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通用10篇)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是大學期間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證;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1
摘 要:
積極心理學關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的積極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在分析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獨立院校
獨立院校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點,是一支蓬勃發展的新興力量。近年來,高校心理健康受到重視,獨立院校也不例外。但是,當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襲了以往的消極心理學或病理心理學模式,把重點放在矯正心理問題上,既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問題的出現,也不能發展學生積極的心理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必須打破傳統局面,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據獨立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獨立院校必須結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靈活的用人機制,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20世紀末,心理學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積極心理學”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學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隨后,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涉足這一研究領域,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積極心理學要求心理學家用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異于傳統心理學研究。目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個性特征、積極的情緒與健康以及培養天才等方向。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觀幸福感和快樂,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積極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引起較多關注的是對于樂觀的研究,因為樂觀讓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積極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對保持或促進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義,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資源,提升個人心理能力。
二、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諸多研究表明,相較于公辦院校,獨立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更為突出。張翔通過調查發現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普通高校學生。他認為,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自卑、失落感、焦慮、抑郁等。同樣有研究表明,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普通高校差,有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為7.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優于普通高校學生。據分析,獨立院校大學生普遍表現出適應環境困難、人際關系障礙、自我認同感低、擇業心理自卑等問題。
2.獨立院校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單一性心理咨詢與治療模式
部分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主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咨詢與矯正,但此模式僅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輔導與訓練,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學校心理工作方式呈現單一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識的有效宣傳和普及,學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識較差。
(2)簡單化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獨立院校的企業化運營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的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資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夠,進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合并,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簡單化行政管理模式。
因此,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探索各種有效措施,盡早建立適合獨立院校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維護模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探
積極心理學對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狀態的關注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探索新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徑。
1.結合積極心理學價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應以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為引導,對各要素和目標進行整合,改變消極價值取向,以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目標替代疾病的預防目標。具體實踐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改變以往以個別咨詢為主導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學生加大心理健康宣傳力度,從學生入校開始,展開系列的積極心理輔導與訓練,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的同時,塑造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達到對心理問題積極預防的目標。
2.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認知
對于獨立高校學生來說,單純的矯正問題和治療疾病并不能讓個體獲得真正的健康,必須雙管齊下,在治療和矯正的同時發展個體積極的心理素質。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納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改變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并深入宣傳。例如根據積極心理學觀點,真正的心理健康不僅是無病態,而應該是心理體驗積極而豐富,并發展積極的人格品質,以此傳輸給學生積極的心理認知體系,在此基礎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結合積極心理學研究內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努力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心理健康宣傳、心理課程、心理咨詢三級教育體系中。首先,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營造學生人格發展的良好環境,深入廣泛、切實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提供積極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關注和培養自身的主觀幸福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質,構建積極的自我概念。第三,努力探索實踐積極心理學在心理輔導和咨詢中的作用。例如,在心理咨詢中結合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與積極心理學的原則,或組織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團體輔導,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積極輔導的魅力。
總之,當前獨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立足積極心理學范疇,堅持正向、能動的發展觀,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人格品質與人生態度。積極教育為我們展示了發展性的教育模式,為獨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
參考文獻: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學進展,2003,11(3):321-327.
[2]張翔。民辦高校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4):260-261.
[3]馬明,王法能等。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2):97-99.
[4]翟常秀,楊衛星,劉鑫。民辦高校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4(1):43-47.
[5]徐玲,魏峰。西安市民辦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特征的比較研究[J]。青年研究,2001(8):15-18.
[6]陳紅,宋穎惠,顧凡。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2):113-11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2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方向加以引導,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有利于校園環境的和諧化,更有利于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團體輔導教學活動應用于高職心理健康教學工作中,會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創新方向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堂;團隊輔導;應用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更加復雜,大學生的學習與就業心理壓力增大。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創新,是讓教育工作為學生服務的重要舉措。利用團體輔導原理實施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有效方法,豐富大學生的心理體驗,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趣味化
利用團體輔導的形式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實際需求設計一些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有一定的體驗。精心設計的心理健康活動,具有活潑有趣的特點,更加關注大學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諧氛圍的形成。團體輔導形式的應用,給教師提供了組織多樣化活動的機會,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師生互動
團體輔導,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明顯增多。教師作為心理健康課堂的組織者,可以與更多的學生互動,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素材,促進課堂氛圍的'熱鬧化。團體輔導,有利于教師從多個角度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學生就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會讓課堂變得開放起來,也會讓學生找到更多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
二、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要讓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應當從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出發,在有關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內容中融入團體輔導模式。讓團體輔導活動真正服務于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利用團體輔導,加強自我意識教育
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探索,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意識,讓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建立健康的個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團體輔導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心理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我是誰”的活動,讓學生說出15個“我是……”的句子,對自己進行由淺入深地認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價值拍賣”游戲,假設給每位學生一定數量的金錢,向學生展示“健康”、“誠信”、“大房子”等拍賣品,讓同學們競拍,從而對自己的人生追求進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利用團體輔導,促進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主題活動的實施,重在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意義,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交往觀念,促進大學生成為成功的交際者。教師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戲,讓一人站在高處,背對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響應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際交流過程中必備的品質,也是一項技巧。用團體活動幫助大學生改變自己的人際交往策略,提高個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團體輔導,做好情緒調控
大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對其日常行為與生活快樂程度有重要影響。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情緒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像“番外篇”。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誤會、看到兩位同學在一起悄悄說話,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會沒有叫我”等,當學生說出具有負面情緒的觀點時,鼓勵學生一起來討論這種想法的正常性。當學生有焦慮等負面情緒時,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放松訓練,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的活動,能夠讓一些心理的小秘密變得公開化,促進課堂活動輕松化。
(四)利用團體輔導,調整戀愛心理
戀愛,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一項很正常的活動。利用團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的戀愛觀念,形成戀愛能力,有利于校園氛圍的和諧化。教師可以利用“情侶間的小矛盾”活動,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戀愛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決的方法。用課堂討論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的困惑,解開心結,有利于大學生更加自然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感情,能夠在一段情緒中付出與寬容。大學生的戀愛心理正常,能夠減少許多校園矛盾與暴力事件。重視戀愛教育,是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實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團體輔導方法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學生全體參與到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去,拓展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課堂活動,給大學生傳遞更多有效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更能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課堂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邱小艷,唐君.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01:115-117.
[2]李雪,潘樂,魏鑫,杜冰潔.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世紀橋,2015,02:69-7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3
【摘 要】
本文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闡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時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體措施,積極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人才的培養方向。當代人普遍存在不能適應社會,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究其原因,與教育過程不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從不參與一切社會活動;因一些小小的失誤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玩世不恭萬念俱灰;逃避群體自我封閉。等等都是心理問題的反映。
大量調查表明,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
所以、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三、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現代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
1.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新生入學首先面臨的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上大學前,不少學生沒有遠離家門,飲食起居由父母包辦,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而進入大學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顧,有的學生因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學生因開支無計劃而出現“經濟危機”;有的學生因缺乏集體生活的習慣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幫助,不知道也不會關心他人;加之水土和飲食方面的差異以及氣候,語言環境與作息時間的變化等。大學新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郁郁寡歡,致使有的學生出現煩躁,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癥狀。
2.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3.擇業的難題
隨著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斷變化,市場帶給大學生更多的擇業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擇業難度,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而畢業生自身的素質,性別、專業以及社會關系等又制約著擇業的自主權,對于少數大學生來說,甚至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一變化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適應力弱的大學畢業生是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恐懼、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心緒抑郁,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
四、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學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特別是要針對大一新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心理衛生教育,通過講解,參觀,組織專題報告會,黨團活動,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校,愛集體的心理品質和情感,樹立勤奮好學,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人生價值觀,為大學學習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礎,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的培養,而忽視心理素質教育,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系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系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更多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孫志強.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2]陶明達.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和思考[M].北京: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0.
[3]陳國海.大學生心理與訓練[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4
摘 要:
本文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闡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時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體措施,積極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關鍵字:
社會實踐,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大學生處在讀書生涯與社會生涯的轉型階段,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更為值得關注,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正確認識社會,從而不斷調整自己態度,行為,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把社會實踐與心理健康工作相結合,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人才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二、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在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許多心理問題,諸如學習壓力,情感困惑,人際關系緊張,理想與現實沖突,考研與就業焦慮,經濟困難等等,但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我意識沖突
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雖然如此,因只有學習經歷少有生活實踐經歷的中學畢竟對人生的認識較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些大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穩固形象,自我意識不夠穩定,在這一時期內,他們會經常產生一些自我意識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的沖突。第二,獨立的我與依附的我的沖突。一方面,進入大學離開了父母還存在依賴心理,另一方面,不斷成熟的自我渴望獨立。同時,自己對自己有理想與規劃,從單一的學習價值評價體系變成到綜合的能力價值評價體系,大學生對生活的憧憬與現實還存在距離。
2、人際關系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只學習,不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確的擺正心態,缺乏人際交往技巧,這都容易使他們陷入人際交往誤區。正是因為這種高期望值與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際失調,嫉妒,自卑等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懼癥等各種心理疾病。
3、就業心理問題
高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在求職道路上一片空白,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沒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試時回答問題沒有思路等,導致找工作頻頻受挫,出現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傷,就業焦慮等心理。許多學生表現出經驗不足,承受能力差等問題,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
三、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社會實踐的作用,大學生對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找到人生目標
進入大學以后,脫離了異常忙碌的高中學業生涯,進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時間的大學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學生活的迷茫,理想我與現實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參加社會實踐,能夠了解在社會上有什么職業適合自己,能創造社會價值,自己最感興趣,自己在專業領域還欠缺什么技能。從實際經驗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確自我方向和目標,給未來的自己做個設計,及時彌補專業上的不足,大學生活就此豐富多彩起來。
2、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學校的過度保護讓他們帶著對社會的渴望和恐懼走進校園,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會中會有怎樣的挫折等待著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有的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從事自認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點點難度也會將他們嚇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認為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導致失敗。社會實踐是建立真實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實踐中大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商討補救措施。有了對社會的認識,有了對社會的實踐經歷,學生就不再會對社會感到恐慌,對自己充滿不信任了。
3、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減少情感障礙和社交恐懼
要想改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減少人際交往困惑,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與他人接觸,交流和溝通,而社會實踐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在社會實踐中,經常是小組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必須相互交流,分工協作,這都是他們有了交往的空間和自由。為了使實踐順利進行,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須協商達成一致。這樣有助于正確處理情緒矛盾,減少情感障礙。同時,社會實踐的經歷,增強了大學生與人交往的情景,增強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會實踐中,不是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為了活動內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上,不至于是交往過于緊張。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減少對社會交往的恐懼。
4、社會實踐有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求職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通過大學期間的認識和改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增強抗挫能力,減緩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關鍵。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在實踐中尋找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辦法,從而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時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實踐,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久而久之,今后面對招聘單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會實踐有助于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成功指標,而今我國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容樂觀,除了沒有清晰的目標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問題。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建立大學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務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學生服務于大學生,能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實質幫助和有利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讓其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不僅僅是專業的社會實踐,更是大學生尋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個途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現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點,然后針對這些缺點,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鍛煉自己,通過社會實踐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充分開展學生會工作與社團活動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完成從校園到社會的過度,需要從校園社團活動開始。在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每個同學通過自我定位,競選,工作實踐找到自己適合做的學生干部崗位,也是提高適應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鍛煉的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也鍛造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硬的基礎。
3、學校組織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月、周
學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習活動,社會實踐月、周等,也更能直觀的使學生們提前進入社會,進行實際操作階段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自我定位,發現自我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有著積極的影響。
4、學校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
除了實踐和第二課堂以外,學校可以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從理論上分析社會現狀,專業情況,社會實踐與就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的途徑。幫助大學生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康德說,有知覺無概念是茫的,有概念無知覺是空的”只有有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實踐也更需要理論知識來總結拔高。通過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明確理論目標,有更清楚的認識,從宏觀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適應社會。
結語:
總之,社會實踐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培養學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擔起調節大學生心理,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工作,必須進一步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整合和利用學校已有資源,創造一套實用有效的機制,最終實現通過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5
1 引言
隨著積極心理學研究的興起,希望作為一種積極體驗其研究也日益受到學者關注。字典上將"希望"這一詞語解釋為對某些渴望發生的事情的一種知覺;百度百科則認為希望是形容某種情緒的詞語,這種情緒是個體對與其生活相關的事件和環境等因素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情感產物。上述兩種解釋分別從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對希望做了概念界定。心理學界有關希望的定義更是多達幾十種,但這些眾多定義間的分歧大都圍繞同一個問題展開:即希望到底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認知?當代心理學認為希望是一個既包括情感成分,也包括認知成分的概念。希望的研究鼻祖 Snyder 認為希望是一種以目標為核心的思維模式,包括途徑思維(認為個人能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和能動性思維(個人對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具有主動性和堅持性動機)兩個維度。[1]
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個體的目標對個體能否產生希望起著重要作用,希望的兩個維度也是圍繞目標為中心繼而對個人生活產生實際影響和價值。目標對個體而言是否有價值、目標設置的是否清晰合理、個體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因素都會影響個體希望的產生。
希望與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一個熱點,多數研究表明,希望是維持個體積極情緒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動力,[2]國外研究均發現希望與心理健康存在密切關系。
Korner 指出希望的本質即一種健康應對的積極現象,它不僅能夠避免失敗,還能讓個體更好地應對壓力情境和壓力事件。希望水平較低的個體其心理和生理更易出現問題,絕望(Hopeless)和抑郁間存在相關。Feldman 的研究表明,希望能正向預測生活意義,負向預測焦慮與抑郁。Cheavens 等的研究表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能尋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克服困難,[1]而這一發現也恰好表明了希望是一個包含途徑思維和能動性思維的二維結構,驗證了希望概念中劃分出途徑思維這一維度的有效性。希望的培養對個體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高希望的個體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較低。[3]
因此從實踐著手提高個體的希望水平的團體或個體干預研究也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另一熱點。但這些希望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和干預研究僅考察了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忽略了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過程,因此有必要了解這一影響的內部過程。
應對方式是個體在應激和壓力情境、事件中采用的用來保持心理平衡的認知和行為方式,是心理應激路徑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能有效保護身心健康。[4]
應激理論也指出,應激是一個包括應激源、中介因素和應激反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壓力性生活事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過程中,應對方式在這一過程中起中介作用,應對方式能有效預測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傅俏俏等人的研究發現積極應對方式能提高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消級的應對方式則會降低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5]
基于前人研究及相關理論分析,本研究擬考察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以期為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在洛陽市三所高校隨機發放 900 份問卷,現場填寫并回收,錄入有效問卷 866 份,問卷有效率為96.2%.
2.2 研究工具
2.2.1 成人素質希望量表
采用任俊等人翻譯的成人素質希望量表,共12 題, 適用于 15 歲以上成人。[1]陳燦銳等人進一步在中國成人身上檢驗了該量表的信效度,結果較好。[6]本研究中量表的'α系數為 0.69.
2.2.2 生活滿意度量表
采用 Diener 等人編制的生活滿意度量表,共 5個題目,7 點計分。[1]量表總分為各題分數的平均分。本研究中問卷的α系數為 0.72.
2.2.3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
采用汪向東等修訂的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共 20 題。[1]
本研究中量表總的α系數為 0.75.
3 研究結果
3.1 素質希望、應對方式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以素質希望兩個維度均分、素質希望的總均分與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間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希望總均分與生活滿意度存在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 0.26、與積極應對存在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 0.44;與消極應對存在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 0.1(見表 1)。
3.2 素質希望、應對方式對生活滿意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通過逐步回歸的方式,將素質希望的兩個因子和應對方式的兩個因子作為自變量,生活滿意度作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 2.
如上表所示,最后進入方程的是素質希望的能動性維度和應對方式的兩個維度,其決定系數為R2=0.167.三者對積極應對方式均有正向預測作用,能動性、消極應對方式和積極應對方式的標準回歸系數分別為 0.293、-0.187 和 0.134,這三者對積極應對方式得分的解釋率為 16.7%.
3.3 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和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運用回歸分析考察中介效應需滿足以下條件:
(1)自變量與假設的中介變量、因變量三者之間兩兩相關顯著;(2)當中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后,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或者回歸系數顯著降低。[7]在上表的回歸分析中,途徑思維沒有進回歸方程,而能動性與消極應對方式相關不顯著,能動性與積極應對方式和生活滿意度均顯著正相關,積極應對方式與生活滿意度之間滿足中介變量的前提條件。
由表 3 結果可見,三次回歸分析 t 檢驗結果均顯著,能動性思維能顯著預測生活滿意度,應對方式的積極應對維度也能顯著預測生活滿意度,當積極應對維度進入方程后,t 檢驗結果仍顯著,同時由于 c'這一回歸系數也顯著,所以積極應對在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是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 0.326× 0.159/0.277=18.7%.
4 討論
4.1 大學生素質希望與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的相關
從素質希望與應對方式和生活滿意度間的關系看,素質希望的總均分與生活滿意度、積極應對存在正相關,與消極應對存在負相關。這一結果說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一般都會結合自身實際,設置較為清晰合理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個體有較為強烈的實現目標的意愿和動機(高能動性思維),并可能會較多地采用積極應對方式尋找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高途徑思維)去克服困難,因而其生活滿意度體驗也較高,心理發展較好。而希望水平較低的個體可能在設置目標時就存在目標不清晰不明確,或者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較小等問題,實現目標的意愿動機也不強(低能動性思維),遇到困難和障礙更愿意選擇逃避或否定等消極應對方式,不能靈活變通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低途經思維),因而其生活滿意度體驗較低。
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發現,素質希望的兩個維度中只有能動性維度能較好地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水平,而途經思維沒有進入回歸方程。這可能與兩個維度的含義有關,能動性思維指的是個體找尋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的主觀意愿和動機,體現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意圖(例如,我要追求或實現某一目標),因此能較好地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途徑思維"則表明個體能找到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但僅停留在"知道"這一認知層面,缺乏實現目標的動力,沒有實際的意志行為發生,即不能很好的堅持實現目標,那么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個體的生活滿意度也會受影響,因此有學者指出,能動性思維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更加重要。[8]
4.2 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
本研究僅發現了應付方式中積極應對的中介效應顯著,積極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影響生活滿意度的路徑過程中起中介效應,所占效應為 18.7%.
素質希望通過積極的應對方式影響生活滿意度,說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一般都能根據個體實際情況,設置清晰明確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僅能找到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而且主觀動能性較強,相信自己有能力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因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個體能較好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用靈活的方式來擺脫困境,更有可能采取積極應對的方式要求自己并處理困難,當問題解決后,個體就向目標更靠近,因而具有較高水平的生活滿意度,這與前人研究的解決問題能正向預測幸福感的結論基本一致。
Snyder也指出,積極情感和成功的應對經驗能進一步激發個體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實現目標的動機水平。因此,希望、積極應對和幸福感之間是一種高希望→積極應對→高幸福感→更高希望的良性循環。[10]但本研究中并未發現消極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這一結果與孔德生等人[9]的研究結論一致,即素質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更多以積極應對方式為中介。而這恰恰也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題相切合,它倡導人類更多關注自身的積極品質和力量并以此獲得更多的幸福。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健康不僅意味著消極情緒的減少,更重要的是個體有更多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和消極的形成是兩個獨立的特定機制并有不同的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二者間的絕對獨立,從哲學意義上講,二者之間也存在內在聯系性,是同一矛盾兩個方面的不同體現,因此,積極心理學并非讓個體全部逃避或忽略自身的消極情緒和體驗,而是引導人們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學會轉化,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消極體驗轉化成積極體驗,從消極中尋找到更多的積極意義,因此培養個體的積極體驗、積極應對等對提高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5 啟示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素質希望和積極應對兩因素對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養個體的希望水平和積極應對的認知行為模式。
具體而言,我們應結合個體自身實際情況,幫助個體設定階段性的、清晰而又明確的目標,以目標為核心,采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激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實現目標。遇到困難和障礙停滯不前時,教育者要引導個體在阻礙面前學會變通,尋找并創造更多的條件去消除壁壘、化解矛盾,最終實現目標并產生一定的積極體驗,實現積極心理學的終極目標--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參考文獻:
[1]張曼。行政人員角色壓力、素質希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6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當今的形勢對當代大學生的期望值是越來越高,需要的是復合型全能人才。 現代青年不僅要具有相當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應勇于創新,敢于挑戰,具有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由此可見,健康包含著身體、心理和社會健康三個方面。 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心理學指出,心理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人的身體素質影響心理狀態,又依存于心理素質
在運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在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而其身體的發展又依存于心理素質。例如,在接受耐力素質練習時,哪些勇敢而好勝心強的學生,他們具有自覺、頑強的`意志品質就容易戰勝疲勞取得良好效果,而哪些怕苦怕累、意志品質較差的學生,他們就會提早產生疲勞而堅持不下去,影響練習效果。
1.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并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還可陶冶他們的情操
1.3、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素質日趨重要。 普通高校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場所,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較強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2、高校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2.1、特殊的教育目的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以心理保健、心理適應、心理素質的培養與發展來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啟學生的心理潛能為目的。
2.2、特殊的教育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 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能力培養、氣質培養、性格培養及學習興趣的培養。
2.3、特殊的教育對象
教育的對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 他們主觀意志較強,思想復雜,不易把握,但易溝通,所以要正確引導,使他們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4、特殊的教育方法
心理教育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說服疏導法、典型榜樣法、競賽評比法、表揚與批評等方法,還可以傳授一些心理常識,以及心理輔導與咨詢等等,還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3.1、在準備部分安排有針對性的游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游戲大都具有豐富的趣味性,在教學的準備部分,有針對性的安排體育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體育興趣,利用游戲本特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參與意識與協作意識。
3.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應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來指導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引導和幫助學生自覺的進行身體鍛煉,促使他們將體育運動納入到生活中,從而促進體育的社會化進程,讓學生深知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還能提高人的心理應激能力和適應能力,減少心理疾患,培養樂觀的思想和健全人格的深遠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健康第一”這一觀念的宣傳教育,利于教學內容中的積極因素及深刻內涵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例如,利用中長跑的“極點”現象,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利用健美操的美感、節奏、力量感及韻律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自信。
3.3、鼓勵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有著磁鐵般的吸引力,能夠融洽人際關系,溝通心靈,有助于培養團結互助、友好協作等良好品質,而且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個性發展和才能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學計劃和教材,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學生積極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激發與培養他們對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和學習興趣,適當布置課外體育活動作業,并幫助和引導他們自己制定鍛煉計劃,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3.4、教師在課中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
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沉穩的情緒,還要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和抗外界干擾能力,防止煩躁、焦慮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發生;掌握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情感投入和體育運動中得情感表現,并分析其成因和處理方法,幫助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參與體育運動。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對學生公正評價,同時教師要精心備課和組織課堂教學,注意教學的藝術性、技巧性,增加情感投入,縮短心理距離,多與學生加強交流。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編寫組。運動心理 學[M].北 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8.
[2]學校體育學編寫組。學校體育學[M].北 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7
摘 要:
如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因心理原因產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過調查探求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健康教育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日益加快,大學生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現出來,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未能充分發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因此,通過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現狀分析,有助于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
一個月前,我們使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三種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生心理聯系密切的量表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的新生進行了心理測試調查。此次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群體水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抑郁、 焦慮、恐怖等方面。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一個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現問題,那么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可見如今大學生心理問題愈發嚴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三、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六點。
1.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了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
2.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里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述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3.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于學生不善于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4.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范的沖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5.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6.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學習節奏過于緊張等等。
大學生的心理困原因概括來說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學生是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強烈;低,其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頻出現,并且人數越來越呈上升趨勢
四、大學生健康教育措施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在社交活動中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2.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訓練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渠道。心理訓練應不拘一格,可以通過組織辯論、演講、郊游、 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根據具體對象,充分運用放松、暗示、音樂、表象、心理劇、模擬與模仿等心理學技術與方法,結合 其他輔助手段、設施,設計特定的情景,使參與者在其中積 極活動,最終達到改變其心理面貌養成預期的行為習慣, 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偉.《善待心靈》[M].北京:di震出版社,2006.143-147
[2]文柯.《心理學改變生活》[M].北京:世界出版社,2006.229-243
[3]詹姆斯.《心理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64-17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8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壓力空前加大,給大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這就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心理效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展開論述。
關鍵詞:
心理壓力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當前社會的競爭壓力空前加大,這就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們的壓力比較大,在強大的壓力之下會產生許多的心理的問題,心理問題的長期存在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是我們要特別關注的問題,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一、要詳細的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
經過相關的調查發現,現代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如下的問題:有一部分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停留在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工作,比較表面的工作。還有一些大學的心理教育只是開設一門課程和個案的咨詢。即使是某些大學已經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實際的教學質量不佳,教學內容不符合要求,沒有形成系統。從學校的層面上講,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度不高,投入的也不夠,更沒有形成規范性的工作體系。
二、優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理念
(一)人格教育要突出
1.客觀的認知與正確的自我意識
對實際情況有個客觀的認識指的是對待現實情況要實事求是,不帶有主觀色彩,不帶有偏見的看待問題。馬斯諾指出:客觀的認知是使世界變得和諧的前提條件。一個人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有正確的、客觀的態度主要內容是人應該對自己的存在和周圍人或者是物的關系始終持有正確的態度,人要明白自己為什么活著,活著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應該是陽光自信的,應該是自尊自愛的。
2.生活態度要樂觀,情緒體驗要積極
人要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要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只要心中有陽光,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不會被輕易的打倒,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抱有樂觀的`心態,心境是明朗輕松的,覺得每天都是充滿陽光的。這樣的人幸福感是很強的,比那些悲觀消極的人容易取得成功。
3.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要正確
在相關的研究中得出:20―24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群中,這是在他們的人格發展中處在親密對孤獨的階段,這個階段若處理好人際關系是可以很好的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階段。在這個年齡段青年人如果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了人際關系,那么他們就會收獲和諧、緊密的人際關系。反之,若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不正確,就會導致人際關系不協調,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心理健康。大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社會閱歷不夠,與人處事的方法還沒有掌握全面,要通過學習,掌握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保證健康的心理水平。
(二)注重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
我們將心理素質分為2種:一個是正性的心理素質,一個是負性的心理素質。負性的心理素質是一種消極、不健康的心理素質。正性心理素質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對他們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比較重要的內容,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正性的,這對學生的整體素質的發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三)實施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積極的教育
積極教育屬于當前比較新穎的教學理念。積極教育提倡老師要以學校和師生的現實情況為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積極的行為與思想去教授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與品質。
2.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重視的是人的積極的心理力量,從而促進了心理學向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積極心理學能夠使人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這對大學生的發展是有重要的意義的。
3.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設計與實行要根據大學生的實際的心理情況來決定,價值取向是人的向善性,教師要應用積極的教育內容與方法來教學,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1.必修課
必修課面對的是廣大的學生,是目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在我國這門課程的名稱還沒有達到統一,但是實際的教學內容與目的是相同的。
2.選修課
如果在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選修課的話,就能夠使這門課程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彌補必修課的某些缺點,使這門課程更加的完善。
3.網上教育
網絡已經非常普及了,大學生對網絡的熟悉程度很高,利用網絡這一資源開展網上教育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外的輔助途徑
1.使用校園情境對學生進行心理的訓練
大學階段在學校的生活是很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利用校園情境對學生進行心理鍛煉,要掌握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在這個基礎上精心設計、組織,進行系列化的心理鍛煉。
2.給學生多提供一些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最終是要走入社會的,為了能夠讓學生盡早的接觸社會,在社會中鍛煉自己,我們要多給學生提供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參加多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鍛煉自己的品行,磨練自己的意志。
3.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心理氛圍
如果校園的心理氛圍好的話,學生就會被感染,漸漸的學生的心理也會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營造積極的、和諧的、充滿希望的大學校園心理氛圍,學生在這種大環境下就會形成較佳的心理,這是對學生形成健康心理有重要意義的。
綜上所述,在大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我們要非常的重視,通過多方面合作,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心理氛圍,應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了,是有利于學生一生發展的。
參考文獻:
[1]方黛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協同創新路徑研究[J].職教通訊,2014,(17)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9
摘要:
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更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了一系列適合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對新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和實踐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心理健康;心理障礙;教育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現在的高校大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問題也由此更加凸顯。逃學、玩游戲、悲觀厭世甚至自殺現象時有發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引發的不良影響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種種因素限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很多高校沒有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心理上的需要,也大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1]。因此探索如何在新時期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并且構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并且適合于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內外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已經相當普遍,并且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心理學課是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形成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流派,掌握并創造了多種獨具特色的實際操作模式。在國內,很多高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都只是注重專業技能的教育,而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注重政治思想表現,輕視健全人格的培養,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混為一談。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
1、適應性心理障礙。適應性心理障礙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由于大一新生剛從中學來到大學這個新的環境,因此有些學生就會產生一些不適應,比如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于大多數新生來說,來到一個陌生的校園,嶄新的面孔、生疏的群體、不同的風俗人情、甚至不同的方言都會讓學生感覺不適應,感覺不知所措,常常會感到與人難以交流,從而產生寂寞孤獨感。對于新生來說,還會產生一些學習上的不適應。大學的生活不像高中那么緊湊,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很多學生就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這些課余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學習和生活,從而覺得大學生活非常無聊、枯燥、乏味,結果會有掛科、留級、目標不明確,渾渾噩噩地度日等現象出現。
2、人際關系方面的心理障礙。由于大學生都是集體生活,人際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倘若搞不好人際關系,將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都將會有不良的影響。然而,由于各人的性格、生活背景的不同又會產生一定的思想上的隔閡,所以,由人際關系而引發的困惑和苦惱就會出現。來到大學,一般都非常期望能夠建立友好與和諧的人際關系,而這種期望又過于理想化,對別人要求過高,因此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會導致大學生對自己人際關系的不滿,認為自己人緣不好,不會處理問題,造成錯誤的歸因。而這種錯誤的歸因往往又會反過來對人際關系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他們就很容易會產生自卑怯懦、自暴自棄、嫉妒猜疑、悲觀厭世、孤僻冷漠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這對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乃至身心健康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3、學業方面的心理障礙。由于大學的學習和中學的學習不同,所以,就會有一些大學生出現學習方面的心理壓力,有些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者學不會,這樣很容易自暴自棄甚至走極端。甚至有些學生無法正常完成學業,這對其心理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而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壓力更大,一方面,他們要正常完成學習,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擴招,畢業生增多,找工作比較困難,要想找一個理想的工作就更是難上加難。在他們就業時會遇見猶豫、彷徨、忐忑不安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就會給臨近畢業的大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僅是學業更是就業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會以一種不正常的舉動宣泄出來,如打架斗毆、喝酒鬧事、悲觀厭世等。如果不對其進行正確的疏導,將會對學校乃至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
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少數確實有心理問題而需要救助的學生,更是為了在大學校園推廣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能夠正視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同學們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力,正確面對和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挫折,更好地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體系,健康快樂地成長,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以期達到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要切實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構建一套適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高校可以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并且成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并且有貢獻精神的心理輔導教師隊伍,對于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來說,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心理咨詢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這樣可以給大學生提供準確、高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對于兼職心理輔導老師來說,要有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基礎,并且熱愛心理咨詢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將負責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并且制訂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計劃,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運行工作,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
2.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高校應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開設一套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在內容上,要不僅涉及到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還要著重于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質、挖掘潛力,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使大學生心理健康課能在真正意義上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互動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團體輔導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10
一.網絡大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力軍,繽紛復雜的網絡世界極大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但同時也誘導著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頻發。網絡環境豐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提出了新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1]教育部近日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大力促進心理育人,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專業教師。可見我國對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著高度關注,網絡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也相應的給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受到的影響
(一)情感影響
網絡的虛擬性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使大學生有更大的平臺暢所欲言。他們無需顧忌別人的眼光,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釋放心理的壓力,表達內心無法與現實中同學師長訴說的想法。
網絡交流缺乏現實的肢體語言、語音語調以及面部表情。這也是為什么如今很多大學生在網絡上十分活躍,現實中卻不善交際的原因之一。但人是社會之人,需要與周圍的同學打交道,融入自己的班集體當中。長期沉迷于網絡的虛幻當中,忽視與周圍人的情感建立,必然會引起感情上的空虛與匱乏。以當代大學生為代表的眾多年輕人都有著某種程度上的“手機依賴癥”,離開手機或者說是離開網絡會感到無所適從,回到現實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往往無所適從出現強烈的孤獨感,也即所謂的'“網絡孤獨癥”。[2]
(二)認知能力受到影響
學生有時只需“百度”一下便可以得到所要的答案,但對所提供的信息卻不加以辨別,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辨別。需要承認的是,網絡擴寬了當代大學生的視野,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新途徑。學生只需要每天通過瀏覽網頁便可知曉“天下事”。滿足了學生內心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大學生每天面對著海量未經過濾的信息,反映西方意識形態的內容大量存在。一方面我國網絡監督立法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學生自身經驗以及辨別能力不足。綜合這兩方面因素,大學生面對網絡上大肆鼓吹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無法進行辨別,意志力薄弱的學生無法抵制誘惑,導致其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偏離正確的軌道。
(三)人際關系受到影響
由于互聯網人際關系的便利性、匿名性和逃避性的特點,即使在現實中不善言辭、羞于表達的學生,也能在網絡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或群體。網絡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成為聯系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與朋友的利器。同時,網絡營造了私密的具有安全感的私人天地,大學生在此可以暢所欲言,但也隔絕了與現實同學師長真正意義上的人際交往。
(四)自我意識形成受到影響
從心理學上講,人格是個體的文化心理結構,是個體賴以立身處世的一套心理、行為方式。[3]在網絡里中,不分尊卑貴賤、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每個人在網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在某種程度上,大學生在網絡中自我意識得到大大強化。
大學生在網絡中獲得滿足感與被尊重的需要,但同時也導致了學生自我意識的膨脹以及集體意識的淡薄。網絡游戲中角色的扮演,使學生分不清現實與虛擬的界限,容易導致大學生人格的分裂和異化。網絡行為大多時候是單向的,落腳點多放在自身情緒體驗上,大學生在網絡上的行為不受監管表現出極大的隨心所欲,這極大可能的導致了大學生情緒的失控,甚至出現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障礙。
三.網絡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機遇
網絡化教育的自身特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更有利于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網絡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重要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點面結合
網絡的隱蔽性以及匿名性,避免了面對面交流會產生的尷尬與緊張。網絡為一些顧及自身隱私以及羞于表達自身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只需通?^手機和電腦便可以向老師傾訴內心的想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者工作量較大并且高校配備的專職教育者有限,教育者不可能及時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網絡的出現,實現了教育工作者的“一對多”,但對咨詢者來說又是“一對一”。教育工作者同時可以對多位學生提供網絡咨詢服務,更加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網絡整合了教育資源
在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之前,心理教育方面的信息主要來源書籍以及長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累積的經驗。對于學生而言,心理健康知識主要來源于教師的口頭傳授。顯然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廣大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需求。網絡將全球范圍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現有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高校師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信息,同時網絡將文字、圖片、視頻等結合起來,使得教育過程變得更加生動。
(三)網絡突破了時空的限制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某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之中,往往是通過大學課堂、心理咨詢講座或在心理咨詢室等方式進行。網絡的出現打破了這一限制,學生只需拿起手中的手機電腦等便可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咨詢,接受在線心理測試或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好的向學生傳播知識,遠距離接受學生的在線咨詢,更加快捷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對于現如今更加關注個人隱私秘密的大學生而言,網絡的優越性更加突出。<br <br 四.網絡環境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網絡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結合當下我國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探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引領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新風范。
(一)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
網絡心理健康檔案是高等院校開展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據。它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清晰全面把握學生心理變化軌跡;有利于心里咨詢中心與學工處進行及時的信息溝通與反饋;有利于學生正確、客觀、全面的認識自我,起到預防心理問題的作用。
心理檔案建立應該由專門人員進行,不得隨意變更更改心理檔案中的內容,客觀真實記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檔案內容不僅要記錄學生的基本信息,更要深入了解到學生的家庭背景以及既往病史。心理檔案便于學校咨詢管理機構與學生之間建立高效快速的心理信息溝通與反饋機制,對于一些有潛在問題的學生給予及時關注,記錄不同時期學生心理測試數據與評價。
(二)培育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網絡發展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固有模式,使教師學生之間的地位更加趨于平等。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當認識到這一地位的轉換,暫時放下教師的權威地位更加有助于師生間精神層面深層次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也會得到更加顯著的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與時俱進學習掌握互聯網技術增加教學效果。現如今,大學生大多會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表“狀態”,這也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大學生在網絡上發表的言論,了解他們得精神面貌,把握他們基本的思想狀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之中,最有開發潛力、最有工作便利優越性的是學生輔導員。他們往往能及時掌握大學生在校的基本狀態。要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必須要將高校輔導員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之中。
(三)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切入點,大多數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由自己“制造”出來的,只有通過自我協調以及在專業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幫助下才能達到理想效果。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身、最終超越自己、實現自我。它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主動的、能動的教育過程。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就是提高自身對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抵抗能力,從而加強心理免疫力,最終達到心理健康。
四.結語
大學生處于網絡背景下,情緒、心理、人格等發生了多重變化,對新時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加大網絡環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當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應當著重培養既具較高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又具有?^高計算機網絡基本技能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論文: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08-28
精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9-0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1-2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1-0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1-1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推薦09-16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推薦10-08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0-09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0-24
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