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5篇(優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行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考驗。當下,我國小學教育面臨著諸多教學問題的困擾,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教學的質量,成為當下社會與教育部門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1合作學習理論下的小學班級管理措施
1.1實現課堂互動化
實現“課堂互動化”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互動化教學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結合合作學習理論,對小學班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行學生自主管理,以小組的形式在班里內開展學習問題與實踐問題的討論,構建班級管理負責人,通過分層討論與探究,在學生的互動研究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興趣。汕頭市某小學在實行“課堂互動化”這一全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早讀時間,以學習委員作為崗位負責人,在班里中實行分組,針對昨天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然后由班主任對探討結果予以評價,并且對解決問題的學生予以表揚和鼓勵。通過這種互動交流的模式有效完善了該校小學班級的管理,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1.2優化學生成就動機
在小學班級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鼓勵與贊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因此,在針對當下小學教學質量進行改善的過程中,優化學生的成就動機,成為教學優化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越高,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針對這一問題,相應的在辦理管理過程中為學生營造更加適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感受到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以此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上海市某小學在優化學生成就動機的過程中利用“利益共同體”這一全新的管理機制,有效改善了該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校以語文課程為重點改革對象,通過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對每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例如作文競賽一等獎、詩歌朗誦比賽獲得優勝、期中考試成績獲得提高等。通過對每個小組予以學習動機的制定,充分激勵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提供了正確方向。
1.3強化學習目標管理
在合作理論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在班級內進行目標管理的強化,可以極大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互進互助,共同解決問題。基于班級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的強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小組制定相應的目標,以構建目標向導為主要研究方向,讓學生在集體學習的大環境中有效樹立自身的學習目標與班級的共同目標。淮安市某小學在強化學習目標管理的過程中,通過開展優秀班級的評選活動,在校內發起了合作學習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組,再對每組學生進行學習目標制定,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獨立解決學習問題,活動實施過程中還相應的評選出了多位學習組長,讓小組長對每組學生的問題研究質量進行正確評估,以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文問題解決能力與目標管理能力,為該校今后的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4培養學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學習質量保障,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不會重視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與“應試教育”極大的扼殺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對我國當下的小學教學造成了極大的發展阻礙,因此,在針對我國小學教學問題進行改善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是正確有效的問題解決手段。長沙市某小學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該校所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了相應改善,以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為主要改善目標,施行了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全新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校通過將合作學習與自主管理有效結合,施行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模式,通過讓學生在集體學習中相互取長補短,有效彌補了自身的不足。同時,該校在實際教學中強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制訂符合個體學生的獨立學習目標,讓學生在自主管理的基礎上進行各個階段的綜合學習。該校還開展了學生風采展示的專項活動,將學生自身能力進行展示與發掘,通過將自主管理進行放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以教師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使該校教學在合作學習理念的引導下,滿足了學生個體發展的實際需要。
2合作學習理論下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的優勢
2.1提升了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在合作學習理論實際應用于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上至關重要的引導者,在這一過程中有效的對學生起到了監督作用,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實現了學生間的相互監督與相互鼓勵,為學生更好地完善自我與自我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在學生群體相互交流與督促的過程中,使學生更加自覺的遵守辦理管理制度,極大的改善了傳統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真正實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監督。
2.2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在合作學習理論實際應用于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各自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問題探究與解決的過程中,學生自身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了有效幫助。同時,學生群體間進行相互探討的過程中,學生的交流能力與學習能力更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礎,是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實際運用合作學習理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值得推廣。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2
摘要: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通過賞識教育創設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引導學生積極發現自身閃光點,讓家長也參與其中,從而將更多賞識教育的藝術性發揮出來,促進了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賞識教育;藝術性;積極向上
賞識教育是承認每個人之間存在區別,允許學生嘗試任何事物的過程之中的失敗和發現學生優點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教學符合學生們內心所渴望的認同、關愛和表揚。正所謂人無完人,身為教師理應報以平等之心與學生相處,給學生挖掘出自身不知的潛能或者是亮點,真心理解學生,用心欣賞學生,適時表揚學生,精心引導學生,這樣學生們才能積極向上,有勇于進取的信心,也有不斷進取的動力。
一、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賞識教育要遵循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寬容、提醒原則,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做到承認差異性,身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是單純的教學,還要時常關心和幫助學生,給他們力量去克服自卑和面對怯懦,讓學生增強自信心,還維護學生自尊心,使得學生學會自愛。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他小時被老師認為是智障兒童,老師想盡辦法讓其退學,而愛因斯坦母親卻沒有放棄他,她堅信自己的兒子不是智障兒童,并鼓勵愛因斯坦,給他自信,從而讓他走向成功。這是因為賞識教育不但只是錦上添花,它還有讓所謂的“差生”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煥發出學生們的潛力,做到人盡其才,在尊重學生差異性上,給每個學生正確的'指導使學生發展出各自不同的個性化的特色。當學生一遇到困難時候,先讓學生再努力一下并給上鼓勵,讓學生獨自從困難中走出來。面對學生失敗時,不要一味的責怪,打擊他的自尊和自信,身為教師要做的是給學生面對失敗的力量,讓他們理解保持自信能夠更加容易獲得成功的道理,這樣才能培育學生更強的抗挫能力。
二、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進行賞識教育的措施
(一)抓住關鍵,賞識學生要有一定的藝術性
賞識教育的關鍵在于對學生的賞識具有一定藝術性。教師與學生在相處之中,教師們理應對學生報以積極的挖掘學生潛能和鼓勵學生勇于實踐不怕失敗的態度教育學生們,對學生的成長或者是創新都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贊揚;對于學生的做錯了什么,要抓住重點和富有啟發性,與之保持平等的態度說明問題,切忌大聲喝斥,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保護學生脆肉的自尊心,如此常期相處學生才能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對他們的愛和信任,從而學生會越發努力刻苦學習,為了不辜負教師對他們的一片苦心和期望。
(二)多方引導,培養學生的自賞能力?
賞識教育不但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挖掘和激發,還要對學生進行自賞培養,這樣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特色個性和增強自信心的基礎;在培養學生的自賞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組織一些交互性強的團體小游戲,讓學生們一同參與其中互相幫助學習,在活動期間,教師們從中細心引導他們關于自賞方面的問題的思考,使得學生們從實踐中能更快吸收自賞能力。
(三)營造氛圍,創設群體賞識情境
不能否認,班級里面既有性格外向開朗的學生,也有性格內向孤僻或自卑的學生,而后者更是渴望能感受到賞識,但是后者卻很容易被忽略,從而得不到內心所渴望的關系和賞識。面對這種類型的學生的時候,單單要求教師去一個一個的進行培養很難,這時身為教師我們就需要以自身為主導,帶動性格外向開朗的學生,逐漸營造好的氛圍,創建賞識群體環境,發揮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來帶動其他學生,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從班級管理實際來看,利用群體賞識取得良好班級管理實效性的例子比較多,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參與各種活動提供良好的舞臺,讓學生在群體賞識中體驗成功創造條件,都是能讓學生產生自信的重要源泉。
(四)父母參與賞識教育過程中
賞識教育不單單只是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運用的一種教育形式,每位學生的父母都可以參與到賞識教育之中,這也成為父母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家長為學生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讓學生舒展心靈、盡展潛能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們先要明白過分溺愛、嬌寵對孩子造成的只會使之形成怯懦、任性的性格,所以,父母們需要認識教育得當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并且教導孩子感興趣的技能和鼓勵孩子自立自強,才能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三、總結
總之,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和允許失敗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優秀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能幫助學生挖掘閃光點和激發潛能,從而讓學生從中增長對自我的價值感,增強自信心,發展個性特長,培養不斷進取的精神和敢于面對失敗的勇氣,這是讓學生們培養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少走彎路的途徑。我們要從學生的各種行為和表現來深入了解學生,保持平常心的心態與之交談和充分培養每個學生的個性特色,那么學生們將會自由快樂的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齊靜.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
[2]雷秀峰.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xx/10
[3]王海燕.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xx/S1.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3
一、小學生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
1.班主任獨攬大權
由于小學生自身缺乏自律性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班主任一般會獨攬管理大權,任何事情親力親為。一方面要應付家長對教學的種種要求,另一方面要面對每天班級內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協調教師之間的教學問題。工作壓力較大,每天陷入多種瑣碎的問題中,精神和體力上都受到較大的壓力。
2.放權學生造成無序管理
教師將部分權利放歸于班干部進行管理,但是班干部的個人意識較強,不懂得學生群體關系和問題的協調,導致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甚至導致學生群體中形成背后打小報告的不良班級風氣,學生之間產生對立派別,學生群體友好、單純的學習氛圍被打破。班主任對于學生之間的問題情況了解不清,過于感性的偏聽偏信個別班干部的單方面說法,導致學生之間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造成班級的不良風氣。
3.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真實情況
由于班級人數眾多,班主任自身精力不足,無法對學生進行深度了解,缺乏與學生家長的深入溝通,同時也沒有細致觀察學生的在校具體狀況,主要憑借個人主觀和有限的經驗對學生進行判斷,從而對學生進行定性,甚至對部分學生處于放棄的態度。
4.班主任樹立良好的形象
班主任沒有充分地與學生拉近距離,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威嚴有余而親和力不足,或者與學生距離感較近,親和力過多而威嚴不足等,導致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管理。班主任的形象定位一直是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更多的教師通過保持一定距離來樹立自身的威嚴,讓學生有一定的懼怕感,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自身的管理有敬畏感,這種方式對于大多數情況較為實用,但是卻缺乏一定親和力,讓學生無法對教師敞開內心世界,班主任無法深入了解學生狀態,也無法與家長進行有效的`配合教育。
二、班級高效管理的對策
1.制定班級管理規范
對班級的相關管理制度要有明確的規范,這種管理制度可以通過對以往班主任進行調查來搜集,同時也要充分針對班級具體情況進行細節規定。讓所有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規范性與科學性,避免人管人導致的工作壓力和不科學性。班主任可以將班級規章制度通過主題班級會議來制定,充分地講解相關規定的內在含義,同時將規章制度張貼在班級的顯著地方。當違反到規定時,可以有清晰的處理方式,便于學生提升自律性。
2.培養班級管理助手
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要應對家長、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面的具體工作,因此管理工作壓力較大。班主任要懂得適當放權,培養班級管理助手,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輔助,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但是班干部的選擇要充分發揮民主性和科學性。首先制定班干部競選的基本條件,滿足條件者再進行民主投票選擇。班干部競選條件主要是要求學生有基本的管理能力與精力,避免自律性較差或者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參與競選;而民主投票則是選擇有較高支持率的班干部,這樣可以提升班干部日后管理服務工作的支持度,方便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班干部之間要做好監督工作,避免班干部在班級中形成不良的風氣。對于班干部反映的情況班主任要做好核實,不能偏聽偏信,對于有品德問題的班干部要及時更換。
3.充分了解及反饋學生情況
教師對于學生情況的了解一方面源于學生干部,另一方面需要其他科目教師與家長的配合,這樣從三方面進行觀察才能有效提升信息了解的完整性與客觀性。班主任要定期召開班級會議,讓班干部做充分的會議準備,做好民意調查,將收集的情況進行匯總并報告,在會議上進行討論,讓學生自主做好班級情況的整理與匯報。班主任要定期與任課教師溝通,對班級整體情況進行了解,對特別學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詢問,積極收集學生情況資料。在與家長溝通上,一方面可以通過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另一方面要與家長做密切的課外溝通,如建立班級家長網絡群,每天或者定期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對教學開展情況進行了解。通過社交軟件做溝通可以有效地節省雙方時間、提升信息傳播效果,讓家長做好監督管理。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4
摘要:對賞識教育的理解,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可以說是對行為結果的一種強化,以使之能夠在類似的環境中得以重復。應用于班級管理實務中,更是一種對生命予以尊重的教育方法。因此,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從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得以應用的可行性出發,探討了當前所處的誤區及其優化措施。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班級管理;應用
一、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同理而言,在班級管理中同樣如此。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團體,與幼兒思想不同,他對世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與見解。然而,他又不同于高年級的學生,思想還沒有成熟。因此,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其可行性主要表現在:小學生的判斷能力有限,賞識教育能夠助其強化適當行為而糾正不良行為。小學生的心理還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其認知能力的有限使其判斷能力也處于一個模糊的時期。在某些適當的行為產生時,他并不能理解此行為是否得當,是否可以在以后相類似的環境中予以行為。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及時地予以鼓勵,使該行為能夠得以強化,相反,在錯誤行為產生時,教師要及時疏導,并予以糾正。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的應用分析
1.教師與學生多溝通,對學生的細節多多觀察,并善于發現問題所在
應用網絡中的一句話:你發現或不發現,問題就在那里,不偏不倚。因此,學生的優勢或劣勢都會在他們的日常行為中顯現出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坐在辦公室的話,那我們就失去了教育學生、管理學生的最好時機,我們應該放下身段,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對學生的細節多多觀察,對其中適當的予以鼓勵,不良的予以制止。
2.教師應該與家長在賞識教育上形成合力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賞識,同時也希望得到源于家長的賞識。因此,在這一點上,教師與家長應該達成共識,在學校與家庭兩個不同的環境中小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具有差異性的。在學校,小學生更多的是與同齡人之間的.溝通,教師更多的是發現其團結集體、友愛同學等優良行為,而在家中,與其相處的更多的是一些長輩,這時可能表現出來的優良行為就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等等。雖然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表揚,但是它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個體,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勢,它是一種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沈黎,李樹國.淺析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xx(05).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5
摘要:班級管理構建激勵機制培養學生的的自我管理藝術,強化他們的積極進取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和進步,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階段;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構建
班級管理是一門綜合的實踐管理藝術,需要一定的激勵機制。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級的一切有效資源進行組織協調,構建較為完善的激勵機制,不斷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不斷強化他們的積極進取精神,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實現高效班級管理。
一、實施目標激勵,培養學生的理想目標意識
有目標才有奮斗的動力,有理想才有拼搏的干勁。班級管理需要做好目標激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目標,讓目標引領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做到方向明確,管理有效。小學已經有了很強的集體意識,制定針對本班實際的班級管理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圍繞班級管理目標,積極配合管理工作,努力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不斷激發他們實現目標的動力,以目標為引領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和習慣。同時,讓學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在同學的幫助下,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發展目標,制定短期目標和階段性發展目標,學生目標明確,就會照著目標不斷努力。指導學生制定管理和學習目標一定要體現的科學性和操作性,讓學生感到目標不是很遙遠,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實現目標過程中感知的自己的能力,能夠不斷強化他們的學習和管理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逐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如果有些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起來較為吃力,還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此時引導他們能夠基于現實的.目標,比如,每天能夠記住多少單詞,能夠背誦幾篇課文,每周能夠記住和應用好幾個數學公式等,然后再逐步擴大數量,提升難度。根據班級管理中存在一些學生具有不良習慣的問題,可以針對這些學生制定相應的自我管理目標,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去掉這些不良習慣,并請更多的同學幫助他、提醒他,一段時間以后,這位學生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轉變。對于實現目標的學生,教師和同學及時發現,設立目標征程小紅旗,對那些完成目標的同學說加以標注和表揚。
二、樹立學習榜樣,引導向先進看齊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持久的,很多的成功都是因為心中有一個榜樣,愿意成為那個楷模。小學班級管理中重視榜樣激勵,學生自己尋找榜樣,可以是身邊的同學,可以是一些有名的人物,最好是班主任能夠像學生提供一定的模仿,讓學生去選擇。通過向學生介紹榜樣的事跡,讓學生感知模仿的精神,汲取奮斗的力量;模仿榜樣的行為,規范自己的行到,養成良好的習慣。一些科學家、民族英雄、成功典范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榜樣,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還可以從學生身邊發現優秀的榜樣,每個班級里都有學習和品行非常優秀的學生,樹立這些典型能夠小學生從身邊人學習,向身邊的榜樣看齊,對他們有更好的引領作用。這樣不僅是對優秀學生的一種肯定和激勵,也是對其他學生的一種規范和激勵,學生感到做好幫并不難,按照身邊這位同學去做就能成為榜樣,能夠實時觀察,處處學習,快速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能夠有目標學習,成為學習的榜樣有無限的榮光,只有自己努力,也會成為大家眼中和心中的榜樣,這樣能夠起到更好地促進作用,讓學生都向模仿看齊,都向榜樣學習,獲取更多的積極力量。班主任一定要用心觀察,及時尋找并樹立班級的學習榜樣,同時,做好榜樣的更換,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夠有機會成為榜樣,從而實現高效管理的目標,達到促進學生全面進步的效果。
三、鼓勵學生競爭,增強自我管理潛力
競爭是一種最有有效班級管理方式,小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勝心,他們都希望自己成為最優秀的學生,都希望能夠在各種活動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才能,都希望用行動和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班級管理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也能夠參與班級管理,能夠承擔一定的管理任務,并到一定的階段進行綜合評比,學生為了能夠完成任務,能夠更好地證明自己的價值,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就會努力的學習,就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從而不斷發掘學生的潛力,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也以班級管理為手段,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的目的。例如,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小組之間展開競爭,看哪個小組的同學回答問題最積極,哪個小組學生最遵守紀律。這樣能夠很好地強化他們的紀律觀念,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讓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不斷強化他們的競爭意識,培養他們的拼搏進取精神。
四、做好評價激勵,堅持賞識教育管理
正確評價能夠很好地糾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克服生活中的不良喜歡;積極的鼓勵和表揚能夠很好地激發他們的熱情,能夠他們更多的動力,讓學生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綜合評價,以素質為核心,全面審視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知識、能力等,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進步,看到學生的階段性發展和進步。將學生的平時的表現能夠記錄檔案袋,將學生在平時的積極表現、各種特長、各項進步都能記錄在冊,并他們的進行線性分析和趨勢預判,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收錄不同階段對學生的各種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相互評價等,既要作為參考,又要鼓勵學生做好總結和反思,參照自己的各項評價,及時做好改進和調整,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管理能力。評價管理以激勵賞識為主,以促進學生進步為目標,以學生為評價主體,堅持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評價管理,并且能夠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反饋,通過各種發展性評價更好地激勵學生,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班級管理目標。
總之,班級管理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作,對學生的激勵是管理管理的核心,以激勵為手段,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揚,能夠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斷鼓勵學生努力進步,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和進步,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余忠淑.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xx(35)
[2]劉佩.班級管理的藝術在于恰當運用激勵機制[J].中小學校長.20xx(06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6
1引言
學校的教育目標通過班級教學來實現,班級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自身的言傳身教來啟迪感染學生,讓學生接受自然知識與繼承公序良俗,不斷充實自身,為未來的生活奠定基礎。同時,學校里的班級學習生活也是學生對以后社會生活的提前適應,這一階段的收獲關乎學生對自我、家庭、社會與國家的使命與擔當。充滿秩序、友愛、包容的班級可以為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和諧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如何提升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能力是教育界經久不衰的話題。
2當前所存在的問題
2.1班主任的管理觀念過于傳統,管理能力較低
當前的小學教學中,一些班主任的管理觀念過于傳統,缺乏終身學習的觀念,在班級管理觀念以及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這種情況在一些偏遠地區尤為明顯,有一些教師尤其是老教師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對新的班級管理知識進行學習。還有一些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相關知識以及技巧不夠了解,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
2.2班主任沒有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當前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不重視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以及合作。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可以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班主任和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以及進行心理溝通,會使管理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順利。然而,當前一些班主任缺乏這種意識,不喜歡與家長私下聯系,限制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很多班主任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管理好班級以及學生,學生課下的表現和自己沒有關系,所以不喜歡占用自己的私人時間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學生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3管理工作的創新以及具體實踐策略
3.1完善制度建設,創建管理環境
在班級管理中,制度建設應該置于首位,班主任不僅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制度,對其進行優化處理,而且要創建適合的管理環境,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與此同時,班級制度呈現體系性,其中常規制度比較固定和統一,例如: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安全管理等,都歸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設定。此外,在班級管理中,還有一些班級設定的制度和規章,也需要完善和制定。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制度建設時,需要做好深度的學情調查,這樣才能提升制度建設的契合性。同時,學校有相關規定,班級雖可以對學校制度做進一步完善處理,但仍需經過主題班會的集體討論形成共識。例如:設計考勤制度時,班主任需展開充分的調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制度的設計,并提出一些細節方面的意見,從而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以使學生在執行考勤制度時,沒有其他的問題和異議產生,從而保證班級管理進入良性軌道。
3.2人格養成教育為學生的成長奠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教育生活雖是學生人生的一段旅程,但它是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對于學校中獲得的知識學生可能會遺忘,但良好的品行會伴隨學生一生,成為他們最寶貴的人生財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瞄準學生的未來,一切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未來生活服務,要以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為宗旨,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獨立自主、寬以待人、愛家人、愛祖國的“大寫”的人。不過健全人格的培養僅僅靠所謂的說教是無法完成的,直觀的體驗有時比說教更有影響力。道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班級管理工作中班會課是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每一節班會課班主任都要認真對待。例如,要培養學生樂于奉獻的品格,可以選取抗擊疫情的相關事例,讓學生從疫情防控時的行為感受談起,再對比白衣執甲的“守護天使”,結合相關報道讓他們知道什么叫作奉獻、為什么要學會奉獻。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四位衛國戍邊的烈士就是最鮮活的榜樣,他們是祖國的界碑。在視頻中學生會深刻感受到我們之所以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是因為一群最勇敢的人保護了我們,愛國可能會伴隨鮮血與淚水,但正是由于一代代共產黨人的薪火相傳,才有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要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學生在專題班會課上去調查糧食的生產周期、中國的耕地面積與人口情況、世界上糧食缺乏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最終形成的調查報告單是最具說服力的素材。所以,在每節班會課的組織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細致、靈活,選取各類典型、生動的事跡,完成學生全面人格的塑造。自主體驗往往比被動聽從更深刻,班主任也可以從管理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分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會,學生在學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習得的經驗使他們進入社會生活后會適應各類挑戰。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班級的規章制度、組織結構都是為全體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服務的,所以在規章的制訂上、組織人員的選用上讓學生自主去選擇,在自主管理的班級生活中塑造學生獨立、明理、包容、團結的品格。
3.3思辨性思維教育綻放學生的個性光彩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年代,金錢、權勢等因素環繞在學生生活周圍,學校的教育之功可能抵不過父母、社會“人云亦云”的選擇。“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學生的啟蒙老師,小學班主任重任在肩,如何為學生奠定人生方向的道路基礎,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老子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幾千年前的先賢啟示我們掌握學習規律,不是為了被其束縛,所以,學校的教育不僅僅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更應該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讓他們的人生之花散發出不一樣的芬芳。例如,學習《景陽岡》這篇論文,就如何看待武松打虎這一事例,剛開始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武松很勇敢”,但是通過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武松固執、不聽勸告的一面,同時也對類似事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面臨危險,固有的思維理念發生沖突,到底該怎么辦?同一文本,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探索,推理論證出自己獨有的觀點,更有助于他們多元化的發展。學習需要尊師重道,但不可失掉獨立之精神。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與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學生會下意識地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行為,每個班學生的身上都能發現一些他們班主任的影子,但是,學生作為獨立的人,應具有自我的價值觀。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注意不斷厚植學生的個性光輝,不斷健全他們的思辨性思維,讓學生的人生中少一些“智子疑鄰”式的鬧劇。如果有學生喊出“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這又何嘗不是教育的成功。
3.4進行心理干預,打造管理品牌
心理干預是班級管理最為關鍵的內容,其中主體教育、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等教育理念,都與學生心理引導有直接關聯。為此,班主任要有科學干預的意識,需以更多的實踐活動為契機,對學生展開多重心理輔導,以幫助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提升自身素質。與此同時,班級管理關涉方方面面,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抓主要矛盾,應以學生心理成長為關鍵展開教育,這不僅能夠給班級管理帶來正面支持,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意識。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做學生心理工作,需要更多的方法支持,因為學生年齡雖然不大,但其心理卻比較敏感,如果不能正確處理,會引發一些不良后果。首先,班主任要科學安排交流時機,以贏得心理干預的主動權。其次,班主任在做心理輔導時,要準確切入,需找準學生的心理個體差異,分析學生的關注點,直接進入對話核心,準確剖析學生關注的問題。最后,班主任在做心理輔導時,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要多傾聽學生的內心,提升心理輔導的預期效果。
4結語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僅需要發揮核心作用,還需要做深度思考、有足夠的耐心,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合理進行心理干預等方式形成嶄新的管理動力,推動班級管理的正規化運轉。
參考文獻
[1]張艷坤.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45-46.
[2]王紀鋒.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發展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49+52.
[3]謝艷芳.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30+32.
[4]邰雪梅.中日兩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比較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7
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解除外出務工人員后顧之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是培育壯大勞務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概括為“四個缺少”:
一是情感上缺少關愛。
長期與父母遠離,有的性格上比較孤僻、缺乏自信、自卑閉鎖,有的不太關心他人和集體,有的缺乏感恩意識,少數的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逆反心理嚴重。
二是行為上缺少管教。
“隔代監護”導致寵愛甚至溺愛,有的癡迷于電視、網絡,有的行為任性驕縱,有的年齡大一點的留守兒童還抽煙、喝酒,個別嚴重者甚至打架斗毆。
三是學習上缺少輔導。
祖輩文化少,難于監督學業的完成情況,更缺乏輔導學習的能力,少數留守兒童產生“讀書不如掙錢”的錯誤認識,有厭學情緒。
四是維權上缺少幫助。
留守兒童的正當權益難以得到有效維護,特別是與行為上缺少管教相對應,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安全隱患。近年來發生的學生安全事故中,全部是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而且都是在校外發生的。
針對留守兒童中“四個缺少”問題,尤其是缺少情感關愛是最核心、最關鍵、最基本問題,針對“四個缺少”,就應該開展“四親活動”。
一、開展“四親活動”的主要內容:“四親活動”,即親情式關愛,親情式管教,親情式幫學,親情式維權。
一是增加親情式關愛。
通過加強留守兒童與其父母親的交流溝通、加強留守兒童與其監護人的溝通、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等措施,讓留守兒童享受到各種各樣的親情關愛。如在學校探索設立了“親情溝通電話”、“心里驛站”“周末親情邊線制度”,由班主任老師督促學生定期與父母親溝通。
二是強化親情式管教。
通過強化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和鎮村干部的協同監管、強化校內對留守兒童的監管、強化家庭對留守兒童的監管,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監管網絡,確保對留守兒童的管教不出現斷層或空檔。提倡“三關”管教,即把留守兒童當做是熟人的孩子,多一份關注性的責任管教;當做是好友的孩子,多一份關心性的友情管教;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多一份關愛性的親情管教。
三是落實親情式輔導。
通過老師結對幫扶、學生結對幫扶、集中定點義務輔導等多種措施,保證留守兒童的家庭作業有人監督完成,有人進行學習輔導。
四是配套親情式維權。
通過落實法制副校長、開設法制課、加強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開設留守兒童法律服務窗口、提供義務法律援助、特別是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安全保護等措施,確保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
二、開展“四親活動”的目標任務:
一是保障留守兒童都能接收義務教育。
將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納入普及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納入“兩基”迎國檢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督促村委會、學校與留守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共同簽訂《留守兒童教育管理責任書》,明確鎮、村兩級和學校的責任,保證全鎮留守兒童中的中、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畢業生升學率、完成率、輟學率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或控制的標準。
二是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親情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為規范教育,開展多種多樣的關愛教育和情感撫慰,彌補家庭教育缺失,促進其身體、心理、品格健康成長和發展。
三是加強留守兒童的行為管教。
落實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主體和監護責任,對沒有監護能力的監護人,由村組和學校共同督促學生家長落實第二監護人。加強社會各界的協同監管,特別是防止出現學校管教與家庭管教的脫節,防止校內管教與校外管教出現空檔。
四是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
加大留守兒童權益保護力度,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確保留守兒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三、創新思維方式和工作機制,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一)探索全社會齊抓共管機制。
一是政府部門專門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把此項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
通過財力、物力、人力的合理配置,不斷完善農村社會公共服務機制和設施建設,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服務。同時,要求各村各單位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累經驗。
二是明確工作職責,進行專項工作考核。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分級落實”的要求,并將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年度工作考核內容。
三是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充分利用有線電視、宣傳標語、流動宣傳車、文娛宣傳隊等宣傳媒體和宣傳方式,開展了“開展四親活動,情系留守兒童”主題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真心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通過以上措施,形成了黨委總攬全局、學校牽頭落實、上下聯動、各方互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探索多渠道交流溝通機制。
通過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袋,做到知曉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成長情況、知曉其在家監護人情況及監護落實情況、知曉其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系電話。
一是留守兒童與其父母定期溝通。
有的留守兒童整整一學期都難與父母溝通一次,父母在外也不聞不問。學校要求留守兒童每月至少與父母溝通一次,越多越好。開展“我與父母話家常”主題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集中、定點引導學生周末在網上與父母面對面交流。
二是學校與其監護人、其父母和留守兒童隨時溝通。
我校嘗試安排了一名“心理咨詢老師”,結果該老師成為全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三是要求監護人、自愿的“代理家長”要隨時過問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
四是駐村干部和村組干部要作為自己的工作職責,隨訪留守兒童家庭。
(三)探索相關人教育培訓機制。
一是加強學生父母親的引導和教育。
國際基礎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一個母親,能勝過100個教師;一個父親,能勝過100個校長。” 通過發出倡議書、致留守兒童家長的公開信等方式,引導農村父母正確處理“票子”和孩子的關系,引導和提倡單親外出或父母親定期回家探望,防止出現“富了這一代,垮了下一代”的現象。
二是加強在家監護人的教育培訓。
每學期舉辦兩次監護人專題培訓,引導他們科學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三是加強留守兒童的情感教育、自立教育,包括開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父母的外出務工行為,澄清“讀書不如掙錢”等模糊錯誤認識,同時,激發留守兒童自立自強、自尊自信。
(四)探索多形式結對幫扶機制。
一是本著完全自愿、負責的精神,逐步規范“代理家長”制、學生寄讀制、委托老師制、親友監護制等幫扶機制,進一步明確其責任與義務,特別是安全管教的責任。
二是發動干部職工黨員和社會有識之士,奉獻愛心,通過多種形式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三是在學校開展多種多樣的幫扶活動。在學校開展了“讓書香伴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用真情撐起留守兒童的那片藍天”、“愛心接力”、“牽手三年行”等主題活動,讓留守與非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共同成長。
四是對“問題兒童”實行“一幫一”,即一個教師幫助一個“問題兒童”,將幫扶情況寫進成長檔案袋,反饋到村組。寒暑假期間,交給村組干部繼續跟蹤幫扶。 五是努力為留守兒童辦好事、實事。如留守兒童在讀寄宿制學校等方面享受優先,采取政策傾斜和其它措施、確保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不因貧輟學,下大力氣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創造良好生活和學習環境。
(五)探索安全和維權保障機制。
一是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中,專門落實一人負責留守兒童的安全和維權監管工作。二是建立駐村干部定期了解留守兒童權益保護落實情況制度。對發生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情況進行及時制止或請相關職能部門予以堅決打擊。三是加大對留守兒童維權的支持力度,盡力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8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涉及的“理性”問題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涉及老師的“理性”
老師作為一類群體、一類職業,其“理性”因素在學生管理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老師來說,受到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很多規范、規章、制度的約束,因此這就要求老師有“理性”,使各方面達到規范狀態,不能超越老師應有底線。同時,老師應不斷提升個人教學水平與個人修養,使自身素質有一個更高水準。當小學班級管理中遇到問題時,老師應運用“理性”管理,將各方面問題協調好,保證管理更有藝術和智慧。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涉及學生的“理性”
小學生正處于特殊階段,受到年齡影響,這一階段學生由許多特性。小學生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在學校他的角色是一名學生,因此學生不僅要有孩子的本性,還要有學生的樣子,這是教育的要求。在學校,學生受到學校、老師的規范和約束,應保證行為的合理性、合規性,這就是學生的“理性”。若一味強調學生的個性,那么就會導致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那么小學生的班級管理就會亂作一團。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緒”與“理性”的轉換
小學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老師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通過解決問題,做好“情緒”與“理性”的合理轉換,是小學班級管理的基礎。小學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小學班級管理中,老師既要充滿愛心,又要嚴肅有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班級管理良性循環,才能使小學生得到培養。通過情緒化理性和理性化情緒指導,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確保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得順利。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情緒化的理性
在小學班級管理的“理性”方面,若只嚴格執行規范、條例,缺少彈性空間,就會使學生的活動受到局限,這是管理中的弊病。要是老師一味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就會把學生培養成沒有主見、沒有觀點的“生物”,對小學班級管理來說是悲哀的。因此,小學班級管理中,要在理性基礎上進行調試,形成一種情緒化理性管理。在理性管理的指導下,增加一些藝術性和智慧性,對學生進行授權,使學生得到尊重。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選出班干部,發揮班干部班級管理的作用。二是保證每位學生有事干。要求每位學生參與到班級日常管理中,在享受權利的同時,承擔義務。三是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幫助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得到鍛煉,豐富體驗和感受。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理性化的情緒
小學班級管理中,一味運用情緒進行管理,會使管理走向極端。因此,應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提倡“全員參與”的'形式,保證班級宏觀調控,形成一套自律管理模式。老師單純依靠情緒管理,會對學生造成極大危害,小學生自身具備的天性對教育來說是十分可貴的。所以,小學班級管理中,老師應在保持一顆愛心的基礎上,采取嚴格的方式方法,形成理性化情緒,對學生加以約束。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包含管理智慧。小學老師通過對小學生“情緒”與“理性”的把握,不僅增加管理中的藝術,而且提升管理中的溫暖,使班級管理中的“情緒”與“管理”得以轉換,以此實現教育本質。因此,使小學生學習、老師教育、班級管理到達應有境界。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9
一、小學畢業班班級管理措施
1.加強日常教育,制定符合班級情況的管理制度
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上課條件并不完善,但即便如此,也要制定符合班級情況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好了相應的上課管理制度、作業上交制度,才有助于學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班級凝聚力的產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
2.在學習指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小學升初中的最后一年,學習已經不同于其他年級那般輕松,而且到最后一年,每個學生存在的差異也會逐漸體現出來,這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優秀學風,均衡每一個學生的各科成績,需要老師在學習指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單一地采用一種方式面向多個學生,而是面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疑問,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得到知識并促進學習成績的提升。
3.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
盡管小升初在所有的升學考試中處在難度不太高的地位,但在很多的農村地區,一些家長對這一個考試也非常關注,認為這是自己孩子改變未來的第一步,這時老師對學生的心理變化的持續關注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不管什么類型的升學考試,考的其實都是每個學生間心理的較量,因此在畢業班的班級管理中,老師還要對學生加強心理疏導,讓他們帶著輕松的心情學習,這樣常常會讓學生在最后的考試中發揮超常水平,取得優秀的成績。
二、結語
班級的管理建設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個人素養,甚至之后的學習生活都會因為畢業班中的環境而發生改變,優秀的畢業班會讓學生的心理因素變得優秀,而正確的班級管理會讓小學畢業班級加強凝聚力,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范圍。這其中離不開教師的不斷總結和不斷改進,只有在教育方式上實現真正的改變,才能讓畢業班級變得更加富有生機,讓學生更加積極向上。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0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班級活動的重要基礎。在班級管理教育中,班主任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從穿著儀表到言行舉止,從待人處事到品行學識,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影響班級管理教育的成效與精細化程度。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充分重視班級管理教育工作,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與需求,不斷探索和研究,總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辦法,這樣才能為每位小學生的學習、成長帶來積極影響。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
小學班主任和一般任課教師的工作存在一定差異,班主任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具體表現在:一是觀察、關心和關愛學生,發掘每個學生的優勢,并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和發展。對于有管理能力的學生,賦予他們班干部職務,發揮他們的管理才能。二是制定完善、合理的班級管理文化和制度,注重班級活動的開展,規范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強化班級凝聚力。三是注重學生的思想品行教育。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需要正確引導和積極教育,班主任除了日常教育管理外還應關注小學生的思想品行,通過鼓勵、引導、以身作則等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健康的思想品行,為他們今后的成長與學習奠定基礎。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體會
(一)遵循“關愛為主”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教育班級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應以關愛為主,用心幫助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小學生處于成長和學習的初期,有顯著的群體特征,生理、心理都未發展成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該盡心呵護他們,要讓他們“親其師”,遇到問題和困難會主動尋求班主任的幫助[1]。同時,在關愛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用真心去感動每位學生;平時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才能確保班級管理教育的成效與質量。
(二)樹立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打造良好班風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教育好班級學生,就必須樹立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打造良好的班風,讓小學生置身于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中。1.制定合理的班級制度。合理的班級制度是為了約束小學生的行為,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教育的保障,確保凡事都有制度可依。對犯錯違紀的學生適當給予一定懲罰,如小學生在課堂隨意走動,就可以讓他為班級同學表演節目。這樣不僅能促使小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也可使其得到自我鍛煉。2.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強化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應多組織學生開展以團結同學、熱愛班級等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或是演講活動,教會學生怎樣去團結同學和熱愛集體,賦予小學生團結友愛意識,幫助小學生樹立“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思想[2]。在開展各種班會活動時,應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自我發揮和表現的機會,強化他們的參與意識,增強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3.注重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小學階段是培養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在日常管理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小學生良好、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具體而言,班主任可通過班會、耳提面命、溝通談心、講述名人事跡等方式,將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傳遞給學生,教會學生要愛衛生、懂禮貌、不浪費、上課要專心聽講、不懂就問。還可通過民主方式選拔班干部,通過培養典型,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由班干部帶領班級學生共同創建良好班風。
(三)強化家校溝通,全面掌握學生需求
班主任應強化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同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與家長分享,獲得家長的支持與理解,共同管理和教育學生。具體而言,班主任可通過家訪、家長會、問卷調查、電話溝通等方式及時獲取學生在家的相關情況,并與家長溝通,共同探討更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應以鼓勵、支持為主,多表揚學生的優點,多支持家長幫助學生改進不足,這樣就不至于讓學生感覺班主任是在“告狀”,從而讓師生關系更加親密。
三、結語
小學班級管理教育對小學生身心成長、學習、生活、思想等都有重要作用。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有責任和義務以身作則,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和習慣,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姜靜琪.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幾點體會[J].教育,20xx(2):106.
[2]齊天亮.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幾點心得體會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xx(1):41.
作者:戎丹萍 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正則小學
第二篇:小學班級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其個人品質及管理方式會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要想促進班級的和諧發展,班主任需要適時做出管理上的改變,學會運用新的管理方案,提高自己班級的管理水平。
一、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
(一)忽視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在一個班級的管理中,學生才應該是最具有發言權的人。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很少征求學生的意見,只憑著自己以往的經驗或主觀意識就下決定,造成了學生與教師的關系變成了“管與被管”。一個好的管理模式是既能讓班主任滿意,還要讓學生滿意,只有雙方都滿意了,才能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而一方滿意的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缺乏班級管理的凝聚力
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要么是自己指定,要么是投票選舉。選舉之前也沒有特意的培養,也沒考慮他們的人品和能力能不能勝任,選舉之后也沒有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班干部的職位也沒有輪流的更換,導致了學生之間的不團結,凝聚力不強,更有甚者挫傷了其他同學服務班級的積極性。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在大多數的'小學里,每個班集體都制定了自己的規章制度、班級目標、班規以及獎罰制度,但班級的執行力度卻跟不上,導致很多制度形同虛設,甚至有些制度脫離實際無法實施,有些制度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偏差,造成學生對班集體的不信任。
(四)班級管理模式單一
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七歲到十三歲,但學校對這些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采取同樣的管理模式,這種做法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由于十二歲的學生心理已經慢慢成熟,跟七歲幼稚的學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班級管理的模式應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變化。(五)教師的班級管理觀念比較落后,隨意性比較強有些班主任心里沒有班級管理的大綱,也沒有制定具體的管理模式。一是觀念陳舊,就是憑自己的主觀經驗,采用“管、壓、卡”的方式;二是缺乏民主,在管理班級時說一不二,高高在上。
二、解決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對策
(一)構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對于七歲到十二歲的小學生來說,要注重習慣的養成,培養他們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好習慣;對于十二歲以上的學生,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質。教育他們樂于助人,團結友愛,并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讓他們參與班級的管理。班主任對十二歲以上的學生可以適當“放權”,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體,成為班級的主人翁。通過投票來決定班干部,而不是班主任自己一個人做決定,當然,選出來的班干部需要責任心強、有能力。遇到班級問題,班主任也可以通過開班會的形式聽取建議再做決定,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讓學生熱愛自己的班級。
(二)班主任監督落實班規、獎罰制度
學生們向來不喜歡約束,自然也不會喜歡班規和懲罰制度,所以班規以及懲罰制度如果沒有班主任的監督,光靠學生自己去執行是不可能的。做為班主任,要加強監督,讓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實行賞罰分明,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構建和諧、團結的班集體
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多與學生交流,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去,都有展現自己風采的機會。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對學生保持耐心,與家長保持聯系
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哪怕是那些任性、自私或孤僻的留守學生,班主任也應該對他們多些耐心、多些關注。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的父母進行聯系,關心他們,感化他們。班主任要關注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不能因為一些學生身上的不良嗜好就放棄他們。
三、結語
作為一名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對班級管理的模式進行調整。通過耐心、真心、愛心,教育和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當下教育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更在乎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遠.小學班級管理有效性[J].學周刊,20xx(8):195-196.
[2]王凡.班級管理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xx(10):196-197.
第三篇: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討
在日常學習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班級的學生在認真寫作業,而有些班級的學生卻在打鬧嬉戲,這二者的區別就在于班風不同,而班風的好壞一般跟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法有很大的關系。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風氣發生了變化,學生的思想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那么該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需要班主任加強對班級的管理。如何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環境中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這就體現了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有效實施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一、細心做好每一件事
教師想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除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外,還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即從學生自身的情況出發,讓學生切身體會,從而潛移默化地轉變學生的觀念,達到更好地管理班級的目標。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只有這樣才可以給學生一種良好的影響,做起事來才更加得心應手。在做事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信服,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在根本上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
二、關注每一位學生
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想要管理好班級,首先就需要了解、關心和用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做到真正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為此,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生是有缺點的,有時候也會犯錯的,所以,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就算是需要嚴重批評的學生,教師也要因人而異,注重時間與地點,不要夸張,要耐心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建議,教師需要積極思考,如果有合理性就需要借鑒,并且給予學生肯定;如果學生的觀念存在偏差,那就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改進。教師應該和學生平等相處,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來,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與引導,仔細地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坦誠相見,這樣比直接把結果告訴學生要好得多。
三、關心每一位學生
教師應該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公平、公正,不可以以成績論人,特別是對待那些學困生,教師需要耐心指導。雖然教師不可能將全部精力用在每一位學生身上,但是,教師需要在平時多關心學生,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力,從而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四、讓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
教師不僅要授課,還要管理好班級,難免會有疲勞的情況發生,所以就有可能在很多方面把握得不太好,甚至會出現班級管理措施不當的現象,這樣有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這樣一來,就需要選出一支高效可行的班干部隊伍來協助教師管理班級。在平時管理班級時,班干部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因此,在選舉班干部時,一定要公平、公正、公開,千萬不能由教師點名任命,這樣既不能服眾,也不利于教師管理每一個班干部。在選出班干部以后,教師需要明確每一個班干部的主要職責,達到各負其責又協調合作,共同管理好整個班級。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信任每一位班干部,放手讓他們去管理,給予正確的鼓勵并指導他們如何管理,如何提高班里的學習氣氛。這樣,教師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材,從而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五、多留心,多觀察
一個班級有很多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個性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多留心、多觀察,以便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應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材施教,以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當前,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既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要求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教師需要多留意學生的情況,使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更加主動積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盡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六、結語
作為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品質,從而更好地影響學生、感化學生、鼓舞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在良好班風的形成、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班級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想要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對社會有用,教師就必須抓住愛、勤、導三個要素,積極引導與發展學生。
參考文獻:
[1]劉華.全國有效課堂實踐策略研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學習資料[J].學周刊,20xx(8):185-186.
[2]周董.昌樂二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xx(4):164-166.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1
摘要:以學生為本,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實施民主管理,培養學生高度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解放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班級管理 創造性 個性
所謂創造性個性品質主要是指具有創造的意向、創造的情感、創造的意志和創造的性格等獨特的心理品質。它包括自信、勇敢、獨立性強、有恒心、一絲不茍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呢?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采取適當的方法,為實現班集體共同目標,不斷進行調整和協調的綜合性活動;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勞動、課外活動等各項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動。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就要發揮班主任的教育主體的主導作用及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構建起班集體的激勵機制,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持續性發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 以學生為本,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沒有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就沒有個性。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經常出現見“事”不見“人”,以“事”為本,是教師強制管理的弊病。這種班級管理是讓學生服從于“事”,順應于“活動”,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為按“號令”行動的一種工具。“聽命”和“順從”成為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基本狀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是無法充分表現的,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很難顯現的,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也就成了空話。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眾所周知,缺乏獨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創造性個性品質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關鍵是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精神。如開學初,我組織學生制訂班規,每們同學都參與,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集中制訂出:“教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班主任課與課任課一個樣”這兩條班規。還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干部帶領全班同學制訂和落實班級工作計劃,并由學生及時驗收計劃的完成情況,認真填寫各項工作計劃完成情況記錄表。還有我按組要求他們輪流布置板報,每月一期。版面安排,藝術插圖均由同學自己設計,內容形式決不能雷同,應結合班內實際情況和學校重大活動進行編排。從班規的內容,工作計劃落實記錄表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板報可以看出同學們具有的獨立自主的精神。
二、 實施民主管理,培養學生高度的責任感
班集體是師生共同組成的集體,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體管理好,這就需要班主任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關鍵是使班集體成員形成主人翁具有責任感,形成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避免學生感到受制于人,產生被人“管”的消極意識。應避免班主任包辦代替,獨斷專行,事事都唱獨角戲的局面。這種傳統的管理會使學生一切聽命于班主任,其責任感必會遭到泯滅,久而久之,創造性個性品質不僅不能形成,還會使學生養成一種奴性。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應該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形成兩個積極性。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意識不是班主任“給予”的,而是在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活動中形成的。如在組建班委員會時,我不是按傳統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競選制。首先給同學們兩天時間準備,想想自己競選什么職務,制訂職務責任計劃書,準備三分鐘的競選演講。然后利用周會的時間請參加競選的同學宣讀職務責任計劃書及競選演講,回答同學們提出的有關問題,最后進行無記名投票,選出班干部。通過這一活動使同學們享受到了民主權利,也培養了主人翁責任感。在班上我們還設立了許多崗位,“財產小衛士”、“圖書管理員”、“黑板清潔員”……使每位同學對班上的各項活動和各崗位全權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后,學生感到集體需要他們,他們有為集體做貢獻的具體任務,不僅增強了參與意識和對集體的責任感,也培養了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創造性個性品質。實踐證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參與越多,他們的責任感就越強,自我管理能力就會很快提高,班級的面貌也會越好。
三、 發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
教育培養學生成才,興趣是起點,是人發揮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動力。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熟知每個學生的興趣,要幫助學生發展興趣,這對他們的整體素質提高將起到積極作用。班主任要幫助教育學生把他們的興趣同奮斗目標結合起來,使興趣在成長中發揮動力作用。為此,我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如我班的李鑫同學,喜歡書法,跟書法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由于太辛苦想半途而廢。我了解這一情況后為其講王獻之刻苦練字的故事,鼓勵他持之以恒。他接受了班主任的意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全國百名小書法家”的稱號,作品獲全國書法少年組一等獎。班主任還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對教育要求中必須具有的,但學生不感興趣的知識加以引導,使其由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這里我巧妙地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來帶動他不感興趣的事情。我班的程誠同學曾一度對學習文化知識不感興趣,終日沉迷于看《飛碟探索》這一類書刊上。我發現這一情況后并沒有急于批評他,而是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這樣一段話:“神奇的宇宙和UFO之迷正在強烈地吸引著你,但你知道嗎?解開它們的秘密需要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學習吧!未來的科學家。”他看到這段話明白了老師的意圖,熱愛學習了,成績提高很快。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幫助學生從無數生活道路中選擇一條最能發揮創造性的道路是班主任的職責。
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解放學生的`創造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和雙腳,讓他們去實踐;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展。堅持這種創造性教育思想,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品質,使其具有創新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
人的潛在的資質,潛在的能力的發展是無限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時刻想到每個學生都有潛能,并觀察學生潛能的表現苗頭,為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不斷地出現新的面貌。我班的陳鑫同學在學習上成績一般,但我發現她寫的作文選材新穎,想象力豐富。在準備召開“向白色拉圾宣戰”主題班會時,我讓她擔任小品的導演,由她編寫的《拉圾的控訴》,講述白色拉圾向人類控訴它是無罪的,是人類大量生產和使用一次性用品,才造成了環境污染,影響了人類的身體健康。這一小品主題深刻,語言幽默,讓同學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受到聽課教師的好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從尋常事物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過努力,使問題得到新穎獨特的解決。解放學生的創造力,他們會給你帶來許多的驚喜。
21世紀全新的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個性品質,為此,今天的班主任就要勇于在教育實踐中探索,變具有封閉性、求同性、靜態性、主觀性,單向性特點的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為具有開放性、求異性、動態性、客觀性和多向性特點的現代管理思維模式,以使教育和管理逐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2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發展還很不均衡,大力發展農村地區的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首要任務。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要取得長足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困難。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農村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及個性發展等因素,使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之中要付出更多時間及精力,那么如何在教育工作實踐之中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呢?
一、全面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班級管理中多正面引導和表揚學生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嚴”字當頭,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把握好“嚴”的尺度,做到寬嚴相濟。對于農村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地打工,使很多學生成了留守兒童,這些學生長年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還有一部分由于家長離異而導致很多學生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這些學生普遍存在對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等不良習慣,但是這些學生都非常善良、淳樸,他們雖然學習成績較差,但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希望得到關注與認可,他們在很多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讓他們都得到更好地發展,要達到這樣的教育目標,班主任需要對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個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弄清每位學生個性品質上的特點,全面掌握學生情況,對以后有的放矢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每一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都有被人關注與認可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這樣心理,在班及管理的過程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與激勵,不斷激發這些學生的上進心,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善于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時也讓這些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與同學對自己的關愛與關注。
二、建立以學生為核心的規章制度,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
1.班級管理應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更全面的了解每一名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個性特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多看,多問,多聽,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學生的特點、心理,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進一步管理好整個班級。
2.班級管理要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在一個班集體內,班主任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班級管理的核心,建立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班級管理機制,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能夠保持持久的發展。
3.班級管理過程中要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制度面前“生生平等”。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時,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體現出班級小主人翁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會自覺遵守自已參與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用班級管理制度來約束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真正相互監督,共同遵守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在班級管理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實行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班主任的模范行為,是對學生的`一種無聲的教育,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很多行為習慣與語言都來自于對他人的模仿,而學生生活環境中家長與教師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三、班級管理中采用賞識教育轉化后進生,動員學生集體幫助后進生轉化
后進生往往自尊心強、好勝、有上進心,但意志力薄弱。在轉化后進生的教育中,要善于依靠和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以表揚、激勵為主,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這就需要采用賞識教育,及時對這些學生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與表揚,使這些學生也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成功與喜悅,為這些學生重新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小學生愛表現的心里,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積極開展互幫互學活動,把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與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結成對子,讓優秀的學生帶動全班同學一起優秀,督促后進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自覺遵守班級紀律,專心聽課,學會學習。同學的熱心幫助使學困生融入到集體的生活和學習之中,使他們感到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逐漸消除自卑心理,重拾自尊、自信,從而端正其紀律、學習態度。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3
摘要:賞識教育是一種以肯定和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是班級管理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如何高效地應用賞識教育進行班級管理,需要考慮賞識的形式、對象、程度等方面的問題,力求將賞識教育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關鍵詞:班級管理;賞識;小學;肯定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三觀初步形成的階段,良好的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更好地融入集體中。在班級中,班主任不僅承擔著教書授課的任務,還要關注班集體的優良學風的建設、每個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等。掌握高效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管理班級的第一步,賞識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賞識教育是教師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能夠引導學生不斷向上,營建良好的班風,是班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如何應用賞識教育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在此談幾點看法。
一、賞識形式多樣化
1.語言上賞識學生每當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喜悅的情緒都會表現在臉上。傳統的教育告訴我們“虛心使人進步”,所以很多教師和家長會說這次考試內容簡單、這次的好成績并不能代表以后等等,以防他們過分驕傲。但是,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恰恰是學生對這門課程自信心最強的時候,不能夠在這個時候打擊他們的信心,相反要善于肯定學生,對他們說一句“可以看出來你付出的努力,希望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來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鼓勵他們再接再厲。2.行動上賞識學生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能夠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更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探索、去創造。如何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進入學生中間去,陪伴他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對賞識教育而言,就是要求教師在行動上賞識學生。例如,可以和學生一起探究一些開放性的課題,或者一起進行社會實踐,甚至可以一同參加文藝表演、運動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能力。用行動表示對學生的賞識,雖然不如語言上的肯定直接,但是比語言來得更加有力。3.適時的肢體語言當然,語言和行動也有不合時宜的時候,例如,某個平常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這節課表現得很好,老師可以投去一個肯定的眼神但不能停下來單獨表揚他,單獨的表揚雖然也是對他的肯定,但是也很容易在全班同學面前,將他的身份限定為一個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適得其反。對學生的賞識可以通過教師平常的眼神、微笑、點頭來傳達,肢體語言相對而言更加適合在平常的課堂中使用。
二、賞識不唯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現代教育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采用賞識教育的時候,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多方面肯定學生的能力。首先是學習方面,對于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教師固然應當給予肯定,但是不能僅僅表揚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對于取得進步的.學生也應該提出表揚。除了學習方面,在班級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學生、在文體方面為班級爭光的學生甚至是勤勤懇懇、認真值日的學生都應該被表揚。不管學習成績如何,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與長處,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同時引導他們揚長避短,積極改正不足之處,爭取全面發展。
三、區別賞識不同的學生
學生的基礎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導致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也有所差異。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之處進行不一樣的賞識教育。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除了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之外,還要引導他們進行班級工作,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集體意識。對于成績較差的后進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耐心,首先肯定他們付出的努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其次鼓勵他們找準學習方法,再接再厲。對于這部分學生,幫助他們提高成績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要留一些班干部的職位給他們,這樣也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還能夠督促他們以身作則,努力學習。四、賞識有度,合理批評對學生的賞識在肯定學生的同時還能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同時還沒有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過度的賞識會影響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容易造成他們不可一世的驕傲情緒,因此,賞識一定要把握一個恰當的度,該批評的時候還是要嚴肅批評。同樣的,批評也要掌握一個度,就事論事,不能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對學生而言,一味地賞識會讓他們過分自信乃至驕傲自大,一味地批評會讓他們感到壓抑,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讓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不管是學習還是班級工作方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教師要積極給予肯定。老師積極肯定學生,鼓勵學生學習,學生努力學習,以求得到肯定。這樣一個循環能夠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同時促進班集體的凝聚力。由此,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同時教師應當把握好賞識的形式和程度,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一樣的肯定,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力求最大程度地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紅艷.學會“賞識”,讓學生揚帆起航[J].現代閱讀,20xx.
[2]楊婷.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師,20xx.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4
小學班級管理是一項繁瑣又富有挑戰的工作。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德、智、體、美諸多方面發展的指導者。通過組建班委,培養優秀的班干部,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對于長期發展的班集體來說,對學生各項習慣進行量化記錄和統計數據,更能讓班級數據化、科學化。
一、小學班級管理要有“心”
小學生管理中,班主任除了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外,更多情況下,教師對孩子要有“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等。當今小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加,賦予他們更多個性化。小社會似的班級充滿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發生思想碰撞,這些更多需要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通力合作。班級管理每天面對的問題就是行為常規,每日常規的情況記錄和分析尤為重要,因此對每位學生進行量化記錄和統計數據是一種較好方法。
二、班級量化記錄措施辦法
班主任為了比較直接全面地了解班級情況,量化班級學生情況,可根據班級人數,確定幾人為一小組。每一小組選舉一個組長,負責自己組的組員各項常規考核。每個小組長發放《小組長手冊》,其中量化項目具體有早讀、兩操、佩戴、記錄、衛生、作業等多方面內容。各小組長主要負責課堂紀律和作業數據匯總。班委會里面挑選出早讀、佩戴、衛生等方面的負責人統計相應內容,并把分數匯報給小組長記錄。每日一張表格(學生常規考核登記表),每周一張表格(一周學生常規考核匯總表),每周一次總結。次周安排召開專題主題班隊,表揚并總結過去一周的班級情況。
三、量化性管理的三大原則
(一)用心去觀察,做到心中有“數”。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班主任應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獲取豐富的感性材料。具體地說,班主任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利用一切機會和場合,捕捉孩子們的表情變化,了解基本情況和變化。特制定班級一日常規登記表,及時總結和備注班級一天發生的事件。根據表格情況,收集資料,針對性教育個別學生。
(二)用心去記錄,做到以“數”服人。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從曉理、動情到導行的過程,理的闡發、情的傳達、行的引導,往往借助語言“媒介”實現。班主任與教育個體進行當面溝通時,難免說教為主、理由停留在自我主觀意識上,難免出現口說無憑的情況。然而利用了量化班級后,只需要查看下《小組長手冊》,就能夠用數據事實說話,學生也能欣然接受。例如:班級里面有個學生常常遲到,之前當面批評,還是沒有更改壞毛病。通過教師的當面談話,把班級里面的紀律情況登記給孩子們看,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此開始關注自己的出勤。
(三)用心去激勵,做到獎罰有“數”。一個班級制定量化學生機制,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為了激勵孩子們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特制定了積分卡制度。通過蓋章、發放積分卡等制度,建立比較完善的獎罰辦法。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安排一名學生獨立負責積分登記,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個班集體離不開班規制定,在這積分制度下,通過量化分數,制定小學生班級管理量化表。在小學生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為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進行量化分數。為了科學化管理班級,獲得數據支持,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不足。同時班級的量化和數據的呈現讓班主任增強了管理分析能力。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班級反饋從“數”據中來,更要著重實施細化。
作者:丁朝放 單位:瑞安市馬嶼鎮第二小學
參考文獻:
[1]劉英.當好班主任的途徑—勤.新西部(理論版),20xx.
[2]馮青連.淺談小學生班級管理.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
[3]盤幼初.從“望、聞、問、切”談班主任工作.衛生職業教育,20xx.
[4]鄺結娜.小組合作模式促進班級有效管理.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5
摘要:近年來, 我國有許多孩子因為心里障礙患有自閉癥和抑郁癥, 大多都是小學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所以, 小學教育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細心呵護和關愛學生, 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管理; 班級管理策略;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 學校不要單一地只注重學生課堂上文化知識的學習, 更加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素質的發展, 才是學校主要教育理念。所以, 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 有益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小學生時期是心理發育重要階段,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讓學生熟悉和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教師全面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滲透, 及時讓學生了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會促進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有效成長。
(二) 有益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教育對學生學習效率和就業方向起重要作用, 學生在各個方面技能的發揮離不開健康的心態和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是每天都會學習熱情、工作積極樂觀, 做事效率自然就高。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會多愁善感、心神恍惚、胡思亂想, 課堂學習不認真和消極的工作態度, 進而影響個人日常生活效率。
(三) 有益于預防心理疾病
防止和抑制心理疾病的產生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大多數人心理疾病都是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社會因素引起心靈創傷, 長期積累產生的。教師或者家長在學生身邊察覺學生日常生活語言行為表現異常的時候, 就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 使心理病變有苗頭的時候得到抑制和消除, 如果發現學生不愿意說話, 不愿意與伙伴玩耍, 而喜歡一個人待在角落, 家長不要忽視, 而要及時帶學生讓心理健康咨詢師進行治療, 讓學生輕松、歡快地成長。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 學校班級教育和制度管理
部分民辦學校由于經濟條件問題還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 學生不了解心理健康的與身體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學校傳統的教學觀念依然重視課堂說教的教學方式, 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 教育做人思想道德方面欠缺, 使部分學生心理扭曲, 不想成為班級或學校知識的佼佼者, 卻想著成為班級甚至學校打架的稱霸者, 很多學校忽略其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打架斗毆等現象發生頻繁發生。甚至有很多高校學生校外打架, 新聞已報道其事件致使有人受傷甚至死亡, 以至于幾個家庭失去了孩子, 學校教育和管理制度方面有一定責任, 這些學生就是小學心理健康未及時教育, 致使做事不理智, 釀成惡果, 如果不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對社會未來發展有一定負面影響。
(二) 家長疏忽教育指導
學生家長由于工作忙疏于和學生的溝通和教導, 通常情況都是學生的爺爺奶奶接送學生上下學, 學生的爺爺奶奶由于年紀大傳統教育觀念思想較重, 不了解社會發展現狀, 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有些家長認為, 學生在學校里就是單純學習知識長, 學生在家長身邊就不必重視教育。其實不然, 家長才是學生的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學生都會以家長為榜樣作為學習對象, 甚至有些學生家長只顧及自己享樂, 把學生丟在家里不管不顧, 或者家長因為感情糾紛, 夫妻之間經常吵架甚至離婚, 給學生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學校班級開展專業心理健康教育課
小學階段開始設置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而且需聘用專業心理健康咨詢師對小學教師集體進行專業指導和培訓, 尤其是學生的班主任, 學生班主任陪伴在學生身邊時間較長, 每天每次課堂上教師都對學生心理健康細心的教導和鼓勵, 積極主動對性格差異的.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和滲透, 學生用心地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素質。
(二) 家長細心溝通和教導
像學生放學、周末節假日休息、寒暑假期在家里的時間段, 家長要用心對待學生心理思想方面遇到的問題, 如學生看書、做作業、游玩時遇到疑難困惑等問題, 家長要細心分析和指導;如果學生犯錯誤, 家長一定不要對他指責和謾罵, 更要耐心告訴學生問題的關鍵性, 錯誤的原因和后果, 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成長。
四、結論
學校要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 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善和創新, 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觀察和指導, 家長對學生用心呵護和鼓勵, 進而使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所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陳秀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新教育時代, 20xx, (6) :29.
[2]張曉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魅力中國, 20xx, (26) :168.
[3]李艷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青蘋果, 20xx, (03) :98.
[4]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 20xx, (23) :167.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班級管理的論文10-04
班級管理的論文07-23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08-05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07-23
班級管理的論文(熱門)07-26
班級管理的論文(通用)07-25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熱]09-06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精華】07-20
小學班級管理優化策略論文12-02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經典1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