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論文(優選)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應鏈管理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
制造企業的正常運轉要保證按生產節奏采購和運送各種原材料、半成品,同時要將產品不斷地運離企業,這些都依靠物流以及有關活動加以創造和提供保證。制造企業的供應鏈,從上游來說,主要面向的是各級供應商,供應商將制造企業所需物資送達到企業;從下游來說,主要面向的是各級分銷商、客戶,將產品從制造企業運送到市場中。為保證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同步化、并行化運作,實現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物流系統管理將面臨一系列的轉變,加強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合作,結合所有物流活動,形成整合式管理,并重視供應鏈中成員企業的緊密聯系。
一、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活動的整合
內外物流結合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是將物流活動視為由原料采購、生產、分配、銷售和產品到達最終用戶所組成的一定流量的環環相扣的鏈。它通過綜合從供應商到消費者供應鏈的運作,使物流與信息流達到最優化。企業追求全面的物流網絡的綜合效果,而不是單一的、孤立的局部效果。供應鏈管理是全過程的戰略管理,其目的不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戶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務,以產生和保持競爭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供應鏈是物流網絡的充分延伸,是產品與信息從原料到最終消費者之間的增值服務。
物流供應鏈的管理不再把庫存當成維持生產和銷售的措施,而將它作為一種供應鏈的平衡機制。通過簡化供應鏈和經濟控制論等方法解除薄弱鏈,以此尋求總體平衡。通過物流網絡準時化要求供應鏈上的所有要素同步,減少無效作業,做到采購、運輸、庫存、生產、銷售及供應商、用戶的營銷系統的一體化,促進物料與產品的有效流動,追求物料通過每個配送渠道的整體流動的最高效率,杜絕生產與流通過程的各種浪費。
通過快速響應預測未來需求而做出快速反應,重組自己的業務活動,以減少提前期和成本,最終縮短產品在供應鏈上的時間。通過有效客戶響應消除系統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費用,降低供應鏈各個環節如生產、庫存、運輸、等方面的成本,為最終給客戶帶來更大的效益而進行密切合作。此時,物流網絡在供應鏈管理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為供應鏈成員提供個性服務,滿足生產和需要的時效性、正確性,解決物流系統協同化等問題。
二、制造企業供應鏈中物流的組織與管理
1、流入物流
流入物流主要是指企業的供應物流,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購與調撥。企業供應物流不僅是一個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是在最低成本,以最少的消耗和最大的保證來組織供應物流活動,因此難度很大。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于如何降低這一物流過程的成本,這可以說是企業物流的最大難點。為了削減商品制造過程中大量零部件的庫存占用費用,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應極力排除在途庫存的'生產體系。
2、內部物流
制造企業內部物流主要是指企業生產物流,在生產工藝中的物流活動,也就是生產企業的車間或工序之間,其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按工藝流程的順序依次流過,使其最終成為產成品,送達成品庫暫存的過程。這種物流活動是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的,實際上已構成了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部分。
3、流出物流
流出物流是指制造企業的銷售物流,將生產出的產品向批發商、零售商傳遞的物流。銷售物流活動帶有極強的服務性,以滿足買方的需求,最終實現銷售。在這種市場前提下,銷售往往以送達用戶并經過售后服務才算終止,因此,銷售物流的空間范圍很大,這便是銷售物流的難度所在。在這種前提下,企業銷售物流的特點便是通過包裝、送貨、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實現銷售。這就需要研究送貨方式、包裝水平、運輸路線等,并采取各種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時、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達到目的。
4、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企業廢棄物物流,對企業排放的無用物進行運輸、裝卸、處理等的物流活動。企業在生產、供應、銷售活動中總會產生各種余料和廢料,這些東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隨物流活動的,而且在一個企業中,回收物品處理不當,往往會影響整個生產環境,甚至影響產品質量,還會占用很大的空間,造成浪費。
三、供應鏈下物流模式的選擇
企業物流模式主要有自營物流和外包物流等。企業在進行物流決策時,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資源條件,綜合考慮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選擇物流模式,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物流對企業成功的影響度和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是影響企業物流采取自營模式還是外包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2、企業對物流控制力的要求,越是競爭激烈的產業,企業越要強化對供應和分銷渠道的控制,此時企業應該自營物流。
3、企業產品自身的物流特點和企業的規模實力,建立合理的物流系統,制定合適的物流需求計劃,保證物流服務的質量。
4、物流系統的總成本,在選擇和設計物流系統時,要對物流系統的總成本加以論證,最后選擇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統。
5、第三方物流的客戶服務能力,第三方物流在滿足企業對原材料及時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對企業零售商和最終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的反應能力等方面,應該作為首要的因素來考慮。
6、自擁資產和非自擁資產第三方物流的選擇,在進行企業物流模式選擇的具體決策時,應從物流在企業中的戰略地位出發,在考慮企業物流能力的基礎上,充分比較各方面的約束因素,進行成本評價。
四、物流管理在企業供應鏈競爭中的作用
1、物流過程對供應鏈響應周期的影響,這是對供應鏈競爭力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供應鏈響應周期是指整個供應鏈從接到客戶訂單到最終交貨的時間間隔。物流過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供應鏈響應周期的影響是巨大的。
2、物流過程對供應鏈總成本的影響,物流過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在供應鏈總成本上,可以從物流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看出來。在我國制造企業中,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之所以
很高,與物流過程在整個供應鏈的組織水平有很大關系。
3、物流過程對供應鏈總庫存水平的影響,低水平的物流過程對供應鏈庫存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訂貨量在供應鏈上被逐級放大。這一效應的結果是造成了供應鏈上各級的庫存量越來越大,增加了庫存成本,使供應鏈的總體競爭力下降。
4、物流過程對供應鏈按期交付可靠性的影響,它是對供應鏈整體信譽的一種衡量,也是供應鏈吸引客戶的一種有利手段。按期交付可靠性高,就容易得到客戶的信任,就會有源源不斷訂貨,反之則會逐漸失去現有客戶。因此,這一點也是影響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5、物流過程對供應鏈服務水平的影響,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要向所有提出需求的客戶及時提供精確的產品。因此,客戶服務質量是構成供應鏈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
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物流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但是,用傳統的物流管理供應鏈中的物流過程卻難以滿足以上要求,因而制造企業必須建立現代物流的理念。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2
1引言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供應鏈系統具有較高地應用價值,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促進企業良好發展,還能影響物流管理,即通過優化企業內部結構和改變生產力,有效控制管理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率;能夠為企業物流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及物流運行計劃,以便物流管理有針對性的落實,提高物流管理質量。所以,供應鏈系統下對企業物流管理予以優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使之青睞本企業,成為穩定的客戶,那么企業的競爭實力將增強,在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2供應鏈系統的說明
供應鏈系統是指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的系統。它包括了原材料供應商到產品形成的完整過程,也包括了企業主要目標和業務過程的合成。由此可以確定供應鏈系統具有整體功能、目的性及層次性特征。(1)整體功能特征。因為供應鏈系統涵蓋了產品形成及銷售的全過程,那么此系統勢必具有多種功能,并且靈活的運用這些功能來調節和控制原材料、生產、銷售等環節,從而保證產品生產和銷售循環進行。這充分說明了供應鏈系統具有整體功能特征。(2)目的性特征。其實,供應鏈系統構建的最終目的是節約成本、提高生產速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而這一目的在系統運行之中凸顯出來了。所以,所供應鏈系統具有目的性特征無可厚非。(3)層次性特征。通過對供應鏈系統構成來看,確定不同企業所構建的該系統不盡相同,但卻與本企業管理模式有直接的關系,這是因為企業希望在管理模式實施下,能夠對供應鏈系統予以層次化的管理,使該系統能夠在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各個環節都能充分發揮作用。所以,供應鏈系統還具有層次性特征。
3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優化措施
3.1將物流管理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從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確物理管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較好的發展前景。所以,為了使物流管理能夠在未來為企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應當注意在供應鏈系統下合理的調整物流管理,最好將物流管理作為企業戰略目標,如此能夠使企業高度重視物流管理,并且積極與供應鏈系統相結合,實施物流供應鏈管理,以便對整個物流過程予以動態化的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保證企業物流運輸良好運營。3.2對服務內容和方式予以創新。(1)創新服務內容。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的客戶群越大,就能夠獲得較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在強化物流管理之際,應當注意創新服務內容。也就是在基本物流服務的基礎上,增加增值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拓展服務類型,并且注意細化各項服務,以便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梳理與時俱進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切實為客戶考慮和服務。(2)創新服務方式。企業開展物流服務的過程中應當主動參與到與客戶有關的物流管理中來,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當然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創新服務方式,也就是對供應鏈系統中產品銷售環節予以了解,盡可能地獲取客戶信息,分析客戶的需求,進而通過實施多方式交易等服務方式,讓客戶感受到互動交易、便捷支付的好處,從而滿意企業的服務。3.3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現代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并且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企業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的引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此可以將信息技術與供應鏈系統有效結合,這就意味著電子商務平臺和供應鏈管理有機結合,那么企業能夠實施跟蹤物品生產銷售、運輸情況,為物流管理提供重要信息,使之優化調整,有針對性的展開,加強對物流設備、物流風險、物流人員等方面予以有效的管控,盡可能地保證企業物流運輸良好的,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而努力。
4結語
本文通過一系列分析,得出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實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夠保證物流運輸狀態良好,盡快地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并且感受到企業優質的服務,更加青睞本企業。當然,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通過將物流管理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對服務內容和方式予以創新、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等措施來優化物流管理。
參考文獻
[1]劉雙軍.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科技風,20xx(6).
[2]劉歡.基于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初探[J].現代營銷(旬刊),20xx(10).
[3]楊芃博.基于供應鏈系統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中國商貿,20xx(18).
[4]李玉強.關于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研究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xx(23).
作者:馬天嘯 單位: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3
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的迅猛增長,促進了物流需求的暴增。京東商城抓住這個機遇,通過自建物流體系來提高產品配送效率,同時增強客戶體驗。文章對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意見。
1 引 言
近幾年來,網上購物的日益盛行使得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尤為迅速,網上購物的人數逐年增加,我國互聯網購物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內人士都明白,對于電子商務行業來講,得物流者得天下。本文案例分析就以京東商城為例,著重分析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及其獨特的物流管理方式,以此來闡述供應鏈管理在電商企業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2 案例分析
2.1 公司背景簡介
京東商城是目前電子商務企業中的 佼佼者,其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并且已達到1500萬的注冊用戶數量;業務范圍涉及廣泛,同時擁有1200家供應商30余萬種優質產品,已成為國內B2C市場最大的3C網購平臺。
20xx年1—3月,京東商城的市場占有率高達50.1%,在自主經營的B2C網站中排名第一。目前京東商城已經擁有六大物流中心,包括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西南、東北六個地區,同時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建立了核心城市配送站。
2.2 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
2.2.1 倉儲調撥
京東商城的庫房分為三個大塊,首先是收貨區,然后是倉儲區,最后是出庫區。
在最開始的收貨區,每個廠家的來貨都會貼上條碼,然后,帶有條碼的商品會全部上架到倉儲區,上架時,貨管人員會掃描商品條碼并將商品與貨位相關聯,并上傳到系統。通過這種方法,當前臺訂單生成時,取貨人員只需要根據系統中顯示的位置直接到貨架上取貨,不用再核對商品名稱,節約了很大的人力和時間。
取得商品之后,貨物管理人員將商品放入相對應的塑料筐內,傳送到包裝區進行打包,最后進行配送。
2.2.2 物流配送——物聯網的應用
配送環節是電商供應鏈中最后的環節,也是競爭的關鍵所在。GIS物聯網信息系統也是京東商城最后獲勝的法寶。
GIS系統這個創意來源于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他發現,有大約1/3的客服電話都是詢問有關商品位置及到達時間等問題,而客服人員對于商品配送之后的具體位置根本是無法知曉的,因此關于這一類的幾乎沒有意義。所以在他的建議下,京東商城便自行開發了GIS系統。
GIS系統是京東商城與一家地圖公司合作,將后臺系統與地圖公司的GPS系統進行關聯。包裹出庫掃描時,將包裹的條碼與送貨車輛的條碼相關聯。當送貨車輛行駛時,車上的定位系統和地圖就形成了一個實時位置信息。送貨車輛到達分撥站點分配給配送員時,配送員配備的手持PDA也是一個GPS設備。當包裹再次被PDA掃描時,包裹又再一次與地圖系統聯系在一起。最后,京東商城將這個實時位置信息與后臺系統相通之后開放給前臺的客戶,這樣客戶就能直接在網頁中獲得貨物位置的即時消息。
2.2.3 物流配送——物流模式
8年前,京東商城就開始自建物流配送系統,并在20xx年初斥巨資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到目前為止,京東商城已經在超過130個重點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城市配送站,包括天津、杭州、南京、蘇州、深圳、廈門等各大城市,并為客戶提供了物流配送、貨到付款、上門取件等多種多樣的服務。20xx年,京東商城還在幾個重點城市推出了“211限時達”配送服務。
京東商城自建物流系統,相比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來說更加降低成本,而且不需要依賴其他物流公司,并且自建物流也保障了貨物的安全,使得貨物能夠切實地得到控制。
3 對京東商城自建物流體系的建議
3.1 提升物流運營管理能力
隨著物流企業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不斷提高運營效率,京東商城應當把握好客戶當前對物流的真正需求,相對于之前一味追求的“快速”,現在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應該是“準時”。京東商城應該盡快從一味追求“快速”的誤區跳出來,看準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服務,以客戶為中心,加強物流運營的`管理,努力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同時抓住客戶需求還能避免公司資源的浪費。
3.2 提升供應鏈價值
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在于配送以及售后服務。京東商城能夠得以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為它在配送及售后服務方面相對于其他電商企業有著很大的優勢。京東港口程序的改善。這些經濟體已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做出了商城自建物流體系不僅使得客戶有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關鍵是大大縮短了供應鏈的流程,減少了商品在途中的流程,同時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京東商城應該更加注重供應鏈價值的提升,在保留住現有客戶的前提下,大量地挖掘潛在的消費人群,為公司奠定強大的客戶基礎。
3.3 建立人性化的信息系統
京東商城應該進一步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設置清晰明了的圖片背景,避免緩存,等讓消費者在瀏覽時能夠清楚明了地獲得想要的關于商品的詳細介紹,并且讓消費者隨時知曉所訂購商品的具體狀態。同時應當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客服人員的服務質量。當消費者有疑問或者有任何不滿向客服人員詢問時,客服人員應當快速地做出回應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解決方案,使得消費者的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質量。
3.4 協調好與第三方物流的關系
第三方物流與自建物流相結合會使得企業經營更加靈活。盡管京東商城有著不可比擬的自建物流體系,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日益關鍵,一味地擴建自己的物流系統,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京東商城應該適當的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二者應當相互依托,才能真正地提高效率。協調好與第三方物流的關系,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4
摘要:低碳經濟下煤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要實施低碳化經營,在對煤炭企業供應鏈管理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從健全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大政府對煤炭研發投入、加強煤炭供應鏈的低碳管理、推進煤炭企業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構建節點企業的網絡信息平臺等方面提升煤炭供應鏈績效,實現煤炭企業低碳供應鏈的創新管理。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低碳經濟;煤炭企業
隨著溫室效應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推廣低碳技術,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1]。煤炭產業如何實現高碳資源低碳發展,如何完善供應鏈管理以提高供應鏈整體運行績效,已成為煤炭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低碳經濟背景下,煤炭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要識別出煤炭供應鏈各個節點企業的高碳環節,運用適宜的低碳環保技術,通過各個節點企業的協同創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低碳產品和服務。
1低碳經濟下煤炭企業供應鏈的體系結構
煤炭企業供應鏈由內部供應鏈和外部供應鏈組成,物資供應商提供煤炭生產所用物資,煤炭企業組織原煤開采、煤炭洗選加工和煤炭銷售,煤炭運輸企業將煤炭產品送達客戶。基于物資采購、煤炭生產加工、煤炭供應3個業務流程構建的煤炭企業供應鏈模式,在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協同下,使煤炭開采、洗選、運輸、銷售等供應鏈各個環節價值不斷增值[2]。供應商要提供低能耗、低污染的原材料;煤炭采掘企業提高回采率,實現低碳開采;煤炭加工企業提高原煤洗選比例;煤炭銷售企業建立封閉式儲煤場,防止煤塵污染,減少原煤因自燃排放二氧化碳;煤炭消費企業對燃燒設備進行更新改造,運用先進燃煤技術,提高煤炭燃燒率;廢舊物資回收企業對廢舊物資進行分類和改造,實現循環利用。因此,低碳經濟下煤炭供應鏈上協作伙伴要共同治理高碳污染,利用新技術研制低碳產品,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實現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低碳經濟下煤炭供應鏈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2.1煤炭企業供應鏈管理現狀分析
20xx年,我國煤炭產量37億t,占全球總產量48.3%,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72.8%,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與日劇增[3]。20xx年,多名院士以“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和“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兩個重大能源戰略咨詢項目為依托,以煤炭開發利用產業鏈為對象進行深入研究,為低碳供應鏈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是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管理,我國煤炭企業集團在一體化經營過程中,建立了煤炭供應鏈的信息化網絡平臺系統,包括供應商庫存、配送、煤炭倉儲、運輸、銷售、消費等主要模塊以及基礎數據維護、綜合信息查詢等輔助模塊,以煤炭企業為核心,通過采購、運銷等職能部門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緊密聯系,對供應鏈的各環節進行協同管理取得了實效[2]。但是,煤炭產業目前處于結構性過剩、粗放經營發展的態勢,煤炭產量、煤炭凈進口量和庫存量持續上升,說明供應鏈的運作效率不高,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同時,對煤炭供應鏈的低碳發展缺乏系統的考慮,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仍然很嚴重。
2.2煤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
2.2.1煤炭供應鏈低碳經營動力不足
煤炭企業身處高碳產業,實現低碳經營的成本高,煤炭供應鏈的各節點企業無法衡量低碳發展獲得的收益,加之國家的政策法規不健全,獎懲力度不大,鏈上多數企業低碳經營動力不足,削減了先期低碳投入的煤炭企業積極性,導致已經竣工的低碳項目開工不足。
2.2.2組織結構不合理
煤炭企業的物流系統大多實施兩級管理,設立直屬物資供應處,下屬單位設立供應科。這種管理體制部門協調性差、整體利益考慮的少、職能部門間協作不緊密、信息不暢,造成物流系統運作效率低。同時,煤炭企業未設立環境管理部門,缺乏對環境污染問題的專門研究。
2.2.3各節點企業未實施有效的低碳管理
供應商出于成本因素低,易耗品設計上很少考慮循環利用和環保要求,造成一些材料在廢棄后無法回收利用,加大煤炭企業的環境處理成本;采掘企業在設備和技術創新投入不足,回采率低和開采中產生的大量廢氣導致土地資源破壞及生態環境惡化;煤炭運輸企業網絡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物流設施防護不到位,形成煤塵污染;煤炭消費企業未使用能源梯級利用的轉化設備和除硫、除塵防護設備,致使燃燒后余熱大量浪費和污染物直接排向大氣;物資回收企業基于技術和成本考慮,在沒有法規約束的情況下,未實施科學的廢物收揀和分類管理,使廢物變為污染物[4]。
2.2.4供應鏈信息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煤炭供應鏈中,很多煤炭企業已搭建信息網絡平臺,但對整個供應鏈節點企業的信息收集、處理和應用等信息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投入不夠,致使整個信息網絡沒有做到信息共享暢通,未發揮集成效應[5]。
2.2.5煤炭企業供應鏈管理人才匱乏
供應鏈管理需要儲存、運輸、配送、貨運代理、成本核算、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環境管理等各方面人才,尤其是需要復合型人才,煤炭企業地處偏僻、工作環境差、生產安全系數低等問題吸引和穩定技術管理人員難度大,同時,缺乏對相關人力資源的總體規劃和激勵機制,使供應鏈管理水平總體不高。
3低碳經濟下提高煤炭供應鏈管理績效的對策
3.1宏觀方面的對策
3.1.1建立和健全煤炭企業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
在能源生產方面,對《煤炭法》《環境保護法》等涉及能源、環保的法律法規進行修訂,突出低碳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鼓勵政策;對已經實施的法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循環經濟法》,要有相關的配套政策。在能源節約方面,完善《節約能源法》,制定和完善煤炭企業在煤炭開采、洗選加工和消費中的節能設計規范和節能標準。貫徹落實《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根據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固體廢物環境污染處理辦法,逐步將煤炭低碳發展納入法治軌道。政府倡導建立清潔生產機制,使低碳產業集群化,為企業的低碳化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加大煤炭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認證,如ISO14000認證,提升企業的環境保護形象,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6]。
3.1.2政府多渠道加大對煤炭企業的研發投入
圍繞煤炭高效開采技術及配套裝備、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系統技術、碳捕集和封存技術加大對煤炭關鍵共性問題的研發投入,對煤炭企業低碳技術創新項目優先支持。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煤炭企業節能減排的設備更新改造。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以能源稅和環境稅為收入建立的財政基金重點支持煤炭企業在節能減排和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新。
3.1.3加強對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管理
政府加快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成立市場管理機構,以政務公開形式使碳排放權交易在市場機制下運行;開征碳稅補貼節能減排成效好的企業,違規碳排放企業懲罰額度要大于碳排放權交易成本,以此規范煤炭企業的碳排放。
3.2微觀方面的對策
3.2.1樹立煤炭企業的低碳環保意識
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煤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應樹立低碳理念,形成良好的低碳企業文化,倡導供應鏈的各節點企業進行低碳經營,形成合力才能實現節能減排,如煤炭開采企業在開采區和塌陷區周圍增加植被以增加碳匯,引導煤炭消費企業的低碳價值觀、低碳消費模式和對低碳產品的需求,激勵企業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實現高碳資源的`低碳發展。
3.2.2加強煤炭供應鏈各環節的低碳管理
在物資供應環節,物資采購商提供低碳產品需求信息,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協調,采購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低碳環保產品,采購時通過集中采購或供應商管理策略降低庫存成本。在煤炭開采環節,采用先進的采掘設備和技術、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回采率;通過矸石發電、矸石建材以及土地復墾回填等措施來減少煤矸石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建立資源節約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強資源消耗定額管理,堅持節獎超罰,規范員工對資源的合理使用。在煤炭洗選加工環節,提高原煤入洗率,采用潔凈煤技術,降低原煤中夾帶的雜質,減少煤炭消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煤炭運輸環節,煤炭運輸企業要使用節能環保運輸工具,合理規劃運輸線路,合理使用運輸空間,加強物流管理,降低運輸工具及煤塵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煤炭消費環節,要采購洗選后的優質原煤,并使用節能環保燃燒設備,使用煤炭高效利用技術降低碳排放,實現廢物的循環利用。在煤炭物資回收環節,煤炭企業轉變廢舊物資處理理念,由末端處理轉變為協同處理,各個環節都要減少廢舊物資的產生,增強整個供應鏈協同處理能力。
3.2.3推進煤炭企業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1)加強煤炭企業低碳技術的研發。煤炭企業作為科技投入主體,加大資金投入進行低碳技術聯合攻關,在型煤加工技術、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煤炭液化技術、煤炭氣化技術、水煤漿技術上加大投入,實現煤炭資源的清潔利用和梯級利用,提高煤炭燃燒效率,減少常規燃煤帶來的環境污染。煤炭企業開展廢渣、廢氣、廢液綜合利用的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實現企業廢棄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
2)加快煤炭企業低碳技術的轉化與應用。煤炭企業應組建低碳技術創新聯盟,構筑共性技術平臺,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作為聯盟主體,煤炭企業應加大低碳技術投入,與煤炭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共同解決在低碳方面遇到的技術瓶頸。通過小規模嘗試,對轉化成本進行分析,評估該項技術轉化后的投資回報率,決定科技成果應用和推廣,同時也要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吸納高科技人才,提高企業的科研實力。
3)借助信息網絡平臺實現節點企業的協同管理。供應鏈節點企業要加大計算機軟硬件的更新換代,使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來搭建網絡平臺。建立煤炭供應鏈的信息管理系統,使煤炭企業內部的ERP系統、煤礦安全系統、煤炭清潔利用系統、環境保護系統和外部供應商信息系統、銷售商信息系統、物流信息系統、廢舊物資回收信息系統能夠集成,減少牛鞭效應,使供應鏈節點企業快速掌握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通過信息共享使煤炭加工企業實現精細的數字化配煤,也可以外包形式,由信息經營商來收集煤炭供應鏈的整體信息,提高信息管理的專業水平,從而降低信息共享成本。
4)完善低碳供應鏈管理的組織及人員配備。成立煤炭企業環境管理部,研究國家的政策法規,制定煤炭供應鏈的各環節低碳化標準,協調相關企業節能減排的相關事項。人力資源部要做好規劃,提供優厚待遇,多渠道招聘相關專業人員,提高煤炭供應鏈的整體管理水平。
4結論
在低碳經濟下,煤炭企業的供應鏈體系結構要求在物資供應、煤炭生產、煤炭加工、煤炭銷售、消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各環節都要實施低碳化經營,而目前我國煤炭企業對低碳供應鏈管理還缺乏系統思考,針對低碳經營的法規政策、組織結構、供應鏈信息管理及人員配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適應低碳經濟發展要求,企業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提升煤炭供應鏈績效,實現低碳供應鏈的有機集成和協調發展,在未來的競爭中把握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3]中國產業信息網.20xx年我國煤炭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EB/OL].
[4]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xx,18(3):14-19.
[5]宋彧,劉洪德.基于低碳經濟的煤炭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J].資源開發與市場,20xx(7):700-703.
[6]20xx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課題組.20xx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R].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5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市場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需要企業加強自身管理,結合企業運行實際制定出科學的管理策略。在企業的管理系統中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關鍵工作,促進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及綜合實力提升的關鍵就是促進企業的物理管理的有效性。隨著對供應鏈系統管理理念的研究不斷加深,供應鏈系統管理理念在企業的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正是由于供應鏈系統在企業的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企業物流管理的創新能提升。本研究針對供應鏈系統在企業的物流管理展開了一系列的闡述,首先分析了供應鏈的具體概念和主要特點然后分析了供應鏈系統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供應鏈系統的現狀,最后分析了如何在供應鏈系統下做好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
關鍵詞供應鏈 系統 企業 物流管理 發展
1前言
時代的發展,促進了各個行業之間的緊密聯系,這樣就對企業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從企業物流管理方面做足功課,促進企業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將供應鏈系統應用到企業物流管理中能夠促進企業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同傳統意義上的物流管理是不同的,例如在石油供應方面,需要不同企業之間有效的物流管理才能促進石油供應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只有先進的企業供應鏈物流管理加之領先的物流管理技術才能保證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不斷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2關于供應鏈及供應鏈系統的概述
2.1供應鏈的概念以及特點
2.1.1供應鏈的概念
供應鏈的發展經歷了比較漫長的過程,供應鏈的具體含義是從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到最后交付產品的全部過程,將產品從供應商手中傳遞到客戶手中的過程。一般來說,供應鏈就是產品在具體的生產以及流通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產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的整個大的供系統。供應鏈不只是簡單的將商品供應到用戶手中,更是促進供應商效益增長的寶貴信息鏈。
2.1.2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的本質是物流體系,在供應鏈中每一個企業都占據者一定的地位,并且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比較明了,供應鏈的鮮明特征是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節點上都有很多企業,并且供應鏈結構相比較單一的企業更為復雜,不確定性因素更多;其次,供應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個企業都是相互聯系,又是相互競爭的,不僅僅是單一的采購,銷售等分離進行的模式,可以說在供應鏈上每一個小的組成都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供應鏈又具有較強的動態性,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供應鏈上每一個企業都在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這樣供應鏈的結構變得更加復雜,管理起來的難度也不斷增大。
2.2供應鏈系統的概念
若干個相互聯系額供應鏈構成了供應鏈系統,首先供應鏈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個企業在供應鏈系統中都有自身的功能,整體功能的實現需要依賴綜合競爭能力;供應鏈系統有非常強烈的目的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獲得更高的利益,并且還能不斷提升顧客的滿意程度是供應鏈系統中每一個成員都關心的問題;在供應鏈系統中每一個企業之間的聯系都非常緊密,這些企業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利益整體,供應鏈系統將企業之間的競爭方式逐漸優化了,企業應該在供應鏈系統中促進與其他企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保障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將自身的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實現企業發展的雙贏。
3在供應鏈系統背景下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分析現階段企業的物流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的,這些問題既有管理方面的,又有管理方面的',也有管理人員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下面進行一一闡述。
3.1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
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是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的根源所在,只有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才能促進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分析現階段我國的企業運營,大部分的運作方式都是較為陳舊落后的,從商品的生產,到流通再到商品的零售這些環節將供應鏈自身的作用限制了,很多企業在商品使用方面都是自給自足的,從產品的生產到后續的流通以及銷售都表現出來了很大的一體化。因此廣大企業無法更好的利用供應鏈系統促進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如何促進物流管理的有效性,促進整體行業的發展是廣大企業需要突破的瓶頸。
3.2基礎設備和信化技術落后
保障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做好企業的物流管理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加強信息管理能夠提升物流服務的整體質量。但是縱觀現階段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表現出來的問題很多,首先在物流管理的基礎設施方面,很多基礎設施是陳舊的,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導致市場化的發展所需要的先進功能不能被實現,限制了企業現代物流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在運輸鋼材或石油類產品的時候,如果運輸設施陳舊落后,那么就不能實現運輸的整體有效性,無法將整體過程的管理以及運輸工作做好。在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對于物流信息的流動管理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帶來的優勢,促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夠保障物流信息準確快速的備管理,但是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對于物流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傳遞,從而將供應鏈系統中每一個企業的實際運行效率大大減弱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物流成本的浪費,將供應鏈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削弱了。
3.3缺乏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終端能夠為企業的物流管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但是縱觀現階段的企業物流管理很難科學的利用互聯網終端,這樣就不能將客戶的需求與企業的供應能力緊密的結合起來,導致供應鏈系統只能作用嚴重受到限制。現有的物流設備不先進,種類較少,再加上物流資金不斷增加使得企業的整體發展進程受到限制,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實力削弱了。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優勢從,促進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是企業物流發展的關鍵。endprint
3.4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
在供應鏈系統下做好企業的物流管理, 離不開素質高,專業性強的管理人才的有效管理,人才是促進物流管理發展的關鍵和基礎,因此在現有的形勢下加強企業在物流管理人才方面的管理是關鍵,但是分析現階段企業的物流管理,管理人才比較缺乏,由于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起步相對較晚,所以在人才輸送方面做得不及時,首先,廣大高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再加上缺乏足夠的師資力量導致物流管理人才供應不及時;其次,很多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不重視,導致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出現管理人才的嚴重缺失。
4如何在供應鏈系統下做好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在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還是做得不到位其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結合企業物流管理的實際,做好物流管理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4.1促進企業對于物流管理的重視程度
只有企業加強對于物流管理的重視程度,才能保障物流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順利。在供應鏈管理系統中物流管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企業的物流管理的有效性提升才能加強生產流程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還需要科學嚴謹的物流管理模式的構建,加強供應鏈系統中各個企業之間的有效聯系,協調企業之間的關系,提升供應鏈系統內部的運作效率。
4.2不斷促進物流服務的創新
提升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強企業在物流服務方面的創新,從企業客戶的需求出發,促進服務內容的不斷豐富;其次需要加強企業在功能性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將自身的業務渠道拓寬,實現企業和顧客在對接方面的效率的提升。
4.3促進物流管理人才的有效培養
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能夠為企業的發展集思廣益,出謀劃策,能夠發現企業在供應鏈系統下額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從而提出積極有效的整改策略,因此企業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在企業的員工隊伍中發現能夠真正促進企業物流管理有效性的人才同時還要加強人才的引進。還需要鼓勵員工積極參加物流管理的培訓,適當的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現代企業供應鏈系統下物流管理的有效性。
5結語
綜上所述,在供應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物流管理,加強企業的物流管理不僅能夠促進企業內部獨立管理的有效性,還能夠加強與其他企業之間的聯系,保障在供應鏈系統中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系是協調的。將各個企業之間管理進行協調和處理能夠提升供應鏈系統內部的運行效率,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做出良好的指示,幫助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不斷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核心競爭實力的增強。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6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促進了企業運作管理模式的更新。集成供應鏈運作模式就是企業運作管理中新型模式,該種模式是在企業原有運作模式基礎上,以企業戰略發展為出發點,促進企業供應商、客戶與企業之間合作。同時集成供應鏈模式也為企業運作拓展客戶提供了基礎。而物流管理則作為集成供應鏈中比較關鍵的環節,通過物流管理本身的所具有的功能,如物流范圍、物流功能、物流主體等,來實現企業集成供應。而對企業基層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研究,在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
前言:供應鏈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主要在近幾年。伴隨著經濟市場中競爭局勢逐漸激烈,很所企業的運作模式逐漸從內部發展,轉移到了企業外部的市場資源運作中。基于這樣的市場發展背景,就形成了新的企業也原作模式——供應鏈運作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出現為了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在供應鏈運作管理模式下,促進企業實現獲益。
1集成供應鏈的運作管理模式
1.1供應鏈管理內集成界面的整合分析
企業內集成供應鏈的實際運作,主要在采購運作管理的基礎上,分別進行生產運作、分銷運作等方面的集成運作。在不同的管理界面中,都包含著戰略層面的內容,如管理思想、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等。在企業中制定集成戰略計劃,實際上就是對以上三個管理運作戰略的整合。其中管理方法的實際整合,主要在供應鏈管理思想指導下,以成本、質量、以及創新等方面的相互權衡,來實現精確化的管理。而管理內界面的集成,主要是在采購運作、生產運作以及分銷運作管理基礎上,進行統一化的整合,該中供應鏈內界面的融合,是企業供應鏈戰略管理的核心內容。
1.2供應鏈管理界面的介質與實體價值活動的整合分析
在供應鏈管理界面中,包含很多介質,這些介質都是真實存在的,如物質實體、信息以及資金等。對這些實體介質進行相互整合,需要在價值實體下來實現,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產品的加工與生產等。對于物質實體的整合,其實際的結果就是產品,通過生產線上的制造,以貫穿于物流體系中的設計,來實現生產計劃。已資金流為例,資金流的整合,是在產品訂單履行的環節中,將付款以及結賬相互融合到物流信息中來,進而促進供應鏈中資金流的良性循環。
1.3管理模式整合
企業集成供應鏈運作管理模式的整合實際上是指對采購運作、生產運作以及分銷運作等環節的整合。整合模式主要通過管理思想、管理組織以及管理方法,對管理界面中的各種介質進行分析,針對界面中的非實體活動價值特點,并結合外部供應和銷售市場環境中諸多變化,逐漸形成能夠適應實際企業集成供應鏈運作的`管理模式。
2集成供應鏈運作中的物流管理分析
2.1物流與供應鏈
在很多研究領域中,物流的概念與供應鏈概念同時出現,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往往認為物流就是供應鏈,在很多領域中將二者交叉使用。實時上,雖然二者之間存在著某些相似之處,但是物流在使用范圍上以及使用功能上遠不如供應鏈廣泛。學術上關于該方面的研究中,俄亥俄州立大學運輸與物流的教授呼吁, “讓我們停止稱呼物流供應鏈管理,物流可能在供應鏈中扮演者關鍵的角色,但是在供應鏈體系中所包含的內容更多,同時還需要公司集成供應商與客戶,由此可見物流與供應鏈之間的差別。”供應鏈在發展形式上并不是一對一的縱向與橫向的交易鏈條,供應鏈是網狀的形式,能夠實現集成與管理之間的相互協同。
2.2物流與供應鏈之間的差別
在現代科技背景下,物流已經不再是傳統社會中的物流,而是被進化了的物流體系,即使是這樣,物流也不能被認為供應鏈。物流與供應鏈之間依然存在著本質的差別。可以說供應鏈在內涵上更加的豐富,供應鏈的優勢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網絡結構方面。供應鏈是一個網絡結構,而物流則是一個物流渠道,以低成本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第二,業務流程。在供應鏈中包含客戶關系管理、客戶服務管理、需求管理、供應商管理、產品開發與市場化、回收管理以及訂單履行等。第三,管理部分。在供應鏈中其管理部分主要包含運作計劃、工作結構、組織結構以及管理方法等。物理管理要素則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總之,供應鏈是對不同功能部分的活動關系進行整合,其實際目標就是為了促進客戶滿意,并保障企業能夠有較大的盈利。而與之相對應的物流,所能夠發揮出來的全部功能只是供應鏈中功能的一種,物流系統要想實現客戶的滿意,需要與市場銷售相互合作,并與會計以及財政相互聯系。
2.3供應鏈模式下的物流管理進化
物流管理需要在不斷的進化與改革中才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物流管理以客戶需求為前提,將物流的成本最小化。那么如何提升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中的關鍵,首先對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其中最為突出的因素就是物流活動。物流活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因此對物流成本的高低難以控制。一般情況下物流成本還與企業的實際采購、生產、市場策略等息息相關。為了促進物流管理發展,需要在物流管理中,充分結合供應鏈運作優勢,促進物流管理實現進化。
在實際的物流管理進化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該階段物流概念剛剛出現,物流只是局限于單一化的運輸、貨物保管等功能。在該階段的物流管理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小,物流優化比較簡單。第二階段,該階段中物流功能管理趨向于統一化,與第一階段相比,管理范圍更加的廣泛,同時物流空間能夠實現優化。同時第二階段的物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功能,如倉庫配置方面、貨物裝卸以及搬運等。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7
供應鏈管理近幾年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熱門的競爭武器。供應鏈管理不是技術問題,是創造新商機的商業戰略問題。Internet的驅動和電子商務的出現驅使公司將內部系統合并到供應商、合作伙伴和顧客中。這種合并強迫公司更好的集成企業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和銷售效率。同時保持對變化市場條件和顧客需求的積極響應。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和顧客之間的相互依賴,緊密合作,互相配合不僅僅代表產品的轉移,而且代表了管理信息和供應渠道以及最終效益、成本效益的轉移。
1.供應管理的概念
從結構的角度看,供應鏈指組織采購,制造和交貨期間與貿易伙伴共同維持的復雜關系網。供應鏈包括取得,運輸,存儲和銷售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設施。它們由運輸線連接起來,材料和產品沿著運輸線流動。理想情況下,供應鏈由多個公司組成,他們的運作像單個公司一樣有效,信息和責任充分透明。也可以說供應鏈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在所參與企業之間的協調。
企業集成是供應鏈管理的必然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各企業在完成組織內部的過程重組以提高效率后,相應地還要重新考慮他們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其顧客的關系。集成要求優化過程,即通過降低庫存,運輸和處理的成本,使定貨交付過程的總成本最小化。傳統的優化方案可能最小化某個成本,但是不能處理現實中經常發生的復雜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制造,分銷,運輸和零售商業應用重點在于控制本企業直接控制下的成本,而不是控制完整動作的綜合成本。
網絡時代電子商務以及各種技術的出現?推動了多個環節的同時優化,新一代的供應優化工具提供了集成方案,使需求預測,庫存存儲和運輸決策能一起進行。在供應鏈管理中,新一代的應用程序不僅優化了成本,還優化了可以強烈影響顧客滿意程度的質量和時間因素。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商業框架,有多個應用環節組成,可分為兩個陣營:規劃和執行。規劃過程集中需求預測,庫存仿真,經銷,運輸,制造計劃與調度。規劃軟件是為提高預測的精確度,優化產品的調度,減少庫存成本,縮短訂購周期時間,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顧客服務而設計的;執行過程處理貫穿價值鏈的產品釆購,生產和批發。供應鏈執行應用是為管理經過銷售中心和庫房的產品流而設計的,重點放在庫房和運輸操作的有效管理以及其與規劃系統和其他企業軟件應用的集成需求。供應鏈執行由訂購、生產、補充預測、各種計劃、采購和銷售模塊組成。
2.區別情況采納不同的供應鏈結構
不同的戰略目標激勵著公司采用不同的供應鏈結構。如集成的“按庫存的生產”方式,流通領域集成方式,按定單生產方式等。
(1)集成的庫存生產方式。傳統的供應鏈稱為按庫存生產模型,在大眾產品環境下特別有用。生產量和日期由預測決定,不考慮個別顧客要求,顧客得到的是從庫存運來的貨物。利用現代技術可更好的協調完整過程,諸如從采購、生產、庫存、打包到分銷的垂直集成。分銷可有多個渠道*供應鏈操作支持所有渠道,起到平衡作用。產品的多渠道經銷需要及時跟蹤并精確報告庫存情況,分銷能力和動態安全存貨的維護。為了管理資源分配,下層部門每天都把銷售和庫存信息集中送到總部,經分析整理得出預測結果。帶來的好處:關鍵資源的分配更合理?計劃和集成采購的性能很高,使上市時間縮短,控制了生產過程中完整的原料流程。
(2)流通領域集成方式。經銷商不僅提供物流,還為供應商和顧客提供新信息服務和市場援助。供應鏈集成有助于銷售商從拉式促銷轉向推式促銷,銷售部經理能夠利用商店銷售點數據清單更有效地計劃和促銷。與經銷商的集成,將天天減少每次促銷規劃和存儲所需的時間。經銷商通過供應鏈可監控批發商,補充庫存以達到一致的服務水平,顧客得到的好處是降低流通成本,交付更及時,更有效的購物和服務。而這一些需要宏觀的企業過程集成和完善的應用程序才能實現。
(3)按定單生產方式。以戴爾公司為例,看按訂單迅速生產和發送低價位高質量的機器。為了在殘酷的個人計算機和臺式服務市場上競爭,戴爾有一條非常靈活,機動的供應鏈。上連計算機各部件的.生產廠家,如CPU生產商Internet?硬盤制造商Maxtor主破_制造商^electron,下連顧參。生產車間按照訂單生產每一臺PC,驅動器,主板,芯片都按照顧客的要求添加在—起,在流水線上完成。公司沒有成品庫存,定制的計算機使用最先進的部件,直接與顧客接觸,快速發貨,提供一流的服務,該公司就是用這樣良好的供應鏈戰略取得了成功。
3.如何建立電子供應鏈
要在顧客,經銷商,供應商和外購伙伴之間塑造電子供應鏈,可采取如下7個歩驟。
(1)明確供應鏈目標。供應鏈管理是整個商業設計的基本元素,公司必須明確自身供應鏈管理戰略,選擇合適的供應鏈方式。
(2)審核供應鏈就緒情況。審核供應鏈是否為顧客需求?為全球化即將到來的信息時代需求做好準備,如何促進公司內部和公司與外部伙伴的協調?性能衡量是不是最新的?與行業內部和行業外部的其他公司比較起來如何?這樣的評估能夠為供應鏈開發提供一個與公司有關的特定方向。
(3)為供應鏈的集成指定商業方案,方案必須在戰略與實踐兩個層面上制定*并結合對方向的清晰判斷,以及成功的事例。
(4)建立供應鏈實施小組,在公司建立一支戰斗力強但人員編制緊湊的供應鏈管理隊伍。目標就是領導公司提供解決方案的分析,設計和實施,把公司上下和公司與外部伙伴的服務和成本收益提高到新的高度。這次隊伍將作為公司顧問,提供一流的管理支持,降低成本,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序。設計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讓他們了解從采購到生產到顧客服務的供應鏈的各方面;最新的決策支持工作;與合作伙伴建立雙贏合作關系的最佳方式;協作團體工作基本的輔助設計。
(5)開始供應商集成。說服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和顧客參與,公司需要合作者支持新的虛擬組織。
(6)制定性能度量方法。實施供應鏈之前一定要和與你合作的供應商達到共識供應鏈性能如何衡量?并制定業績獎懲制
(7)學習,培訓,教育。商業過程的優化,需要在職工,供應商和供應鏈其他成員的教育上有所投人。任何人,隊伍,公司的知識是永遠要補充的。承擔起全公司的義務.創造和管理一個能夠應付全球商業問題的更復雜的組織。組織必須在不斷的培訓,指導,教育和反饋系統上加大投資。讓公司職工武裝最新的思想。
目前由于技術的更新換代,經濟的全球化,公司加速外購。企業應用的標準化,領導者應采取推拉戰略,大力減少供應鏈上的庫存?加速技術供應鏈的每一環節企業合并,擴大服務范圍?以迎接市場競爭的挑戰。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8
摘要:目前,國內外學者試圖將供應鏈管理思想引入到工程項目管理中,通過對影響工程績效相關因素的識別與分析,相應制定戰略、戰術以及運作層面上的決策,從而達到有效控制和整合工程運作、優化工程績效的目的,因而產生了工程供應鏈的概念。己有一些學者針對工程供應鏈展開了相關研究,并取得較為豐富的成果。本文通過對收集的百余篇相關文獻進行梳理與總結,將工程供應鏈管理研究中的創新領域概括為五個方面,即①引入生產運作領域的先進理念(如并行工程、知識管理等);②引入新技術(如信息技術等);③組織間的關系協調;④系統要素關聯分析;⑤績效評估與目標優化。各領域的研究視角及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將針對這五個創新領域進行分析并評述。
首先,一些學者將其他領域的理念、方法與技術引入到工程供應鏈管理中,以期能夠改善與優化相關績效指標。比如在計劃中納入供應鏈理論中的物料需求計劃;在預評估中引入并行工程;在風險管理中引入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技術;在衡量系統性能時引入精益建設的常用矩陣;在工程物流中引入業務流程重組等。對于新技術應用,主要以信息技術與仿真系統為主,如針對施工現場浪費的消減、流程優化和再造、現場空間的優化布置等方面均可采用以專家經驗知識為基礎的決策支持系統;工程供應鏈中成員間的談判可采用多代理的仿真方法;對于不同成員受到資金流因素影響不同的問題,可基于信息系統建立不同的支付機制;應用便攜式數據文件來存儲和傳輸工程建設材料和構件相關信息也具有一定的潛在優勢;在全球采購中采用基于Web網絡,EDI技術模式,在成員之間成本分擔時采用RFID技術;將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統整合到一個系統中能夠可視化監控工程供應鏈狀態以及為運輸材料提供預警機制等。
其次,由于工程組織的臨時性及成員分散決策特征,較多學者關注工程供應鏈成員的合作關系。研究發現目前較多的工程供應鏈缺乏溝通協調激勵機制、缺乏信息交互;中國帶有政府特色的指揮部集成化組織管理模式在中國語境下的實踐中證明有較強的實用價值,但容易出現非理性和非科學性的特點;分析了影響供應鏈成員關系的變量以及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關系時需要的技能,研究了成員當前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對合作關系的影響,識別出工程領域戰略聯盟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有:在具有不同任務的合作伙伴之間進行集中協調,采用合適的IT解決方案,合作聯盟之間的信任等;目前工程供應鏈成員間的關系正從傳統的沖突博弈關系轉變為合作共贏關系。
再次,過分強調成員相互依存關系之間的協調并不適應目前工程供應鏈系統中的復雜依賴關系,厘清工程供應鏈系統中的要素關聯機制對于提高管理績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產生于主體資源共用的聯營關系、建立在施工場地共同承建任務中的互惠關系、產生于同步運作的'依賴關系等,這些復雜關系均會對工程供應鏈管理帶來挑戰。針對系統中復雜要素關聯,一些學者提出基于綜合集成管理的思想,并就面向工程全過程活動以及工程全參與主體的多維度、多界面綜合集成管理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比如整合工程建設流程,綜合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建設全過程,全過程的投資控制、合理衡量并進行利益平衡,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等。
最后,一些研究針對工程供應鏈的績效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對一些工程目標進行優化。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工程供應鏈也存在大量浪費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短視控制所造成的;基于內部生產、轉售材料和第三方供材等方面可以評價大型工程項目供應鏈成本和進度等績效;在SCOR模型中考慮工程的獨特性,開發出工程供應鏈動態仿真模型以及績效評價方法;根據能力成熟度原則定義成員關系成熟度等級,用于衡量與改善工程供應鏈關鍵成員間的關系;在無需增加額外資源情況下通過減少非增值活動上的時間,能夠縮短25%-40%的項目工期時間;在工程供應鏈中采購等成本可能是巨大的,而用于減少庫存或是運輸成本的努力有可能是徒勞的。
通過對相關文獻分析表明,目前工程供應鏈管理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現實情況下,工程供應鏈是工程參與主體在建設環境影響下,通過合作博弈與利益協調而形成的自組織復雜網絡,既需要研究其成員之間如何建立有效的協調策略機制以及成員之間合作的實現,同時還需要研究主體微觀行為與博弈特征為基礎的工程供應鏈宏觀整體結構和良好性能的形成機制。特別面對大型復雜工程建設時,其具有工程實施階段多、利益相關者眾多、建設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加之工程本身的臨時性特征使得成員之間的協調、良好整體結構的構建、對建設環境的適應等日趨困難,從而嚴重影響工程供應鏈的運作績效。因此,需要進行工程供應鏈自適應和自組織形成過程的研究,特別是工程供應鏈整體結構和性能的“涌現”與供應鏈成員微觀行為之間的系統論分析。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9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茶企業經營模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由于我國茶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茶企物流管理也有自身的特點。本文通過通過對茶企物流管理問題的探討分析,以進一步尋求物流管理的優化措施,增強茶企物流管理功能,提升茶企的綜合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供應鏈系統;茶企;物流管理
茶企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茶企業經營模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當前關于茶企物流管理的研究較少,大部分主要集中在茶企生產銷售部分。隨著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物流與商流的結合已經成為茶企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茶企的生產銷售和運營效益。雖然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茶企分布廣泛,但普遍規模較小,尤其是很多茶企都有自己的茶園,采購物流部分相對弱化,茶企自營物流的特點較為明顯,這也大大降低了茶企的綜合成本。在供應鏈系統下對茶企物流管理進行分析,主要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是采購物流;其二是生產物流;其三是銷售物流。但是,結合茶企物流管理的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就茶企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其更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1我國茶企的物流特征
我國是茶葉生產銷售大國,茶葉產銷范圍很大,遍布全國各地。茶企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力量,茶企在茶葉的生產銷售過程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位,是茶企得以生存發展的重要目標。茶企在爭取市場份額過程中,物流發揮著重大作用。我國有很大部分茶企都是自營物流,物流本身不僅是商品的流通渠道,更是增進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要方式。當前我國茶企業銷售物流主要有幾個特征。
1.1分布呈扇形結構
供應鏈系統下的茶企發展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而形成的,主要以市場經濟為主體,茶企之間也形成了一種聯盟關系。無論是茶企的第一方物流,還是中間商,或者是第三方流物,不同節點共同形成了一種扇形結構。茶葉本身是一種消費品,需求量大,使用人群廣泛。其次,茶企一般是尋求中間商進行合作,共同完成茶葉銷售,這中間就需要商業流通,整體形成了一個扇形結構。這種分布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茶企的物流管理難度,給茶企整體的經營管理帶來了不小的問題。
1.2配送需求大
由于我國的茶葉供需量較大,茶企物流管理主要采取的是倉儲式配送,即通過茶葉倉儲、組配和輸送為主要流程內容。茶企銷售物流之所以運用倉儲式的配送,主要是由于這種配送成本較低,相比茶葉的經濟價值,能夠具有更高的配合度。茶葉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市場彈性較小,這樣的配送方式能夠使茶葉的供應更加穩定。在茶企自營物流體系,這種倉儲配送是十分普遍的。
1.3補貨需求波動大
由于茶葉種植對氣候、地域等有一定的要求,隨著季節的變化,不同種類的茶葉有不同的種植特點,需求結構也各不相同,消費者對于茶葉種類的需求也有所變化。此外,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導致了不同茶葉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茶企在茶葉銷售過程中,不僅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也需要對銷售賣場的變化有所調整。茶企通過對終端銷售市場反饋的不同品牌和不同類型茶葉的銷售情況確定補貨需求,及時調整茶企內部的生產管理狀況,這也導致了茶企受補貨需求的影響較大。
2我國茶企物流管理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茶企物流管理現狀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茶企自營物流不夠專業。主要體現在茶企管理者對于自營物流的意識存在不足,其中又體現在茶企物流部門管理者和一線物流人員的意識不統一。也就是說,茶企自營物流管理工作并沒有真正從供應鏈的整體角度來看待和操作。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茶企內部整體管理模式的陳舊與狹隘,導致了企業物流人員對崗位職責認識不足,意識不強。此外,自營物流部門在茶企的地位也不被重視,導致物流人員缺乏主體意識,降低了對茶企自營物流的專業認識。其次,茶企的銷售物流與商業流通之間缺少互動效應。茶企物流管理的內容較多,既有對物流運營的管理,與終端賣場的互動,也有對客戶關系的維護。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茶企物流人員的.意識不足,也制約了茶企物流管理的內容,茶企在物流管理過程中只是單線發展,在市場信息收集,客戶關系維護等方面還沒有更好的表現。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這些內容都是十分重要的,關系著茶企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最后,茶企內部績效管理存在問題。茶企內部管理需要對企業各個組織機構進行綜合管理,其中,對于財力資源的消耗是最大的。物流管理作為茶企的一個管理機構,也會消耗較多企業資源。因此,茶企應當加強內部管理的績效考核,最大化提升管理效率。但是相比生產部門,物流部門的績效考核存在一定難度,由于物流操作大部分都在流通領域完成,如果要跟蹤考核很難實現。
3茶企物流管理的優化模式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茶企只有從根本上提升物流人員的崗位意識,才能為之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茶企物流管理的優化模式主要可以從幾方面進行定位。首先,從供應鏈系統的角度來分析茶企物流管理,從中找到關鍵所在,而銷售物流的關鍵正是在于保證茶企與市場環境下的各個環節保持暢通互動,提升物流人員的溝通意識。其次,茶企的物流管理主要集中的銷售物流環節,茶企應根據市場發展需求,突出產品配送、產品促銷、客戶關系維護和提升市場份額幾方面功能。對此,物流人員也應當根據這些功能提升認識。茶企也要建立更好的物流交互平臺,從中獲得更新更多的市場信息,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的收集,掌握產品補貨需求。最后,茶企物流部門的績效考核的確是個難點,但是茶企可以尋求新的思路完成這一內容,例如可以先制定考核標準,以銷售產出投入量化作為考核指標。通過這幾方面的定位,自然能夠更好地為茶企提供物流管理模式的方向。通過對茶企物流管理的優化模式分析,茶企物流管理模式的構建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進一步提升對銷售物流的認識。茶企物流部門屬于企業的一個業務部門,物流管理更具有單一性的特點。而在供應鏈系統下的運作則追求的是其系統性和整體性。因此,在提升茶企物流人員的崗位意識的同時,還要加強他們對銷售物流的認識。
茶企要根據自身的市場需求,形成整體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茶企的市場競爭力。對此,茶葉行業協會也要發揮自身的職能,通過舉辦多種主題講座等活動,提升茶企物流人員的崗位意識。其次,進一步加強客戶關系的維護。當前茶企主要采取的是倉儲式的配送,這種配送方式損耗小、時效強,對于茶葉銷售有所幫助,也有助于增進產品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茶企在銷售管理過程中,不應局限于讓利這一種銷售模式上,也可以從物流運作方面提升銷售策略,使產品的識別度更高,提升茶企業的競爭力。茶企也可以通過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同行業公共平臺的信息互通,降低茶企的技術成本,同時收集更多的市場信息,實現線上線下的合作共贏。最后,茶企通過建立內了的績效考核機制,加強對銷售物流的管理。茶企可以以銷售收益作為指標,通過產出與投入比完成績效考核,提升茶企的物流管理水平。此外,在具體的物流配送管理中,企業也應當建立更好的資源配置網絡,根據配送人員的需求靈活調度。
4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茶企物流管理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的波動對茶企有著直接的影響,由此,物流與商流之間是相互支撐,互為促進的。茶企物流管理是茶企生產銷售中的重要環節,對茶企未來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茶企物流管理要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完成市場運作是有一定難度的。通過提升茶企物流人員的崗位認識,加強客戶的關系維護,增強公共平臺的信息互通,加強茶企的績效考核,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茶企的物流管理問題,使其更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趙奕凌.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年第1版.
[2]董秀科.基于供應鏈的食品行業物流研究[J].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1).
[3]孫穎,張磊.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探討[J].中外企業家,20xx(24).
[4]楊春雷.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知識經濟,20xx(19):26-27.
[5]陳春平.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協同成本管理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xx(17).
[6]丁華.茶企業如何做好茶葉品牌營銷[J].農產品加工,20xx(02).
[7]馮沁妍,湯志耘.淺析消費者洞察對品牌營銷及傳播的作用———以可口可樂20xx年網絡營銷方案為例[J].新聞界,20xx(02).
[8]伍錫岳.以茶文化及現代營銷理念打造廣東茶品牌[J].廣東茶業,20xx(03).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0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供應鏈管理基本狀態,簡單的分析了在供應鏈的角度上,我國電力企業物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不斷發展的如今,我國的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也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競爭力。在電力市場的不斷改革以來,需要把電力企業和供應鏈的之間的特點結合起來,并且做出不斷的改進與創新,不斷的增加有關供應鏈方面的人才,加強企業網建設,不斷的完善出相關電力企業供應鏈方面的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電力企業;供應鏈;企業管理與措施
供應鏈的管理是種信息化、綜合化、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供應鏈在現代的物流產業中直接促進一體化物流服務的生產與發展。因為,電力企業擁有獨特的經營手段,使得供應鏈的系統能給物資提供有效地解決方法。本人通過對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現狀以及以后的發展做出如下分析,希望能給我國電力企業供應鏈以后的發展提供建議。
一、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內涵
現如今,供應鏈已成為我國最為新型的管理理念,同時也受到了各界的重要關注。在供應鏈的管理過程中,不只有物料的流動,還有資金與信息的流動。簡單的說,整個供應鏈的流程包括采購、供應、再流向需求端(客戶)物流。同時,這也是有計劃的操作供應鏈的整體系統的優化、協調、控制等相關的各項活動,其中主要的重點就是達到需求端(客戶)的要求,將需求端(客戶)所需要的貨物,將貨物在準確的時間內,確保貨物的數量要求,同時保證質量,一流的服務態度,直到交至需求端(客戶),同時也將成本降到最低。
二、電力行業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主要是利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主要掌控,對主體的交易進行計劃、組織、溝通、協調的形成一體化的管理過程,在管理過程中,最基本的管理目標后就是建議的成本,和對需求端(客戶)均衡的服務水平,將供應鏈中的優勢進行整合,并將供應鏈的整體重新配置,促使供應鏈整體合力發揮其作用,將物資采購與其他業務進行統一管理。一直以來電力行業都屬于由國家控制和壟斷的公用事業,這是種垂直一體化的壟斷。相關供應鏈的采購鏈方面最普通的電力企業采購鏈主要包括需求鏈、采購鏈、供給鏈、運輸鏈、倉儲鏈等多個鏈節,由于,鏈長節的原因導致了鏈節權歸于不同的產業主體,在客觀主義角度來講,以上的鏈節之間增強了管理的難度與復雜性。
三、電力行業改革后供應鏈管理會產生的影響
1.垂直一體化壟斷
在電力行業改革的過程中,主要的重點核心就是打破壟斷機制,其中,很多家公司都被壟斷了,由于被壟斷的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致使環節的分解,因此,引來許多的參與者與競爭者,在這樣的情況下,產品的價格也得到了調節。更合理的分配利潤,使整個電力行業的運行利益最終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由于,相關供應行業門檻的降低,因此,引來很多有關的參與者,以此打破了之前被壟斷的局面,供應業務就變成了競價的環節。
2.物資管理的影響
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管理中,多數零庫存管理屬于偽零庫存類型。為了提升電力企業中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庫存物資的運輸成本以及存貨量,經常會運用零庫存管理理念,在電力企業的要求下將物資原料由供應商送到指定的地方,資金的流向方面應按照實際的消耗成本進行計算,物資供應商擁有路存的所有權,而電力企業擁有庫存的管理權與決策權,在這種管理理念下,來及時地提供物資供應。但是,其中維持運營和財務費用主要由供應商持有,電力企業需要承擔的將是消耗后計入企業財務成本費用中的一部分,用此類方式實現原材料庫存管理的`目的。
四、電力企業中相關供應鏈管理的對策與有效措施
1.對組織結構設計的改進對策
現如今,我國的供應鏈管理是種新型的管理理念。供應鏈管理的生產是需要有相關組織保障的,面對著巨大的挑戰下,原有的供應鏈結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供應鏈的管理需求。所以,需要按照計劃將原有的供應鏈組織進行改革,升級原有的管理激勵機制,確保供應鏈管理更好的實施與應用。將供應鏈管理建立新的流程,新組織與傳統的供應鏈管理相比,其中也具有一定的區別,建立不同的供應鏈管理形態,促使改革后的供應鏈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其中主要的重點也在于所運用的措施。
2.引入與培養供應鏈的管理人才
因為各方面的不斷影響下,相關的電力企業已經嚴重的缺少供應鏈管理方面的人才,供應鏈方面主要缺乏的人員部門有物流、采購、庫存管理等多數有關生產方面的主要人才。建立供應鏈管理方面人才知識方面的培訓,運營方面也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人才。在供應鏈中,物流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根據需求端(客戶)的要求為基礎,對貨物、服務和相關的信息制定計劃、執行與流程的控制。根據事物不同管理職責,供應鏈管理具體包括有主管、管理人員、流程優化、供應鏈分析等相關的專業人員。
五、結束語
隨著電力市場的不斷改革,在未來的電力市場競爭中如何才能獲得優勢,如何確保電力市場的可持續性發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現如今,我國的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也有了在市場上競爭的能力,如果想要不斷的升級與發展,就應當一直保持水平與能力的提高,現代的管理理念能夠保證傳統企業競爭力有效的提高,改革傳統的保守思想,以市場要求為重點,為供應鏈的更好發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能達到需求端(客戶)的要求標準,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更好的保障我國的發電企業供應鏈在市場上的穩定地位。
作者:錢雋 單位: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趙柱文.基于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J].物流技術,20xx,02:125-126+139.
[2]楊海賢,李新威.電力企業應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J].開放導報,20xx,03:130-131.
[3]楊海賢,李新威.電力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J].廣西電業,20xx,03:43-45.
[4]刁文棟,魏安華.電力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4:484-486.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1
一、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的含義
1、采購的含義
采購最早被看作一種生產作業活動,企業的生存決定了采購的存在。對于企業戰略管理,采購是一個關鍵環節。從傳統意義的采購到現在的發展,采購正在經歷著轉變,既包含了運作型職能也包括采購戰略職能方面的轉變,這種轉變極大的改善了企業各個部門和采購部門之間的關系,也增加了企業外部多個供應商和客戶同采購部門之間的互動。對于軍工企業來說,合理科學的采購包含以下三點要素,一是從正確的來源,二是滿足價格、數量和質量要求,三是獲得相應的服務、設備、儲備物資和原料。目前,采購起到了選擇和維護整個供應鏈并且管理企業之間信息交換的作用,企業采購在供應鏈環境下具有更廣泛的含義,供應鏈環境下軍工企業采購體現了資源配置在供應鏈環境下的本質要求,揭示了在供應鏈環境下軍工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所經歷的過程。所以處于供應鏈條件下的企業,更加注重客戶的多樣化的選擇,以此為導向,聯系外部供應商,獲取知識、能力、技術、服務和物質等資源,用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個過程有利于企業實現互惠共贏的目的,也有利于發展合作企業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
2、供應鏈條下的軍工企業采購管理
20世紀90年代以來,物流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不斷縮短的訂貨周期、廣泛推廣應用的快速反映系統、不斷升級的顧客需求、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以及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等到,都決定了采購管理要適應這些變化,所以供應鏈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更有專家認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將是21世紀的企業之間的競爭的重要部分。供應鏈的職能涉及對供應鏈中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進行全面規劃,計劃、協調、組織和控制。供應鏈管理主要包括四個領域,分別為生產計劃、物流、需求和供應。這樣就能以最小成本和最低費用為前提來提高最好的服務和最大的價值,這也是供應鏈管理的總體目標。供應鏈管理是管理模式的一種新的整體優化方式,對物流系統管理采用系統管理的觀點和方法進行,拋棄傳統的局部管理的思想。
軍工企業采購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和一般的采購不同的是:軍工企業的采購對象多是純粹的軍用裝備,既不是生產資料,也不是一般的消費資料。作為一種商品,軍用裝備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由于軍用裝備的這種特殊性,國家十分重視對軍用裝備采購市場的計劃調控,例如,負責對重要軍用裝備的計劃、經費的預算、資源的配置等環節進行嚴格的審批和監督;同一般商品市場管理相比較,國家對于軍用裝備采購市場的管理,顯示出具有較強的計劃性,同時,軍用裝備的采購在特定時期,如戰爭、防暴等緊要關頭,為保障軍隊戰備、作戰等特殊的需要,在依照一般市場規則無法完成采購任務的情況下,軍隊可以依法實行國家軍事訂貨,強制有關軍工企業按照軍隊特定要求,組織生產和供給。這是一種國家特許的,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可以阻礙的軍用裝備采購行動此外,在特殊時期和特殊情況下,軍方還有權單方面中止軍用裝備采購合同。
而在供應鏈下,軍工企業采購活動將供應商、制造商用戶、銷售商看做是整個供應鏈過程中的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將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看成孤立的節點;供應鏈得以存在、延續和發展,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最終能創造需求并且讓購買者滿意;過去具有博弈特點的企業與企業之間逐步轉變為新型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供應商數目的減少,對業務伙伴的仔細選擇,形成更為緊密合作的業務伙伴關系,從而使問題得到共同解決,信息共享得以實現;同時供應鏈條下的采購活動具有全新的庫存觀念。
二、供應鏈下的軍工企業采購風險來源與分析
1軍工企業企業采購風險成因
軍工企業在采購中有很多風險,這主要是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造成的,包括產品質量不穩定、采購管理成本不斷提升、財務風險等各種問題。這種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主要是軍工企業采購過程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經濟風險、人為風險和自然風險。軍用裝備采購市場信息的非對稱性,一方面,軍工企業為追求效用最大化,主觀上不愿意軍隊完全了解其科研、生產、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同時,由于軍用裝備科研生產本身技術的復雜性、專業性,軍方受人力和技術水平所限制,難以深入掌握企業關于軍用裝備研制生產關鍵的信息。另一方面,軍用裝備采購的需求信息由于保密等原因,無法在軍工企業中得到較廣泛的傳遞,軍隊比企業更清楚關于軍用裝備的需求情況、實際使用的信息等。成為了采購風險的來源。
軍用裝備采購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可分為內部不確定性和外部不確定性。內部不確定性是由技術上的未知數所引發的,它在設計階段較強。然而,即使在生產開始之后,產品仍然要適應技術的進步以及為修正未預料到的問題而做出改進。因此,關于成本和設計的大量不確定性在生產過程中依然存在。外部不確定性是關于軍用裝備需求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由外部威脅的變化、獲取替代性軍用裝備的可能性變化,甚至是由對某些武器采購意愿的變化所引起的。
2軍工企業企業采購風險分類
軍工企業企業采購過程中有些風險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減少或者避免,而有些風險不能。因此按照風險的可控與否可以將采購風險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
(1)可控風險
可控風險是采購商降低或避免其所面臨的某些風險,使得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或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內。方法主要包括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強合作、延伸管理范疇等。它包括以下幾類風險:一是供應風險,其中包括供應市場壟斷風險、缺貨風險、供應商產品質量風險、庫存風險等,這些風險主要來自供應商和上游市場;二是管理風險。采購團隊管理水平底下會造成采購決策風險、成本風險、計劃風險、財務風險、責任風險、信任缺失風險、驗收風險等;三是商業機密泄露風險。企業在相互合作過程可能會出現涉及企業核心技術、項目創新內容、項目進度和計劃等商業機密泄漏的風險;四是合作風險,包括合作伙伴的選擇、供應商壟斷、關系維護投入等風險。每個企業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的,所以當合作企業的某方面利益遭到損害時,具有發生合作伙伴關系終止的風險;五是信息傳遞風險。信息在供應鏈上下游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延遲或者不當,這就會發生供貨不及時的現象,造成采購商的采購策略不能適應信息變化,嚴重的還會影響合作各方的信任和合作伙伴關系;六是技術進步風險。企業因技術進步使原有原材料改變導致被丟棄,還有可能由于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而引發部分采購物資不再符合新產品要求而被淘汰。
(2)不可控風險
不可控風險一般由外部環境因素引起,企業不能直接控制,不能通過一定的途徑來降低或避免,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l)意外風險。企業采購過程中會因為山洪、地震、爆炸、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采購風險,這些意外會導致企業采購物資蒙受損失。(2)經濟風險。經濟政策變動、經濟危機、投資風險、金融風險等都可能為企業帶來不可控風險。(3)欺詐風險。企業在運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以虛假合同,以作廢的票據,以仿造、假造票據或其他產權證明做合同擔保被騙貨款、財產而蒙受損失。(4)市場需求波動風險。市場需求波動造成影響供應和銷售變化的因素很多,市場需求會因為質量、價格、宏觀政策、消費觀念等因素的變化而產生波動,進而導致采購效率和質量的降低。(5)其他不可控風險。
綜上所述,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具有相對性。對于任何一種不可控風險,如市場需求波動風險,采購商可以不斷探索需求波動的規律,把握市場波動的脈搏,才能將市場為己所用,將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三、軍工企業采購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對于軍工企業來說,它的采購職能和任務范圍的非常的廣泛,采購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得原材料,還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①保持軍工企業企業運營的連續性。采購計劃的制定要根據市場需求以確保所需的零部件和物料等都能及時供應。
②管理供應商。為了保障采購源的穩定,軍工企業采購部門必須加強對評估和管理優秀供應商的能力,這樣,才能高效準確地從應商那里獲得價格合理、具有穩定質量的服務和商品;由于質量或服務水平不達標而造成的額外支出成本就可以減少。
③控制和降低與采購有關的成本。在服務水準和質量完全保證的前提條件下,軍工企業采購部門要保證包括直接的材料成本和間接的服務成本等由供應商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的總成本(TOC)能夠達到采購商接受的最優價格。
④降低企業的采購風險。在軍工企業采購過程中會遇到來自供應商方面各種風險,例如:延期交貨風險、產品質量風險、供應商的失信風險等,所以要盡可能預防和減少各類風險,同時降低自身管理環節的風險
⑤積極引入新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軍工企業獲取外部新資源有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采購,在這個過程中,軍工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能夠融入新的原材料、新技術、半成品等,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也是采購行為對于企業的最大貢獻,今天技迅猛發展,企業涉足該行業中的每一個環節很不現實,所以軍工企業應該對一個或幾個環節重視起來,在軍工企業與其他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從外界獲取各種有利資源,從而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取得最終成功。
供應鏈管理不同于傳統管理,供應鏈管理在對供應鏈管理各個功能進行統籌管理時,通常采用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供應鏈管理圍繞整體物流目標而建立,是一種在各企業之間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合作——競爭模式,它對供應鏈每個節點采取統一整體的一部分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傳統的橫向或縱向聯合管理模式;對整個供應鏈進行動態戰略決策是供應鏈管理的最終要求和依靠;供應鏈管理要實現“及時物流”,以“零庫存”作為管理要求;強調最大化的整體利益,而不是追求對企業經濟效益最大的某一節點利益,其作為跨行業跨企業管理,要求始終堅持集成化思想和管理方法;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所以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
三、軍工企業采購價格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軍用裝備采購合同定價,主要以1996年頒發的《軍品格管理辦法》為依據,沿襲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定價方法,即:軍品價格=軍品定價成本×(1+5%),遵循“低利無稅”的價格政策,其中,軍品定價成本包括軍品制造成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部分,價格的高低最終取決于成本的高低。在定價成本計算公式中原則上,以有關生產單位平均定價成本來計算,但是由于我國軍工企業分布不均勻,尤其是導彈、核潛艇等生產企業,基本上是獨家生產,極少有平均定價成本;而且專項費、期間費用計算公式均與工廠自身以前的經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實際操作中仍是按照個別企業的實際成本制定價格,這樣無法體現“商品的價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原則。這樣,個別生產成本或個別勞動時間構成了裝備的定價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不論高低統統可以列入定價成本,在裝備價格中得全成本補償,裝備的生產成本越高,價格越高,利潤也就隨之越大。軍工企業沒有降低軍用裝備研制和生產費用的動力,反而有增加成本以提高利潤的動力。同時,當軍品價格制定之后,原則上根據市場物價情況和軍用裝備現行成本情況每隔三年進行一次調整,這種定價模式容易造成軍用裝備價格居高不下。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發展形勢的變化,《軍品價格管理辦法》本身也越來越不能適應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如企業自主投入的軍品科研經費無法通過軍品價格得到補償,軍品知識產權的有償轉讓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直接影響了軍工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而軍品技術改造項目的貸款利息不能計入軍品成本,也加大了企業負擔,妨礙了軍品科研生產能力的改造升級和振興裝備制造業措施的落實。
四、軍工企業采購價格管理
采購價格是考量采購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軍工企業節約采購資金,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受采購價格高低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采購價格管理中是采購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1、明晰采購價格管理的內容
從軍工企業的實際出發來看,采購價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采購價格分析。其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分析軍工物資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為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分析軍工供應商價格構成、定價動機、了解供應商價格體系比如出廠價和批發價等。這些分析都能為談判或招標制定適當的價格提供合理的依據
(2)采購價格政策制定。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分析市場價格變動趨勢,對一些物資的采購價格調整提出適當的指導意見;二是根據軍工企業控制成本的要求,制定采購價格當期比上期控制幅度;三是對軍工企業內部產品明確是否實行內部保護政策等。
(3)采購價格管理。包括對價格信息的收集、更新、確定、發布和執行過程的管理。
(4)采購價格的監督和審查。
2、建立公平合理的價格管理體系
(l)、建立采購價格信息庫。
確定公平合理的采購價格的前提是確定正確的采購價格信息。采購價格信息來源是非常廣泛的,軍工企業采購部門可以根據歷史價格或者招(議)標價格來收集價格信息,而且還可以通過以下形式來搜集采購價格信息:一是在相關的專業媒介上搜集價格目錄和價格信息;二是向供應商、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合作伙伴查詢價格信息;三是在互聯網國內外主要物資交易場所鏈接上網絡查詢,掌握實時的物資價格和信息;四是根據系統的物資采購網絡,一方面在廣泛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建立軍工企業物資采購價格的信息庫,在同行業查詢價格信息,做到價格信息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根據軍工企業物資采購情況和市場價格變動趨勢,適時地對庫內原有的價格信息進行刷新、調整,為采購價格決策提供依據和指導。
(2)、確定公平合理的采購價格。
對軍工企業采購部門和供應商來說,公平合理的采購價格對雙方都是必須和有益的。從軍工企業采購部門的角度來看,貨物供應商應當能保證不定時間和不定地點的需求,能在最低價格持續供應具有合格質量的貨物;采購人員首先必須清楚貨物供應商確定價格的方法,這樣才能確定合理公平的采購價格。傳統上供應商有兩種確定價格的方法,即市場法和成本法。市場法是指價格是根據市場來決定的,而且商品價格很有可能與成本沒有直接的聯系。在這種方法下,采購部門必須接受市場上已經決定的價格。但是采購部門也可以找到規避這種價格的方法。而成本法是根據商品價格等于所有直接和間接成本加上一定量的利潤。成本法可以讓采購人員對價格高于成本的部分進行分析,并能更加有效選擇成本較低的替代品和供應商。在供應商的選擇上,要注意尋找采購替代產品或愿意提供非價格激勵的供應商等;大量收集貨物價格信息,通過與歷史價格、掛牌價格和招標價格對比,分析貨物資源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并依據軍工企業采購價格的相關政策來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價格;通過與貨物供應商的談判或者招(議)標來確定采購價格。
(3)、招(議)標確定價格
在采購活動中,招(議)標確定價格是最為重要的工作,采購部門談判前的準備情況,采購人員的討價還價的能力,招(議)標程序的規范是這種方法確定的采購價格是否合理的三個關鍵因素。
要做好談判商定價格,一般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步驟:首先是建立談判團隊或小組。根據預測價格談判難易的程度的和采購物資的重要性由采購部門的主管、采購人員和貨物交易人員組成談判團隊,根據需要也可邀請相關方面專家參加;其次是做好談判前的準備工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了解掌握供應商價格體系、談判對手個人情況、定價動機等,制定適當的談判方案;然后是進行談判。運用各種多樣靈活的談判技巧,與選定的供應商進行公平談判;最后是雙方達成采購價格協議。
另外招(議)標確定價格首先要確定標的價格。采購部門充分了解價格信息后可以測算采購價格標,在對商品價格充分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招標價格、歷史價格和掛牌價格進行測算。其次是確定標的價格的價格評價標準和控制幅度。從多年來軍工企業的招標經驗來看,采購部門在采用招(議)標確定商品采購價格時,應事先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控制范圍。比較可行的價格控制范圍是在一3%一5%之間。而精準的商品價格評價標準更有利于采購部門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通常來說,人們更傾向于接受開出最低價格投標書的供應商。但是信息表明有時開出最低價格投標書的供應商也許是不可靠的,或是采購人員與供應商之間存在某些串通行為。第三是確保更多有誠意的供應商參與。參與投標的供應商通常要求在3家以上。依靠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協作關系和集中采購貨物,讓供應商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貨物采購價格。競爭性價格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供應商能夠提供比代理商、批發商更為優惠的價格,二是供應商可以給予折扣政策。
3、盡快建立軍工企業采購價格管理目錄。
通過建立軍工企業采購價格管理目錄,將分散在物資交易人員和采購人員手中的價格信息集中化,編印成規范統一的價格目錄表,促使價格信息的收集、采購價格、價格分析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從而提高軍工企業貨物采購價格的管理水平。同時它也方便了采購人員掌控和查詢。軍工企業采購價格管理目錄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采購價格政策的制定、采購價格管理制度、主要采購物資的價格目錄。采購價格目錄作為軍工企業價格決策的指南和依據,應注意保密,防止泄密。
4、加強對采購價格審查監督,充分發揮專業審查和價格效能監察的作用。
日常的采購價格審核是物資交易中心要認真切實做好的重要工作,軍工企業紀檢察部門要對采購價格進行定期效能監察,及時發現價格管理中的不足,及時堵塞價格管理中的漏洞,防止貨物采購環節中出現不規范甚至不道德的行為。
五、實施采購價格監管
采購價格管理是物資采購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尤其對于采購成本的控制,資金的合理配置以及企業增加經濟效益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目前天源基公司的價格管理急需完善并加大監管、實施力度。
(一)建立價格管控體系
(1)建立價格檔案、價格目錄。物資部要對所有歷史采購的物資建立價格檔案,檔案資料應該包括當時采購的計劃信息、市場信息、各供應商報價以及合同談判過程中與價格相關的所有資料。另外需要定期編制采購價格目錄,將分散于采購人員和相關人員手中的價格信息集中化。在實施采購前,采購人員首先應該與歸檔的歷史價格進行比較,積極分析、調查差異原因[l41。對當下價格信息的把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收集,如通過供應商、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報價,通過相關行業的專業媒體,通過互聯網,通過同行或相關行業專業人員等方式進行最新市場價格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建立采購價格信息庫,為確定公平、合理的采購價格提供依據。
(2)建立價格評價體系。對重要物資的采購要建立完善的價格評價體系。由組織相關部門成員成立價格評價小組,針對重要的物資采購進行定期的價格評價,評價的依據可以參考價格檔案、價格目錄并結合當時的市場信息、采購環境等給出評價結論。評價體系的建立會促使采購流程的程序化、規范化,提高公司采購價格管理水平。
(3)加強采購價格的審批、監管力度。對于日常采購物資、貨到付款物資、非合同項下采購物資尤其需要加強采購價格的審批、監管力度。管理人員要進行把關,執行管理職,責,及時堵塞價格管理中的漏洞,防止采購過程的敗德行為的出現。
六、采購風險的回避
通過以上的綜合分析,筆者提出了以下幾種風險規避方案,以控制和降低軍工企業采購過程中的各類風險。
(l)建立采購風險管理和評估機制
采購風險管理是企業采購管理的重要內容,軍工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采購風險管理和評估機制,有效的采購風險管理可以減少和控制采購給企業帶來的各種風險。第一,樹立正確的風險控制意識,從經濟上、法律上明確風險管理人員的職責;第二,給與風險承擔者適當的采購資金籌措權、決策權、利益分配權,讓決策者在行使權利時,充分考慮日益變化的企業內、外部環境,謹慎決策;第三,實施獎勵制度,調動風險承擔者的積極性。第四,應明確風險損失賠償的方式,有效的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第五,逐步建立敏捷、完善的采購風險評估機制,全方位評估戰術層、戰略層和運作層上軍工企業采購風險可能帶來的,包括預期風險、中期風險和后期風險的評估等。
(2)維護和開發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
采購商控制產品質量、交貨期、售后服務、價格、技術等方面的采購風險的最有力保障是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采購商協調對上、下游“供一需”管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發展評估體系,加強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力度,對優秀合作伙伴實施獎勵制度;與此同時,在策略制定、技術研發和創新等方面,讓合作伙伴共同參與一起探討,并積極接受其好的建議,形成互利共贏。
(3)建立分類別、分階段采購策略
軍工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對采購商品具有不同的要求,確立分階段、分類別的采購實施策略,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由于“供應一需求”波動引發的采購風險,而且還能分散一次性采購造成的高投入風險。依照所要采購商品的特征、數量、重要性、可能提供商品的時間期限、供應商等進行分門別類,建立可選供應商資料和企業采購需求檔案,確定采購的實施途徑和方式,保障分階段、分類別采購方案的有效實施。必要時,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從優秀的、高技術水平、有競爭力的合作伙伴中獲取高質量、高管理水平的供應服務,可以對供應商加大管理投入力度。
(4)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加強溝通交流
為了方便企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和產品,應當建立專業化的采購信息平臺,及時地與供應商交流、溝通,明確其要配合的方向及要求,這樣才能幫助企業更準確、更方便地管理“供應一需求”信息,才能保證采購商品的及時到貨和補貨。另外,這種方式還可以降低軍工企業合作失敗、溝通不及時、缺貨、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及時的溝通也有利于采購企業實施應急措施,防止意外發生。還能得到來自供應商對產品應用和技術革新方面的建設性建議。
(5)加強合同管理,建立信任保障機制
采購商和所有合作伙伴之間有效合作的法律保障和最具有強制性約束的手段是合作契約,合同的制定必須遵循專業化、實用性、有效性、責任明確等原則,符合國家法律規定,還需加強合同實施中的具體管理,防止違約等與合同不符的行為發生。另外,軍工企業之間也要建立相互信任的保障機制,誠信為本,通過加強信任程度來保證合同的準確落實,可以大大降低商品采購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6)降低采購商的過分依賴性
采購商在產品質量和技術方面往往容易對個別供應商產生過分依賴,因此在這方面要控制由于依賴所引發的供應風險。一方面,軍工企業制定采購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盡可能分散采購風險;另一方面,軍工企業對重要供應商派遣專職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管理。
(7)縮短采購供應鏈的長度
為了降低供應鏈各個環節在交互過程中發生風險的幾率,可以通過縮短采購供應鏈的長度來減少風險,比如由物流效率、勞動力問題、能源成本、交貨延期等因素引發的一系列的難以預料的風險。還應增強采購供應鏈的有效性,去除不必要環節,從而大大降低采購管理風險。
(8)實施采購外包策略
采購外包策略是軍工企業將部分或全部采購業務外包給第三方采購服務公司或其他企業,間接獲取外界資源,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的一種管理方式。外包可以轉移軍工企業的采購管理成本,以突出和加強核心業務的管理,這種方式對一些中小型企業作用非常巨大。
(9)提高采購從業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
在正確分析供應和采購市場復雜變化的基礎上,提高軍工企業采購團隊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制定綜合的采購策略和計劃,同時,建立必要的風險應急措施以應對復雜的供應鏈環境,提高采購的質量和效率,減少或消除由于管理人員的失誤失職導致的各種風險。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辯證性和階段性,目前,我國軍工企業對采購風險管理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決策失誤現象大量存在,采購風險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強化和提高。另外,在供應鏈采購環境下,企業采購產品的標準化、流程的規范化、研發的共同性、“共擔風險”和“共同贏利”目標趨勢等都使得采購的風險大幅度降低。所以,如何尋求合理的采購方式來降低采購風險是采購風險管理面臨的新課題。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2
摘要:從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入手,探討了供應庫存管理和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論述了信息技術為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 成本管理 準時采購
1、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在于構建靈活有效的供應鏈,實現物流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物流企業要尋找到能夠長期合作的伙伴。因為一個理想的供應商不僅可以幫助物流企業降低物料成本、購買成本、運輸成本、生產成本以及存貨成本,還能減少產品抵達市場的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顧客滿意度。
2、供應鏈庫存管理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系統,是指供應商在客戶的允許下來管理客戶的庫存,由供應商決定每種產品的庫存水平和維持這些庫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的情況下,雖然零售商的商品庫存決策主導由供應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決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導。
經研究可知,VMI作為一種建立在零售商—供應商伙伴關系基礎上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減少成本,還能為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加速資金和物資周轉,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實現多贏。其特點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做出計劃,供應商從零售商處獲得銷售活動;另一方面供應商完全管理和擁有庫存,直到零售商將其售出為止,但是零售商對庫存有看管義務,并對庫存物品的損壞負責。
聯合庫存管理是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著重強調雙方共同制定庫存控制計劃,使庫存管理成為供需雙方連接的紐帶和橋梁。
總之,實行聯合庫存管理,構建一體化的物流系統不僅能使經銷商的庫存更低,使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更低,而且還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更有效地運輸物品。這是因為經銷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戶,能更好地對客戶要求作出更快地響應,并為購買產品安排融資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從而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3、供應鏈成本管理
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物流企業的競爭已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各企業所在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由于供應鏈成本流的特性會直接影響到供應鏈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不僅要提供最優的服務,還要使產品以最合理的`成本進入市場。供應鏈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業通過整合外部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反應能力、改善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顯然,通過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物流企業可以有效地減少成員之間不必要的重復工作,建立共享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這樣就能減少庫存量和資金占用,讓庫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供應鏈通過各物流企業的優化組合,成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渠道。它除去中間不必要的環節,有效地減少了流通費用,使供應鏈的流程簡單化、高效化和低成本華。
4、信息技術: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4.1信息技術是供應鏈管理的有力保證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以計算機和信息為特征的知識信息時代。為了在市場中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物流企業必須重視信息在物流生產經營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業是一個多層次系統的有機結構,為了實現物流發展的目標,物流企業必須通過信息的不斷傳遞,一方面進行縱向的上下級信息傳遞,把不同層次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另一方面進行橫向的信息傳遞,把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人、財、物和產、供、銷之間的復雜關系。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由網絡信息系統組成的知識信息社會里,物流企業還需通過網絡,捕捉最能創造價值的經營方式、方法和技術,創建網絡化的物流運作模式。
4.2通過信息共享減小需求放大效應
減小需求放大效應的有效方法是在供應鏈內部為每一個成員企業提供有關客戶實際需求的全部資料,供應鏈的每個成員便可以使用客戶的實際需求數據來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而不是僅僅依據相鄰下游企業發出的訂單來預測。
4.3通過信息集成改進生產計劃和控制
借助信息技術,供應鏈成員企業可將生產計劃和實時的生產進度信息傳遞給全體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產的計劃和控制。
顯然,通過供應鏈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應鏈上游企業便可清晰了解下游企業的生產和調撥物資,實現準時供應:而下游企業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庫存,同時柔性調節自己的生產計劃。
總之,通過及時共享信息,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便能緊密銜接在一起,從而避免供應鏈出現供需脫節的現象,確保供應鏈的整體利益。
4.4通過信息集成實現準時采購
要實現準時采購,供需雙方必須圍繞訂單進行同步運作。當采購部門產生一個訂單時,供應商就應開始著手進行物資的準備工作。而與此同時,采購部門應編制詳細的采購計劃,對方的制造部門也應開始生產的準備工作。這樣,一旦采購部門把詳細的采購訂單提供給供應商時,供應商就能迅速地組織生產。而當客戶需求發生改變時,采購訂單又驅動制造訂單發生改變,這是一種快速的改變過程。
由于采購部門的主要工作事溝通供應與制造部門之間的聯系,使供應鏈系統得以準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從而降低庫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庫存周轉率,所以這種準時化訂單驅動的方式大大簡化了采購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盧燕銘.供應鏈管理的新趨勢【J】創新物流,20xx(3)
【2】高本河,繆新,沐朝.供應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xx
【3】秦小艷.我國降低存貨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徑【J】中外物流,20xx(8)
【4】張長青.采購供應鏈上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xx(1)
【5】(英)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xx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3
經過為時16周的課時,來學習《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這門課程。從概念篇,戰略篇,運作篇和專題篇四個部分學習,從宏觀系統上去認識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相關理論。
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我帶著解決以下五個問題嘗試著學習。包括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處理,物流企業和生產制造企業物流的視角差異、物流管理戰略與戰術問題的區分與協調、反映物流領域的最新研究與實踐成果及理論性與實用性相合共五個問題。 學習的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從被動地聽老師授課,起初就覺得本課程理論性太強,而可感性又不高 ,難以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理論,沒法更好地學習此課程;二對課本上所提到的案例加上老師的講解后,案例具體的指出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的對映的解決措施,我對課程理論的學習進入了半知半解的狀態,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感悟;三在參觀企業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的接觸到了幾個物流企業,通過這些實踐內容,我對書本的理論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感性有了進一步地提升;四對比自己本學期所學到的的知識及能力,感覺自己在具體提出相關解決措施的時候,沒辦法更好地調研、分析,得出解決的方案,理論與實踐的兩者結合不夠,沒辦法列出更為具體切行的方式以解決問題,提出方案的可操作性都有待提升。
自己學習方面的轉變由只是聽老師講解,轉變到了自己主動去了解、學習。通過自己上網下載相關案例,學習更多的東西。這就是我
這學期有學習進步的地方。
不足之處:由于是第一次學習本課程,自己沒辦法去了解到哪些途徑與方法能夠更好地解決我們的問題。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明顯地感覺地感覺到了,在看待問題,分析、解決具體問題方面的能力,明顯不足,心態上有些急切,很想學習相關方面的'具體解決問題的知識,進一步提升自己。
在進一步學習的方面,我希望老師能再強化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指在合適的時候指出學生的不足及問題,讓學生更好的意識到問題,有何途徑去更好地解決問題,灌輸樹立學生們樹立這方面的意識或習慣。
學生與老師的溝通不足,導致學生上課沒辦法更好地與老師所講解的內容,能有知識、思想或思維上的碰撞,擦出思維碰撞的火花。 在上課之前,老師能先提前跟下節課有關的案例,課后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前思考提出相關的問題,課上引導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思考與討論中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問題,怎么去解決問題,為什么要這么去解決問題,如何具體的提出相關可行具體的方案去落實。這樣子就能更好地讓學生對理論與運用有更深地認識了。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4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商品貿易的交易范圍也逐漸的擴大,社會物資不僅實現了空間上的移動,也進一步挖掘了其廣度和深度層面的發展空間。傳統的物理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只有通過不斷優化信息流、資金流及物流的資源整合,才能使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得到較大提升。
一、 現代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供應鏈管理實質是一個擴展企業概念,隨著當前企業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促生了新競爭環境下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出現,其借助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有效連接起原材料生產商、供應商、分銷商、及最終的消費者,將這種連接構成一種一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講求讓貿易伙伴具備多重的身份,在物流活動中,既可以是供應商,更能作為供應商的客戶[1].作為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了物流行業中的各種組成部分,如貿易伙伴關系、信息流、資金流等等,將其凝聚為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整體規劃物流企業的源頭原材料供應商直至零售商,讓企業整體流程達到最優,在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總的交易成本,繼而促進物流企業的完善發展。就當前的物流行業發展環境來看,其所起到的- 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供應鏈管理對現代流通方式的創新。物流企業的運營中,其中的流通方式在傳統稱謂上,被叫做零售和批發,這是由其所處的時代特點所決定的,在電子商務進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零售被稱為C2C或B2C,而對應的批發則被稱為B2B,綜合以往的發展來看,在傳統的批發在社會商品的流通中占據的份額即為B2B,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對社會資源的配置等方面,從流通方式的革命視角來看,物流企業更希望自己的商圈相對穩定,這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供應鏈管理所能做到的[2]。
(二)改變現代社會競爭的方式。根據以前的物流行業發展來看,企業之間的競爭為其行業企業競爭的主體,細分之下有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間的競爭,也可能表現為同業之間的競爭,但是不可否認,這種現象帶來的結果多數情況下會對生產和流通的規律和次序造成破壞,進而影響到了企業的效益,而從以往的發展實例來看,嚴重的情況下會加速產品的滅亡,更多的表現為一種低檔次的競爭方式,在其對應的手段方面,往往以降價為主,這將嚴重威脅到企業自身在未來的有效發展。現代供應鏈管理的大環境下,更注重于促使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以往社會競爭主體的改變,使其逐漸轉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組織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程度逐漸走向了臺前,成為了競爭主體的核心所在,使其成為了現代信息技術更高水平的競爭,對于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路徑
(一)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供應鏈管理中應用最為普遍,也是新時期物流發展的技術支撐,在向供應鏈管理轉變的過程中,勢必要用到的對應的數據庫系統的共享及EOS系統、POS系統等等,對于Intranet、Extranet的商務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和加速作用,并以此為基礎加速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使得物流工作更為便捷有序。物流對現代供應鏈的形成和連接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夠優化、改造當前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并且在物流發展的基礎上,也促進了生產和流通企業物流外包現象的出現,并借助于后續的降低成本等方式,讓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最終引起了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變化[3].此外,就物流發展中的配送方面而言,向供應鏈方面的轉變,使得其發展中需要更為專業的物流配送,亟待提高物流配送服務的水平,以適應供應鏈的管理在物流行業的運作,引起了物流方式的改變和發展,這時,第三方便隨之出現,基于情況的不同,甚至于會出現第四方,這也使供應鏈管理運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綜合來看,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是實現傳統物理管理向新時期現代化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根本動力。
(二)以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工作導向
在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大環境下,現代物流企業若想合理運用供應鏈管理模式獲得高效發展,就應注意到企業運營中跨企業的資源整合,該企業管理模式必然讓維持和管理客戶關系變得更加重要,因此,企業物流的`源動力是客戶需求,物流增值方案管理更是物流也從單純的物的處理應當提升的方向所在,針對服務對象的不同和要求的不同,物流企業勢必需要度身定制可行性服務,具體細化而言,就是需要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結合整個管理的供應、生產等一系列過程,在其中的各個環節體現這種管理的價值和理念,組織其必要的物流供應鏈,并從企業自身競爭力等方面出發,確保其無繞道、無等待及無中斷等,繼而有效地為企業的發展形成一種增值物流供應鏈,帶動企業在同行中脫穎而出[4].
(三)優化企業內部與外部的資源整合
從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來,供應鏈的競爭逐漸成為了新時期物流競爭的關鍵所在,這必將成為未來很長時期內的物流發展趨勢,將來勢必需要更科學的物流規劃和生產管理。所以,當前的物流企業發展中,企業若一味注重自身的利益,轉而使得對應合作伙伴的利益被犧牲,用這種代價去追求所謂的“零庫存”,這樣的發展模式必將失去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勢,基于此,筆者認為物流企業應當在向供應鏈轉變方面注重的聯合各節點的企業,有效地聯系起管理和產品等各個方面,改變交易雙方利益對立的傳統觀念,借助于各物流企業之間的聯合與合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和社會資源,促使物流企業供應鏈競爭力得到全面提高[5-6].
(四)完善信息共享和物流管理體系
筆者認為在向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對于物流整合所需要的信息,供應鏈節點企業應當做到與其他企業的分享,這種發展模式有助于有效的物流管理體系的形成,此外,基于企業發展的需要,對于其功能要素,勢必需按系統工程的原理對其進行整合,借助于信息系統平臺的建立和支持,完善對大量信息、數據的采集及后續分析等,并在企業的發展中注重對其及時更新,因為物流企業和供應鏈中,勢必需要進行相應的信息交流溝通[7],任何一個節點企業之間更是如此,企業應建立面向客戶的物流數據信息平臺,并保證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產、供、銷關系的協調與控制上做到更完善和更合理,確保其能及時反映物流活動和其資金狀況,并結合用戶組成及實際需求的不同,為客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形成以客戶為導向、信息資源高度共享的格局,完善企業自身業務的發展,且其自身在市場的競爭力也將不斷地得到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物流管理主流,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以上本文以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特點及優勢為主線,進一步闡述了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的策略,為當前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建鑫。 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變分析[J].電子商務,20xx,10:45-46.
[2] 李春學。 企業由傳統物流管理向現代供應鏈管理的轉型研究[J]. 時代金融,20xx,03:214+216.
[3] 劉爽,薛林燕,王虹。 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及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方案設計[J].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3:333-336.
[4] 賈瑞峰,商麗景。 基于現代供應鏈管理視角的中國農產品物流組織創新研究[J]. 物流技術,20xx,17:377-379.
[5] 郭曉惠,任海艷,錢方遠。 基于集成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現代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 物流技術,20xx,21:354-356.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15
供應鏈管理的看法與風險以及對策 上了一學期的課,對供應鏈管理也有了一些看法與認識。()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合作,會因為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經濟、法律等因素的變化,而導致各種風險的存在。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與方法,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在給企業帶來價值與競爭力的同時也增加了供應鏈上企業的風險。因此,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在新形勢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什么是供應鏈管理
所謂供應鏈,其實就是由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它包括原材料生產、零部件加工、產品裝配、分銷、零售到最終消費等過程。供應鏈是一個圍繞核心企業的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最終客戶組成的網鏈結構。每一個企業都在整個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都是有著一個或幾個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個供應鏈中,同一企業可能既在制造商、倉庫節點,又在配送中心節點等占有位置。供應鏈管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應商、制造商、倉庫與商店的一系列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使生產出來的商品能以恰當的數量,在恰當的時間,被送往恰當的地點,從而實現在滿足服務水平要求的同時使系統的成本最小化。它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和想法,通過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從某一個的企業角度來看,是指企業通過統籌改善和促進整條供應鏈關系,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獲得企業的競爭優勢。供應鏈管理通過優化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而對企業的有效性管理。供應鏈管理整合并優化了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而供應鏈的特征有一下幾點:1復雜性2動態性3面向用戶需求4交叉性
二、什么是供應鏈風險
企業運營中存在許多的諸如需求不確定、信息不對稱以及供應商不穩定等因素,而且供應鏈網絡上的企業之間是相互依賴的,任何企業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波及和影響其他企業,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正常運行,甚而導致供應鏈的破裂和失敗。因此,供應鏈風險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應運而生。供應鏈風險是一種潛在的影響,它會利用供應鏈系統的脆弱性對供應鏈系統造成破壞,給上下游企業以及整個供應鏈帶來損害和損失。供應鏈風險管理是通過識別、估計供應鏈風險,并在這個基礎上有效控制供應鏈風險,通過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來統籌處理供應鏈風險,并對供應鏈風險的處理建立監控與反應機制的一整套系統而科學的管理方法,其目標包含損失前的管理目標和損失后的管理目標。損失前的管理目標是避免或縮小損失的發生;損失后的管理目標則是及時恢復到損失前的狀態,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完整目標。
三、關于供應鏈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供應鏈風險識別是有效進行供應鏈風險管理的首要階段。風險識別是發現隱藏風險,分析供應鏈的每個環節、所有參與主體及其所處在的環境,找出可能影響供應鏈的風險因素,掌握風險特征,確定風險來源及其相互關系的過程。 供應鏈風險的體現形式很多,任何對供應鏈的運行有潛在影響的因素都可以看做其體現。從一般的供應鏈運作的風險出發,供應鏈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供應鏈系統的信息傳輸錯誤。這是由于人為或其他客觀因素導致的風險,如IT技術的缺陷、網絡傳輸速度、服務器的穩定性和運行速度、軟件設計中的缺陷以及信息傳遞方面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互聯網規模越漸擴大,供應鏈已成為廣大企業的運作模式,而不再是擁有強大資金實力的少數大型企業的專利。而且供應鏈規模越大,結構越趨復雜,供應鏈上發生信息錯誤的機會也就越多。
第二,供應鏈成員的自私性和利益分配的不確定性。供應鏈系統作為一個巨大的利益共同體,每個成員企業都有其獨特的背景與各自所要謀求的利益,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各企業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差異,這些或多或少的差異在不同程度上決定著各個合作企業能夠獲利多少,這中間的平衡影響著供應鏈的穩定與否。各成員的互相協調才能建立理想的供應鏈,各成員之間彼此信任才能實現共同盈利。但由于各個企業的優勢是獨立的,它們沒有從屬關系,有的企業不得不依賴某個或某些獨特的企業,因此實際的運行并不是如此,企業在運作中會都竭力確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這種脆弱的合作的'關系隨時會被打破。供應鏈整體利潤是以各企業利潤為基礎的,在整體利潤一定條件下,各企業都想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就導致了各企業利潤分配的此消彼長。某個優勢水平弱的企業獲利水平較小就會導致其要么拒絕合作,要么消極合作,而這些都影響甚至不利于供應鏈的高效運行。例如,供應鏈上某一壟斷企業改變了生產方式
,獨自決定本企業的運行,使得先前的約定和合同失效,談判機制破壞,這樣就會對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一旦出現該情況,整條供應鏈就會崩潰。 第三,供應鏈成員企業文化差異方面的不確定性。供應鏈為了得到高額利潤,供應鏈中的各成員在地理位置上跨度很大,其通常不會局限于某一區域,它們往往會統籌策劃。供應鏈是一個動態的戰略整體聯盟,其往往區別于某個單個的企業文化,但是其又受到單個企業獨特的文化影響,因此這就導致了整個供應鏈上企業的文化具有遲滯性。在企業經營理念和文化制度上和在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等方面都具有著明顯的遲滯性。不同的企業文化會導致對相同問題的不同看法,從而采取有差異的處理手法,最后產生不同的結果。各企業的管理理念、價值觀、企業目標、員工素質等各有特色,全球供應鏈還存在地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這些因素都不利于供應鏈目標的實現,是潛在的風險之一。 第四,信息的不對稱性。在供應鏈中,從上游到下游節點企業數目眾多,要使供應鏈能夠擔負起對最終用戶需求的快速反應,前提條件是供應鏈必須建立起一條貫穿所有節點企業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把與供應鏈運作有關的信息實時傳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的總集成,使節點企業在任何狀態下都知曉與自己有關的信息,同時進行快速反應。但實際供應鏈的節點企業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將相關信息當作商業秘密加以封閉,不愿與上、下游企業共享,結果導致整個供應鏈的信息不能順暢流通,信息不對稱與信息流阻塞就會客觀存在,信息風險也會隨之產生。例如,對于供應鏈管理來說,由于上下游企業信息的不對稱性,上游企業往往存儲比下游企業需求量大的貨物,這樣需求量的逐級放大就會產生“牛鞭效應”。庫存量的過多是供應鏈的潛在風險之一,也是風險管理的。
四、應對策略
為了保證供應鏈的穩定和正常運行,企業必須針對供應鏈運作的環境、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等,分析和找出可能存在的任何風險,并對各種風險及其特征及時進行分析,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保證供應鏈運行狀況時刻處于被有效的監控狀態,防止風險的發生。針對潛伏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旦有災難發生,盡量是損失限制在最小范圍內。
(一)柔性化的防范策略
柔性化策略是消除有外界環境產生的不確定性的一種重要手段。供應鏈合作中需求和供給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企業或供應鏈成員特別是主要成員采用這種策略,可以將由不確定因素引起的風險限制到最小。首先,通過設施轉移來降低不確定性引起的風險。如,在設計供應鏈時,考慮利用當地的工廠或具有不同優勢的配送中心等,一旦外部環境又不確定性因素發生,這些具有柔性的工廠或配送中心的利用或放棄,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風險的作用。其次,是產品的轉移。由于柔性化策略使工廠分布在世界各地,可以根據生產環境將某些成本高、收益低的產品轉移到成本和收益有更大優勢的工廠去。
(二)與供應鏈成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為了確保供應鏈中供給渠道或產品供應的穩定,企業需要努力與供應商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建立一種信任、合作、開放性交流的供應鏈長期關系,加強與伙伴之間的信息互動和共享,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了預防風險,企業還需要發展多種供給方式、多地域的供應渠道,加強對供應商的供貨情況進行跟蹤與評價,一旦發現供應鏈渠道出現問題,可及時調整供應鏈戰略,以防范可能發生的風險。
(三)制定多發時間應急預案
供應鏈是多環節、多通道的復雜系統,它的風險防范和應急工作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過程,必須從多方面、多層次上加以考慮。在平時的供應鏈運作中,企業就需要預先制定處理突發事件的對策和緊急處理方法,對于一些偶發但破壞性大的風險,可預先制定應變措施,避免臨渴掘井,手忙腳亂,減少乃至避免災難給供應鏈及其成員帶來嚴重后果。這樣,在預警系統發出預警后,企業可以對突發事件的發生有所準備,通過預先制定的策略和步驟來化解風險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四)防范信息風險
防范信息風險需要供應鏈企業間建立多種信息傳遞渠道,實現供應鏈成員間的實時信息交流和共享。由于全球化的供應鏈網絡結構以及鏈上成員間的業務關系都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支持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網絡基礎設施和通信手段等,能確保供應鏈上的數據完整、可靠、安全和快速地傳遞,并得到處理;需要有搞可靠性能的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來加強各成員間交流和共享,消除信息的失真,優化決策過程,從而降低不確定性應訴的干擾,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五)采用外包策略分散風險
將生產業務交于外包商,同時將可能發生的風險也分散開來一樣,采用業務外包的方式可以降低委托方的經營風險。但這種風險并不是從根本上消除了,而是原封不動地轉移給了外包商,使外包商的風險程度因此而相應增加,他們同樣需要去規避這些風險。
(六)加強日常風險管理
為了減少風險的發生,企業必須在日常業務中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并持之以恒。要建立有效地風險防范體系,就必須建立一套預警評價指標體系,將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因素都放進該系統中,采用預訂的方法和手段對他們盡心監控。在風險發生之前,預警系統能夠及時、可靠地發出預警信號。在正常業務流程運作過程中,如果預警系統中的某項指標偏離正常水
平并超過特定的“臨界值”,發出預警信號,企業則按照預先制定的防范措施對事件進行處理和補救。
在供應鏈管理下應該減少以上幾種風險,把風險做到最低,這樣才能夠把供應鏈管理做好。現在供應鏈管理越來越重要,它能夠實現最佳業務績效 ,從而增強整個公司業務的表現。高效的供應鏈設計、供應成員之間的信息分享、庫存的可見性和生產的良好協調會使庫存水平降低、運輸作業更為有效 ,并改善訂單實現率及其它一些關鍵的業務功能。所以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把供應鏈管理的很好,那么這個企業就能夠使得利益最大化。在供應鏈管理下應該減少以上幾種風險,把風險做到最低,這樣才能夠把供應鏈管理做好。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08-04
(合集)供應鏈管理的論文08-05
供應鏈管理論文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論文02-06
供應鏈管理論文02-12
供應鏈管理畢業論文03-25
供應鏈管理論文07-26
【精】供應鏈管理論文07-27
企業供應鏈管理論文06-08
物流供應鏈管理論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