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人文素養論文
一、人文素養培養的現狀及成因
(一)人文素養的培養現狀
通過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調查顯示,護理專業學生的整體素養有所欠缺,用人單位及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不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人文知識欠缺,對人文課程的設置評價不高;2.價值觀有所偏離,奉獻及尊重意識差,交流溝通等能力有待提高;3.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對特殊狀況的心理應對及承受能力差。
(二)人文素養培養不力的原因
1.生源因素高等教育大眾化使學生尤其是專科層次學生入學成績偏低,學生自學能力較差,且在目前我國高考制度的影響下,高中實行文理科分班,護理專業學生部分來自理科,文學基礎較差,加上高考壓力大,應試教育使學生、教師及家長在高中階段主要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人文素養教育相對淡化,以致學生人文精神欠缺。且由于大部分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自小在家長專一的寵愛及較優越的環境中成長,致使這些學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關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識淡薄。2.專業因素護理專業的特點及現代護理理念和護理技術的發展,導致高等護理專業醫學基礎和專業課程門類多,加之醫學專業需要實習的時間較長,在校時間有限,尤其是三年制專科學生,數十門課程要在兩年內完成,有時一天的課時量就達七節甚至更多,因此,護理專業學生課業負擔重,在教學時數有限的情況下,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常常被忽視①,而且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及課外活動時間少,以致人文素養提高的途徑太少。3.學校及教師重視不足學校的辦學理念及目標為培養技能型人才,因此學校及教師在對創造良好的人文素養培養環境上重視不足,在教學和考核的過程中主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護理技能實訓的強化,人文素養的培養就自然被弱化,使專業化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弱化,以致學生對提高人文素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專業價值和職業價值理解存在偏差,因此不能很好地正確認識并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有調查研究顯示,新護士對護理職業道德內涵的認知,尤其是在職業道德意志、職業道德知識和行為上有待進一步提高②。因此,護理專業學生“以人為本”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人文素養培養是十分必要的,其迫切性和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各方面。
(一)患者的需要
護理專業的服務對象是人,是一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工作,也是一項充滿人文的工作。《護士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護士應當尊重、關心、愛護患者,即患者享有被尊重的權利。對于疾病帶來的身心痛苦以及陌生的醫院環境和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是焦慮和恐懼的。另外隨著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和要求越來越高,病人的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職業態度和修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醫療糾紛及醫患矛盾越來越多,可能與醫護人員的溝通不暢,護理操作未能減輕患者的心理痛苦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我們護理人員在整體護理的過程中,除了用到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減輕患者的身體痛苦外,還應運用豐富的人文知識和人文關懷緩解患者的心理不適,滿足患者的身體及心理需要,全面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③。
(二)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隨著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模式也發展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并全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使護理越來越傾向于人性化服務。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護理工作在疾病治療及康復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的護理模式使護理工作的對象由病人擴展到健康人,工作場所由醫院擴展到家庭和社區,工作內容由疾病護理擴展到疾病預防及健康宣教,如今全面多樣化的護理特點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全面提高人文素質,將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滲透于護理知識和技術之中。所以,從社會進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的角度來講,護理專業學生必需加強人文素質培養,以優秀的人文素養來充實自己,這對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三、總結
總之,隨著醫學和社會的發展,新的護理模式得以確立,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加強人文素質培養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促進學生全面而自由地發展,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和執業能力,進而使學生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對患者施以人文關懷,通過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為患者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治療患者身體和心靈上的病痛,領悟生命的真諦與價值。
【護理專業人文素養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