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網絡道德教育建設
論文關鍵詞:網絡 道德教育
論文摘要:網絡深深地影響著學校道德教育。我們要正視網絡的技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使網絡成為道德教育的實踐平臺,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道德認知和道德選擇的廣闊空間,為道德教育提供更為生動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機會。與此同時,我們面時網絡帶來的德育管理難題,唯一的途徑是加強網絡法規和道德規范的建設。
網絡的出現與發展,正迅速地改變著人類傳統的認知渠道、思維觀念和生活方式,并對各個領域都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對教育而言,信息網絡的出現優化了教育手段,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博自由的信息空間,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垃圾郵件、色情傳播、暴力恐怖、網上犯罪等道德失范現象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和諧校園的構建。那么我們如何看待網絡道德教育建設問題呢?下面我們從四個認識視野來探討這個問題。
1.網絡中的技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網絡的技術價值,表現在它對社會各個層面的滲透與沖擊。傳統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關系影響下,人們的道德意識較為強烈,來自社會、鄰里和家庭的監督比較頻繁,道德的他律作用效果明顯,傳統道德相對來說較好得到維護。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能夠使人際交往突破種族、國家、地區等有形無形的疆域,實現信息上的“無限關聯”和“無限鏈接”,改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改變著社會的道德輿論,改變著人們對世界的知覺方式和性質。這些都是網絡技術價值的充分體現。
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本身又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價值。它是一種基于高科技的多元化、開放性的文化現象。網絡正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的利器。美國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說:“電腦網絡的建立與普及,將徹底地改變人類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與掌握網絡的人就是人類未來命運的主宰,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整個世界。”由于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的,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生事物快,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未最終形成,分辨是非能力不強,因此影響極大。正如馬克思所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網絡化、數字化、高速化正是我們目前社會的基本特征。面對青少年逐漸成為網絡時代主人的趨勢,如何加強網絡時代的法治與德治,關乎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加強校園網絡教育勢在必行。
2.網絡為道德教育提供了實踐平臺
網絡,正成為影響學生思想意識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學生利用網絡,以信息傳輸的方式實現著瀏覽、下載、選擇、互動、交流、傳播、表意等過程,在信息的產生、傳輸和衍生中,網民之間的法制觀念、法制意識、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政治觀念交互影響。這些信息都會影響大學生法制意識和道德意識的形成,甚至會使一些大學生產生消極的社會態度。這些沒有被篩選的信息正成為學生重要的信息源。
網絡,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道德認知和道德選擇的廣闊空間。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強大功能,實現跨時空的道德教育。大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齡階段的網友交流。這可以使他們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觀點,有利于他們開闊認識視野,學會選擇和甄別信息。
網絡,為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加生動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機會。傳統的道德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點:內容缺乏時代性、確定性和應變性,不能及時反映和補充時代賦予的新內涵;形式模式化、單一化,使學生對傳統道德興趣索然,教育缺乏有效的載體,經不起不斷變化的實踐的考驗;有的教師有意無意回避社會的新變化、新現象。但在網絡社會,社會中的各種現象都在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回避”將變得無處可逃。交互式遠程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機會;網上交流有可能成為學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可以通過網絡與老師交流,與同學朋友討論;單一的教學關系,正在被積極而多向的交流方式所取代;道德教育方式可以更加直接、更加生動、更加有效。可以說,網絡的開放性、平等性可以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成長,為學生創造了自我發展的巨大空間。
3.網絡對現代教育管理的挑戰
一是網絡帶來了政治教育的難題。當前的網絡信息有99%是由個別發達國家制作的,中國僅占0.01%,除了純自然科學,幾乎涉及了政治、思想、文化、歷史等所有的社會科學領域,大量充斥著資本主義國家的觀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利用信息壟斷優勢,進行“文化侵略”。他們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旗號,兜售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腐朽的意識形態,宣揚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二所以,能否更好的堅持和發展我們的先進文化,能否保護我們的文化精粹和價值觀,能否增強網民對西方意識形態的抵御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重。
二是網絡帶來了思想教育的難題。網絡中的黃毒、黑毒對青少年思想教育提出了挑戰。約有50多萬個黃色網站,在隨便點擊中,平均每7次就有可能點擊到1次,如果沒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覺抵制黃色流毒的堅強毅力,其后果可想而知。黑毒即黑色信息,指有關制造社會、政治、經濟混亂的信息,如虛假信息、過時信息、壟斷信息、以及邪教的歪理邪說等。這些都會給德育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三是網絡帶來了德育管理的難題。網絡的高度隱蔽性,使每個人在網絡上的存在都是虛擬的數字化符號,人與人的交往變成了符號與符號的互動,上網的人山于缺乏“他人在場”的心理壓力,于是謾罵、攻擊、無聊、欺詐擅長郵箱、謠言、垃圾網絡廣告等現象屢出不窮。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39%的學生認為抄襲網頁不算侵權,這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道德選擇能力尚有待干提高。同時,大學生道德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道德相對主義盛行其進因此,我們必須深刻意識到,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陽法制觀念等素質正在發生一些變化,我們很難像過少、那樣在一個封閉的道德教育格局里,單純地告訴學生什么是善惡對錯。我們的教育方式必須改變!
4.網絡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規范
在網絡世界中,傳統的道德約束機制弱化、導致行為主體出現眾多的道德失范和違法犯罪問題、目前,關于網絡的管理,尚存在一些問題:網絡道德教育的機制和規范尚未形成;缺乏網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網絡管理與監控措施不健全;社會輿論引導力度不足等。
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要加強網絡監控、管理和立法。要廣泛深人開展互聯網法制宣傳教育,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網民的法制、道德宣傳教育;要大力倡導網上道德,樹立良好網上風氣,引導青少年自覺抵制網上有害信自、的侵蝕;要通過技術、行政、法律等手段,正木清源,給信息、空間一個“藍天”;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立法、執法,打擊信息、犯罪活動,為道德教育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另一方面,要改革道德教育的途徑方式和內容。加大對網絡的財力、人力投人,建立完善網絡宣傳機構;大力開發以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為主的教育資源,扶植更多的新聞、宣傳和文化機構以及報紙刊物進人網絡;提高網民的心理素質,利用網絡交互功能,引導其學會正確發泄不良情緒;要培養網民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其政治敏感度和鑒別力,提高網民遵守網絡“游戲”規則的法制意識。
【淺談網絡道德教育建設】相關文章:
淺談新時期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18
淺談網絡廣告及其道德建設03-23
淺談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01
淺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12-06
淺談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03-10
淺談小學道德教育論文11-24
淺談基于校園網絡下教學網站的建設03-17
試析高校網絡道德教育01-07
淺談學校網站的建設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