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
毫無疑問,以“仁”、“禮”為中心內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國、世界華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編為你整理了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1
摘要: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遍及世界,今天他是世界公認的大教育家。他將自己的畢生經歷貢獻給教育事業,他的教育思想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孔子教育目的教育對象因材施教溫故知新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魯國。孔子出身貧寒,沒有資格進貴族學校接受教育,它完全依靠刻苦自學而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雖然生活貧苦,但15歲就“志于學”。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不恥下問。為了求學足跡遍布魯、衛、周等國。它不僅向師襄、郯子、萇弘、老子等人學習,還向社會底層的人物學習。因此鄉人贊他“博學”。孔子自30歲起就奔走于齊魯之間,希望通過從政來實現他的理想,但沒有被統治者重用,于是,他就開始招收徒弟講學,55歲時率弟子周游列國,一面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面講學,68歲回國魯國,專門從事教育工作。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先是創辦私學,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不斷廣收弟子,隨時隨地講學,先后從事教育工作達40余年。他一生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教育工作,這是他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孔子收集整理了《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作為教材,對古代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還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方面做了系統的論述,對后世教育影響深遠。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事跡,他的弟子們都有記錄,被編成《論語》,成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獻。
(二)教育對象比較廣泛
提倡“有教無類”所謂“有教則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這就叫“有教則無類”,簡稱“有教無類”。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通過教育來消除差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構想。“有教無類”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待教育對象,要一視同仁,不能按照人為標準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這是我國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
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但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本義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就說明了后一點。孔子弟子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于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教育目的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作為偉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是十分重視教育的目的性的。孔子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士,他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士成為他理想的人才,為新興的社會力量找到政治的地位和保障,從而改善春秋以來“天下無道”的局面,以實現他的理想社會。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許多有才干的學生來。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四)教學內容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術可傳授。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其二,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于社會歷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三,偏重文事。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教學居于次要地位。
(五)教育特點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這一術語是宋代朱熹在總結孔子的教學方法時提出來的。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運用于教學實踐。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在《論語》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冉有畏縮不前,故鼓勵他前進;子路好勝過人,故抑而退之。顏淵、仲弓、司馬牛和樊遲都向孔子問仁,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孔子區別受教育者的才智高低進行不同的傳授,“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在孔門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養而著稱,自漢代起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范。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誡他:做人要說話謹慎,不要急于表態。樊遲較魯鈍,孔子對他就只講“仁”的最基本含義,平時生活嚴肅莊重,處理事情嚴肅認真,與人交往忠心誠意。根據每個學生基礎和造詣的不同,解答也深淺不同,更有針對性和實效。從因材施教的倡導實施到變為教學思想工作,再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對其充實和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成為貫穿我國古代社會特別是封建社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教學原則。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為當時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2、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狀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水,在教學勢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還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后,應讓學再在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難到易;能進取譬,推己及人;叩起兩端,功乎異端。
3、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的根本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識求知的唯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止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于文”,偏重古代文化,政治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問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并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他要求學生說話要謹慎些,做事要勤快些,應當更重視實踐。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后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六)樹立教師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為后世的教師樹立了三個方面的典范: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
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溫習已學過的知識,而且要有新的見解和和體會,吸收新成果,站在學術發展的最前沿,才能做一個稱職的好老師。在此我們不難發現,孔子所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之意義:
一是對教師而言。為了教育好學生,就應該不斷的學習,獲得新知。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典型的終身教育思想。作為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私學教師,孔子也正是這樣做的,他從“十有五而志于學”開始,孜孜以求,一生苦學樂學不輟,甚至到了晚年年老體衰仍然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皓首窮經的精神,整理“六經”,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二是對學生而言。教師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并不知疲倦的為其工作。有的弟子懷疑孔子對他們有所保留,即“隱其學”,孔子馬上解釋道:“二三子以為我有隱乎?吾無隱乎爾,五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這種毫無保留的“無隱”精神,完全出自他對學生的無限熱愛和一片赤誠。孔子所提倡的身體力行的這種“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工作態度,堪稱“萬世師表”,后世楷模。
2、溫故知新
溫故知新是孔子的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孔子認為溫故知新是做教師的基本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精神。溫故知新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過去政治歷史知識、文化知識。新是指今,指的是現在的社會實際問題。他要求學生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認識當代社會實際。溫故知新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從已知到未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已有知識是認識的成果,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孔子要求學生在溫習舊知識時能積極思考、聯想,擴大知識范圍或將知識進一步深化,從而獲得新的知識。第三,溫故知新也就是溫故創新。溫故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學校教育中、社會生活中創造、創新。
3、教學相長。
講到古代的師生關系,人們總會提到師道尊嚴。認為師生之間壁壘森嚴,老師十分威嚴,動不動斥責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還把孔子作為提倡師道尊嚴的第一人。事實上,孔子對學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勵學生“當仁不讓于師”。教學相長一詞雖語出《學記》,而《學記》主要是記載和總結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教學經驗的。因此,也可以說教學相長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真實情況的寫照。《論語》中關于孔子教學情況記錄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言志的事例。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平和地對學生說,“我年紀大了,不會再去從政了。平時都說沒有人了解你們,假若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想干什么?”子路搶先發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說:我與他們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與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談論談論學問,唱唱歌,跳跳舞,豈不快哉。公西華請孔子評論一下,孔子說:只不過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沒有批評曾皙這種休閑的生活態度,反而覺得對自己啟發很大,贊同和向往這種教書育人,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見,孔子與學生相處是十分隨意,氣氛輕松。學生可以一邊聽同學和老師對話,一邊可以自己演奏音樂,自得自樂。孔子既不強求學生服從自己的意志,又樂于接受吸收學生的正確見解,從善如流。正因為如此,學生可以與老師大膽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學相長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七)結語
孔子在世時,只不過是一個學派創始人、是一個老師。孔子死后,甚至還有人貶低他。魯國大夫孫武叔就曾對人說: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學生子貢。具體說,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貢,仁不如顏回。但孔子的學生并不認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稱贊孔子是出類拔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嚴厲批評的宰我頌揚孔子“賢于堯、舜遠矣”。子貢甚至還把貶低孔子的人稱之為未登堂入室的門外漢。盡管孔子的學生對孔子頂禮膜拜,對當時社會只是把孔子作為一個“布衣”而已。孔子時來運轉是在死后數百年后的漢代。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孔氏,罷黜百家”,使儒學取得獨尊的地位。從此,孔子被歷代統治者追捧,每有加封。從漢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師、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萬世師表”。從孔子一生的貢獻而言,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創立儒家學派,形成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等教學思想,整理編寫了《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為教學內容,弟子三千,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別是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教學相長的教師精神,在中國教育發展史是上,代代相傳,光照千秋。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2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社會歷史的大變革時期,一切舊有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文化思想開始沒落、瓦解、動搖,新的生產關系和思想意識已經萌芽生長,逐步走向牢固和主流。在文化思想上,曾經主導社會的官學迅速衰落,文化下移,私學大興,促成了文化思想的社會化。活躍的各家學說在“士”階層崛起的推動下,百家爭鳴,各呈異彩。在此社會變革、民族融合、民族精神開掘奠定時期,孔子創造性地建立起一系列的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開創了教育史上一個輝煌的時代。關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前人研究的十分豐富,本文試對其歸納概括,簡要梳理敘述,以期能夠把握要旨,承業先師,以利來者。
一、教育作用與目的
關于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集中體現在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這里面有兩點:1.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國家才有財力施展教育,人民才有余財余力接受教育。2.國家要長治久安,生產和生活持續發展提高,離不開德治教化。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能夠施德教,行仁政的賢才,孔子提出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學而優則仕”與“仁人唯賢”的路線配合一致,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準備了條件,它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反應了一定的規律性,放到現代還有積極的意義。
二、教育對象與教育內容
關于教育對象,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即學生不論種族、貧富、貴賤,皆可以入學讀書。這一教育對象的確定,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破除了人為的隔閡,促進了文化的下移和教育的推廣,適應了私學發展和時代發展的需求,有十分進步的意義。
孔子的教學內容,據《論語述而》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指他以文獻、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實際上也就是文化知識和道德教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編定《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教材,而主要以前四種傳授弟子,其道德教化則貫穿于一切教育活動之中。
三、德育思想
孔子主張教育應把德育放在首位,“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他構建起了一個十分豐富的德育內容體系,在德育實踐中,總結摸索出一系列實施德育的有效原則和方法,而且闡發了道德評價的標準問題,影響極為深遠。
就德育內容而言,孔子的核心詞匯是“仁”,仁德是孔子要求培養學生具備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質。仁的核心是愛人,有仁德的人對別人予愛心,他的“愛人”思想是與其惠民、重民、養民的思想相聯系的。仁的標準是“禮”。孔子提倡在“禮”的形成中貫徹“仁”,“禮”是“仁”的標準。
四、論教學原則與方法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學規律的原則與方法,對后代的教與學影響深遠。
1.學、思、行結合的教學過程。“學而知之”是孔子的教學主導思想。孔子重視學習思考的作用,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說:“君子恥其言過其行”,“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學習應學重視其社會效用。
2.啟發誘導。孔子在教育史上首倡啟發式教學,比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還要早上幾十年。孔子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把握住講解的最佳時機,及時施教,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其思考的積極性,主動去掌握和應用知識。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時、地、人的特點,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從而使教育效果達到最佳。
五、教師
孔子熱愛教育事業,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在自身成為優秀教師的條件下,他主張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如下條件:
1.學而不厭。
2.溫故知新。
3.誨人不倦。
4.教學相長。
六、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孔子在他的政治理想指導下,終生以滿腔熱情,孜孜不倦的精神從事教育工作,為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的思想學說,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這種影響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在不同歷史階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會處于上升時期,它被利用為鞏固封建制度服務,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是主要的;當封建社會到了沒落時期,它被利用來維護封建制度,對社會發展起消極作用。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3
一、素質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個性
素質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學生教育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個性,充分開發其潛能。孔子在他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人性差異的觀念,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作為教育實踐的指南,并進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他說:“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論語八佾》)主張根據學生的特點、水平,進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孔子對學生的智能、志趣和個性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論語先進》)孔子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學生改變自己的個性特點,而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這一問題,他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孔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是針對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說如果“必不得已而去”,則依序“去兵”“去食”,強調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觀點。孔子意在鼓勵子貢首先要牢固樹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孔子回答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這是針對仲弓的氣量小而對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幾人都是孔子的學生,在回答他們同一個問題時,孔子均針對各人的個性弱點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語言既帶有勉勵和要求,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孔子實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聞斯行諸”的回答了。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可見孔子教學是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從補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是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育方法,對我們反思現在的教育現狀很有意義。
在很長一段時期,“齊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們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現在還依然存在一些學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陳舊的教育思想,以升學為教育目標,夸大學習成績,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個人特長的發展。應試教育抹殺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教育評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今天,我們在進行素質教育的時候,應“因人而異,因事而宜”,依據學生個體特點,實施適應個性差異的教育,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對同一個學生,不同的問題,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這實質上就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師”,這句話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這一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提倡啟發式教學,主張學思統一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思想。孔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創造,也是當今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啟發教育不僅是啟發學生透徹理解知識,而且是啟發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正如古語所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可以終身受用。啟發式教育是孔子最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學生要獲得知識,就必須養成自覺思考的習慣。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孔子關于“啟”、“發”的論斷,就是我們今天“啟發”一詞的起源。憤和悱是一個人渴求知識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顏上的表現,學生已經思考了但還沒想通,這時可以去啟發他,思考了并有所領會但還不能用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這時可以去開導他。
孔子的啟發是建立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學會舉一反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起主導作用———對學生有目的的引導和及時的啟發。學生不能從已知的一點推導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孔子就不會再重復去教授,———在學生不理解的情況下,再講,就會造成學生的死記硬背,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就是說學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想說出來而又說不清楚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師指導學生要在學生有了求知的興趣、動機、主動性、積極性的時候才有效,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強迫灌輸,學習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僅教學生時用啟發的方法,自己和別人談問題,也善于接受別人的啟發。后來的《學記》把這一經驗總結為善喻。“遵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是教學上很寶貴的經驗。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教師須完善自我、以身作責
國務院在推進教育改革中明確指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由此可見,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不僅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在提高教師素質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為我們提供了借鑒。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孔子提出教師以身作則要把“有言之教”和“無言之教”結合起來。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無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獲取智慧靈感,孔子認為,教師應認真誠實,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為贊同“主忠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淵在盛贊老師時這樣說:“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之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然從之,未由己也。”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藝術的真實寫照。孔子言傳身教,誨人不倦。他熱愛教育,熱愛學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體力行,學而不厭。他認為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應該經常自問是否做到了“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提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鼓勵教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學習起來可以說達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
他認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別人,但在好學方面要比別人強。孔子不但“每事問”,而且“無常師”。他對師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廣泛,凡有一技之長,明一物之理的他都會拜為老師,所以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記》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應該是“教學相長”的最理想詮釋。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一是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即師德。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無私奉獻。
教師能夠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夠創設一種樂學的氣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學生接觸、對話、交流,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師應該是知識淵博和見解深刻的人。具有廣博的知識,了解各種自然和社會系統運轉的規律,懂得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同時,教師還應該具有繼續學習的要求、能力和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孔子用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精神和敬業愛生的品質,他的進德修業、永不停止的思想,對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值得學習的。
四、結語
總之,縱觀孔子教育思想無不孕育著素質教育的端倪,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21世紀,如今的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素質教育,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及教師借鑒孔子的教育思想對于我們進行教育教學及更好地把握教學規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必將為我們今天的教育注入新鮮活力。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4
【摘要】孔子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編纂成《論語》一書,其真實詳細地記錄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論語》一書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其對我國的傳統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兩千多年過去了,孔子所倡導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孔子《論語》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魯國昌平鄉陬邑,是我國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為“萬世之師表”,和其童年的成長經歷分不開。據《史記》記載,孔子幼年時便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僅三歲時便離他而去。孔母顏徵在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闕里。孔母的心血沒有白費,孔子幼年時就極為聰明好學,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在學習之余,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待孔子剛步入成人階段時,其母顏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離世使幼年的孔子過早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生活的磨礪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長起來;孔子在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了,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孔子自云:“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縱觀孔子一生,其十七歲開館辦學至七十三歲去世,教學實踐長達半個世紀;其教育成果也相當豐富,取得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偉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對教育的態度和看法
孔子對待教育的態度是嚴謹、認真的,同時他也認為學思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首先,孔子肯定了學習的重要價值,他認為學是教育的基礎。他在《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說:“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其又云“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是孔子對他兒子孔鯉所說,意思是說“不學禮怎么立身處世,不學禮你怎么做人?”可見孔子對學習是非常重視的,縱觀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奮好學的典型,孔子自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其次,孔子經典地論述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他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僅僅一味讀書而不去思考,就會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應用學來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精神疲憊,一無所得。其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
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也重視教育對個體發展的作用。《禮記》中《大學》篇關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著名論述。該論述既說明了儒家關于大學教育的過程和步驟,又表明了儒家對教育作用的看法:通過格物、致知做到誠意、正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這是教育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目標,這是教育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與弟子間的教學活動
孔子約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在曲阜城北設學舍,開始私人講學,后來漸漸有了名聲,弟子越來越多。它的學生有的出身貴族,有的出身寒門,多數來自鄒魯,也有從遙遠的秦、楚、吳等國來的。孔子自三十開始他的教育事業,幾乎一生都未間斷過,相傳孔子先后傳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當的可觀。當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顏淵、子貢、子路。
三、孔子以及《論語》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為先。
孔子注重君子品格與道德修養,如果把教育分為“德、智、體、美、勞”這五個方面的話,孔子無疑會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認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必須先從德育抓起,他曾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是孔子對其弟子說的,意思是要求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也是對孔子為人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老師,他強調自己的弟子要先學會做人,然后再做學問。天地之間人是最寶貴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資格做學問,當然孔子所言的“學文”不是單單的學習文章,而是“六藝”。
對老師的這番話,其弟子也表示贊同,其中有個叫子夏的弟子更進一步發展了老師的思想,他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段話是說,與妻子相處時,要尊敬她的賢德勝過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則要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盡忠職守;和朋友交往要誠實信用,這樣的人如果自謙沒學過什么東西,我還是認為他算是有學過的人了。由此句話不難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際關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從孔老師的角度來看,僅僅具備這些還是不夠的,因為這些還大致局限于個人品性、道德等內在的修養,雖說已經具備可“學文”的資格,但仍應該繼續學習,就連“博學好禮”的孔老師都在“學而不厭”,作為剛具備“學文”資格的人更應該學習。
(二)終身教育。
孔子認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隨一個人生命的始終。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是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時便已認識到了自我的價值,到了四十歲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歲時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歲時聽人說讓人不快的話也不生氣,到了七十歲時可以聽從自己的內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約束”。“朝聞道夕死可矣”,“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學習的鮮明寫照。
(三)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因材施教”,這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教育方法。在《論語》中,有很多生動的事例,孔子對不同學生教學方法也不同。樊遲的資質較魯鈍,孔子對他就只講“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愛人”;司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誡他:做人要說話謹慎,不要急于表態發言;仲弓對人傲慢,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顏淵是孔門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范。孔子常常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他認為:“由也果”(認為子路果敢),“賜也達”(子貢為人豁達、大度),“求也藝”(冉求多才多藝),“柴也愚”(高柴較遲鈍),“參也魯”(曾參較耿直),“師也辟”(子張較偏激)等。孔子對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都了然于胸。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這樣一位好老師,才有可能在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下培育出眾多人才。
(四)有教無類。
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基于“有教無類”的思想,孔子招收學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貴賤。在孔門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魯國三臣室之一的孟孫氏的繼承人。是遵照父親的遺囑,同哥哥南宮敬叔一起“學禮”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門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賤而惡”。但孔子沒有嫌棄他,而且還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貧富。孔子的學生,有貧有富。貧者如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富者如子貢,“結駟連騎,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學生,接受能力強的是顏淵“回也聞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貢“賜也聞一以知二”。
孔子說:“柴也愚,參也魯”。高柴和曾參的智力水平較差,但他們并不受歧視,而曾參還是孔子的愛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計前嫌。如子路在拜門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馬桓的胞弟,桓曾經要殺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為徒。五是不分年齡。孔子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是顏淵的父親顏路,只小他六歲,年齡最小的是公孫龍,小他五十三歲。顏路和公孫龍來比,同學間年齡的差距是四十七歲。六是不分國籍。在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當中,多數都是魯國人。此外,如宋、衛、齊、陳、晉、楚、秦、吳等國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學生中儀表最好的是子張,所謂“堂堂乎張也”。而澹臺滅明和高柴二人則是“狀貌甚惡”,高柴且身長“不盈五尺”。這七不分說明,孔子對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視同仁的。
(五)學以致用。
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雖然熟讀了《詩經》三百篇,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處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卻不能應對自如;讀書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學能使每個學生各有專長,將來能從事各種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據《雍也》篇記載,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又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再問:“求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意思是說他的學生有的處事果斷,有的通曉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藝,擔任大夫治理國家有什么困難呢?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學用結合、言行相符。
(六)學貴有恒。
孔子認為,對待學習要有恒心,堅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廢。他曾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意思是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賞學而有恒的學生,“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評價顏回時說,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斷進步,沒見到他停滯不前。
四、結語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語表達清楚的,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論語》也好,孔子也好,他們所傳遞的不僅僅是嚴謹、務實的教育態度更是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樸素的就像太陽每天升起一樣,我想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義。
【孔子教育理念的論文】相關文章:
探索舞蹈的教育新理念論文08-16
生命教育創新教育理念研究論文12-10
會計教育理念及會計教育模式的思考論文07-29
高職會計教育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研究論文08-05
高職計算機教育理念研究論文07-02
幼兒數學蒙氏教育理念研究論文08-25
談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的情感教育論文08-27
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理念創新論文08-04
低碳理念下的生物學教育論文02-03
試析外語教育理念與和諧文化建設教育論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