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賞識理念在兒科心理護理中的應用論文
第1篇:做好家長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人的需要可分為五層:生活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愛和歸屬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種需要在兒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滿足這些需要,實施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兒科護理的對象是不同年齡的兒童患者。由于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很難達到預定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長的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工作,利用家長與患兒的親密關系和熟悉的表達方式來影響患兒,可使護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表現形式、護理干預方式
1.1產生原因
在優生優育觀念的影響下,當前社會家庭中以獨生子女為主,在孩子父母,尤其是老人眼里,孩子是寶貝、掌上明珠,因而對其過分溺愛、遷就,使其性格孤僻,脾氣暴躁,逆反心理強,不愿與人交談,一旦身體健康出現異常時,就會格外緊張、焦慮、哭鬧,此時,家長往往對醫務人員的治療、護理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之處于被動狀態,家長的不滿意將直接影響患兒的情緒和病情。因此,護理工作要體現人性化服務的理念,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全程優質服務,以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的需求。要當好直接護理者,患兒及家長的教育者,康復和預防的指導者,將心理護理對象轉化為患兒家長,針對家長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護理。
1.2緊張與焦慮護理
患兒入院后,家長對疾病缺乏認識和了解,對環境有陌生感,易引起緊張和焦慮,表現為急躁、反復詢問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和治療效果。對此,醫護人員因做好入院宣教及有關規定,講解有關疾病的預防和護理知識,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熱情接待每一個患者,創造溫馨的就醫環境。保持空氣新鮮,病室整潔,溫濕度適宜;建立便民袋,回訪記錄,單人間備好搶救設備及藥品,做好消毒隔離。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說明探視時間、陪住率、食堂就餐表,幫助家長盡快熟悉環境,消除因患兒疾病所引起的焦慮。用通俗易懂的醫學術語,向家長反復說明病情、治療和護理的重要性,疾病所采用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在飲食方面,說明患兒所需的飲食,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病情制定合理的食譜。多攝入高蛋白、高營養食物,禁食油炸、冷酸食品,使家長掌握患兒飲食的護理方法,增強其護理孩子的信心。
2恐懼與缺乏安全感的護理
患兒家長對疾病過于敏感,對預后產生恐懼感,尤其是危重患兒的家長,常表現為驚恐、不安、悲觀,避免說關于生命的問題甚至字眼,思想過于憂慮,對疾病痊愈缺少信心。護士要向他們耐心解釋病情及治療效果,各種預后情況,使家長放心,并對患兒治療護理期間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所了解和準備。對危重患兒,尤其是愈后差的患兒,要用婉轉、輕柔的語言去安慰他們的家長,與他們交談,使他們以平靜的心理去面對現實。對死亡的患兒,要做好尸體料理,幫助家長做好善后處理。患兒治療護理期間,動作要輕,技術嫻熟,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與患兒溝通,使其分散注意力;用贊揚的話語和眼神、手勢鼓勵他們,減輕其痛苦,緩解其恐懼和孤獨心理。有研究表明,單純性語言交流能達到溝通目的的7%,結合語氣、語調的溝通效率的達38%,而語言和眼神溝通的有效率達55%。這就說明與患兒溝通時,應避免用生冷、簡單的語言,用語言藝術結合肢體語言來增強溝通效果,目光、微笑、適時的安撫對患兒是一種鼓勵,更可使護理工作達到滿意的質量和效率。
3家長的懷疑和不信任
3.1家長缺乏衛生知識,對疾病不了解,對治療和護理方案懷疑,表現為拒絕配合治療,使用自己所謂的辦法或將書籍、網絡宣傳與醫生的診斷進行對比,不采納醫生的治療方案,對治療和護理有抵觸情緒。
3.2對醫務人員的年齡、性別、言語、著裝等產生不信任感,表現出對醫護人員技術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換年資高的主管醫生和護士。
3.3對醫療設施和治療環境的局限引起的對治療能力和條件的懷疑,對護士資歷的懷疑表現為挑剔病室環境,要求換房間和轉院,靜點時找老護士扎針。
3.4為解除患兒家屬的懷疑和不信任,護士要儀表端莊,不畫濃妝,步履輕盈,做到三輕(說話輕、走路輕、動作輕),以微笑服務面對每一個患者;苦練基本功,熟練準確地完成各項護理操作技術,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醫療環境,布局合理,搶救設備和設施齊全;病區布置要人性化、藝術化,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墻壁張貼卡通漫畫、山水畫;靜脈輸液的患兒,扎針前鼓勵他們,可在其小手或前額貼小卡通圖片,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懼心理,使靜脈穿刺一次成功,減少患兒的痛苦。療區配備開水房、哺乳間、休息間、休息椅、會客房、高級靜點間、移動性兒童輸液車,每個病房要有專門護士負責,按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整體護理計劃。主動與患兒家長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觀察治療和護理的療效,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家長的信任,使家長放心、安心。
4小結
通過研究患兒家長的心理健康問題,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消除家長對醫護工作的疑問,打消其顧慮,提高家長的主動性,從而以健康的心理去照顧患兒,使患兒易于與護士溝通交流,接受護士的護理,促進了護理程序的良好循環,既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恢復,也對患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起一定的幫助作用。
第2篇:賞識理念引用到兒科心理臨床護理中的效果
賞識藝術是對他人行為予以重視、贊賞,更是對其行為的一種鼓勵和肯定。人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潛能,受到他人的贊賞能激發人的潛在能動性和活力。2009年我科積極將賞識理念引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積極效果。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兒共120例,年齡4?6歲,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呼吸系統疾病95例,消化系統疾病25例。
1.2方法
針對患者的年齡點,全科護士集體接受賞識藝術培訓。通過崗位培訓,使全體護士對賞識藝術在臨床護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有明確的認識,并能理解、認同和正確應用賞識護理的方式、方法,使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2結果
本組患兒120例,118例患兒配合操作,2例患兒較前情緒穩定,其中56例患兒在輸液時積極主動配合護士操作,并起到表率作用。把賞識理念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消除了患者負面情緒,增強了治療疾病的信心,醫患護患關系更加融洽,整體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治療環境明顯得到改善,患兒配合率和陪護滿意率達到98%以上。
3討論
賞識藝術應用于臨床護理中的作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為學齡前期患者主要的心理發展問題是:主動對內疚,所以在護理工作中對他們的好奇和探究要給予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有助于他們主動性的發展。同時,針對不同的個體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表揚的方式要易于兒童理解和接受,并在工作中挖掘患兒與眾不同的細小優點,讓患兒覺得自己時刻被關注、被肯定,孩予在這樣的激勵下才會越做越好。
其次,賞識孩子態度要真誠,時機需適當,不能以點帶面,應該讓患兒明確感受到表揚的具體原因,以免患兒理解錯誤導致其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最后,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嚴格標準,不能一概而論,模棱兩可。對于相對優秀的孩了所制定的標準稍高于患兒的能力,以激勵孩子不斷努力;對于能力相對差一些的孩子,制定的標準稍低一些,有助于增強孩子自信心。
【賞識理念在兒科心理護理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體會07-26
兒科臨床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論文10-24
以人為本護理概念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08-16
兒科心理護理論文08-28
賞識激勵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25
幼兒教育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論文06-27
幼兒教育中賞識教育的應用的論文07-24
人文護理對兒科的應用論文07-21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應用探析論文08-20
循環護理在護理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