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多元化教學思路論文
[摘要]以學生為主體,社會需求為導向,能力本位為核心,基于“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綜合應用———知識拓展”的教學內容為背景,摸索了一套《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基礎理論教學采用傳統式教學、啟發引導式、案例教學等方法;技術方法教學主要采用案例教學、實地調研及研討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綜合應用教學采取工程案例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方法;知識拓展教學采取自主學習、研討式教學及仿真實驗教學等。教學效果評價調查統計結果表明,上述教學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能力本位;《交通管理與控制》;基礎理論教學;技術方法教學;綜合應用教學
能力本位教育是是20世紀末在我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論認為,教學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1]。知識不等于能力,有了知識不一定就代表有了能力,只有把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使知識變成能力才有用。為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很多高校開始展開以能力本位為理念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改革和研究。《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是交通工程專業主干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的目的是探討對現有的道路交通設施,如何科學地采取交通管理與控制技術的各種交通治理措施,來提高其交通效益與交通安全[2]。課程包括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2個篇章,目前總共28個理論學時,課程結束后配有1周的課程設計,內容多,學時少。單從教材內容看,主要是介紹一些基本的交通管理理論和方法,難度不大,但是該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學生往往表面上掌握了所學知識,但是真正運用到實際中時就會出現眼高手低、無處下手的情況。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3,4]。不合適的教學方法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學生只是機械記憶,對所學內容沒有深層思考,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從而不會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目前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傳統式教學、啟發引導式教學、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仿真教學等,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與不足。而教學方法的選用一般與教學內容、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的環境條件等多個因素相關[5],由于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內容較豐富,有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綜合應用、知識拓展等不同的層次,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內容,以學生為主體,社會需求為導向,能力本位為核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基于“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綜合應用———知識拓展”的教學內容為背景,摸索總結了一套新型的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基礎理論教學
基礎理論教學重點在于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則等知識點的理解,理論知識點難度不大,學生易于從表面掌握。在基礎理論教學階段主要依據教學大綱,采用傳統式教學、啟發引導式教學、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能理解性的掌握《交通管理與控制》的基本理論和精髓。第一堂課緒論部分,一般學生在剛接觸這門課時總是想弄清楚這門課是干什么的、為什么要學這門課、學完這門課能干什么、怎樣才能學好這門課,緒論其實就是回答以上幾個問題的。因此,第一堂課上得成功與否顯得非常重要,講得好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信心,對后面內容的學習有很好的幫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首先提出前面提到的幾個問題,帶著問題來找答案。在回答為什么要學這門課時,先向學生提出疑問“目前城市交通問題主要有哪些、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或緩解?用什么方法來緩解?”,讓學生先自行思考討論,再用PPT向學生介紹案例。首先用圖片和視頻展示了“首堵”北京的交通狀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分析造成其中一個擁堵原因是車多路少,路網容量不夠。接著介紹了中國最小的城市澳門的交通狀態,只有25km2的澳門卻塞下了近13萬輛機動車,而這條首尾相接將近290km的“車龍”,在澳門總共才333km的行車道路上還能風馳電掣,游刃有余,這是為什么?一下子就提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出澳門的交通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讓學生看到了交通管理手段的效果,的確可以緩解交通擁堵。考慮到有學生可能會提到澳門和北京城市大小差異太大,沒有可比性,于是又介紹日本東京的情況,整個東京地區人口是1300萬左右,面積是215525km2。北京地區人口大約2000萬人,面積是1680725km2。北京地區面積是東京地區面積的8倍,而人口只是東京的近2倍。按照最新數據統計,東京機動車保有量約800萬輛,而北京機動車保有量537萬輛[6],也就意味著北京的人口密度只是東京的1/4,人均汽車保有量是東京的1/2,但是人均汽車保有量高一倍的東京暢通無阻,而北京擁堵嚴重,為什么?然后通過圖片、資料、視頻向學生展示東京城市人口、車輛與交通概況,道路設置和運行,軌道交通運行情況,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成功經驗。通過上述案例中對交通管理方法和技術的綜合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方法的應用環境和條件,更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交通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讓他們感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
2技術方法教學
《交通管理與控制》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技術方法教學階段重點在于基本管理手段和管理設施設置方式方法的理解運用。技術方法教學階段主要采用案例教學、實地調研及研討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每種具體的交通管理技術措施的設置方法和方式,并能夠靈活運用于實際的交通方案優化設計。交通標志標線是向道路使用者傳遞交通信息的一種安全管理設施,設計合理與否對行車影響很大。上課之前讓學生到學校附近道路和交叉口進行實地調研,對交通標志標線設置有個感性認識,然后課堂上,教師通過提問“道路上實線、虛線、白線、黃線一般用于什么地方,起什么作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聯系調研所見進行討論,最后教師根據討論結果對各種標線的作用及設置形式加以總結,并展示一些實際道路上設置有問題的交通標志標線圖片,使學生加深印象。再如,交通擁擠收費是目前國外眾多城市實施并取得較好效果的一種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介紹此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引出基本定義,接著介紹了新加坡交通擁擠收費的實際經驗(交通擁擠收費管理措施在新加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再反觀國內城市,很少有城市采取這一措施,為什么?給學生留下這個疑問,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文獻資料來找答案,從而分析交通擁擠收費的適用性。通過這種讓學生實地調研、以案例為背景上網查資料回答問題的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文獻檢索的能力,拓寬知識面,也能加強學生觀察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
3綜合應用教學
城市交通系統是一個綜合復雜的大系統,任何單項技術都不可能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城市交通的改善必需依靠工程措施、管理與控制措施、對交通參與者的宣傳教育等。綜合應用教學階段重點在于學生能靈活地綜合運用幾種交通管理方法和手段來解決實際的交通問題。一般可以采取工程案例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加強技術的綜合應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特殊事件發生越加頻繁,對城市交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教師先介紹特殊事件的定義、對交通的影響、管理原則及一般管理方法,然后選定學校附近某一正在進行的道路施工項目,讓學生分組進行調研,分析其對周邊路網的交通影響,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行車管理、步行管理、停車管理、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等內容,多方位的提出交通組織對策,再集體討論對策的可行性。交通控制的核心內容是交叉口的信號配時設計,通過讓學生以工程案例為背景,通過實地調研并進行研討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知識拓展教學
知識拓展教學階段重點在于從整體分析與設計角度出發,從更高層次上讓學生能夠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識,從系統角度分析教學內容相互之間關聯,最終實現所學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和升華。該階段教學一般采用自主學習、研討式教學及仿真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交叉口是城市路網的瓶頸,車輛在交叉口處的通行效率決定著整個路網的通行效率。由于我國城市交通機非混行的現狀,擁堵交叉口的改善設計一直是交通工程領域的重點及難點[6]。為了讓學生直觀地體會交叉口綜合治理,教師介紹基本的治理步驟和治理原則方法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選取學校附近某個交叉口進行現狀調查分析,找到目前存在的交通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設計方案包括空間渠化、交通組織和信號控制設計3個方面,并對方案的效果進行評價,然后將設計成果用PPT的形式與其他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最后由教師對每一組的方案、PPT制作、匯報及討論環節進行點評,對做的好的方面給予充分肯定,對于不足之處給予適當建議,有利于學生進行思考總結。由于設計方案不可能用于實際交叉口進行效果驗證,因此有必要借助專業的交通仿真軟件VISSIM軟件來實現交通運行過程的再現功能,對方案效果進行演示,同時在使用VISSIM軟件時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信號相位、車道渠化等理論知識的理解,也使學生形象地了解各類通行條件及交通量狀況下交叉口改善設計的方法。這種教學形式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牢固掌握所學的所有知識點,還要獨立查閱更多的文獻資料及學習VISSIM仿真軟件,提出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交往表達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
5實施效果
新的教學方法已經試用于2011級交通工程專業本科學生,通過上課期間和課程結束后對學生的調查和回訪,對于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調查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92%的學生認為對提高學習興趣非常有幫助,89%的學生認為對鞏固專業知識非常有幫助,85%學生認為對培養綜合能力非常有幫助。從考試成績來看,學生的平時成績由78.5分(2010級)提高到了86.7分,期末成績也相應有所提高,特別是綜合分析題,得分較上一年提高了21.3%。
6結語
改革傳統的單向式灌輸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融入課堂,鼓勵學生到實踐中解決實際交通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使原本枯燥的管理原則和方法變得生動形象,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真正體現了本位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劉洪海.《管理會計》課程能力本位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會計之友,2010(5):115~117.
[2]吳兵.交通管理與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趙呈領,江婷,談國棟.基于教學方法本體的教學視頻案例系統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7):121~126.
[4]張蓉,左曉園.試論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61~163.
[5]王立英.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的適應性變革[J].教育探索,2008(5):30~31.
[6]張亞偉,李香紅.交通管理與控制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3(9):44~45.
【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多元化教學思路論文】相關文章:
開放教育的微課程建設思路論文12-02
工程材料實驗課程革新思路論文11-10
軍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多元化教學研討論文11-09
農業院校經濟地理學課程教學思路探討論文11-19
交通管理系統設計的論文11-09
多元化音樂教育的論文11-07
初中美術有趣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的作用論文11-28
光纖通信的課程教學論文11-12
高校舞蹈編導課多元化教學方法探析的論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