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美術教學目標的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德智體關勞全面發展也成為學校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美術作為當前素質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為了能夠將美術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對美術教學目標的性質進行介紹,并在此基礎上對美術教學目標和目標的實現措施進行探討,以此來為日后美術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美術教學;審美能力;教學目標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對擴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素質教育改革如此深入的今天,各所學校對美術教學也給予了更高的重視。由于美術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特殊性,所以,教師必須結合美術科學的教學特點,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置,同時要圍繞教學目標制定一套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美術教學目標的性質
每一種學科的教學目標都有其獨特的性質,美術教學也不例外,了解美術教學目標的性質,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科學的對目標進行設置,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美術教學目標的性質來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美術教學目標的人文性和情感性
美術是藝術的一個重要載體,通過美術傳遞思想和情感是人類一種獨特且重要的文化行為。隨著社會信息化腳步的不斷加快,圖像作為一種信息載體,不僅生動、形象,而且還可以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了。除此之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給予了高度重視。情感性作為美術學科的另一個特點,可以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人類和社會的責任感。
(2)美術教學目標的基礎性和發展性
美術的學科性質決定了該學科的教學更加側重于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課程的教學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基礎文化素養,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積極的審美心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美術教學目標的職業性和實踐性
職業性和實踐性也是美術教學目標的性質之一,從教育的角度出發,無論是課時教學目標、各階段培養目標還是總體教育目標,其核心都是圍繞人才培養為目標而開展的。所以,美術教學目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存在著一定的職業性。同時,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不斷進行不斷實踐,不斷創新,從而在此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人文修養。
二、美術教學所需實現的目標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前提下,美術教學所需實現的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除了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將當前美術教學所需實現的目標歸納起來,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美術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
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美術作為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使教學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而并非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美術家或藝術鑒賞家。所以,美術教學目標的設置不應過高,只需讓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進行充分了解便可。如果課程目標設置過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導致學習效果下降,教學目標也無法順利實現,更談不上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反之,如果教學目標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提高,對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具有重要意義。
(2)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美術是藝術的一種載體,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美術學科的開設,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對美術教學目標進行設定的時候,必須要將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納入其中。
(3)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價值取向,例如:傳統時期的古典美、建國之初的樸實美和當代多元化的美。每一時期人們對美的認識都不同,如果不能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那么學生就很難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從而也就無法提高對生活的熱情。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教會學生審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4)優化學生思維、情感、個性
首先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與其他學科不同,美術課程更多的是讓學生去接觸真實的事物和環境,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其次,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通過美術課程的有效開展和學習,學生們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從而增進大多數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體驗成功、體驗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最后是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個性發展,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創新精神已經成為了當代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由于美術教學活動充滿了情緒性、美術表現互動充滿了自由性、美術評價活動充滿了多樣性,這些都會學生創新能力的開展提供了平臺,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為日后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美術教學目標實現的途徑
目標制定的再科學,沒有全面、系統的教學措施作為支撐也是很難實現的。由于美術課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對目標實現途徑的制定上,也應該使其符合美術課程的教學需求。
(1)充分認識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構成教學活動的要素主要有三個,即教師、學生和教科書。這是大部分學科開展教學活動最基本的要素,美術教學也不例外。在上述三個要素中,學生作為教學課堂的主體,是教學的受眾,想要確保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科基礎以及內在需求等進行全面分析,例如: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哪些內容學生比較了解,哪些內容學生比較陌生,學生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學習以及希望如何開展學習評價等。只有對以上內容充分了解,教師才能夠更好的制定教學方案,從而確保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2)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應該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個簡要的了解,使其在準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并在此過程中發展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教會學生對身邊的工藝產品充分利用起來,對其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和分析,認識到這些產品在設計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久而久之,便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此外,教學在開展美術教學的時候,還可以以引導比較促進參與,比較是指對相關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觀察和剖析。在求同比較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求異比較,其教學效果更為明顯,印象更為深刻、理解更為全面。
(3)注重有效的教學延展
教學延展即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是美術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生美術知識的心得、美術技能的使用,不可因教學活動的結束而結束,而蘊含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結束后,只有讓學生對內容繼續保持探索興趣,對技能方法創造性地加以應用,對美術教學形成持久的興趣與愛好,這樣的美術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術教學也逐漸被學校重視起來,從本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通過美術學科的有效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也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對當前美術教學的目標進行科學制定,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是當前美術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美術教學工作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
參考文獻:
[1]高茂林.小學美術教學目標的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句),2014(3).
[2]張君.關于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3(6).
[3]王菊香.美術課教學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7).
[4]唐揚.探析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5(2).
【美術教學目標的探討】相關文章:
茶藝美學與美術審美教學探討09-05
關于審計目的與審計目標的探討09-22
關鍵績效指標的選擇及相關題目探討06-10
中職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08-27
高中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探討論文05-12
美術教學論文 對運用鼓勵性評價的探討06-19
探討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10-26
小學美術教育開展DIY教學探討論文05-26
初中美術教育素描教學探討論文08-09
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探討論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