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250例中的創新分析論文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維權意識都在增強,護患糾紛呈上升趨勢,該類糾紛在兒科中尤為突出。患兒因年齡小,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差,加之病情變化相對迅速,護理過程中出現任何差錯都可能傷害患兒,造成醫療糾紛,給醫院的名譽造成損害。相關報道[1]指出兒童疾病病情的不斷變化所引起兒科護理風險增加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筆者針對兒科護理管理問題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來降低護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兒科5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兩組。對照組250例,其中男132例,女118例;年齡1~7歲,平均(4.2±1.6)歲;疾病類型:消化系統疾病92例,呼吸系統疾病96例,神經系統疾病62例。觀察組250例,其中男128例,女122例;年齡1~7歲,平均(4.3±1.5)歲;疾病類型:消化系統疾病90例,呼吸系統疾病100例,神經系統疾病60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疾病類型一般資料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較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向患兒及家屬介紹病區規章制度,保持病區安靜、整潔、通風,定時測量患兒體溫、脈搏,加強巡視,同患兒及其家屬溝通,密切觀察患兒神色、皮膚、大便次數等變化,指導患兒及時用藥,急危重癥需制定護理計劃并做好記錄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風險防范式護理,內容包括:①完善風險評估。采取護士長負責制,查閱相關文獻,總結以往護理風險如摔傷、靜脈炎、窒息等的經驗,同護理人員討論制定預防策略;②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完善交接班制度、上報制度、查房制度等。③敦促護理人員端正態度,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業務素質,加強其對風險處理的能力。④加強健康教育。醫護人員在患兒入院時,詳細詢問病情,向患兒家屬講述病情,介紹住院注意事項和風險防護的必要性,規范執行醫囑和安全用藥,同家屬共同預防風險的發生。⑤評估風險,實施防范式護理。建立多方位、多角度質量監控系統,定期對患兒糾紛發生情況和家屬滿意度進行調查,對護理效果做出階段性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改善防范方案。
1.3 效果評價 統計比較兩組護患糾紛發生率,由護士長和患兒家屬對護理質量[2]進行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健康護理質量、生活護理質量和心理護理質量,每項100分,護士長和患兒家屬各掌握50分,設計問卷調查表來統計3項護理質量評分。健康護理主要涉及疾病控制。生活護理涉及飲食、衛生。心理護理包括緊張度、焦慮度等。護理質量評分=(健康護理質量+生活護理質量+心理護理質量)/3。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統計兩組家屬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問卷內容共10個問題:病區環境、人員和相關設備介紹;安全注意事項介紹;醫學檢查、治療和給藥;疾病相關知識和飲食介紹;病房安靜整潔;護理人員同家屬溝通;護理人員態度;定時巡查病房;護理人員應急能力。每個內容10分,總分100分,10項相加得到滿意度評分, 91~100分提示很滿意,81~90提示滿意,61~80提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很滿意+滿意)/總調查數。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的價值就是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照顧患者、協助治療、健康指導和協調溝通。護理風險指的是病人接受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造成護患糾紛的主要因素[3]。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就將風險管理加入至日常護理工作中[4],近些年,國內醫療機構逐漸加強了對風險防范的意識。兒科是護患糾紛發生率較高的科室,自計劃生育實施以來,我國家庭對兒童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一旦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就可能造成家屬不滿,引發護患糾紛,給醫院造成不良影響。針對患兒護理過程中易出現風險事件,風險防范式護理逐漸成為兒科護理管理的重點。相關報道指出,兒科護理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儀器設備、護理安全知識缺乏、護理技能粗糙、護患溝通不良、風險防范意識弱等,上述因素均可能造成護理風險事件[5]。因此,在風險防范式護理中要對護理風險做出詳細的評估,盡可能避免上述因素導致的不良安全事件。相關報道提示,護患糾紛發生和護理質量相關,觀察組健康護理質量、生活護理質量和心理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該結果和已有報道[6]結果相符。風險防范式護理的目的是明確護理風險,掌握風險發生規律,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有效回避護理風險,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7]。識別護理風險是第一步,該環節是進一步明確患兒安全存在的潛在危害;護理人員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是減少護理隱患的關鍵,交接班制度、上報制度、查房制度有助于預防護理風險;健康教育是護理的重要內容,在此環節中,患兒家屬的作用尤為重要,通過健康教育使家屬參與到風險事件的預防中,護患共同努力來減少不良事件,提高護理質量;效果評估則是為了改善風險防范式護理方法,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從而減少護患糾紛。護理滿意度調查提示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管理中加強風險防范式護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衍菊.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
88-89.
[2] 劉變巧. 探討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童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衛生產業, 2013,(15):48-49.
[3] 張桂香.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4, 12(23) :346-347.
[4] 邵淑芳,陳燕芬,李月霞,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兒科病房中的實施與成效[J]. 齊魯護理雜志,2012, 25(12): 112-113.
[5] 鄭瑞鶯,梁遠美.風險防范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實施及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工程, 2013, 20(03): 368-369.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250例中的創新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實踐論文06-25
急診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分析論文10-22
產科護理中護理風險管理的運用效果的論文07-08
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問題分析論文10-24
中醫兒科護理臨床路徑分析論文09-26
關于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護理對策分析的論文07-13
企業并購中的風險分析06-16
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08-11
婦產科護理風險預防分析06-28
文學翻譯創新分析論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