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組織行為學的作用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組織行為學的作用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從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到高職院校將從應屆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以及農民工中擴招100萬人,這就意味著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將面臨起點不同、年齡不同、目標不同的學生群體,學生的管理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作為職業類院校的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適應當前學生的個性發展,旨在結合組織行為學,分析人與組織、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人的行為規律,創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同時,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主動參與班級管理中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生為本。
關鍵詞:
組織行為學;高職;班級管理;
引言:
組織行為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以及計算機等各類學科形成的,以行為學為基礎,系統地研究人在組織中所表現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學科,在不斷探索中總結發現規律,激發組織內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在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的群體性關系與學生的行為等,都需要組織行為學的相關研究提升個人的行為能力,強化班級群體的凝聚力,提高學生個人的創造力,簡而言之,組織行為學理論的科學合理運用,對實現高職院校班級管理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組織行為學相關理論概述
1.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理論的精髓強調創造性、自主性、責任心等心理品質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積極倡導人的潛能的實現。人本主義思想關注的不僅是關于人的認知發展,更關注一個人的情感、動機、興趣的發展規律,強調在管理中更注重對學生內心世界的了解,順應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以及個性差異,以達到激發學生的潛能的作用,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次,人本理論重視組織文化的培養來規范組織成員的行為,通過完成組織目標促進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1.2、激勵理論:
激勵是以滿足個人的某些需要為條件而使其產生去做某事的意愿,組織行為學提高激勵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對激發動機的探索,相關研究成果主要歸納為三大類:一是內容型激勵理論,主要是激勵內容的研究,二是過程型激勵理論,對動機形成過程的研究,三是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主要是關于調整和轉換人的行為的研究,將組織行為學中的激勵理論運用到高職類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調動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班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
2.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傳統班級管理強調制度的管理而忽視了思想上的引導。
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以往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強調“管”,面對問題主要靠“堵”,學生不能真正理解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影響了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造成班級管理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團隊意識不強,班級管理流于形式,達不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2.2、招生方式發生改變,管理制度相對滯后。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途徑逐漸實行多元化,學校將面臨起點不同、年齡不同、目標不同的學生群體,原有的學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整的問題日漸凸顯。制度以執行力為保障的。"制度"能對個人行為起到約束的作用,前提條件是要確保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即有強制力保證其執行和實施,否則制度的約束力將無從實現,對人們的行為也將起不到任何的規范作用。學生管理制度要具有強制力,致力于規章制度要符合時代的特征,要體現出不同人群的需求,可操作性要強,并確保制度制定的嚴謹性以及執行中的權威性。
2.3、學生自我管理、責任意識較差。
大學生一般正處于青少年初期,智力發展達到相對成熟的水平,思維的批判性和獨立性增強,但是由于缺乏社會實踐與對自我的正確認識,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較弱,情緒波動較大,面對復雜的環境和事件時,容易迷失自我。其次是責任意識不強,對于班級事務都報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缺乏主人翁意識,這需要管理者在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加強教育和引導,在不斷的實踐中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培養責任意識。
3.組織行為學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3.1、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現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逐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從被動管理向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方向轉變,建立學校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系,突出“以學生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以學生為本,就是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價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3.2、以目標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
人因為有目標才偉大,班級也因為有目標才能有前進的方向,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樹立班級目標和學生個人目標,目標要有可操作性,在不斷達成小目標的同時向大目標靠近,讓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不斷追求進步的熱情,才能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才更有利于班級學生的成長成才。
3.3、以文化為引領,提高班級凝聚力。
組織文化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組織成員逐步形成的共同價值觀體系,并具有區別與其他組織的獨特性,起到導向、激勵、規范行為的作用。一個組織必須有共同目標、共同行為準則,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來提高組織成員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使組織更具有凝聚力。可見,組織文化對一個組織來說至關重要。通過將組織文化建設滲透于班級管理工作中,增強班級管理的內聚力和持久力,保證了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突出組織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凝聚的意識形態,營造積極、向上,團結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的發展成才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友慶.組織行為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管理研究,2018.
【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組織行為學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的論文06-09
高職院校企業戰略管理學探索論文04-11
企業管理中商務管理的作用和舉措論文04-14
高職院校混合學習模式設計與應用探究論文05-03
試析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斜學化05-29
淺談高職藥品營銷與管理的課程論文06-24
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4-16
談音樂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4-14
班級管理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