支配等意思。異化作為哲學概念,其含義是指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動而產生出自己的對立面,然后這一對立面又作為外在的異己力量反對個體自身。筆者認為,教育關懷的異化是指在功利性教育觀念驅使下,教育關懷走向了片面性和形式化,從而迷失了關懷的本意,扭曲了關懷的本質,最終導致關懷成為“虛假的關懷”或“無意義的關懷”。教育關懷本應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但在高等教育發展的今天,它已逐漸異化成與高等教育目的背道而馳的對立因素,成為影響大學生品格發展的異己力量,其表現如下:
(一)關懷對象的異化,導致關懷價值的錯位教育的本質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關注學生發展,引領學生成長”是教育關懷的真正價值所在,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使命。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教育的經濟功能被日益凸顯,高等教育似乎已經成為國家經濟騰飛和個人獲取職業成功的重要途徑。在現實和功利面前,一些高校將傳授和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作為教育重心,最重視的是學生擇業、就業問題。在此教育理念的導向下,教師育人更為關注的是學生學業成績的優劣、就業競爭技能的高低,而忽視了對學生合理需求、學習體驗及情感狀態的關懷,忽視了學生也是作為生命的個體,缺乏對學生生命的關注、對學生精神的關懷。這導致教育由一種基于信念的行為,變成單向的知識傳授和技術訓練行為。學生蛻變成了知識、技能的容器,缺乏個性和活力,情感自私冷漠,品德令人堪憂,這與高校德育落實不到位,尤其是關懷教育的缺失有關。
(二)師生交往關系的異化,導致教育關懷的嚴重缺失師生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是師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直接的途徑。師生關系作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成長氛圍的構成因素之一,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然而,近些年來高校師生關系卻呈現出疏離與松散的不良態勢。首先,伴隨高校改革,許多綜合型大學頻頻組建,多校合并,規模擴大,致使一所大學多個校區林立,地域的分散性導致教育空間人為地被拉長變寬,這在客觀上造成師生缺乏交流溝通時間和地點的同一性;其次,當前各級各類高校生源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學校為了“打造學校品牌,擴大辦學知名度”狠抓教學質量和科研成果,教師們整日奔波于教學和科研之間,雙重壓力之下他們早已分身乏術,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與學生交流溝通;再次,傳統的教師觀使一些教師難以放下“學者”、“師傅”的架子來面對學生,難以與學生真正平等地進行交流,依然維持的僅僅是“教與學”的師生關系。總之,松散的高校人際關系已經成為滋長學校關懷危機的溫床,日趨割裂的師生關系,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冰冷生硬的課堂講義,教師無法讓學生感受到真誠的關愛和幫助,這些都加劇了師生間的疏離與冷漠。
(三)關懷責任的異化,導致關懷效果的式微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應有的義務和責任,但是一些教師認為大學生已經成人,既然教育倡導“以人為本”,就應該放手讓學生們自主、自理、自行其是,殊不知,這樣的放縱和不負責任的做法,只會導致思維簡單片面、社會經驗缺乏的大學生在社會多元價值中、在激烈競爭下不知所措,陷入迷茫的境地,進而產生厭世、悲觀的情緒。更有教師認為,“教好書,上好課”是自己的本分,關懷學生是輔導員和學生工作者的事情。這種教師對育人責任的推卸與旁落,是造成多年來高校德育“一條腿走路”現狀的重要因素,大大削弱了高校德育的實效。冷漠且缺乏責任心的教師是不可能培養出有愛心、對他人及社會有所擔當、勇于承擔責任的大學生的。
(四)關懷方法的異化,導致負面效果的產生教育得法才能收到成效,育人實踐中,由于一些教師關懷能力不強,關懷方法不當,反而使關懷教育產生諸多負面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1.一廂情愿型關懷。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個人的美味在另一個人卻可能是毒藥”,這說明每個人的體驗和感受都具有獨特性。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體驗和感受。關懷始于教師的關懷行為,完成于學生的被關懷感受。然而,現實中的一些教師無視學生的需求和感受,往往出于自身的行為習慣和喜好進行種種錯位的關懷,或者對班級所有學生施以普惠的一模一樣的關懷,這種關懷常常與學生的關懷需求相悖,使得學生根本體驗和感受不到教師的關懷,自然不能達到應有的育人效果。
2.選擇型關懷。一些教師更偏向于關懷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偏向于關懷外貌舉止討人喜歡的學生,而較少關懷學習成績不突出、表現不好或者有缺陷的學生。這導致關懷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公平性和歧視性,長此以往,未被關懷的學生對教師必然產生抱怨和疏離。3.被動型關懷。一些高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或上級組織會向各學院下達關懷幫扶困難學生的任務,一些教師為了完成任務,開展一系列應付差事式的關懷活動,由于這類關懷行為是被動的甚至是被迫的,所以這種帶著消極情緒、缺乏真心誠意的關懷只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和抵觸。4.過度責任型關懷。新任輔導員或青年班主任大多存有“過度責任心”傾向,他們對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不夠信任,凡事親力親為,將班級大事小事全權包攬,為學生操碎了心,一旦遇到學生不理解或不領情,心里又覺得憋屈不解,然而,學生卻把他們做的這些事情當作是理所當然,久而久之,教師工作效率不高,學生也逐漸喪失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
二、高等教育中教育關懷的本質及回歸
西方關懷倫理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內爾·諾丁斯認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強化經濟功能,而是要培養“有能力、關心人、愛人也值得人愛的人”,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關心的品質。美國當代精神教育問題研究專家米勒在重新反思“什么樣的人才是受過教育的人”這個傳統的教育哲學問題后,認為只有精神世界獲得高度發展的人才是真正受過教育的人。教育本性就是對人性、精神性的關照與關懷,從而不斷塑造人的心靈,構建人的精神世界。由此看來,教育關懷的內在的、本真的意義應該落實到受教育的主體———學生,可以概括為:在愛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從學生外部學習生活和內部心理、生命、情感等方面進行高度適當的關心,從而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成長。這一本質概括蘊涵著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與“尊重”———教育關懷的前提關懷教育是以關愛為主要行為方式,關心他人,關注成長的一種教育。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關懷是指教師作為師生關系中著重付出的一面,對學生無私的關注和給予以及對學生的責任感、理解和尊重。這種關懷關系是建立在理解背景之下、平等基礎之上的尊重。在教師的關懷下,伴隨著教師對學生的“愛與尊重”而展開的德育蘊含親情和友善,包含著親切和信賴。只有情感上的親近交融才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融洽相處和有效溝通,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班級環境,才能使學生在接受教師的關懷和教育下,有效地促進其良好品性的形成。總之,教育關懷要真正體現人的價值、尊嚴,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宗旨,自始至終貫穿“愛”這根主線。
(二)教師關懷能力———教育關懷的關鍵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是充滿關懷的事業,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有頭腦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且是代表人類前途和發展命運的人類群體中最富活力的成員。”這一對象的特征決定了教師必須懂得關懷,懂得怎樣去關懷,這便是對教師關懷能力的訴求。首先,提高教師對學生合理需求的感受和識別能力。從學生實際的合理需求出發,應成為教育關懷的核心理念,也應成為教育關懷的實踐取向。教師力戒將其教育目標僅僅局限在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方面,而是要關注學生的想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學生的希望、夢想,去體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掌握學生的興趣、能力,從而滿足學生心理和精神發展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心靈有特別的感悟力,既能聽“話”,又能聽“聲”,包括對聲調、手勢、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識別能力,這樣才能破譯他們的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善于透過學生的外顯行為,迅速、準確地理解學生內在的真實感受和行為動機,并及時給予關懷和鼓勵。其次,提高教師的關懷能力,改善關懷方式。1.教師首先必須成為關懷型的人,積極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教師要善于從關懷的視角反思自己的關懷經歷和言行舉止,在與學生交往時,強化與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避免用已有的慣性思維來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當教師對學生的真誠關懷觸動了學生的心弦時,便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在體驗和感受教師的關懷過程中,他們明白了什么是關懷,并以教師為榜樣,去模仿,去關懷他人。
2.提高自身的人際智能,掌握與學生對話和溝通的技巧。人際智能即人際理性,是指對他人需要、利益、情感等語言或非語言符號的準確觀察和理解,并能通過相互讓步或發現彼此共同的興趣點而達成平衡共識的能力。人際智能是激起教師關懷行為的充分必要條件。教師只有掌握了與學生溝通的技巧,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使學生樂于與教師交流,才能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
3.有意識提高對學生的認可度。認可即教師對學生優點的確認和鼓勵,教師要賦予學生與現實相符的積極的自我形象,唯有此,學生才能產生較高的自我認同感,才能形成積極的追求,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質。
4.教師要積極營造關懷的育人氛圍和民主的管理環境,為師生良好關懷關系的建立提供文化和制度上的保證。關懷教育的關鍵是良好的關懷關系,這是以平等、尊重、對話以及寬容等為基礎的民主和諧的關系。惟有在民主、和諧、彌漫著關懷和集體溫暖的班級氛圍中,師生間才能敞開心扉,真誠坦率地溝通交流。
(三)培育具備“關懷品質”的社會公民———教育關懷的終極價值“人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關系性的存在”,每個個體一出生,就處在一種特定的文化中,處于一個關系網絡中,一方面,他人(他物)和社會要作用于個體,另一方面個體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他人(他物)和社會。關懷行為既體現了人類共生依存的特性,又符合人類交往的本質。因此,將學生培養成為具備“關懷品質”的社會公民理應成為教育關懷的終極價值和目標。教師對學生的真誠關懷與幫助,必將使學生形成體察他人需要并給予關懷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學生建立與他人、社會、自然的良好關系。同時,教育關懷又具有榜樣性和教育性,學生們會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會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自然,實現人、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當學生形成了關懷品質后,出于一種社會導向性責任,關懷將自然而然地由一個人的美德傳導成為其他人的美德,并從一個人對待他人的關懷態度擴展為其他人對待他人的關懷態度。因此,教育關懷可以促進他周圍的人連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
【關懷教育高校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高等教育論文12-02
高校教育管理的因素及改革論文05-17
新時期高校德育的教育論文12-08
音樂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論文11-20
兒科護士的人文關懷理念教育初探論文12-04
高校體育素質教育的思考論文11-07
高校電子商務教育的發展論文01-21
高校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論文12-03
高校音樂教育混沌理論分析論文11-14
高校藝術教育教學方法探究論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