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2003年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重申了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傳統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因而將任務型教學法引入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任務型語法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有三個主要步驟:前任務——教師引入任務,任務循環流程和語言聚焦。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任務型教學法;理論依據
一、問題的提出
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重申了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課標》指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1]。高中學生經過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對英語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積累了一定的語法素材,具備了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他們對語言知識特別是語法知識有著強烈的要求。誠然,提倡重視語法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在課堂上抽象地講解語法,學生死記硬背語法規則。《新課標》提倡高中英語語法要從用的角度出發,強調語法教學不能局限于語法范疇內,必須與邏輯思維、文化意識、篇章語境、題材體裁、詞匯等聯系起來,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法意識,確保語言使用的準確性 [2]。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如何教授語法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關心的問題。本文通過任務型教學法探討在實施《新課標》過程中進行語法教學的新視角和新理念。
二、對傳統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反思
傳統的高中語法教學純屬“填鴨式”教學。老師梳理出每個語法項目的重要規則,羅列出大量例句,學生只好硬著頭皮做筆記,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這樣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而強迫自己孤立地去記憶枯燥的語法規則,大搞題海戰術,很大程度上使這門課形同虛設 [3]。然而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的核心項目,提高學生在上下文中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和運用英語的準確性,使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語語法知識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語法教學中貫徹新課標倡導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要從用的角度出發和探究的途徑學習的理念,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多層次的任務,營造多彩的任務執行環境,給予學生充滿情趣的輸入,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活動的任務來學習語言,達到“Learning by using,learning for using”的目的,是所有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三、任務型語法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Krashen區分出了兩個語言學習概念:學習(learning)和習得(acquisition)。學習是指通過教學有意識地學得語言;而習得則是指通過交際無意識地接觸語言系統而掌握語言。Krashen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數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Krashen認為,學生掌握語言必須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4]。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學習觀提出,知識不是簡單地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而是每個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建構的。建構主義關于教學的主要思路:(1)注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2)注重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教學;(3)注重合作學習;(4)注重提供充分的資源。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語法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筆者就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的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為基礎,結合高一牛津英語中的一些語法點,談談任務型語法教學的一些策略 [5]。
(一)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
在該環節中,教師給學生提供和創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能運用語言規則達到交際的目的。可采用情景教學法即運用目的語言環境。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境或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更形象、直觀、真實和有趣味。
如在高一第一學期Unit 5 Very Vegetarian 一文中情態動詞的使用,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找到出現情態動詞的幾處對話,并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對話中情態動詞使用的意味:
1.Sally:What did you see this time?
Sam:A program on the meat industry.You shouldn’t eat meat,you know.
Sally:Yes,please continue.By the way,can you pass the pepper?
通過諸如What feeling are the modal verbs in this dialogue used to show?等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體會相關情態動詞的意思。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二)任務循環流程(Task-cycle)
1.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
2.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
3.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
(三)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
1.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
2.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任務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做的首要環節就是呈現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的過程,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利于體現任務的真實性。如果教師不是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呈現任務,而是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結束后再呈現并讓學生完成,那么這就不是任務驅動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如任務驅動過程中那么強烈。所以,真實運用任務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過程。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參與任務的環節。
任務環(Task-cycle)是實施任務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其交互特點可大致分為五類:故事鏈任務(小組中每人講一段故事,全小組講完整個故事);信息差任務(兩組或多組信息互補,協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任務(圍繞一個問題或根據一系列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做決定任務(圍繞一個和多個結果,通過協商或討論作出選擇);觀點交換任務(通過討論,相互交換意見,不必達成共識)。其中信息差任務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征;同時信息差任務過程簡單,也易于課堂操作。在豐富多彩的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就能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主動地去習得,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任務中來,真正地做到“Learning by using”,并從中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
任務的完成是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最后環節。在時機成熟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圍繞新知識點、突出主題進行遷移操練,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五、小結
任務型教學法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語法,運用語法的機會,而且能夠減輕學習者在大班學習時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更大膽地運用語言,提高語言運用的面與量,使學生在相互幫助與促進,實現語法學習目標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能力、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但要怎樣才能批判地吸收,創新地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避免產生誤區和偏差,有待廣大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不斷地摸索和實踐 [6]。
:
[1]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4]程小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Jane Willis.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6]楊旭松.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應用[J].湖北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版,2010,(6).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任務型教學法思想在課堂中的應用03-19
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1-01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1
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03-16
探析任務型寫作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