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研究
政治素質是指政治主體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對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為發生長期穩定的內在作用的基本品質,是社會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過言行表現出來的內在品質。
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涉及的方面很多,要主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需要共同作用才能正確的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本研究從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特征、 教育理念和方法論三個層面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
關鍵詞:思想政治素質;價值觀;能力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此時期也是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的教育過程,涉及到很多個主、客觀方面因素。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有幾個特點:整體性教育、主體性教育、實踐性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成為一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堅持的原則要確立整體教育觀,核心要素不能丟,主體性與主導性結合起來。在方法上,知識、能力與價值觀培育三者相結合,對全體學生既要公平統一,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于一體,使學生協調發展。
一、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整體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因為是一種整體性教育,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結構上來看是具有整體性。第二,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應該是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結合在一起,與價值觀培育相結全,只有這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才具備一定的功能。第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整體性教育是當前和以后對大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生活思想水平的主要環節。
2、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素質是人的主體性的重要體現。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地位、主體能力,教育要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重點。第一,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與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密切相關的,從學生的本質出發。第二,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所以教育也是以學生為本,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教育要滿足大學生的個體需要。
3、實踐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只所以說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實踐性,是因為:第一,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對人教育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這種教育是對大學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在不斷的實踐中,讓他們形成符合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基于此,這種實踐活動是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的。第二,在內容上民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在內容上是一個龐雜的體系,不僅有理論的,更有實踐操作方在的。第三,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
二、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理念思考
1、確立整體教育觀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成效性離不開整體教育。整體教育觀,就是既包含著整體性的又有廣泛意義的教育思想。學校教育不僅向大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也是培養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最終任務。無論缺少任何一級的教育,缺少哪一部分的教育都是不是完整的教育。實現中國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具有高素質的人才與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知識、能力培育和價值觀培育相結合”這是整體教育觀的基本要求,深刻內涵是要求知識、能力教育與價值觀教育三者合理搭配,應該處理好,偏向哪一個也不完整。
2、注重“核心要素”的培養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指價值觀教育。我國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目的根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價值觀作為核心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就要以價值觀為核心。第二,上面所述的“知識”是“能力”和“價值觀”的基礎,反言之,“價值觀又是知識與能力的方向所在。第三,我們知道價值體系是規范的調解體系,一切規范 都能在價值中找到基礎。判斷規范是不是有效,應該以相關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所以講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不僅要重視知識方面的傳授以提高能力,更要重視核心要素――價值觀。
3、堅持主體性與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的教育目的就是主體性形成與完善。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環境和教育條件下會出現不同的個性特征,這是人具有不同的主體要素。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在教育人的主體性時,具有主導性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主要求把學生的主體性教育與主導性教育想結合,所謂的主體性教育是指把大學生的個體特征和個體思想政治水平相結合,而主導性則主要是要求大學生所達到的社會主導 的思想政治目標。從中可以看出,前者是注重現實,而后者看的是理想性與可實現性。
三、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途徑
從上述可基本看出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注重知識、能力與價值觀的統一培養,還要有一個思想政治統一的標準與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家庭、社會、學校一起努力來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1、知識、能力培育與價值觀培育相結合
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而且也必須以“知識講解”為基本形式,如果大學生沒有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能力,那么,他們就不會判斷立場,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不會辨別是非,不能解決問題。而價值觀的培育則是指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領悟能力,能與其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與相互表達理解。知識是材料,形成一定的能力能源,沒有知識不會有能力,思想也不會存在。知識更是價值觀的基礎,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不是相當我的想象,只有一定的經驗與事實才能形成價值觀,知識越多,價值觀才會更正確、更先進,更合理。所以教育中不能興有理論沒有實踐,只有三者統一,才能使大學生形成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質。
2、全體學生統一標準與發展個性相結合
思想政治素質有一個標準的統一規范,但也不失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根據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教育。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對全體學生的標準是統一的,這一點我們不難理解,因為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就是要符合人性的普遍性,雖然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但是總是有人有著共同的普遍性。所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標準時,總是要照顧到學生的共性特征,它必須為什么又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化呢,這一點我們不大好理解。因為無論規定做得多么詳細,總不能滿足個別人的發展需要。雖然存在著這樣的缺陷,但也不能阻礙我們在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目標中要重視個性的發展教育。堅持統一標準,這是對大學生的共同教育目標,所有的大學生必須要達到這樣的標準,但是,這并不是否認對學生個性差異的教育。反過來說,對學生的個性方面的教育有共性的一面,沒有個性哪來的共性呢?在這一點上,所說的標準統一其實質上就是對不同層次個性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反向審視這些標準,做到統一與個性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相結合,才能真正滿足所有學生的思想水平提高。
3、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相協調
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有一個復雜的環境,一般講這個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三個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但是,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有著不同的作用,既有優勢,也有缺陷,需要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素質。當前,社會、學校與家庭三方面之間的聯系還不夠緊密,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有機系統。但是,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和提高需要大環境的共同作用,這個過得是復雜的,在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都有很多的限制與條件。我們要把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相系起來,協調一致,共同作用于大學生,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何瀟.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03)
[2]金菊.新世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08)
[3]張漢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控手段探析[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4(04)
[4]李偉東.自由和必然的關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嘉應學院學報. 2004(04)
[5]陳樹春.網絡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4(03)
[6]張敬斌,賓文高.論全球化進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4(03)
【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研究】相關文章:
思想政治網絡教學與素質教育03-18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03-11
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的論文12-04
研究高職英語教育的素質教育03-21
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與思考03-15
關于新市民文化素質教育研究論文04-01
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現狀提升研究論文11-29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論文研究方向提綱03-20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及前瞻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