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論文關鍵詞:素質 主體性 大學課堂教學 教學理念
論文摘要:素質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和趨勢,大學中的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課堂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出
素質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是針對當時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而提出的。經過幾十年的改革與探索,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種大趨勢,而且成為教育目標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和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就已明確提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
二、素質的涵義及主要特征
1.素質教育的涵義
素質教育在狹義上是指生和學上的素質概念,即“遺傳素質”。而在廣義上是指整個主體的現實性,即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發展的總水平。
2.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征
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現為幾個方面:①素質教育具有主體性的特征: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發現能力、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育的過程中,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②素質教育具有全體性的特征,它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不是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是使每一個人都得到發展的教育。③素質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對每一個個體而言,素質教育是一般發展與特殊發展的統一;而對于班級、學校而言,又是共同發展與差別發展的協調。④素質教育具有基礎性的特征,它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素質的培養。⑤素質教育具有普通性的特征,它不是應試教育,也不是就業教育,而是為人生作準備的一種教育。⑥素質教育具有發展性的特征,它重視直接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三、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1.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改變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長期以來一味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培養語言交際運用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做法。在過去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語音、語法、詞匯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上,忽視了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的培養。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教學主要受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影響。許多高校還將英語四、六級同畢業證掛鉤,導致許多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應試教育的取向,只重分數、不重語言能力的現象仍然存在。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追求了考試分數,但語言能力還很不夠,將來走入社會,會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不利于未來的發展。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就必須轉變以以往一切為了考試的應試教育的作法,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是單純地講授語法及其詞匯和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應多創設語言運用的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為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創設情境。
2.課堂教學內容應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大學英語教師在教案編寫與設計時,應該不但滿足能力水平中、高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要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全體學生在上完一節英語課后都能有所收獲,語言知識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素質教育中的全體性的要求,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
3.改變灌輸式課堂教學的作法
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并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必須改變灌輸式課堂教學的作法。語言的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語言知識教師可以講授,但真正語言技能的形成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還需學生自身的練習。在以往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趕進度或者圖省事,往往唱獨角戲,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語言知識,而沒有語言知識運用的機會。沒有語言的應用,也就沒有了語言學習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使他們失去了自身語言學習的主體地位和能動性。為了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應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作法,將課堂還給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精講多練,為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盡可能多設計適合其本身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語言知識的運用中發現自身語言知識的不足,從而主動進行學習,彌補自身不足,從而不斷產生新的學習需求,不斷地提高英語水平和語言運用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環。
4.發展創新思維能力,運用語言技能
課堂教學活動應為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技能的運用提供機會。要做到這一點,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和組織教學活動時,多選擇能夠使學生開動腦筋和發揮想象力的教學內容和活動,使之不但獲得語言知識的練習機會,同時也開發自己的思維能力。如開放性的問題、圖片描述、表達觀點和見解等,都是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開發的課堂教學活動。
5.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英語學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培養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完成特定學習任務時選擇、使用和調控學習程序、規則、方法、技巧、資源等的思維模式。學習策略具有主動性、有效性、過程性和程序性的特點。英語的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也因此決定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運用適合自已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語言知識的講授和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注重學習英語習方法與策略方面的。這種指導可以是教師自身的經驗,也可以是書本上學到的理論,以此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易混詞的區分與記憶、英語閱讀中詞義的推測、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的速度,等等。同時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在大英語學習中不斷地進行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摸索,不斷實踐,從而使其固化為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終身受益。
6.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作出適合其自身語言能力的考察與評價
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中的個體差異性,不但在教學內容上有區別地對待,在課堂教學評價上也應有區分地加以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體現素質教育中全面性的要求。對于學生課堂學習和課堂活動的參于及表現的考察與評價,應區分學生個體的差別性。也就是不能用評價水平較高學生的標準來評價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區別性地進行評價。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基礎較好的學生更有成就感,也不會使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挫敗感,保護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既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也能促進班級整體語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四、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是的一個重要環節。為適應世界范圍內素質教育的趨勢,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師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注重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語應運用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策略的指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體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同時,要區分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個體差異,選擇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并做出公正、公平的的課堂學習評價,從而維護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就感,只有這樣,才能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征和要求。
參考文獻:
[1]崔相錄.素質教育——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2]楊銀付.素質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J].教育研究,1995,(12).
[3]廖洪中.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有待繼續改進[J].中國英語教學,2001,24(4).
[4]趙艷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實施素質教育[J].中國科教育創新導刊,2007,(24).
[5]李慧娟.素質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1,(02).
【淺析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3-17
談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3-16
淺析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03-26
淺談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03-16
淺析英語學科素質教育03-19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論文11-23
淺析多媒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03-07
淺析多媒體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12-04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策略03-27
淺析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