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化學論文之十談膠體
一、溶膠是怎樣的概念
膠體從外觀上看貌似均勻,與溶液沒什么差異,因此膠體常稱為溶膠。溶膠與膠體是同一個概念。
二、對淀粉、蛋白質等高分子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為什么有時稱其為溶液,有時又稱其為膠體
教材中是按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來給分散系分類的。淀粉、蛋白質等高分子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可稱為膠體。但是判斷一種分散系是屬于膠體還是溶液,單從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這一方面來考察,其結論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錯誤的。正確判斷一種分散系是溶液還是膠體,還要看分散質微粒的結構。如果分散質微粒的結構簡單,比如是單個的分子或較小聚合度的分子或離子,那么這樣的分散系應稱為溶液。由于淀粉、蛋白質溶于水后都是以單個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的,因此,盡管這些高分子很大,這些分散系仍應稱為溶液。只是因為高分子的大小與膠粒相仿,高分子溶液才具有膠體的一些特性,如擴散慢、不通過半透膜、有丁達爾現象等。化學上常把Fe(OH)3,AgI等難溶于水的物質形成的膠體稱為憎液膠體,簡稱溶膠;而把淀粉、蛋白質等易溶于水的物質形成的分散系稱為親液膠體,更多地是稱為高分子溶液。
三、溶液是均一的,膠體也均一嗎
憎液溶膠的分散質微粒是由很大數目的分子構成,因此是不均一的;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質微粒是單個的分子,因此是均一的。
四、膠體能在較長時間內穩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憎液溶膠的膠粒帶有相同的電荷,由于同性電荷的排斥作用而使憎液膠體可以穩定存在。淀粉、蛋白質等高分子中含有多個極性基團(如—COOH,—OH,—NH2等),可以與水高度溶劑化(高分子表面形成水膜),因此也可較長時間穩定存在。很明顯,這兩類膠體穩定存在的原因是不同的。
五、溶液中的溶質微粒也作布朗運動嗎
膠體微粒在各個方向上都受到分散劑分子的撞擊,由于這些作用力不同,所以膠體微粒作布朗運動。溶液中的溶質微粒和分散劑分子大小相仿,因此溶質微粒的運動狀況與膠體的膠粒運動狀況是有差別的。由于膠體的丁達爾現象,用超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到膠粒的布朗運動。溶液無丁達爾現象,因此用超顯微鏡觀察不到溶質微粒的運動狀況。
六、凝聚與鹽析有何差別
凝聚是憎液(水)膠體的性質,膠體的凝聚過程就是膠粒聚集成較大顆粒的過程。由于憎液(水)膠體的分散質都難溶于水,因此,再采用一般的溶解方法用水來溶解膠體的凝聚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膠體的凝聚是不可逆的。鹽析實際上就是加入電解質使分散質溶解度減小而使其析出的過程。鹽析不是憎液膠體的性質,它是高分子溶液或普通溶液的性質,能發生鹽析的分散質都是易溶的,如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肥皂的甘油溶液,由于分散質都是易溶的,所以鹽析是可逆的。
七、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是溶液,為什么在生物課的滲透實驗中,蔗糖分子卻不能通過半透膜
不同的半透膜,如羊皮紙、動物膀胱膜、玻璃紙等,其細孔的直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半透膜,其通透性是不一樣的。顯然,籠統地講半透膜能使離子或分子通過,而不能使膠體微粒通過是不恰當的。
八、憎液膠體與高分子溶液在性質上有何異同
憎液膠體全面地表現出膠體的特性,高分子溶液則不然。這兩種分散系中的分散質微粒都作布朗運動,都有丁達爾現象;憎液膠體有電泳現象,淀粉溶液無電泳現象,而蛋白質溶液則較為復雜;使憎液膠體凝聚的方法有:加入電解質、給膠體加熱、加入帶相反電荷的膠體,使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質沉淀,主要是破壞高子分與分散劑間的相互作用,如加入大量的電解質也能使淀粉、蛋白質沉淀,這一現象稱為鹽析,它是可逆的。
九、有沒有溶液能產生類似于膠體的電泳現象
由于溶液是均一的,不存在“界面”,因此,給溶液通電不會產生界面移動現象(即一極液面高,另一極液面低),但是有些溶液通電后卻可以產生一極溶液顏色加深,另一極溶液顏色變淺的現象。比如,給紫紅色KMnO4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陽極附近溶液的顏色就會變深,陰極附近溶液的顏色就會變淺。這是由于通電后,紫紅色的MnO4-向陽極移動,但卻不會在陽極放電(MnO4-遠比OH-難放電)的緣故。CuSO4溶液就不會產生類似的現象,因為Cu2+會在陰極放電。
十、Fe(OH)3膠體長時間電泳或電壓增大,將發生怎樣的現象
如果Fe(OH)3膠體長時間電泳或將電泳的電壓顯著增大,都會在陰極出現凝聚現象,因為不論是長時間電泳還是電壓顯著增大,都會使陰極附近積聚很多的Fe(OH)3膠粒,大量膠粒的聚集必然會出現凝聚現象。如果電泳電壓特別大,還會出現電解水的現象。
通過上面對十談膠體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對化學知識的鞏固學習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中化學論文之十談膠體】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十談膠體論文03-03
談電教媒體優化初中化學教學論文11-10
談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水平03-07
談如何修改論文03-18
談感恩教育的論文03-26
初中化學教學論文[經典]06-07
(經典)初中化學教學論文06-08
初中化學教學論文07-21
談《內經》營衛之氣與睡眠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