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行體意義與用法的認知研究
現在進行體意義與用法的認知研究
現在進行體意義與用法的認知研究
摘 要: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探討英語進行體的本質意義;在認知語言學“原型范疇”的理論基礎上,試圖構建英語進行體的原型圖式及其變體,以期更好地認識英語進行體的本質意義和用法。
關鍵詞: 認知語言學 英語進行體的意義 英語進行體的用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from the views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totype category”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structure the prototype schema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variations, in order to know better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usage.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一 現在進行體意義的認知研究
“凡屬語言研究,不論是歷時還是共時研究,不在乎規范、描寫、解釋三種。早期的傳統語法屬規范性的,因為它總結如何正確使用語言的規則。結構主義開始對語言結構進行描寫,而轉換生成語法注重語言的深層結構和語言能力,本意是想解釋語言的生成機制,但后來完全拋開意義研究,走到了形式主義的極端。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認知的一部分,受人們認知世界的方法和規律的制約,要想做到描寫的充分性,必須對語言現象做出解釋。所以,認知語言學不僅僅對語言事實進行描寫,而且致力于朝理論解釋的方向邁進一步,揭示語言事實背后的認知規律”。
進行體語法意義的研究,國內外語法學家作了大量的工作。章振邦認為進行體的主要特點在于它所表示的動作具有持續性、暫時性和未完成性。所謂持續性,指動作或短或長有個過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謂暫時性,指動作的持續時間有一定的限度,是與不受時限的動作相對而言的;所謂未完成性,指動作在某時尚在進行中,即側重于動作的進行而不是它的完成。Leech提出進行體表示持續,有限持續及事件不一定完成語義(Leech, 1971). Smith(1983:480-482)認為,說話人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即視點)來描寫一個情景。Smith把一般體和進行體稱為“觀點體”,以區別于由各種情景類型表示的“情景體”。Bach(1985:59-60,68-69)的觀點則認為,進行體即說話人是從內部來觀察情景的,把情景看作是某種正在進行的東西,關注的是情景的展開(the unfolding of the situation)。認為這就是進行體的基本意義。Quirk (1991:267)認為進行體的意義可分為三個成分:
(1)事件具有持續性
(2)事件具有有限持續性
(3)事件不一定完整。
在部分,Quirk繼續補充其觀點,“可以這么說,在進行體意義中還有第四種成分,那就是:所描述的事件和另一同時發生的事件具有內在的或同一的關系。”
易仲良提出了自己具有獨創性的見解 。認為“他們論及的這個,那個語義成分遠不是進行體的最核心的語法意義,而是它最本質的語法意義在不同語境中的制約。”易仲良進一步明確指出,進行體最本質的語法意義是過程性。這一論斷完全吻合認知語言學的認知性質,“認知語言學力求用較少的規則解釋較多的、表面上似乎不相關的現象,而且力求提出能獨立論證的,而不是特設的解釋。這有利于加深對語言的認識,揭示語言的規律。”易仲良的觀點使人們能非常明確地了解進行體的本質意義,尤其是教學中無須一再向學習者介紹進行體的這意義的特殊性,那意義的特殊性。到頭來施教者本人都難圓其說。而真正意義上的語法范疇是指“某種語法意義和表達這種意義的形式手段這兩者的統一體”易仲良從人的認知角度出發,有理有據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l 進行體與表示靜態情況的動詞不相容是因它的過程意義與靜態意義相悖。如,不可說:
(1)Mary is being a Canadian.
(2)Mary is having blue eyes.
例(1)、(2)表示的是性質,性質是靜態情況,沒有始末就沒有過程,也就不用進行體。
l 進行體與動態情況的整體相悖與過程相容。從某種理論上來講,任何動態情況都是有過程的。
然而,我們也知道從認知語言學“強調人們的經驗和認知能力(而不是絕對客觀的現實)在語義解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沒有獨立于人的認知以外的客觀真理。”因此,人們對那些內部活動變化極快,始終于瞬間的動態情況,難以且不必感知其過程,這樣,語言實踐中通常不用進行體表示單一的短暫事件或行為。如:
(3)Harpers passes the ball to Jennings; Jennings shoots and the goalkeeper leaps for it but - yes, it’s a goal.
句(3)中這些劃線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轉瞬即逝,甚至話音未落動作已完成,因此,不可用進行體形式。
同時認知語言學認為“人的認知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影響語義結構和語言的表達。客觀現實中相同的情景,由于觀察角度和關注的方面不同,會在大腦中產生不同的意想,由此產生不同的語言表達,其語義也不同。”“同樣的一個事件,一種情景,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構造其內容。這一不同的構造反映在語法上就表現出不同的句法結構。這種對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處理過程受到人的認知概念系統、對外部世界的經驗、目的等非語言因素的影響。所以,句法不是自主的,而是受語義影響的,所以認知語法以語義為研究中心,是有道理的。”易教授顯然持此觀點,他認為持續動態情況,人們隨語境或語用目的不同,或者著眼于整體,或著眼于過程。他舉例說,如當你到達某家,發現主人已經煮好咖啡時,你若從整體上看待主人煮咖啡這一情況,該記敘為:
(4)When we arrived she made some fresh coffee.
若到達時,發現主人正在煮咖啡,當你著眼于主人煮咖啡的過程,你的敘述便是:
(5)When we arrived she was making fresh coffee..
l 進行體與過程意義須臾不可離
如動詞“die”通常只表示一個始終于瞬間的短暫變化,故通常不用進行體,而如果使用進行體,便已賦予它所在語境以過程意義。
下一頁
【現在進行體意義與用法的認知研究】相關文章:
論研究刑事上訴審程序的意義06-12
高職“企業教學項目”實施意義及思路研究03-09
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漢紀》研究的意義04-29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的意義與方法04-15
舒茲論主觀意義與客觀意義06-12
淺析高中英語定語從句用法05-29
英語復合句的用法及解題技巧05-08
認知、知識和創新本質06-01
對我國貿易順差發展進行分析05-30
如何進行英語詞匯復習05-25
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日韩精品在线看,久久精品这里,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国产原创中文字幕,亚洲福利专区,国产一区二区福利,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日本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