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信息技術激活數學課堂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單憑一本教科書和一支粉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和科技。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技的,我們有必要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
一、信息技術和教學有機結合可以化無形為有形,為師生架起一座新的橋梁
人類的思維空間是三維的,然而我們的傳統卻幾乎局限在一維言語空間上,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只能在抽象的、呆板的、靜止的、缺乏情趣的言語世界里進行了,這樣必然會導致忽略了數學領域中超越邏輯思維的東西,如直覺、美感和單純的樂趣。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什么也沒學到,使學生的認識與教師的教學間產生了一條鴻溝。信息技術就能恰到好處的在這條鴻溝上架起一座橋梁,給枯燥無味的課堂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二、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整合可以化靜止為運動,化抽象為直觀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如其境,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極大的支持了學生對邏輯推理、問題解答和數學觀念的尋求與研究。尤其是在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動態演示,可以形象地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觀察和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在《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我設計了找角、摸角、折角、畫角、玩角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從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掌握所學的幾何圖形。其中在畫角這一環節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不示范畫角的步驟,而是設計了一個動畫:先出示一點,閃爍幾下,出現“頂點”兩字;然后動畫演示兩條邊的畫法,邊再閃爍兩下,出現“邊”字;接著,我讓學生自己畫一個角,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再如,我在講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圖形的認識時,除借助學具讓學生認識這些形體以外,還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讓學生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體。特別是讓學生在看圖數圖形的個數時,大部分同學都因為缺乏空間想象力而漏數。對此,我借助多媒體把圖形分解開,變抽象為直觀,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再數別的圖形時就能比較準確的數出來了。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了實際。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制作一些動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比較”時,先呈現一片如茵的草地,接著,畫面上出現了一只母鴨和一群小鴨,這時,雞媽媽也帶著它的孩子們來了。這樣的畫面引起了學生們的審美愉悅感,開心地笑容已在孩子們的臉上綻開了。接著,雞媽媽和鴨媽媽展開了對話。雞媽媽對鴨媽媽說:“我的小雞比你的小鴨多。”而鴨媽媽卻說:“不對,我的小鴨比你的小雞多。”怎么知道鴨媽媽的孩子多還是雞媽媽的孩子多呢?這就提出了比多少的問題。學生建議讓小雞和小鴨分別排隊,一個對一個,就比出多少來了。這樣,學生就在美的熏陶中,饒有興趣地學會了用對應的方法來比較數量的多少。
總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無疑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時代的活水,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極大限度地突破書本這一學習資源的限制性,利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孤立的課堂,最大限度地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跳出課本知識,開闊視野,發散思維。信息技術能將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帶入課堂,創設虛擬的真實情境,體現生活數學的教學理念,能將書本上沒有介紹的新信息呈現給學生,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使其變成學生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以信息技術激活數學課堂】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12-08
數學課堂巧設開放式提問教學論文08-04
關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淺談06-12
論文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