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護理專業畢業論文4篇
護理專業是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對于護理專業的論文應該怎么寫?一起來看看!
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
【摘要】目的分析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與對策。方法將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婦產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資料,分析其發生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對比實施防范措施前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結果給予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后,婦產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為13.33%,較實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顯著降低(P<0.05)。結論根據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發生的原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對策
婦產科作為醫院重要科室,其具有護理工作強度大、危險性高及護理安全隱患較多等特點,容易發生不安全事件及醫療糾紛[1,2]。為進一步分析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對策。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婦產科患者(實施防范措施后)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年齡最大55歲,最小20歲,平均年齡(38.23±0.43)歲;選取實施措施前婦產科患者60例,年齡最大54歲,最小21歲,平均年齡(38.54±0.23)歲。實施防范措施前與實施防范措施后的婦產科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資料,并將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分類統計。根據記載的不安全事件資料,分析產生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強患者及家屬的護理、健全完善婦產科管理體制、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及工作熱情。婦產科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①護理人員的因素: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不能嚴格遵守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及護理流程,同時由于護理人員水平較低,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均會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生。②患者及家屬不配合:在護理過程中,由于疼痛、恐懼等因素的影響,易引起患者情緒波動,對檢查工作的不重視,且對護理要求較高,不配合治療及護理,均易導致不安全事件發生。③病房設施不當:患者所處的環境也易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如地板濕滑、走廊沒有扶手等;且病房中的藥品、器械及膠帶等,均會導致患者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①加強患者及家屬護理: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注意觀察患者的語言、情感及行為等方面的信息,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同時還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患者的自身防范意識,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保障護理工作順利進行。②健全完善婦產科管理體制:婦產科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體制,并制定科學的安全規范,使各項護理工作有章可循,為護理人員創建愉快及健康的工作環境,從而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醫院應結合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實施彈性排班制度,盡量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通過加強對患者的細節管理,及時排查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安全隱患,進一步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③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及工作熱情:在護理工作中,醫院應加強對護理人員責任心教育、職業崗位素質教育,并加強對護理人員的防范風險意識的培訓,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及工作熱情,針對患者的特點進行護理,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實施防范措施前后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作者簡介:王莉,女,大專,主管護師。
1.4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防范措施后,婦產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為13.33%,較實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顯著降低(P<0.05)。
3討論
婦產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其護理工作的強度大,導致護理工作人員的壓力較大,會產生較多的護理不安全隱患。在新形勢下,必須分析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給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3]。在婦科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整個過程中,護理因素始終貫穿于其中,通過加強對婦科患者安全因素的管理,對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及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及對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對治療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本次研究中,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我院實際總結出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包括:護理人員的因素、患者及家屬不配合、病房設施不當等[5]。我們根據婦產科不安全因素發生的原因并結合婦產科患者特點,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屬護理、健全完善婦產科管理體制及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及工作熱情,杜絕了護理安全事故、護理糾紛及護理差錯,保證患者的安全,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提高婦產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6]。本研究結果顯示,根據不安全因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后,婦產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為13.33%,較實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顯著降低(P<0.05)。總而言之,根據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發生的原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熊青青.婦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討[J].醫學信息,2013,26(2):58-59.
[2]李冰凌.淺析影響婦產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吉林醫學,2013,34(14):2808-2809.
[3]費安瓊.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及預見性管理的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2):395-396.
[4]李紅英,張連華.產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207.
[5]韋素芬.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管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5):2460.
[6]楊玲.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管理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5):216.
作者:王莉 單位:大同縣中醫醫院
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預防護理
【摘要】目的總結婦產科圍術期感染預防與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14~2015年我院婦產科的圍術期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依據臨床所采取的臨床護理方法不同而分為實施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將兩組感染率、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作以比較。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8.3%高于對照組7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4.6±0.8)d短于對照組(8.4±4.2)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婦產科圍術期患者提供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抗感染力,規避圍術期感染風險,利于患者盡早恢復,提高手術療效。
【關鍵詞】婦產科;圍術期;感染
產婦、新生嬰兒等易感人群是婦產科主要住院患者,婦產科圍術期患者一旦發生感染可能誘發如排尿困難、盆底功能障礙等相關疾病,通過手術治療雖然能獲得較高治愈率,但術后護理也是相當重要的,本文選取2014~2015我院婦產科收治圍術期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予以觀察組與對照組采取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旨在探索婦產科圍術期感染的預防及護理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2015年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圍術期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年齡23~52歲,平均年齡(34.7±5.4)歲,包括23例剖宮產術,18例子宮肌瘤剔除術,5例全子宮切除術,12例卵巢癌根治術;對照組年齡25~56歲,平均年齡(36.2±4.9)歲,包括19例剖宮產術,24例子宮肌瘤剔除術,3例全子宮切除術,12例卵巢癌根治術,兩組患者在年齡分布與手術方式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臨床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患者實行并發癥護理、入院指導、圍術期衛生與營養護理、抗生素使用護理等護理干預措施。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住院時間、護理總滿意率及感染率,采取評分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本次護理滿意度,將護理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①非常滿意:85~100分;②滿意:75~84分;③基本滿意:65~74分;④不滿意:0~64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術期發生感染8例占13.8%,對照組圍術期發生感染19例占32.8%,觀察組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4.6±0.8)d短于對照組(8.4±4.2)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治療是圍術期的重點但臨床護理也是相當重要的,因其婦產科患者自身特殊性,所以比其他普通科室患者更易發生感染,院內感染與院外感染是其主要兩種感染條件,控制感染因素是感染預防的關鍵。婦產科圍術期患者發生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1)婦產科手術患者切口類型包括Ⅰ、Ⅱ類切口、Ⅲ類切口,其中Ⅱ類切口中又涵蓋子宮、附件切除術、剖宮產術、宮頸癌根治術等相對比較干凈的切口;還有就是結腸術、卵巢癌滅減術中剖破腸管所造成的一類污染比較嚴重的不干凈切口。這三類切口的感染率分別為1%~5%、3%~20%、30%~40%。(2)寄生但不致病的微生物普遍存在于正常女性陰道,受外界干擾婦產科手術患者內分泌與免疫功能會發現微改變,體內乳酸桿菌陽性率降低,而大腸桿菌與脆弱類桿菌等劣性菌群陽性率升高,術后感染風險大大提高。另外醫療措施的加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源性感染率的升高,加之糖皮質激素、手術范圍的擴大與抗代謝藥物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機體呈免疫妥協狀態。抗生素的不合適使用,導致耐藥菌株增多,降低抗感染療效[1]。優質的臨床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強手術治療療效的作用,對于婦產科圍術期患者主張實施護理干預以降低圍術期感染率。對所有入院患者提供入院指導服務,針對患者對于陌生環境及手術治療的過度擔憂所表現出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導。建議患者早期在家屬幫助下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子宮修復。規范圍術期患者抗生素使用,防止抗生素濫用致菌群失調不良事件發生,嚴格按照適當、適時、適量的使用準則進行抗感染治療,結合患者手術術式、手術程度、手術環境存在感染機率的大小制定科學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方案[3]。腹脹、尿潴留、切口感染、咳嗽是婦產科圍術期患者常見并發癥類型。早期幫助患者勤翻身或做適量的床上運動,結合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開展床下運動,加速腸蠕動恢復防止發生腹脹。給患者聽流水聲使患者產生條件發射,或者使用熱水袋敷下腹部,通過按摩下腹部刺激膀胱平滑肌收縮,抑或是針刺患者三陰交穴處理術后尿潴留。雙手按壓切口兩側以便于患者用力咳嗽排出痰液,降低肺炎發生率。結合患者切口感染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處理已感染切口。綜上所述,在婦產科圍術期患者臨床護理中實施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率,增強手術療效,同時還能滿足不同患者護理需求,提高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效果好,護理干預可以作為婦產科圍術期患者臨床常規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曉霞.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4):340-341.
[2]王艷芳.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9):316-317.
[3]劉丹.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預防及護理方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3):483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