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良地質的管道施工技術分析論文
濕陷性黃土層的管道基礎處理方法
失陷性黃土在我國是常見的不良土質因素之一,其在應用的過程中是主要的管理分析方式,其在不良濕陷性黃土層的處理中主要采用土或者灰土進行鋪墊,更是通過強夯法和樁基法進行處理,確保施工應用的局限性和整體性,是當前施工過程中處理的關鍵性基礎前提。
1灰土墊層
灰土墊層常被用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域管道在失陷性黃土的應用中一般都只是埋在地下1~4m厚的土體之中,管道的基礎條形技術是管理和應用分析中的主要管理模式和處理方式。作用于地基上的力也比其它建筑物小,而且在埋置的時候利用基槽開挖的方向進行深埋,表面的軟弱土應當取出其中相應部分,來進行沙土或者其他灰土因素的填埋。所以在管道施工中常用灰土(或素土)墊層來處理濕陷性土因素是管道基礎上的關鍵性措施,更是提高承載能力,減少和降低荷載的主要措施和關鍵性方法,灰土墊層是將基礎下面一定范圍內的弱土層挖去用一定體積的灰土進行填充,采用最佳優質的含水量進行夯實的方法進行填實。
2素土墊層
素土墊層是先挖去基坑下的部分或全部軟弱土,然后采用回填的素土進行夯實,處理的時候利用自重失陷性的黃土和灰土,確保在施工的時候樁基礎的合理有效應用,更是利用素土墊層的關鍵性因素。素土墊層的土料一般以粘性土為宜,填土的時候必須采用無水管溝和基坑進行開挖施工。夯(壓)實施工時,應使土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填土的夯(壓)實應分層進行,多層虛鋪的厚度可參照灰土墊層的虛鋪厚度。
3砂和砂石墊層
當管道的不透水性基礎與軟土層相接觸時,在荷載的作用下,軟弱土地基中的水被迫從基礎兩側排出,基底下的軟弱土不易固結,形成較大的孔隙水壓力,還可能導致由于地基強度降低其產生塑性破壞的危險。砂墊層和砂石墊層材料透水性大,軟弱土層受壓后,墊層可作為良好的排水面,可以使基礎下面的孔隙水壓力迅速消散,加速墊層下軟弱土層的固結和提高其強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壞。因此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也可采用砂和砂石墊層。
4強夯法
強夯法處理地基具有效果顯著、設備簡單、施工方便、適用范圍廣、經濟易行和節省材料等優點。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加固有較好的效果,在管道施工中,若遇到濕陷性黃土層厚、濕陷性變形大,且管道自重大,對管道安全性要求高的情況下,也可用強夯法來處理基礎。
回填土地區排水管道地基處理方法
1分層翻夯法
該法適用于回填土較薄地區。在施工時將管道底部以下的回填土挖出,然后用夯打機分層夯打回填土,每層約20—30cm為宜,使其密實度基本達到原土的密實度。
2重夯法
該法適用于回填土較深地區,一股1—5cm之內。重夯法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回填土,使其成為穩定結構。
3樁基法
適用于回填土較深而用強夯法不經濟又費時的排水管道施工中。施工時常采用機密樁、灌注樁或預制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論采用哪種樁基,一般都應使其落至原土層。
軟弱黏土地基地區排水管道地基處理方法
當黏土的含水率超過某一界限時,它會變成一種很稠的液體,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狀,這種基層也就是軟弱黏土地基。當直埋管道在其上施工時,除了會造成與回填土地基同樣的后果外,在寒冷地區還會使排水管道易受到凍脹的侵害。軟弱黏土地基上排水管道施工中常采取以下措施:
1砂墊層法
適用于輕微的軟弱黏土地基,施工時在管道基礎以下鋪20cm左右中粗砂。
2碎石墊基法
對于不太嚴重的軟弱黏土地基可采用管道基礎以下鋪碎石的方法,碎石的厚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膨脹土地基地區排水管道地基處理方法
1采用鋼筋混凝土管溝
用鋼筋混凝土砌筑管溝,把管道保護起來。管溝在長度方向上每隔30—40cm設一伸縮縫,并在管溝最低處和伸縮縫前設檢查井,管溝管一般為D+600mm(D為管道公稱直徑),但最小不宜小于lm。
2管道溝槽換土
溝槽挖好后,用中粗砂回填,種用砂子的微量活動來緩解膨脹力,然后上面再覆土200mm,覆土層可用原膨脹土。施工時砂的含水量應控制在9%左右,分層鋪筑,分層夯實,每層厚度為150—200mm。
結束語
給排水管道工程是市政工程施工的重點形式,在施工的時候利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措施綜合分析應用,確保不良土質中施工環節的良好有序進行,確保施工質量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城市化良好有序發展奠定理論依據。(本文作者:于慧彬 單位:通河縣給排水公司)
【不良地質的管道施工技術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分析公路隧道防水的施工技術論文07-29
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分析論文09-07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技術分析論文10-04
針對油田施工企業技術管理的分析論文09-13
交通安全設施的施工技術分析論文07-26
地質分析測試技術的創新與發展10-29
地質施工工藝及特點論文10-04
高層建筑的轉換層施工技術分析論文06-29
建筑外幕墻工程施工技術分析的論文08-28
公路高架橋分段施工技術分析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