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認知心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可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大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然而,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就在于突出一個“講”字,在教師一講到底的“填鴨式”“滿堂灌”下,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哪還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的情況下,基礎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如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
那么,在新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展現學生的個性天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一、影響學生主體意識的因素
1.教師的教學觀念、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由被動的靜態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動態學習,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揚學生的主動精神。而且,教師還應針對具體學科的特點確定新的評價觀念,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此外,教師還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正如江所言:“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即: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身立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又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即:要提高學生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使教師必須具有培養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感召力。
2.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影響主體意識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包括學習的動機、興趣和態度。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學習興趣是學習行為驅動系統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如果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端正的學習態度,便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要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其學習動機,激勵其學習興趣,端正其學習態度。
3.愉悅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心理學認為:只有在一種自由愉悅的環境中,人的潛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對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至關重要。因為課堂教學是以教學雙方共同參與、相互作用,達到學的一方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的活動過程,課堂教學的生動與活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而且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師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有利于師生之間溝通思想,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學”,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意識。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既是課程改革的中心工作,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排除不利因素,使學生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去探究學習知識,促進其主體意識的形成,把學生真正放在主體位置上,而不能“教而無學”。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對這些方面所進行的嘗試,與大家共同研討。
1.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教與學
對于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活動。而且一個人的“能力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和發展”。
因此,教師應把常規課堂教學中安靜的聽講變為活動的求知過程,把游戲活動與英語教學互相滲透,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新知識,發展他們的自我表現欲,達到戲中有獲,獲有所用。例如,可以用唱兒歌的方式學字母,用猜謎語的方式學單詞,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學對話,用“順口溜”的形式記語法,甚至用游戲活動練習目標語言及其結構等等。這樣,既可使他們在樂中學,在學中樂,在樂中進步,也可有效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其主體意識。 2.在民主交流中進行教與學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創造和諧、熱烈的課堂氛圍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將民主、平等交流帶進課堂。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一些簡單的或他們有分歧的問題,或分組編制不同的試題,然后用這些題進行自測。不過所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研討的價值,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便于學生的主動學習。營造這種民主交流氛圍既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又能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3.轉換角色進行教與學
皮亞杰曾經說過,“學習任何知識,最佳途徑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質和聯系。”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教師寫、學生抄的陳舊方法。不妨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講,自己演,自己寫,甚至自己出題,自己提問,并與同學探究問題。例如,讓學生進行簡單小段的表演或同桌、同小組互相講解學習內容,互相布置作業,討論作業。這樣轉換角色,讓其親自體驗,既可激“活”學生,也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4.轉換教學課堂,把觀察帶入英語課堂
英語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僅可以得益于教師的課堂教學,還可得益于學生的課外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學生活動為載體,打破傳統教學中只以教室為課堂的禁錮,把學生帶到校園,甚至野外進行參觀活動,把觀察的地方作為英語課堂。如觀察天氣、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把這些都引入課堂,讓他們把所見所聞盡可能用英語表達出來。或設計豐富多彩的野外游戲和活動情境,讓他們小組描述活動的情境,如事先準備的工作,當天的天氣、乘坐的車輛,當天的活動及親身感受等,然后小組討論修改,寫出草稿并定稿。最后全班分享活動感受,并對下一次組織外出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等。這樣使英語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做到學中用,用中學,拓展了學生實踐活動的空間,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理解,在活動中提高,在活動中形成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
5.綜合歸納,歌訣性教學
在這種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求師生要善于探究與綜合、選擇和歸納,把相似的同類的內容綜合到一起,用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訣歸納出來,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英語教學中的后置修飾詞可如此歸納:形容詞修飾不定代詞,一旦遇到往后置;enough修飾形、副詞,毫不遲疑也后置;其余就是不(不定式)、介(介詞短語)、分(分詞短語),修飾名詞常后置。又如,復習初中英語中以“-f”“-fe”結尾的單詞變復數時,也可將變為“-ves”的單詞作如下:“樹葉半數自己黃,妻子拿刀去割糧,架后竄出一只狼,就像小偷逃命亡。”其中包含的單詞有:leaf(樹葉),half(半數),self(自己),wife(妻子),knife(小刀),shelf(架子),wolf(狼),thief(小偷),life(生命)。如此一來,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主動參與學習。當然,教師也應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尋找規律,讓其自己總結。
6.分組合作,互助教學
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不僅強調師生之間互助合作,更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桌、分小組、分大組,設立激勵辦法,使個人與個人、桌與桌、小組與小組、大組與大組展開競爭評比。這樣,在學習中必然使個人帶動同桌,同桌帶動同小組,同小組帶動同大組,各大組帶動全班,學生主動地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學習氣氛,共同,共同提高。時間久了,教師還可調換學生座位,使帶動更強。如此教學,既可激“活”學生,互助合作,也可培養其主動參與意識。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應“以實定法”。只要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參與,讓他們“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自去究索”的教學方法,我們都可以嘗試。由此可見,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其主體作用,使其真正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必須樹立新課程理念,改變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因為課堂的真正主人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是富有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21世紀的建設者。
【談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相關文章:
談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05-31
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02-24
談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和改革08-24
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08-24
談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論文04-14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籃球意識的培養與訓練11-13
談以創新的理念推進中職英語教學改革08-24
淺談口腔醫學教育過程中服務意識的培養論文04-26
談五年制高職護理英語教學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