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職院校“兩課”考核方式改革探討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兩課”考核方式應堅持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認知考核和思想行為考核相結合、精確評價和模糊評價相結合等原則,積極推動考核方式的改革。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理論課;思想課;考核方式
“兩課”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兩課”的考核一定要與學生接受的態度、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思想行為結合起來。多數高校考核方式不盡合理,或者按考試分數評價學生對此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或者期末寫一篇文章了事,因此出現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全忘記”的現象。這種考試方式有悖思想教育的初衷,急需改革,以使考核起到促進思想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原則
(一)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
兩課教育的目標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紀等素質教育,包括政治方向、立場觀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公民意識、行為規范以及理論素質教育,以及交往、實踐、分析能力等的培養,以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根據這樣的教育目標,就要尋找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和方法,而課程評價追求的是促進實施這個素質教育目標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
1985年中央18號文件指出:“學生的成績應當結合他們的考試結果和平時的學習運用情況來確定。”這表明思想政治課的考核不僅僅是以一次考試就能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水平,并自己的行為。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通過對事物的評判、對是非的辨別、對價值的取向表現出來的。而且,素質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然后才會達到質的飛躍。因此,考核評價應聯系學生的行為表現,考查學生在某一階段內與教學目標相關的行為表現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一次考試的結果。
(二)認知考核和思想行為考核相結合
在對兩課考核評估的探索和研究中,普遍存在著一種觀點,即把兩課課堂上的行為表現與操行評定等同起來,這是一種誤解。兩課教學的中心任務是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材內容為載體,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法制道德教育。考核評價就必須同與之相關的行為表現相聯系,但兩課的考核評價終究不能代替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只是整個學校大德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界定,與整個學校的大德育是個性與共性的關系。與兩課有關的行為表現是指學習兩課的態度,學生對與此有關的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以及小結體會能否根據教材中的有關知識點聯系社會實際和思想實際等。
分析以上兩者的異同點,就可以避免兩種不正確的傾向,一是借口有操行評定,而否認兩課考核中行為表現成績的必要性;二是無差別地套用操行評語,而使行為表現成績評定失去其作為兩課考核的一個指標的意義。
(三)精確性評價和模糊性評價相結合
在考核方式上,把單一的全閉卷考試方法轉變為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試,這是考試方法改革的一大進步。它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分析能力。從多角度、全方位來考核學生的真實水平。以往的考核(包括開閉卷考試)比較重視精確領域,強調答案的客觀性,而較少涉及對學生的智慧、才能和創造力等模糊領域的考核。
思想政治課的成績應該是知識、品德、能力等諸要素考核的融合體,要把精確領域和模糊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要拓展開卷形式,在模糊領域拓寬思路,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開卷考試不一定局限在書面,可拓展到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上,如舉辦地方3年大變樣的攝影展覽、采訪先進人物等。教師給學生提供知識背景,讓他們獲得更多信息。根據思想政治課有關實踐活動的要求,可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基地聯系,自己組織訪問,在整個實踐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在知識、品德、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體現。這種把精確性與模糊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考核評價過程,也是學生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及能力素質(交往能力,應變能力等)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四)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
考核的方式要多樣化,不能單一,要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在這方面,天津大學采取的開卷與閉卷相結合、期末考試與平時考試:相結合、口試與筆試相結合、主觀卷與客觀卷相結合的探索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二、考核的具體方式及實施方案
(一)理論考試(占總成績的40%)
兩課是大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陣地,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也是高校兩課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考核方式改革中要注意理論考試不能廢除,采取開卷還是閉卷方式考試,可以由任課教師自行決定,理論考試一般放在上課的最后一周。
(二)上課出勤及表現(占總成績的30%)
兩課教學的課堂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的主陣地,因此,一定要確保學生的課堂出勤率和學習效果。為此,上課出勤和表現要在考核中體現出來并占一定比例。
1.出勤方面:三次遲到折合一節曠課;每曠課一節扣平時分3分;一學期曠課達7節以上(含7節)則期末考核成績為不及格。
2.課堂表現方面 鼓勵學生平時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每正確回答一次加平時分3分;鼓勵積極參加課堂討論和發言,每作主題發言一次可視情況加平時分5分或10分;加分上不封頂;平時課堂表現差,多次被教師點名批評,可酌情扣5—10分。
(三)平時作業情況(占總成績的20%)
如果整學期欠交作業,說明此學生學習態度惡劣,應將其期末成績定為不及格。除此之外的其他情況,可由任課教師將其每次作業成績記錄下來,折合成比例計入期末總分。
(四)實踐課教學參與情況(占總成績的10%)
高職院校一般都比較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兩課教學尤其不能單純講理論,實踐課教學環節不可或缺。把學生帶出去,參加、參觀革命圣地、進行社情民意調研等等。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出的實踐結論都應該作為考查學生理論掌握程度、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依據之一。應當將其記人期末考核的成績。
具體操作上,可以規定:學生參加實踐課可得5分;實踐結論良好可酌情得5—10分;學生實踐課缺席則此10分全部扣除。
【高職院校“兩課”考核方式改革探討】相關文章:
探討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改革03-27
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探討03-20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改革探討03-20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探討03-24
探討高職院校英語校本教材建設與思考03-16
探討高職法律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實踐03-01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探索03-19
試析高職語文課程改革探討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