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西漢會要》之西漢官制史料價值
[摘要]先有顏師古注《漢書》,后有徐天麟汲《漢書》而成《西漢會要》。其中西漢官制史料無論是目錄、內容,還是注釋,都具有明顯的特色。“職官”門類史料下,目錄排列有律可循,內容組成聯系密切,注釋詳實可信,擁有不菲的史料價值。
[關鍵詞]《西漢會要》;官制;目錄;內容;注釋;史料價值
本文所分析的西漢官制史料來源于南宋徐天麟所撰寫的《西漢會要》。《西漢會要》是關于西漢時期各項典章制度的史籍。與徐天麟之后所撰寫的《東漢會要》相比,《西漢會要》史料分量更大。其中的官制史料也相對更多。故本文以此為主要分析對象,介紹基本情況和史料來源,從目錄排列、內容組成和注釋這三個方面分析其史料價值。
一、基本情況
(1)作者簡介
前文提及,史籍作者是徐天麟,字仲祥,南宋時期江西臨江人。南宋開禧年間考中進士,擔任過撫州教授,武學博士,惠、潭二州通判,英德府代理知府之職。
觀《西漢會要·提要》可知,《宋史》列傳中有記載:“夢莘弟得之,從子天麟。”徐天麟乃通直郎徐得之之子,徐夢莘之侄。徐夢莘幼時聰慧,“耽嗜經史,下至稗官小說,寓目成誦”,“其嗜學博文”;徐得之“著《左氏國紀》、《史記年紀》”,又作有“《具敝篋筆略》、《鼓吹詞》、《郴江志》”。不難看出,徐天麟出身于書香門第,且族人重視史學,素養頗高。徐天麟自謙道:“窮經不足以采微”,而“嗜史乃幾于成癖”。良好的史學氛圍與濃厚的治史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編纂《西漢會要》奠定了史學基礎。
(2)編纂目的
除了編纂《西漢會要》,徐天麟又作有《東漢會要》。兩書并稱《兩漢會要》。徐天麟進奏《西漢會要》時無進表,而《東漢會要》則有。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一些編纂情況。
關于編纂目的,徐天麟寫道:“非獨考治原之粹駁,抑將觀世變之盛衰……竊以為立綱紀為法則,實古圣之宏猷;作書志以緯天人……”,“明及時德業之修,究稽古禮文之事,雖綱維治道,常恪遵祖宗宏遠之模,然參斟舊章,必博考漢唐沿革之緒”;“兩漢治效,上軌殷、周,制度文物,炳耀青史”,“以綱紀法度猶有可以憑藉扶持者也”。由此可見,徐天麟的寫作目的是立綱紀明法則,順天治人,實現古代圣人的宏偉理想。
《西漢會要》成書于南宋時期。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政權依然面臨著周圍少數民族勢力的威脅。為了穩定與鞏固南宋政權,徐天麟希望通過恪守祖宗舊制,仿效漢唐之世來維護南宋統治,“以現實的眼光來研究兩漢歷史與兩漢典制”,從而寫成漢代會要典制史籍。編修目的更加鮮明易見。
二、史料來源
《西漢會要》主要史料是取材于班固所著的《漢書》,經徐天麟整合而成。這當中官制史料也不例外。《西漢會要七十卷》記載:“取《漢書》所載制度典章見于紀、志、表、傳者”。翻閱《西漢會要》卷三十一中的官制史料,能見其中紀、志、表、傳層出不窮。“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百官表》上”;“平帝元始元年,授四輔之職。《王莽傳》”;“孝文三年,罷太尉官,屬丞相。《本紀》”;“史書令史。《藝文志》。”諸如此類還能發現很多。既然官制史料取自于《漢書》,而《漢書》又作為前四史之一、二十四史第二,那么經徐天麟取舍和整理的職官制度史料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可信度。
但是,史料來源集中于《漢書》的同時,“故于漢制之見于他書者,概不 掇,未免失之于隘”。關于《漢書》以外的其他史料,徐天麟的采用有所局限,憾也。
除了主要史料之外,對于他人的注疏,徐天麟也收錄進《西漢會要》。典型的案例就是顏師古對于《漢書》的注疏。《西漢會要》卷三十一中,“宰士。《翟方進傳》。師古曰:‘謂丞相掾史為宰士者,言其丞相之屬官,而為士也’”;“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師古曰:‘冠者加于其上,共為一官也。’”可見,凡是與官制相關的內容,徐天麟也來者不拒,從而使職官制度更加明確具體。
三、史料價值
《西漢會要七十卷》中說:“班固書最稱博瞻,與一代禮樂刑政,奚綜括其大端”,但是,“禮密文繁,驟難得其體要”;而《西漢會要》則“以類相載,分門編載”。其中,官制史料的史料價值我認為主要體現在目錄排序有律、內容組成合理和注釋存異存據上。
(1)目錄排列有律
從宏觀上看,“職官”門類下目錄的開頭呈現出明顯的規律,即徐天麟基本按照官位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編纂《西漢會要》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的“職官”門類史料。這段史料記載了西漢政權中的主要職官,詳盡細致。分析這段目錄,首先是“上公”,之后是“三公”和“九卿”等。卷三十一“職官”門“上公·太師”條中有注釋:“漢制保、傅在三公上,號曰‘上公’”。可見“上公”位于“三公”之上,而我們又熟知“三公九卿”中,“三公”地位在“九卿”之上。往后以此類推,越往后排列,官位越低。附帶一點,這段目錄也呈現出由中央至地方的排列規律。卷三十一“職官一”條和卷三十二“職官二”條記錄了在朝廷和京師任職的官吏,如“三公、宮官”等。而卷三十三“職官三”條里面則涉及到郡國地方,如“部刺史、郡守”等。
再從微觀上看,在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的“職官”門中,每一類目都有具體的羅列,這也是按照官位高低的順序來排列的。書中“上公”一職分為“太師、太傅、太保”。而“太師……位在太傅之上”,“太保……位次太傅”。根據以上史料不難看出,此三官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編寫的。以上所述的這種有律性的排列是此官制史料目錄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