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評價機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探究
【摘 要】當前,各個學校都已進行了新課程的改革,評價理念的落后成了制約課程改革和發展的一個嚴重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是英語教學本身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其評價既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也包括對課外英語學習的評價,雙管齊下乃至多管齊下是評價的核心所在,只有把評價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評價原則;課堂評價;評價方法;具體措施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轟轟烈烈的進行,英語課程的評價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原先的評價體系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學生的發展了。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立足過程,促進發展”,這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
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評價的手段局限于較為單一的客觀化筆試,而測試的功能則更多的體現在選拔與淘汰方面。對考試成績的不恰當使用,如分數排隊,張榜公布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一些對學生的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做法,造成考試對學生巨大的負面壓力,也造成學校教學行為的不規范。
剛參加工作時,新課程改革還沒有在各個學校展開,還只是作為試點進行。那個時候,評價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無論學生平時表現得如何,只要最后一次考好了,那就是好;反之,這個學生就是不行。全然沒有考慮到跟學生平時的表現結合起來。這大大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再者,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它完全抹殺了學生的表現。
我覺得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該如何做到正確的、科學的評價是很有必要的。評價是英語課堂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合理、有效的評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并能培養其合作精神。《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性,評價形式要多樣化,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評價過程中體現人文性。
如果做得好,肯定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損害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本文試從評價的方法、評價的具體措施、評價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評價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來進行一些探討。
1 課堂教學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1.1 導向性原則
學習評價應有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充分重視評價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前提下,要強調通過非測試型的評價――主要是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具備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而這恰恰是以往被忽視的一面。因此,在學習評價中特別要把形成性評價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上,這是實施評價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
1.2 多元化原則
評價形式要多樣化,特別是形成性評價,不僅要考查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掌握程度,更要對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質發展作質和量的價值評定。在評價的主體上它應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教師、學生自己以及學生間相互評價三者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使學生由被動受試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在評價的標準上,它既以課程目標為參照的統一標準,又以學生的縱向發展水平為參照的個人標準,二者結合、相互補充,共同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1.3 科學性原則
課堂評價體系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它是對學生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的記錄和反思,反映了學生的進步情況,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激勵,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繼而轉化成繼續努力的動力。學生參與評價,可增強對學習的責任感,學生通過對自己學習的適當監控和反思,掌握并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習能力;對興趣態度、情感、溝通能力、合作精神等的評價,能為學生的性格成長提供幫助和指導。所有這些,在提高當前學習效果的同時,也為學生的持續發展積蓄后勁。
1.4 開放性原則
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為評價而進行的課堂表現、觀察作業記錄、問卷調查都是在自然的狀態和開放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努力創設寬松友好的氛圍,降低學生的緊張程度,使他們的興趣和創造性得到激發,自信心得到增強。在測試的內容、時間及空間上,學生可在一定的范圍內自選內容、自選時間。科學的課堂評價體系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評價理念,所有的教育評價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間由于興趣特點、個人需要、個性特征的不同,使得他們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對他們的知識、智力和情感因素等進行全方位的考查;在進行橫向比較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縱向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教會學生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成為自律的學習者,幫助他們形成確實有效的符合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2 英語課堂評價的具體實施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這說明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應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以測試和非測試的方式以及個人與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同伴、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本文試從背誦、聽寫、課堂表現、作業這四個方面闡述形成性評價在具體教學中的使用。
2.1 背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中文如此,英語更應如此,畢竟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中國人學習外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有的人對語言有較強的領悟力,而有的則相對遲鈍些,那么通過背誦強化語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那么激發學生背誦興趣,做好背誦的評價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具體的做法就是:在背誦上采用分層次背誦。將學生分成A、B、C、D四類。A類生程度較好,要求他們除了背誦SectionA和SectionB的3a之外,還要再背誦一段課外的文章,文章由他們自己決定。B類生能背誦SectionA和SectionB的3a部分就可以的。C類生程度不夠理想,則要求他們能把每個單元的重點詞組、句子掌握。D類生是指那些學習英語特別困難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跟組長跟讀就可以。在這樣的一種評價方式下,每個學生都針對他們自己的實際做出具體的要求,免得他們望著老師的“要求”興嘆,反正我不可能達到老師的要求,干脆就什么都不去爭取。
2.2 聽寫
聽寫是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是一種融辯音識義、詞匯量、語法結構、語言知識和快速書寫于一體的綜合語言能力,所以它在聽說讀寫“四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和作用。聽寫又是一種時限性強,輸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人的注意力與充分調動所有語言知識的強腦力勞動過程。聽的過程是接受和理解的過程,聽是寫的前提,只有聽得正確,才有可能寫得無誤。聽寫要求學生耳到、心到、手到,多種器官同時高效地協調工作。在聽寫時哪怕瞬間的注意力分散都會大大影響聽寫的效果。學生聽寫時既要高度注意聽的內容,又要十分注意寫的正確性。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聽寫,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非常重視。聽寫的內容涉及到單詞、詞組、句子。一開始,我們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他們自己訂下目標。對于達到滿分的同學給予表揚,并發給激勵卡。對于未達到滿分但達到預定目標的同學,本著開放性原則,給學生二次評價的機會,重新聽寫,若能達到滿分,仍給予表揚并發給激勵卡。同時發揮組長的作用,由一名組長輔導兩名未達標的學生,若能達標,也可取得激勵卡,同時組長也能再得一張激勵卡。在這樣的一種評價方式下,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也不會使落后的學生越來越沒有信心,每位學生都能取得進步。
2.3 課堂
每天課前抽出三分鐘時間進行duty report,根據學生層次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要求。對于A類生要求脫稿演講60字左右的短文。B類生可以復述課文3a部分文章或講一則笑話。C類生相對而言基礎較差一些,只要求其流利地朗誦課文3a部分短文。D類生屬于英語學習困難型的,因此只需朗讀前日已學詞匯即可。對于C類和D類學生,即使僅僅說出了Today is Monday. It’s September 25th.也給予表揚,在平時的groupwork中只要他能積極參與就予他們適當而及時的表揚。
2.4 作業
關注學生的作業,給予適當而有效的評價,比如,在完成情況好的本子上寫上“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 在比較粗心的學生的本子上寫上“Be careful! It’s a bad habit to be careless.”在一些做得很不理想的本子上寫上“Don’t lose your heart. You’ll be better.”等評語,讓學生感到自己并不糟糕,在自己的努力下是會取得進步的。這不僅有助于師生間的溝通,而且有助與建立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對于部分學生也是一種激勵和警示的作用。
3 課堂外的評價方法
在日常教學中,幾乎每個教師都有意或無意地使用過形成性評價的某些方式,如:課堂上給表現好的同學發小獎品,給作業做得好的學生畫蘋果等,但這些使用都是零碎的、隨機的,缺乏系統性的。我們可以利用學生更感興趣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的英語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
3.1 比“每月之星”
教師可帶領學生制作各種精美的卡片,同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制作一定要求,如:“語音優美卡”、“背誦大王卡”、“對話表演出色卡”、“發言積極卡”、“進步卡”、激勵卡等。教師組織學生每月評比一次,看誰的卡片多,評出一、二、三等獎,最后再由教師寫出簡短的評語以示鼓勵。通過這種激勵形式,學生能從收獲的卡片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卡片也成了溝通教師、家長、學生的工具。這樣,學生能得到多方的了解和鼓勵,學習勁頭更足了。
3.2 建立“英語成長檔案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
“英語成長檔案袋”可以展示學生在努力學習后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思考他們學到了什么和他們是怎樣學習的。它是指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作出評價的有關材料,學生的作品、反思,還有其他相關的證據與材料等,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成長記錄袋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終發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學生在建立學習檔案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及努力方向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因而自覺把握進步,體驗點滴成功,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亦可產生對自己成果的擁有感,掌握反思學習的技能以及決策技能。建立檔案的步驟有:
(1)發給每個學生一個成長記錄袋(個人檔案袋),讓他們明白自己就是這個檔案的保管者和評價者。內容可以包含:入學考試情況記錄;學生學習行為記錄,如朗讀課文、朗誦詩歌、把課文分角色演出等;書寫作業的樣本,通常由學生自己決定收入自認為最滿意的作品;教師與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評語;自己或同學對其學習態度、方法與效果的評價意見。
(2)開學初教師就向學生說明,對他們的評價不僅是期末和期中的作業評估,還包括學習過程的評價,并把形成性評價的內容與方法也給學生講清楚,使學生心里明白,讓他們從第一節課開始就有意識地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并比照檔案要求自己。所以成長記錄袋的主要意義在于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因為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容,特別是在作品展示或過程記錄中,由學生自己負責判斷提交作品或資料的質量和價值,從而擁有了判斷自己學習質量和進步、努力情況的機會。其次,成長記錄袋為教師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預期,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評價的效度。
(3)正確有效地運用形成性評價結果。根據評價內容,一個單元、一個月或一個學期,將評價結果予以量化、交流與總結。
3.3 制作“課堂評價表”
此項評價內容,一單元一小評,一個月一大評,評價采用教師評,學生自評以及小組互評(四人小組)的評價方式。通過展評,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學習英語的狀況,從而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3.4 學習行為記錄
主要記錄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對英語學習成果、各類獲獎證書和重要試卷等的收集。學生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下來,肯定有許多表現好的地方,可能是上課時一個出色的回答,也可能是某一次精彩的作文,也許是上課時一次很棒的小組對話等,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都是對學生成長的一種記錄,對他們也是一種綜合的評價,科學的評價。
評價是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應該反映具有時代特點的教育觀 、質量觀和人才觀,而且評價制度的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因此,客觀、全面的評價不應只是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要充分挖掘他們多方面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內部動力。
總之,一種評價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是否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如果是有利的,學生會十分有興趣的參加到這次活動中去。評價是為教育服務的,只有極好的駕馭它,我們才能充分的發揮評價的長處,才能充分調動起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而且,評價在英語教學中,決不是教師興之所至,也決非短時期就能結束的工作,它需要教師的持之以恒,認真學習新課標的精神,真正領會新課標所貫徹的教育理念。惟有如此,才能讓評價發揮它的強大能量,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評價機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探究】相關文章:
英語文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4-21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05-25
高職院校混合學習模式設計與應用探究論文05-03
民事訴訟中的誠信原則探究06-06
初中化學教學在生活中的整合與應用論文11-02
旅游文化知識和旅游英語教學探究05-07
淺議情感因素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04-11
目標規劃及其在經濟中的應用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