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筑可持續性保護改造研究的論文
1.我國傳統建筑的現狀及改造動向
隨著世界當今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隨之也帶來了外來文化。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廣泛地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之中,并融合在人們的生活中。中國的民族建筑文化在融入世界潮流的同時,自身同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沖擊。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城市時代”業已來臨,傳統民居建筑如何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趨勢,怎樣在城市建設和建筑特色危機中繼續傳承和發揚,怎樣在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設備不斷涌現中對民族傳統民居進行創新,使其順應當今時代,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和保護,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21世紀經濟的飛速發展,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舊城的改造,新城的開發,城市建設的重新規劃,不可避免導致對傳統建筑的破壞,很多建筑難逃被拆毀的命運,漸漸出現了村鎮城市化,城市國際化的格局。傳統建筑將何去何從,令人深思。我國對于傳統建筑的保護及發展已有相對的理念和方針,主要包括:
①通過對古村鎮建筑的維護和改造,使古城內大多數民居得以保留。傳統的生活方式仍舊繼續,人們依舊作息于傳統民居內。古城原有風貌的特色化帶動旅游產業,民居被改造為特色客棧、店鋪、民族展示館等作正常使用,都已歷史文化遺產的形式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土樓、麗江古城等。
②特別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科研價值的民居建筑經過修葺和保護后,作為純粹的旅游景點開放,僅作為人們觀賞學習之用。這類民居建筑多為早先的富豪之家,歷史悠久,寓意深遠。有些是深宅大院,有些是結合亭臺樓閣山水設計的傳統江南園林民居。比如開平碉堡、山西喬家大院、杭州胡雪巖故居、蘇州留園等。
③少數民族聚居點繼續保持原有的村寨聚落群居模式,因地制宜。這些保存較好的民居多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發展緩慢,沿襲原有的生活方式,建筑形式也保留了強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特點。比如傣族竹樓、苗族吊腳樓等。我國的既存建筑數量多,分布地區廣,是一筆豐厚的文化與建筑遺產。相關研究工作比較滯后,研究內容集中在產業類既存建筑再利用、文化特色建筑的保護性再利用、城市歷史建筑環境風貌保護和城市特色地段更新開發四個方面。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規模建造當代建筑,對“舊”建筑進行拆除。為數不多的改造,也只是對其進行粗制濫造的室內裝修,有些甚至改成歐陸風格,使其面目全非。大量傳統建筑在被改造的同時“,老”與“新”的矛盾也不可避免的發生并升級,如何在改造工作中協調兩者關系,使老建筑在被修葺和重整的過程中獲得新生,但又不失其本身的原真性,保留并延伸建筑的文化特質和人文特性,是我們在改造過程中應側重的方向。
2.科學的改造方法及原則
傳統建筑的改造可歸結為建筑中新老關系的協調,這種關系也是分析其保護模式的基礎。“老”是歷史建筑原有的本體內容,“新”是新加建的.內容。其基本類型有四種,即:老并入新、新融于老、新老并置和新老隔離。老并入新:老建筑在體量或結構上被新建筑完全或是部分涵蓋的情況是常見的,其手法有立面保存、表皮拼接等,一般適用于文物價值不高或是本身已經嚴重殘損而修復可能性微小的情況。在這種模式下,老建筑的存留部分通常變成新建筑的組成部分,從傳統建筑保護的角度來看,這種處理方法是無限之舉,并不值得提倡。新融于老:此種方式包括老建筑內部加建或是恢復老建筑某些損壞的部分并進行內部更新。新融于老的保護模式實際上是以原有歷史建筑為主導,將老建筑的某些結構或是空間和美學要素拓展為新的結構,在設計層面上一般不會對歷史建筑文物的價值帶來大的損害。新老并置:新老并置一般是指新老建筑“均勢”連接起來的模式。在這種保護模式下,新老建筑之間通常通過連接貫通內部空間,新老建筑實際上已成為同一結構的兩個部分。新老隔離:新老隔離就是保證老建筑在空間與結構上的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用過渡區作為新老建筑之間連接部分的處理模式。這種處理模式的好處在于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間互不干擾,且對歷史建筑的干涉度極低,有利于歷史建筑原有各種價值的保護。在改造過程中,應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所改造建筑物的切身情況,提出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法,對癥下藥,讓老建筑在煥發新生的同時,能夠保留其原真性,使其獨特性和文化性得到發揮和延續,避免改造過程中的以新代舊,千篇一律,使建筑失去本真。云南建水聽紫云屬于典型的本土傳統民居改造為特色酒店的實例,建筑外觀和內部結構通過保護性的修繕和改造得以真實還原,在室內空間中適當的運用了現代材料、家居和工藝手法,既真實地表現了建筑及室內空間的原貌,再現了當時的生活情景,又使整個功能空間更加適用于現代人的居住和使用,室內裝飾及擺件通過搜集和整理,全部采用本土特色物件,展覽館般地重現了原有建筑內部空間的景象,新融于老,新老和諧共處的改造方法在這里得到了較為成功的體現。
3.關于傳統建筑可持續性改造的探究
傳統建筑改造不僅局限在材料、工藝、技術等“硬性”可持續探究上,成功的改造需要開發挖掘建筑本身的“軟性”可持續發展,其包括:
①傳統建筑地域的可持續性。我們把人們對影響居住生成和發展的環境因素的認識、把握與主觀應對看做是居住的“地域基因”,包括布局、空間、結構、形式甚至是符號等。全球化的時代,傳統建筑正在面臨嚴峻挑戰,改革開放后,現代建筑形形色色各種流派鋪天蓋地而來,國外大量建筑師及其思想理念進入國內,建筑市場一度光怪陸離。建設力度很大,然而卻趨向于“千城一面”的格局。建筑與城市本土特色缺失,地方文化漸漸衰落,歷史文脈出現斷裂。吳良鏞先生指出“:再怎么全球化,中國建筑不能忘了本土化,建筑形式的精神要義在于根植于文化傳統。”傳統建筑應該傳承其自身的地域性特色。
②傳統建筑文化的可持續性。從傳統建筑民居中隱含的可持續性發展思想看,創造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風格的當代中國建筑文化是可持續發展重要內容,從中可看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對于建筑創作具有深刻的影響。作為民族傳統的建筑,它是人類求生存,在自然界求適應,在共處中求和諧,在實踐中求融合的產物,具有典型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和努力使其具有可持續性的改造保護及發展。讓傳統建筑根植本土,散發其在地域內的獨特性和本真性。傳統建筑作為民族文化藝術的表現,反應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在特定環境中形成的生活習俗、思維觀念和文化特征。傳統民居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顯露出中國的思想內涵,是建筑界的瑰寶。合理對其進行改造,不但可以使傳統建筑的文化脈絡得到延續發展,同時可以使之更適用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壽命得以延續,不會被時代的日益發展而遺落。
4.結語
沒有了歷史的底蘊和持續的傳承,世界將是單調且乏味的。沒有可追溯的傳承與記憶,人們的生活也將茫然無措。傳統建筑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文化歷史和記憶,更是文化的延續和創新。人類的發展不可能脫離昨日而獨立存在,也不可能抹去過去只從今天開始。過去我們無節制地對城市和村鎮進行現代式的改造和建設,后來逐漸意識到單一的現代化建設并不是發展與進步的唯一途徑,對現有存在價值的傳統建筑進行保留和科學的持續性改造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傳統建筑的改造與保護,需要對其“骨骼”和構架進行修復和完善,更要保留其文化和特質。讓有特色的文化保留,讓有特色的建筑新生,讓有特色的區域延續。這樣的世界才擁有過去、記憶和歷史,才是值得回味與品嘗的。尤其是在如今鋼鐵水泥林立的城市中,人們需要從歷史延續下來時至今日仍能探訪和思索的畫面與文化脈絡。
【傳統建筑可持續性保護改造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