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隱性知識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一、開發隱性知識的必要性
1.1隱性知識對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無論是教師資源還是教材資源,都必須與學生資源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學生資源中學生隱性知識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經驗、思維模式、成長經歷、生活文化背景等等。以上這些是造成學生個體差異的成因,而差異產生的結果要么是沖突,要么是共享。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共享差異,不僅要相互學習顯性的優點,更要看到彼此隱形的優勢,在差異中不斷豐富和拓展自己。
1.2中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教學的特點
《內科護理》作為一門護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它既融合了《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學》等基礎課程的知識,又與《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等專業課知識相互滲透。因此,要想很好的掌握這門知識,不僅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將書本內的概念、表現、護理措施等顯性知識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要將護理學科的理念、思維等隱形的知識與能力傳遞給學生。
二、隱性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隱性知識不僅包括一些操作規范性很強的護理技能;更包涵了護理認知方面內容,如護理人文、倫理知識和臨床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應急應變能力、人際溝通交流等多方面的隱性知識。如何將這些隱性知識轉化為可視、可表達、可傳遞的顯性知識,是我近幾年的內科護理教學中積極探討的問題。探索出一些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教學方法,有效促進了學生對隱性知識的把握及認知能力的提高,具體如下。
2.1教學準備
2.1.1備課
首先要了解學生,充分研究學生學習情況,精心設計多種通道,預設學生在課堂上的動態生成情況,構建有效課堂。其次進行教材處理,對于陳舊的已被淘汰的知識和技能,以學生自學為主;而適當拓展臨床新進展或前沿的知識和技能。第三,備課知識顯性化。盡可能采用多媒體、模型、實物等形式讓學生從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獲得信息。最好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教學設計上多安排學生參與的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
2.1.2教師
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組織才能、豐富的專業實踐知識等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所包涵的隱性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隱性知識的傳遞過程本質上就是“身教”。這種“身教”能夠激勵學生,喚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對所學知識的熱愛。因此,老師必須嚴格自我要求,從專業的儀容儀表到敬業的上課態度,都要一絲不茍、以身作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感染學生,以身示教,完成隱性知識的傳遞過程。
2.2教學設計
一個高效的教學設計既要體現教師的思維引領作用,又要體現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任教《內科護理》的老師大多來自臨床一線,有著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內科護理的教學過程中,針對疾病特征,我們結合臨床典型案例,設計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直接成為新知識的探索者。貼近生活,通過新聞報道及身邊的真人真事的案例,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求知氛圍,讓學生帶著感情去探索。探索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判斷,教師要進行合適、正確的引導,既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切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給出誠懇的建議。這樣的教學設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等綜合素養,在無形中又提高了學生對隱性知識的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
2.3教學策略
波蘭尼曾經指出“隱性知識本身是一種理解力,是一種領會經驗、把握經驗、重組經驗的個能力”,如何將這些經驗“明示”或“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則必須采取適合學生的、恰當的方式來表達。
2.3.1情境模擬教學
隱性知識依賴于特定的環境和背景,因此,這類知識的獲得最好與情境聯系在一起。在《內科護理》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臨床常見疾病的學習,如《糖尿病病人的護理》、《白血病病人的護理》、《艾滋病病人的護理》等綜合性強的內容,我們采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教學法。教學活動中中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如醫生、護士、家屬、患者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既能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能切身體驗到不同角色的感受,增強對病人各種心理言行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如何減輕病人痛苦,達到最好的醫護效果。這樣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在團隊交流中有效地學習隱性知識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2.3.2案例討論教學
同學間的交流和討論,更能形成“共同的認識基礎”。它促使了隱性知識在群體的共享和個體自愿積極地將隱性知識外顯的行為。例如在呼吸、泌尿循環等系統疾病的護理中,多是老年病人,而傳染病相關病人的護理中又有被傳染的可能性,有些學生認為這些工作既臟又累,危險性高,專業理想隨即動搖。我們及時對此思想進行分析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從事職業的高尚與偉大之處,展開“我的理想、感恩”等討論。通過討論將不同的見解統一起來,從而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理想。
2.3.3團隊合作學習
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中,我們選擇了一些比較常見、易操作的教學內容,如《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等,組織學生分組,到醫院、社區、老年公寓、老人活動中心等地方進行調查訪問,或者進行現場健康宣教,最后由同學匯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知識在交流得到提高和升華,而每人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優缺點能夠清晰的顯現,更有利于隱性知識流動和分享。(本文來自于《繼續醫學教育》雜志。《繼續醫學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2.3.4合理的評價機制
為了能夠綜合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在內科護理的教學評價中,我們不再“重分數、輕能力”,而是采取多層次評價機制,綜合學生課前調查情況、課堂發言、討論交流及考試成績等結合,綜合評分。更多的是利用掌聲、鼓勵的語言等精神鼓勵來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她們將自己掌握的隱性知識與大家分享,促使她們自愿地參與隱性知識的交流。因此,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要重視隱性知識的利用,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將隱藏在師生頭腦中難以顯現出來的隱性知識充分挖掘,實現知識在師生間的交流與分享,引導學生構建高效的知識體系與認知能力,使學生在具備豐富的內科護理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具備敬業奉獻的專業態度和專業精神,以滿足當代社會對高素質衛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淺析隱性知識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淺析習題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07-25
隱性知識管理在企業技術創新的運用論文09-28
淺析留白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25
淺析布魯斯音樂在戲劇作品中的運用論文08-25
產科護理中護理風險管理的運用效果的論文07-08
淺析情感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07-22
淺析作業分層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6-23
淺析歌唱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09-20
淺析報刊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