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口馮村為例下的風土建筑優秀論文
摘要:本文重點探討了國內外風土建筑的保護現狀和風土建筑的真實性問題,并以筆者的故鄉隴口馮村為例,提出了一些關于風土建筑的保護與發展的一些猜想,以實現文化價值的提升和鄉村生活的延續。
關鍵詞:風土建筑;保護與再生;隴口馮村
1隴口馮村住宅的地域風土特征
1.1村落基本情況介紹
隴口馮村是鄂南山區一個自然村落,地處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馬橋鎮。村子北靠龍泉山嶺,面朝觀音山脈,兩山腳下各有一條溪流,流水潺潺,清澈見底,一年四季,如弦如歌,不絕于耳。兩條溪流,一前一后,環繞古村,在村頭交匯,山水環繞,鐘靈毓秀。通過小橋進入村落,各個時期修建的建筑映入眼簾,有青磚黛瓦的老宅,還有一些紅磚房和少量混凝土房,這些房屋共同聚合在一起,使隴口馮村的歷史瞬間浮現在眼前。經過一番仔細的調查研究,共發現五幢高堂古屋,一處私塾小書院,一處碾坊,多條石板小道和排水溝渠,兩口古井,三口水塘,共有堂屋14個,大小天井十七個,總建筑面積約7000m2。
1.2當世第古宅空間結構特征
“當世第”住宅是隴口馮村保存最為完整的天井式結構住宅,房屋整個結構和空間基本上與初建之時保持一致,后輩們只是多開鑿了一些窗戶,還有將天井下已經損壞的青石板下水溝換成了混凝土。當世第住宅是隴口馮村古建筑群里最完整的一個基本單元,研究它可以更好的去了解隴口馮村古民居。當世第住宅外墻是由青磚砌成,屋頂呈硬山形式,瓦青黑色,外觀看上去樸實素雅。住宅的內部是典型的抬梁式的木構架結構,古代的木構架建筑之間由榫卯構建拼接而成,具有很強的抗震效果。內部的中心為天井式結構,天井旁的.庇檐很長,這樣可以適當減弱光的強度。每當下雨時,雨水順著庇檐流向室內,雨水滴在青石板的聲音淅淅瀝瀝,讓住在室內的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聲音。天井空間結構剖析:從大門進入前堂屋,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和煦的陽光順著屋檐泄下,照在古樸的青石板上,光線讓堂屋明亮起來,那么的柔和,明澈,整個空間充滿了詩意。這就是天井式結構房屋的魅力所在。由于外墻上很少開窗,門窗之間形成的穿堂風不太明顯,天井就變成了主要的通風口。當室外空氣熱度較高時,天井空間因為與室外空間相連,天井空間的溫度升高較快,天井處的空氣壓力比四周的室內的空氣壓力小,天井的熱空氣上升,室內的冷空氣向天井不斷補充,形成空氣對流。如今的天井已經成為了一塊較為空曠的共享空間,聚族而居的家庭成員都在這里聚集享受天倫之樂,這里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大人們在這里操持手工藝,親朋間拉拉家常,孩子們在這里游戲,一切都顯得多么輕松和諧。
2隴口馮古村落發展的幾個猜想
2.1保留真實與舊為新
對于隴口馮村而言,要如何處理這些建筑,讓隴口馮村留下它的歷史文脈,又要讓隴口馮村去適應21世紀帶給我們的變革?我們需要對老的建筑進行“最小干預”的改造,目前在世界上比較流行的老建筑改造中,“功能置換”是一種比較合理且容易保留當地文脈的辦法,顧名思義,“功能置換”就是利用舊建筑的原有空間,改變原有的功能,實現對原空間的動態保存。這些古宅曾經是住宅,但是現在年輕人都在外居住,只有一小部分老年人住在這里,所以現在居住的意義并不大,我們可以將其保護良好的老建筑(包括一些紅磚房)的原有外墻和房屋結構保留,更新老建筑的內部設備和陳舊的設施,改造成現代設施的咖啡館,藝術館,旅館,或是博物館之類的當代建筑。對于一些損毀比較嚴重的建筑,我們因該盡量去保護這些遺跡,避免隨著時間的流逝破壞越來越大,在保護他們的同時,我們可以適當使用一些現代的材料進行擴建,改造成一個公共的景觀空間。這樣既可以和原有的舊材料進行對比,讓人們產生時間感,同時可以合理的去運用空間。
2.2新舊對比和而不同
在改造老房子的同時,周邊的環境整理與規劃也十分重要,在對周邊環境進行整理時需要尊重呼應原有的地脈構成及聚落的空間肌理,不能盲目的采取城市大片商業開發的方式。如果需要擴大規模,不可像之前所說的魚目混珠的方式可以的去模仿傳統的形式,而是要做類型學的設計研究,提煉簡化出風土建筑的原形及其組合關系,在新與舊之間形成“合而不同”的相互關系。如何讓隴口馮村的新建筑合而不同?經過上文對當世第住宅的研究,當世第住宅在居住方面有很多優勢,是我們現代居住空間中所不具備的,古人們在建造房子時,是完全東方體系的建構思路,里面充滿了東方的建構觀和哲學觀,就以當世第古宅為例,天井式的住宅不僅在功能上科學合理,而且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上達到某種契合,我們需要去繼承古人在建構房子時留給我們的精髓,而不僅僅只是對表皮的模仿。故在新建新的隴口馮村的房子時,也要提取出古宅的抽象精髓,用現代的材料和現代的設計去詮釋古宅的精神內涵,做到新與舊之間的“和而不同”。
3總結
歷史空間的存續與再生是當代建筑學的一個新興學科方向,也是中國建筑本土化理論與實踐領域之一,如何在改造開發中使各地最典型的風土建筑得到積極的保護和合理的利用,而不是像物種消亡那樣永久的消失,應是建筑規劃界一個極為重要的主攻方向。對于隴口馮村而言,從明代時期一直保存至今,沒有在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中消亡,已經是一個幸運兒。然而,僅僅是將他當作古董般的保護只是下下策,如何讓傳統建筑更有生氣的活著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常青.風土建筑保護與發展中的幾個問題.時代建筑,2000,3.
[2]常青.歷史建筑修復的真實性批判.時代建筑,2009,3.
[3]常青.我國城鄉改造中歷史空間存續與再生設計研究綱要.城市設計研究,2003(1).
作者:馮嶺盛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隴口馮村為例下的風土建筑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1.下村幫扶民情日記
4.馮姓起源介紹
5.觀《馮志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