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意境的本質與民族性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試析意境的本質與民族性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文關鍵詞:
意境 民族性 情景論 韻味
論文摘要:
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中最重要,也是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范崎,更是中國古典藝術的最高審美理想。意境的產生與發展都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征。該文從理論到實踐總結了意境的發展史、分析了意境的本質,從而探討了意境理論的民族性特質,有利于全面理解中國古代意境審美理論:
意境,也稱境界,不僅是中國古代的特殊的文學審美范疇,而且也是中國古代最基本的文學審美范疇,幾乎是古代眾多文學審美范疇的中心。歷史是一面鏡子,研究意境,有必要了解一下意境所走過的路,以史為鑒我們才能少走彎路,才能不斷創新。
1、意境發展小史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意與境合,即思想情感與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高度融合。《詩經》與《離騷》是意境之濫筋,因為這兩部著作中大量運用比興手法,而比興正是創造意境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如《詩經》中《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楊柳之依依狀離別之難,而以雨雪之霏霏寫盡歸來之時內心無限矛盾與痛苦以及所處環境之滄桑。《離騷》中作者以美人香草自喻,同樣是借客觀之物表現主觀性情之高潔。又如阮籍《詠懷》中的“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這里著力烘托的是秋夜孤獨的心情,表現出對現實不滿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苦悶的境界。陶淵明《飲酒》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集中反映了他渴望從污濁的社會羈絆下獲得自由的愿望,形成一種自由獨立的境界。常健《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反映的是高僧居處的超脫的毫無塵事沾染的境界。王維《終南別業》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寫的是“蟬蛻塵埃之中”的不以得失存心的境界。盛唐詩歌中的意境更是不勝枚舉。
如果說以上是從創作實踐中體現意境的話,那么從理論上對意境的探討也早已有之。先秦是意境范疇的哲學奠基期,《周易》和《莊子》可以說是意境產生的兩個源頭。《周易》中提出的“象”、“‘言”、“意”三者之間關系,論及到象內與象外,這些具有思辯色彩的文化底蘊成為意境產生的哲學之基;《莊子》提出“神游”思想以及“言不盡意,得意忘言”的言意關系之辯,這些具有精神自由的追求成為意境產生的哲學之根。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意境美學的準備期。王弼提出“尋言以觀象,尋象以觀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及“以無為本”的本體論哲學,進一步為意境產生奠定哲學構架。陸機《文賦》中“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已經注意到了季節變化所引起人的情感變化,初步領悟到時空變換在意境中的作用。《腮嘴文心雕龍·神思》中“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這里雖在說構思情況,但構思中卻充滿意境之美—聲如珠玉,狀如風云。鐘嶸《詩品序》中“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他提出的“滋味說”使意境之美進一步走向抽象化。唐代是意境的正式誕生期。王昌齡在《詩格》中提出“‘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第一次提出“意境”的概念。皎然《詩式》中取境之時,必至難至險,始見奇句”,對意境創造廣泛提出深刻見解。至宋以后意境理論繼續發展,宋代嚴羽飛滄浪詩話·詩辯》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這一段話是評盛唐詩之精典,好就好在他準確地說出唐詩的意境美。再往后如清代王士禎之“神韻說”,袁枚之“性靈說”,都在不斷發展意境理論。近代學者王國維是意境理論集大成者,他提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提出“人生三種境界”以及“隔與不隔”,都對意境理論有十分重要的貢獻。
從以上意境之發展小史我們可以看出意境與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哲學宗教、思維方法、表現方法以及傳統概念等文化底蘊都密不可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意境之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就是思辯之美,就是東方文化之美,華夏精神之美,因此研究意境,就成為探討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古代文藝理論的拄特成就的一個重要課題。
2、意境本質的民族特征
意境是中國古典藝術審美理想范疇,意境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源遠流長,但不同時期對意境的理解也不同。意境是什么?從上面意境發展小史中我們看到各文學大家眾說紛紜,看法不一。有關意境的爭議分為四家:“‘情景交融”說、“典型形象”說、“想象聯想”說以及“情感氣氛”說,思路各異,難免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那么我們怎樣認識意境的本質呢?概括地說,中國意境理論,是一種東方超象審美理論,其哲學基礎是一種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論。換句話說,意境就是特定的藝術形象(符號)和它所表現的藝術情趣、藝術氣氛及它們可能觸發的豐富的藝術聯想、幻想的總和。要準確而全面的理解意境的民族特性,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意境的本質:
2.1意境是情與理的統一。文學作品和其他著述不同,不是以理服人而以情感人,沒有情就不足以感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就特別反對宋人“以議論為詩”的離.棄感情的詩風,他認為“詩者,吟詠性情也”,并舉例說“如《離騷》可以使人歌之抑揚,涕淚滿襟”,也即以情感人,那才算有興趣,有意境。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則直截了當地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
強調情,并不是就不要表現理,沒有理,情也不會深刻。說有真感情才有意境并非不重視思想性,而是要求在飽含情性的藝術形象之中蘊含著哲理,要渾然一體,無跡可求。嚴羽特別推崇盛唐的詩歌,他說詩歌“截然當以盛唐為法”,為什么呢?他認為唐詩歌的特點就在于“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理要在意興之中,意興之中蘊含著理,如此渾然一體,才是可以效法的榜樣,才能謂之有意境。可見意境要情與理的統一。
創作本來就是一種精神活動,精神活動既有情感活動,又有思想活動,是情與理的統一。我國古代文論中一再強調“以禮節樂”,“以禮節欲”,“發乎情,止乎禮義”,都是這個意思。
2.2意境是情與景的統一。中國古代文論家十分注意情景關系的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美學思想。劉腮在《文心雕龍·物色》中對情與景的關系就有過精到的論述:“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四季的景色不同,人們的情感也會隨著外物變化而變化,這同陸機《文賦》中“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紛”的觀點是一致的。范希文《對床夜話》推崇“情景兼融,句意兩極”的詩。楊載K詩法家數卜說:“寫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寫意,意中帶景,議論發明。”《四溟詩話》說:“詩乃模寫情景之具…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情景交融,抒情與寫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才能構成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完美形象。
就情與景結合的關系看,前人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景融于情的“情語”,一類是情融于景的景語王國維又把前者稱“有我之境”,后者稱為“無我之境”。這種分類當然總是相對的,文學作品中的“情”與“景”應是密不可分的。王夫之中、《堂永日續論·內篇》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在真正好的作品中景語里是飽含著情感的,景與情景是統一的。歌德就看到中國詩人有這樣一個特點:“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
2.3意境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意境要由一定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藝術形式也要把意境鮮明表現出來。意境的創造自然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只有形式的意境或只有內容的意境是與意境本身相悖的,內容與形式不是機械相加而是有機結合。如錢鐘書《談藝錄》中說:“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更是提出要“不隔”,什么叫“不隔”?他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也就是要求內容是深刻而形式(多指語言)要渾然天成,不加雕飾。
我國文論中一向崇尚自然,要求內容與形式要融合無間,否則就會破壞作品的完整藝術美,不能造成令人傾倒的藝術境界,真正做到如劉熙載在《藝概》中所說:“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籟悉歸天籟”,這樣才能“不隔”,才能造成文學的意境。
2.4意境的基本要點還在于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他的言論就是要求“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從來就是構成意境的一條基本標準。明代朱承爵的《存余堂詩話》中講的“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聲音之外,乃得真味”,所以認識意境還要在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上下功夫。
以上四個方面對意境作了基本概括。文學作品貴在含蓄,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創作的藝術傳統和顯著特色,也是我國古代的普遍審美崇尚。意境正是和這種文學傳統緊密相關的并得到普遍重視和運用的審美范疇。無論是情與理的交合,情與景的融合或是內容與形式的妙合,其目的都在于創造出能喚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的藝術意象,從而產生無窮之味,不盡之意,因此富有韻味,余意無窮,這才是意境的真正底蘊。
【試析意境的本質與民族性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中國水墨動畫的意境美論文04-19
五四時期周作人人的文學觀試析文學論文06-27
淺析藝術的本質10-27
試析霸王品牌的成長歷程05-31
試析文解字添奇趣06-01
試析“手段是如何變成目的的?”06-02
論對旅游本質的哲學思考05-08
認知、知識和創新本質06-01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精選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