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心理學教育的加強途徑分析論文
世界衛生組織中對健康的定義為:不僅是身體處于一種完滿狀態,在精神上也應如此。這種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主要指的就是心理健康。以下是“高校心理學教育的加強途徑分析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自身的身體情況逐漸重視起來,對心理學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高校作為人才的塑造基地,應加強對學生人格心智的鍛煉,采取正確合理的方式加強高校學生的心理學教育。
一、高校加強心理學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當今時代各國之間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本質是人才的競爭,而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將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各國紛紛制定出各種教育改革措施,不僅要求其能夠培養出綜合性的專業人才,同時還要求其培養的人才能夠世界通用,能夠符合新時期的社會需求,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敢于競爭,善于合作,這些品質都與良好的心理素質息息相關。目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生活節奏加快,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減少,致使人們普遍感到較大的生活壓力,容易引發各種心理疾病。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還處于不斷發育的過程中,當面對社會各方面壓力時,將會影響到其三觀的形成,因此,高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學教育十分必要。
2.有利于開展學生工作
加強心理學教育力度,有利于開展學生工作,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目前高校中從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人員十分短缺,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詢問題普遍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來替代。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利用工作者自身的生活經驗,對大學生在生活或者學習中遇到的就業、戀愛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引導和開解,另一方面還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1]。
二、高校心理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心理學作為高校中的一門新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在我國各大高校中普遍開展。雖然發展勢頭在不斷上升,但由于我國對此學科的涉及較晚,因此,在教學經驗、整體教學水平方面都略顯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對心理學教育的認識不同
高校中開展的心理學課程主要包括心理教學、心理監測以及心理咨詢等內容。目前,我國各高校中存在對心理學教育認識程度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在心理監測和咨詢方面,由于是在課后進行,因此對其的重視程度較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部分高校單純的偏向于對基礎知識和就業問題的教育,而忽視了成功案例的應用以及心理學教育。還有部分高校為了應對檢查而開設了心理學課程,但其本質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心理學的精髓真正的貫徹落實到學生當中,使心理學課程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2.教學方式落后守舊
心理學作為一門新型課程,在教學中注重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進行心理學教學時,只是單純的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講授的心理學內容更新緩慢,且缺乏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采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說教式教學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不能夠實現與教師的交流互動。此外,部分學校沒有充分意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將其設置成選修學科,要求教師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獲得相應學分即可,因此,在教師和學生心中對此學科的重視程度較差,教學效果必然不夠明顯。
3.部分學生對心理學具有抵觸情緒
由于學生所處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對心理學的感性認識方面也具有較大的差別。部分學生自身存在一種心理暗示,認為只有具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才應該學習心理學。雖然部分學校開設了心理學課程,并且設立了心理咨詢室等,但是很少有學生原意主動進行學習和咨詢。此外,部分學生對心理學具有較強的抵觸情緒,害怕被同學歧視,不能夠直面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將不利于心理學的有效開展,同時也使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良好的預防和解決。
三、加強高校心理學教育的途徑分析
目前,各大高校中已經陸續的開展了心理學教育課程,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遇到較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學校應從不同角度進行解決,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深刻清楚的認識到心理學教育的意義。高校要想有效加強心理學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根據學生的需求,提升心理學教育的實效性
心理學教育應以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為評價標準,看其是否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解決。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規律相符合,并且注重大學生的生活、情感以及工作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心理學具有較強的實驗性和實用性,能夠讓學生通過系統的教育,學到更多心理學知識,并且能夠對心理學的原理進行靈活的運用,進行自我減壓、自我調節,從而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此外,學校還應針對學生的心理情況建立健康檔案,從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全面了解。
2.促進教師的教學形式
部分高校中仍然延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心理學教育,存在教學形式單一、落后的問題,在新時期背景下,應加強對教學形式的改革創新,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特點出發,尊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規律,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課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都得到較大的提升。同時,應轉變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入案例分析、錄像、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到課堂中,實現多元化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將學生帶離課堂。到校外進行心理學課程的講解,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活動,使學生能夠貼近社會,進而了解社會。
3.加強心理學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高校開展的心理學教育中存在專業教師人才嚴重缺失的問題。對此,高校一方面應加大經費的投入,聘請眾多接受過專業心理學訓練以及擁有較高素質的教師人才投入到心理學教育當中,從而保障學校心理學教學水平和體系的完整和健全。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心理學實驗設施的建設,針對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并且派遣學校的教師到校外進行交流和實踐,從而總結從大量的實踐經驗投入到教學當中。此外,對國際的心理學動態也應加強關注力度,促進國際各校之間對心理學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借鑒。
4.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網絡
高校應積極構建校內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網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使其在網絡中以建立心靈驛站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根據學生的需要成立三級心理健康預防組織。第一級是由校內心理健康小組以及心理教育中心構成。第二級是由具有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教師組成的心靈驛站、心理咨詢室等。第三級是在學生中成立的心理社團,由每個班級中的心理委員擔任,對學校的心理部門負責,從而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防治[3]。
5.教師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
高校學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得到教師充分的尊重、理解和關愛。許多高校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對學生存在問題的解決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單純的依靠斥責、處分等就能夠徹底解決的。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多一份傾聽,少一份指責,給學生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讓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肯定,在肯定中體驗自尊和榮譽,從而實現其個性的完善。此外,學校還應多為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們能夠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例如舉辦演講大賽、創意大賽、詩詞大賽等,讓學生的才華和技能都能夠得以充分發揮。同時,學校還應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實際情況,培養其綜合素質,實施多元化的培養方式,從課堂參與到集體活動,提升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實現自我價值,重拾樂觀與自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提升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則首先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學教育課程,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還應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國際心理學研究現狀,并且將提升教育的有效措施應用到本校的心理學教育當中,從而使高校學生能夠得到健康的心理發展。
【高校心理學教育的加強途徑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心理學的應用論文06-29
民族音樂在高校中現狀的原因分析論文08-14
高校公共管理模式優化策略分析論文04-25
高校電子商務教育的發展論文06-18
加強語文教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05-11
教育論文:淺談教學設計中的任務分析11-21
高校學生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論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