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區域貿易協定與WTO制度的互補與演變論文
一、WTO制度和區域貿易協定制度概述
近年來,以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為框架的全球多邊貿易規則與規范推動了國際貨物貿易的多元化快速發展,這使得世界貿易格局從以往的美國一支獨秀發展成為如今的歐美亞多極并存。在WTO的總體框架下,隨著貿易自由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強以及多哈回合的失敗,一些區域也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更好滿足自己貿易需要的區域貿易協定。在這樣的局面下,目前正在進行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區域貿易協定制度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議(TTIP)等。相較于WTO多國參與的多邊貿易規則,區域貿易協定制度只在締約國之間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可以說,當下國際貿易中,WTO制度和區域貿易協定制度發揮了各自良好的效用,并通過互動互補共同塑造著新一輪的國際貿易秩序。
二、區域貿易協定與WTO協定的相互補充
WTO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其對國際貿易秩序構成了一種互補。一方面,WTO體制仍舊是目前全球貿易的基本框架,它為國際貿易關系提供了一整套規則和程序,WTO組織中的貿易占到了目前全球貿易中的90%以上。而該貿易體系主要依托于貨物和服務的相關貿易,構建了以貿易活動規則、相關知識產權調整和投資措施規定等為整體的多邊貿易協定。WTO主導下的多邊貿易協定是一個穩定的貿易協定體系,雖然它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國際組織,但是作為一個在經濟貿易方面影響重大的組織,WTO具有較強的爭端解決機制,能夠對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糾紛和摩擦有效解決,從而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利益。時至今日,WTO所提供的這一套規則體系仍舊在整個世界貿易中發揮著基本作用。
不過,由于WTO制度涉及的是全球范圍內的貿易協定,涉及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利益的調和,故而在許多時候要達成國家之間的統一相對較為緩慢和艱難。比如多哈談判的陷入僵局,導致了一些新的貿易訴求就無法得到回應。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國際貿易中的現象也無法得到有效認定和調整,譬如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的.發展,物流運輸等的重大變化,涉及貿易的環境問題等,WTO都欠缺回應。除此之外,全球貿易的新訴求更強調自由化程度的提升,特別是在市場開放和削減貿易投資壁壘的方面,不僅僅著眼于以往的邊境措施,更看重在商品和服務進入到他國市場以后所面臨的處境。整個貿易過程是否能真正實現不同國家的產品和服務競爭的平等性,知識產權是否能得到有效保護,貿易與環境的調和都是新的貿易訴求。對此,在全球貿易規則難以對此及時回應和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區域貿易協定就發揮了良好功效,補足了國際貿易秩序的滯后和空白。TPP等新一輪的區域貿易協定等,通過區域貿易協定的方式對現有的國際貿易規則中不足和空白處進行了有效填補,并且從現有需求出發,立足于未來發展趨勢,使得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至少在某些區域內,得到有效推進。因此,WTO和區域貿易協定之間,在現階段相互補充,特別是后者對前者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并在一定時機成熟后,將推動前者實現進一步的更新轉變。
三、未來全球貿易制度的展望
未來的全球貿易制度,在筆者看來,將會仍舊以WTO框架為基礎。與此同時,以美歐和東亞國家為主導,具有特色的區域性貿易體制將會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在這些區域性貿易協定所規范的區域內,成員國之間將彼此給予對方更高的貿易標準和更多的貿易優惠政策,使得商品和服務在區域內達到更高層次的貿易往來,并在發展貿易的同時更好的兼顧例如勞工,環境等非商業價值。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正是區域性貿易協定的杰出代表。其希望通過尋找到和周邊國家之間更多的互贏合作點,從而推動彼此之間更深層次的合作與展開貿易。這種彼此的交流合作將以貿易為核心,進一步擴展到其他方面,比如文化交流、聯合教育培養等等,使得周邊區域的國家在產業商品、人才技術和資金投資等方面彼此互利互助。在此基礎上,區域貿易合作以及其相關規則體系一旦成熟,便會吸引激勵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其中,使區域貿易協定范圍擴大,從而成為WTO體系的有力補充。
在此基礎上,中國要積極應對,并且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以便積極投身于新一輪的國際貿易秩序中。作為貿易參與核心國,中國有能力推動新的多邊貿易合作秩序體系的形成,并且形成以中國為主導的區域性貿易協定。這樣,中國才能在國際貿易新變化中占據先機和優勢地位,更好地推動自身的發展,并為國際貿易的平等互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淺談區域貿易協定與WTO制度的互補與演變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