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高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探索
[關鍵詞]專業 基礎英語 課程改革[論文摘要]《基礎英語》是高校英語專業本科一、二年級基礎必修課中的核心課程,一直以來受到英語專業師生的重視。本文通過對該課程現狀的分析,指出了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幾點改革思路。
《基礎英語》是高校英語專業本科一、二年級基礎必修課中的核心課程。它的合理性和與時俱進為高年級的專業課教學乃至整個英語本科專業教學起著奠基作用。而該課程受到教材、教學設施、教師教學理念的制約一直停留于上世紀末的教學模式,這與后課程觀存在著距離。按照后現代課程觀的理解,課程不應再局限于大綱、教材、及各種科目等概念,而應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發生在過程中的一切語言現象。英語教學也可看作是一種社會活動,如何使這門課跟上時代步伐,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滿足國際人才培養需求,了解學什么、怎么學,這是擺在每—位外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巨大課題。
一、現狀分析
目前高等院校英語專業在《基礎英語》教學實踐中主要存在幾個問題:
1、教材結構與內容
專業教材不能滿足新的教學,與現實生活發展脫節,學生對學習沒有新鮮感,失去學習動力,學生的文化意識得不到發展,文化學習成為紙上談兵。
2、教學方式
將發揮學生主體性等同于“滿堂問”,盲目追求課堂教學中提問題的數量,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分析。沒有區分學生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性參與還是形式上參與。
3、課程教學中“人”與“知識”關系
知識或知識的掌握是為人或人的發展服務的,在兩者關系上,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被置換后,則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手段。現代知識盡管仍然是課程內容的基礎,其地位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但對人的發展的貢獻已不再具有充分、絕對的合理性,不應是課程內容的全部和中心。
4、教師的觀念與能力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試圖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但又常被頭腦中的“教案”所束縛,處于想放又放不開的矛盾狀態,這一直是普遍存在的困惑問題。對這種觀念與行為相悖——觀念上認識到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目的,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但教學行為上仍是由教師控制和設計,表現出教師很強的控制欲。究其原因,既有觀念層面問題,也有對教材、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問題,還有對教學評估結果的擔心。
5、評價方式
傳統評價方式已制約和影響了《基礎英語》課程和學生的發展。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評價方式的目標過于強調學科知識體系,評價指標唯一,以考試分數為標準,忽視學生的思想態度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評價主體唯一,教師是評價主體,學生是被評價對象,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評價功能單一,只注重評價的選拔和甄別功能,注重結果,忽視過程,注重高分數,忽視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方法單一,注重對單純語言知識結構的考查,多采用筆試,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
二、改革思考
《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涉及因素較多,如師資、教學條件、社會需求、學習者需求、教材、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應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1、明確建立課程改革指導思想
確定該課程的指導思想,也就是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體系、評價方式和教學手段上有所創新:調整教材結構與內容,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國內外發展與文化交流的需要。
2、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學生是認知主體,是學習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因而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但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容忽視,高校教師從原來的知識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有效地組織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展示給學生語言學習的和方法,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在課堂教學目標價值取向上,從過去強調“雙基”到現代課堂教學目標多種價值取向并存。從“學習知識”到“學會學習”,這正是在觀念層面上的超越。 3、調整課程教材結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課程教材應以話題式出現,結合研究性教學觀中的任務式,給學生設計出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任務,要求他們合作完成。根據心理論,話題式教學在內容上對同一種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對同一內容反復加強,確保長期記憶的有效性。這種結構不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輸入一吸收一輸出的機會,也給教師更自由的教學空間。教師可根據教學對象、環境、內容、手段等情況的需要自主整合,也可有選擇地對教材內容與課外材料進行配合使用,使相同話題常講常新。
4、采用多元教學手段
新的教學觀念和課程結構與內容要求教師除了采用傳統的學練形式,應更多的采用發揮學生想象力和主動創造才能的形式多樣的課內外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環境與運用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靈活采用小組討論、辯論、情景表演、課堂演示、分組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也可以將團隊建設理念應用于語言教學,鼓勵學生合作式學習。同時強化課外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內容向課外延伸,形成課堂內外教學內容的立體交叉。教師根據課內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指導學生課外按計劃練習,并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信息。教師還可通過建立博客達到與學生充分互動的效果。通過定期播發電影、錄像,舉辦英語講座、英語晚會,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角等手段豐富學生的課外語言學習。
5、改革評價方式
新的評價方式應堅持四個原則:
(1)性原則:以“促進學生發展”、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教師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
(2)主體性原則:把評價權利還給學生,教師和學生都可成為評價主體。評價不等于,考試只是評價手段之一。評價既包括對學生學習成績和發展狀態的評價,也包括對教師素質和教學行為的評價,還包括對學校辦學狀況的評價,同時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評價活動,對學習進行自評、互評,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
(3)過程性原則:評價應注重教育教學發展和人的發展過程的價值判斷,注重通過形成性評價考查教學發展和學生發展過程,同時把評價過程作為改進教學、推進教學發展和學生發展的過程。
(4)多元化原則:評價的標準和方法應是多元的。學生是有差別的,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方法不能只用筆試,而應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三、結語
《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應是一個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我們提倡創造性的教育教學,這不但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極大的可能和空間,同時對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1]吳宗杰.抑制課程自主性的控制符號—教師發展的話語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
[2]蔣顯菊.構建英語專業課內課外教學內容立體變叉的教學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5,(1).
[3]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淺議高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探索】相關文章:
淺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03-21
淺議從教育實習看“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03-20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論文02-07
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03-19
高校《禮儀》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探析03-19
隱性課程視角下的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改革探索03-16
淺析高校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03-20
高校教育心理學改革路徑探索論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