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家庭教育觀的論文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情感的歸宿和心靈的港灣,而且小孩子生來是無知無識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他的一舉一動可以說一方面受遺傳的影響,一方面受環境的約束,受教育的支配。下面是關于家庭教育觀的論文,歡迎閱讀了解。
篇一:現代家庭教育觀淺析
【摘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取代的。家庭教育要努力營造和諧、健康的家庭氛圍,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長大后能立足于社會。
【關鍵詞】: 掌握方法;培養習慣;塑造品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家庭教育在大教育系統工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在一定意義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現代的家庭教育,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現代家庭教育要轉變觀念掌握正確方法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長教育子女已不是自己家庭的私事,家長應從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層面上自覺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認真學習家教理論,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實施科學而系統的家庭教育。
1.傾聽孩子的心聲,掌握孩子的個性特點。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特異的書,要教育好您的孩子還需讀懂這本書。”這話千真萬確,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不同個性特征和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教育策略才能有的放矢。了解孩子就要充分傾聽孩子的心聲,家長不該以忙為借口,應耐心地讓孩子把話說完,幫助孩子解開心中的結。
2.尊重孩子,賞識孩子。一位專家曾說:“第一,兒童是人,應該平等地對待他,尊重他。第二,兒童是成長中的人,家長就應該根據孩子成長發展的不同時期的特點教育他。第三,兒童是終究成為獨立生活的人,那么就應該按照‘獨立生活’這個目標去培養他。”當孩子遇到困難,犯了錯誤時,家長應站在與孩子平等的高度,像朋友一樣去關心幫助他,維護孩子的自尊。當孩子有進步時,家長要及時贊美孩子。這樣孩子才有信心挺起胸膛,去迎接人生的風風雨雨。
3.用發展的眼光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孩子出現錯誤時一定要冷靜對待,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孩子的年齡小,可塑性強,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多表揚鼓勵,幫助樹立信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4.確定合理期望值,減輕壓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個相同的心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迫切的心情和愿望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不能拔苗助長,要用平和的心態,降低期望值,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孩子一起制定適合孩子的奮斗目標。
二、現代家庭教育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孩子快樂、健康成長。因此,家長要努力營造和諧、健康、民主的氛圍。首先,家長應當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率先垂范。其次,家長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交朋友,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家長還應加強自身文化知識的學習,提升文化素養。再次,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理解、溝通,彼此之間處于自然、真誠的狀態。
三、現代家庭教育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句話極有道理,因為習慣將伴隨著一個人度過一生,貫穿于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將受益終生。為了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長,家長需要培養孩子三方面的好習慣:
1.生活習慣。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形成“我能行,我自己來”的觀念,讓孩子參與做家務,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學習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及孩子觀察、思考、分析的認知習慣。
3.學會做人。家長既要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良好情感習慣,又要培養他們真誠、正直、誠信、有責任感的良好品德習慣。
好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的,它是可以反復的,也是漸進式的。這就要求家長反復地訓練和不停地提醒,對于孩子每一次好習慣的表現與進步都要給以充分的表揚和肯定,增強孩子的信心,讓孩子體驗樂趣,嘗試成功。
四、現代家庭教育要注重塑造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
教育孩子絕不僅僅是智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灌輸,而更重要的應該是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如何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和健全的人格?
1.培養自信心。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當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肯定盡心做得很好,進而就能得到周圍人的贊揚和鼓勵,他做事會更有動力,更有自信心。
2.培養動手、自立能力。有資料表明,中國的孩子思維能力領先,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弱,這就要求家長要敢于放手,多讓孩子自主操作和獨立行動,給孩子以鍛煉的機會。
3.培養溝通能力。一個人要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友好相處,才能適應社會。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向父母敞開心扉,平等對話,以一種開放式的態度鼓勵孩子與別人交流、溝通,與他人合作。
4.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嬌生慣養、情感冷漠、意志薄弱,缺少吃苦、鉆研精神。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總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是一門系統科學。因此,作為家長,應轉變觀念,讓孩子學會生存,承受挫折,淞⒕赫意識,冷靜思考,自強自立,勇敢探索,充分利用周圍環境中的有利于成長的因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篇二:傳統家庭教育觀現實價值的實現途徑
摘 要: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意義深遠。可以說,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已經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和文獻,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其價值和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但我們也發現部分家長簡單地套取傳統家庭教育中的精華,不考慮子女們自身的實際情況,教育效果事倍功半,而且現代家庭教育面臨比以往更多的問題,中國父母面對這些問題得有些無所適從,最終導致家庭教育失敗。這就有必要對傳統家庭教育觀進行改造。
關鍵詞:傳統家庭教育 ;弊端;實現途徑
中華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基奠,一些民族文化心理、行為方式及其觀念世世代代已經內化到中國人血液中了。家庭教育觀念是家長在教育子女問題上的看法,這種看法雖受個體認識水平、經驗差異的影響,但它總是個體構建于一定社會文化、政治背景下的產物。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都是在一定文化傳統中開展教育活動的。
一、傳統家庭教育的弊端
當代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與傳統家庭教育觀念有很大的關系,許多父母并沒有從傳統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家庭教育雖然不像學校教育那樣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有系統地進行,但它終究是一種教育,對個人成長發展的作用不亞于學校。家庭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許多區別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獨具的特點,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必須接受新觀念的指導,改革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必須以觀念入手,從指導思想入手。為此,要解決當代的家庭教育問題,必須提倡一種全新的、符合新時代的人才觀及兒童成長觀要求的家庭教育新觀念,使家庭教育觀念與現代化發展接軌,實現家庭教育觀念的現代化,使家庭教育真正與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甚至適當有所超前,從而實現家庭教育的現代化。
傳統家庭教育的弊端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的注入。長期以來它忽視父母和孩子主體性的培養和提高,忽視社會與人、主體與客體之間存在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辨證關系。無視家庭教育中的主體性,尤其是無視孩子的主體性,強調服從受動,忽視主觀能動;強調規范劃一,忽視變化多樣;強調灌輸注入,忽視啟發自省;強調知識能力,忽視情感信念等傾向。諸多的偏誤,使得孩子步入社會后,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茫然和失措,并在社會事務中缺乏主動進取的精神和能力。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化時代的到來,國內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要求人們充分弘揚自己的主體性,這對“唯書”、“唯上”、“見物不見人”的傳統家庭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注入新的教育理念,重構新的家庭教育觀念已迫在眉睫。
二、傳統家庭教育的實現途徑
(一)確立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
家庭教育應尊重兒童的主體意識,科學的兒童成長觀不僅要求以完整兒童作為家庭教育的價值觀,而且還要求家庭教育應尊重兒童的主體意識。每個兒童都是成長中的個體,由于成長水平的限制,他們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言談舉止等等,這時候與成人的水準有很大差距。因此,家長應尊重兒童自身的主體意識,根據兒童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兒童自己的行為,不要以家長的意愿強加于兒童身上。兒童的成長水平雖然與成人水平之間有差距,但這并不簡單地意味著水平低就應該向水平高的看齊而放棄自己的特點。恰恰相反,要保證兒童每一階段的成長符合其發展的水準并且不斷向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充分考慮兒童的主體意識。
(二)變重知識輕能力的家庭教育觀,樹立全面成長的育人觀
當前中國的教育已由應試教育向品質教育轉軌,品質教育變動了原來那種單純注重高足智力成長的教育,提倡學習知識與成長本領一樣重要,重視培育孩子的創新精力與實踐本領,重視孩子的杰出意志品質的培育與人際聯系調和本領的成長,提升孩子多方面品質。在品質教育的布景下,我們同樣要召喚家庭教育的“品質化”,徹底醫治家庭教育中“唯知識論”的病理表象,提倡一種以智力教育為中心,融小孩的肉體品質、心境品質、品德品質、科學文化品質為一體的、全面的、綜合性的教育,這種教育因而培育小孩的“完好性”為對象的。
(三)樹立主體參與和合作交往的家庭教育方式
主體性教育認為,教育活動是一種以培養人的完滿精神世界為指導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只有在交往中,通過交往,孩子的主體性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尊重與弘揚每一個個體的主體性,也就是承認每一個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和發展的權利,這一認識必須成為教育的出發點。
還要堅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子女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轉折。在這一階段中,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配合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兩個教育——學校和家庭不僅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上還是在教育的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所以深受文化洗禮的家庭教育觀在成長的歷程中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頗,務必作出轉變,我們要提倡一種全新的、適合孩子成長發展規律的人才觀及兒童觀,這也是實現家庭教育當代化的根基。
參考文獻:
[1]李潤強,中國傳統家庭形態及家庭教育.
[2]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3]熊明,淺析中國傳統文化中阻礙教育和諧發展的消極因素.
【家庭教育觀的論文】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論文08-22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論文11-16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論文9篇11-16
家庭歷史小論文2000字(精選20篇)05-09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論文(精選6篇)05-06
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通用8篇)08-08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11-06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8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