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議生物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論文
有機化學是理科生物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后續課程如生物化學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有機化學在各個領域的滲透,這樣有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和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但是有機化學內容豐富,化合物種類繁多,反應條件復雜多變,反應歷程比較抽象.同時,近年來,有機化學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樣大大充實了有機化學內容,而高校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課時壓縮明顯,講授內容與教學課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充分發揮“教”的主導作用,使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感逐步激發和培養,打消學生的疑慮,同時使學生學到更多更有用的有機化學知識,是生物專業有機化學主講教師值得探索的問題.筆者在借鑒同行教學經驗基礎之上,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嘗試提出了改進方法.
1精選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直接反映教學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是教育創新的核心.有機化學具有內容豐富、理論深刻、實踐性強的特點,同時與多門學科互相交叉滲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生物專業的實際情況,精心選擇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幾年來,我們選用汪小蘭主編的有機化學為教材,根據現行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有機化學教學體系.例如將“周環反應”、“分子軌道理論”和“光譜法”等與本專業關系不強的內容刪去.把有限的教學課時充分分配給與本專業關系密切的教學內容.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對基本知識、理論和教學技能的學習.熟練把握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是一般了解,重點需要精講、強化,一般了解的一筆帶過.這樣集中精力抓住了重點,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在教學內容上,我們采用循序漸進,相互聯系的教學方式.通過講透有機化學中三大反應機理(自由基反應、親電反應和親核反應)衍生出來有機反應,使學生能夠深入淺出,有重點地掌握有機化學反應的內在關系.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穿插著介紹了有機化學的發展簡史、著名化學家所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的成長過程、有機化學研究的新進展及其在工業上的應用前景等.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2改變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1以學生為中心,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如何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最大的收獲.大力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提高教學效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對學生理解感到困難的知識,應結合生物專業知識背景和生活實際案例多舉例,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對于比較簡單的內容,應引導學生自學,通過自學培養學生分析和總結有機化學知識規律的能力.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求他們從基礎開始,鼓勵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可以采用課堂討論、集中評講或個別輔導等方式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在教學中要多種教學方式并用,引導學生把握體系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從而加強理解,提高記憶效果.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講解式、引導式、啟發式、舉例式、聯想式等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對抽象知識的講解做到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對于疑難知識點,盡量運用貼切的比喻、例證等方法去描述.淺顯的講解和形象的比喻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加深學生記憶的準確性和持久性.另外,在學習有機化合物時,可以根據相關理論對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作出解釋,幫助理解,結構又決定著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不同的性質影響著有機化合物的用途,在有機化合物進行合成時可通過機理來進行控制.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比較容易地使學生把握有機化學學習的特點.同時,有機化合物之間不是孤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不同的條件下,相同反應物可以轉化成不同的產物.因此,要求學生掌握化合物轉變的條件,以及不同條件下的產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性質、合成、用途等方面的聯想比較,溝通有機化合物之間的聯系,同時也可以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2采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機化學反應的結構式多而復雜,結構的空間表達困難,有機反應機理抽象、難懂.傳統的有機化學教學方式是教師依據教材照本宣科,進行講授.這種教學方式不論從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都比較單一,呆板,缺少變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在有機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首先,通過多媒體技術,化合物的空間構型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呈現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立體化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分子相互之間的作用、雜化軌道、鍵的斷裂與形成和對映異構等.其次,有助于學生對有機化學反應機理的理解.鹵代烴的雙分子親核取代(SN2)反應的立體化學特征—Walden轉化具有一定代表性,利用原子模型,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球體代表鹵代烴的原子或基團,通過動畫模擬,把整個反應過程直觀地表現出來,產物的構型發生了翻轉.通過大量的圖片、圖表和動畫,配以簡練的文字解說或教師講授的聲音信息等,可以很好的演示微觀世界里的有機化學反應,使抽象理論直觀化,形象化,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和知識的可接受性,啟發了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有效地調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大大節省板書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3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有機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學科,要想學好有機化學,就必須要做好有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作為有機化學理論課的有效輔助和補充,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對于生物專業的學生而言,對有機化學實驗的掌握情況還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對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多步反應、后處理麻煩的復雜實驗的成敗.因此首先對學生要加強基本操作訓練.作為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基本操作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以及學生掌握化合物的合成、分離以及鑒定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基本操作也是有機化學實驗的重點,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扎實的實驗技能都是在這一階段形成的.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注重學生基本實驗操作的學習,包括了解儀器性能、使用操作順序、洗滌與干燥以及維護的方法,常見危險品的基本知識介紹,酸堿及化學品灼傷后的應急處理事項,產率的計算,實驗報告的書寫要求等.我們還精選了蒸餾、分餾、重結晶和柱層析等基本的操作實驗.詳細地介紹了各個操作的要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儀器的安裝操作和實驗內容以及注意事項等.為了加強學生對實驗操作的掌握,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多次動手練習.通過這些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促使他們能夠較快地適應科學研究工作.選擇乙酸乙酯的合成、甲基橙的制備等典型合成實驗,使學生可以驗證和復習理論教學中的知識,鞏固了實驗操作,提升了他們的綜合實驗操作能力.
4完善考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考試能夠有效地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夠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從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工作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考試也是督促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是教育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學生總是希望通過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但是,有些同學平時不好好學習,考試前開始突擊,背課本和筆記,考試結束后課本和筆記不知扔到哪里.這種現象是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的后果,不能培養大學生的人才素質.在大學期間,學生一方面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另外通過理論課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總結歸納和積極思考的能力.如果只是通過單一的閉卷考試,在一定情況下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考試原有的目的也就不能實現,更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要充分考慮學生和教學的要求,采用教與學統一、和諧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對人才素質的培養.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包括作業,階段性小測驗,“研究性論文”模式等與閉卷考試相結合.作業可以檢查學生對某一具體章節的掌握情況,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抄襲顯現時有發生,這樣鞏固學習的訓練就起不到作用.為此,我們把作業作為評分的內容之一,發現抄襲現象按零分計算,促使學生獨立完成.階段性小測驗是在我們完成兩到三章教學內容之后,進行的一次隨堂練習,通常采用閉卷的方式,考核內容主要是基本概念和理論,以及重要的有機反應.階段性小測試能夠有效地督促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以保持,同時教師也能隨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研究性論文”模式可作為考試的有效補充.通常在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進行.選擇平時知識掌握不錯,具有一定自學能力的同學,給他們一些課題,當然這些課題要結合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實際.要求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查閱相關文獻,獨立對問題進行總結論述并寫成“研究性論文”.這種研究性、創新性的學習模式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了解有機化學的發展動態,提高他們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
通過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和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初步探討了生物專業有機化學的教學改革.根據生物專業有機化學課程的學科特點,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突出了重點,強調了難點,節約了課時;改變教學策略,傳授學習方法,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啟發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圍繞以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原則,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總之,通過以上的教學改革嘗試,有機化學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取得了較大的提升.
【簡議生物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討論文10-29
食品專業有機化學的教學改革問題探析論文07-25
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論文10-10
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思考論文10-05
探究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論文10-05
探討醫學論文寫作教學改革09-27
生物工程專業分子生物實驗課教學改革論文09-09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討08-30
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初探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