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成本管理雖取得長足進步,卻仍然存在若干,應執行采用全員成本管理,強化一線統計,并作好產品設計的成本控制。同時還要堅決壓縮行政開支,提高資金運行效率,估算機會成本,尋求滿意決策方案,從根本上降低產品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關鍵詞: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可行途徑;非生產成本
與大型企業、尤其是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相比,中小企業雖有結構簡單、決策迅速、反應敏捷等優點,但亦存在由于生產經營規模偏小帶來的先天弱點,主要體現在生產效率、技術進步、資金籌措諸多方面。由于難以形成最佳規模生產,每位員工所創產值偏低,銷售及管理費用又往往偏高,導致中小企業獲利能力一般低于大企業。而中小企業技術起點相對較低,工藝、設備往往落后,高級專門人才不足,加之資金因素,很難實施全面技術更新。因此,中小企業更應強化成本意識,注重成本管理。 隨著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全面建立主義市場體制,實施和鞏固企業制度,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進步。但就成本管理層面考察,仍有一些企業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場競爭力和盈利空間,制約著企業壯大。
一、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企業領導成本意識不強。具體表現在分解產品成本時,不是認真按產品設計要求,按零部件工藝流程的成本形成逐個,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級填報、匯總,只憑主觀印象算大帳,按產品成本切成工時、材料消耗、管理費用等大塊分攤;有的認為成本統計只是雞毛蒜皮之小事,很少過問;還有的認為企業產品結構簡單,生產周期短、工序少,不值得搞成本統計。凡此種種,難以發現成本形成中的問題。
(二)未能及時收集原始成本數據。大多數中小企業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或未將系統末端延伸至生產班組,即不是由班組直接將原始數據輸入系統,仍然采用填寫報表,再由專業人員將報表數據統一匯總或輸入微機。有的操作工和班組長不認真填報工時、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報數據和數據失真;有的未能及時隨班填報,而是事后補填,由于時過境遷,單憑記憶湊數,很難保證準確;還有的字跡模糊,或將表格沾上油污,致使辨認困難。
(三)統計表格不夠合理。有的企業印制的統計表格,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產生歧義,且不能適應不同產品、不同工序的特點,填報費力,匯總困難,嚴重者能引起生產人員厭煩甚至反感,產生應付心理,自然填報質量。
(四)產品設計的成本意識缺位。有的企業盡管采取措施強化成本統計,如分車間獨立進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材料和工時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于沒有把好產品的設計關,忽視了產品設計階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統計工作,致使產品一投產就出師不利。
(五)市場營銷費用過高。中小企業雖然營銷渠道較短,但由于促銷活動頻繁,人員費用過大,單位產品營銷費用一般偏高,產品檔次不高,容易過時,有時會陷入要么退出市場,要么降價促銷,壓縮利潤空間,甚至蒙受虧損的兩難境地。
(六)行政費用超支嚴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小企業雖然組織結構相對簡單,但隨著規模不斷擴大,仍免不了設置或增添若干職能單位,加之對外應酬面廣,行政管理費用難以控制,這勢必會增加產品的成本。
(七)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領導層決策的失誤,都要由整個企業承擔損失。由于產品開發、市場選擇、資金運作不當,由于優柔寡斷、或議而不決,喪失的發展機會,都直接或間接增加企業開支,必然拉動產品成本上升。
二、強化成本管理的可行途徑
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充分發揮地利、利用人和,在市場競爭中樹立價格優勢,爭得一席之地,應作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實行全員成本管理。不論是企業主管、生產或財務負責人,還是全體員工,都應樹立成本意識。要進行全員成本,使大家明了企業成本與本職工作的關系,把員工的個人利益與填報原始數據聯系起來,獎優罰劣,進而造成人人關心成本,個個獻計獻策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一線統計。全員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過程的動態管理。要糾正只抓產值、利潤等大指標,忽視一線質量和成本數據的錯誤認識。如果產品生產工藝落后,操作人員技術素質低,責任心差,不注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節省原材物料,必然導致材料與能源消耗過高,成本上升,影響產品市場競爭能力。
應設計科學、簡明的統計表格。產品生產過程是成本形成與統計的過程,對生產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臺設備、每位操作者所發生的材料與工時消耗數據,都要及時記錄,準確填報。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從本企業的產品與工藝、設備、人員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好適用于本企業的統計表格。并盡量為一線人員著想,表格要簡單明了,不生歧義,且提倡一表多用。
(三)做好產品設計的成本控制。在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開發新產品,不僅要作到市場可行,技術可行,還要注重經濟可行。市場可行,是指企業產品必須適銷對路;技術可行,是指企業具備制造該產品的設備、工藝、人員條件;經濟可行,則是指該產品有利潤空間。有的企業強調市場導向,也有的企業搞成本導向,其實二者是一致的。在生產力發達、進步、商品豐富的今天,賣方市場已全面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需求是企業產品開發的源泉。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是企業產品開發永恒的努力方向。
產品設計者的成本意識至關重要。任何廠家開發的產品,不論其功能選擇如何科學合理,倘不注意簡化產品自身結構,合理挑選制造材料,改進加工工藝,降低生產成本,都可能因價格高于同行企業的同質產品,市場競爭處于不利地位乃至夭折。
在產品設計階段,必須對材料質量、加工工藝等作好成本估算,既要保證關鍵部件的過硬質量,又要防止對非關鍵件、非配合件精度要求過高,從而加大此類零部件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造成因質量過剩而引起的浪費。如果產品各零部件功能都能與其相應成本相匹配,且與產品整體使用壽命基本一致,便實現了產品制造成本的優化。
(四)選擇適宜的目標市場,按單生產。根據市場集中原則,應在全面市場分布和動態基礎上,選擇一個或少數幾個目標市場,投入企業全部力量。由于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營銷能力有限,用于廣告宣傳的資金不足,撒開大網,漫海捕魚,必然難有所獲。而相對集中的市場可培育相對優勢,提高局部市場占有率,且能節省營銷開支,獲得相對完整的市場信息,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貨生產外,一般廠家宜采用訂貨生產。各協作廠家間可按訂單,形成產銷,既可避免生產的盲目性,又能保證產品質量,且要特別重視按合同期限交貨,以建立良好市場信譽。訂貨生產能有效克服產品滯銷,加速資金周轉,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資金不足的困難。
三、科學決策,降低非生產成本
企業的一切經濟和管理活動,都是有成本的,且最終影響到產品成本。廣義的成本管理,既包括生產成本管理,也包括非生產成本管理。
(一)堅決壓縮行政開支。行政開支是非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壓縮行政開支,說起來容易做卻難,既可能流于口頭空喊,又可能激發上下級和部門之間的矛盾。在實際操作時,可參照管中的零基行事。
零基理論的含義,是說在遇到難題爭執不下時,各方都退到起點,即從零開始思考。據說該理論曾成功用于美國的國防預算:在美國討論軍備預算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上,海、陸、空等各兵種、軍種巨頭均強調自身重要,擺出上屆已實現的預算數字,聲稱理應繼續擴大投資,吵得“臉紅脖子粗”,再龐大的軍費總額也滿足不了各方胃口。此時國防大員請教管理學家如何穩住和引導局面,學者則建議用“零基理論”:將以往按軍兵種分割預算予以改革,各方均按軍需項目呈報,說明該項目(如新建航母,新購換代戰機……)的重要意義和所需費用,且上屆各方所得實際軍費數目一律不再作為基數考慮。由國防部組織專家,對所有呈報項目按其對美國防務和全球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予以排隊,按次序分撥經費,優先保證重點項目獲取足夠資金。如此以來,排在后面的項目可能得不到所需資金,只能分步實施,或干脆下次再報。零基理論和成功實例對我們很有啟示。行政費用超支,是領導頗為頭痛的事,就拿電話費來說,通常的作法是,在上月實際發生的費用上,各科室一律壓縮同樣的百分比。原本大手大腳的科室并未感到多么吃緊,原本就“精打細算”的科室卻可能就會受不了,怨聲載道在所難免。其實,若按零基理論,不管上月花了多少電話費,各科室重新申報業務需求和話費預算,再組織審核、評定,肯定比“一刀切”效果好得多。 不論規模大小,都要與外界聯系,開展公關活動。適當節省開支,是企業公關應當注意的問題。公關活動不是為著擺闊比富,而要講求實效。切莫過分熱衷于轟轟烈烈,一味追求場面大、佳賓多、規格高、禮品重,陷入越是奢華、越大、效果越好的認識誤區。有句古語,叫“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告誡我們不要亂花錢,而要會花錢。
(二)講求資本運行效率。中小企業資金規模不大,融資渠道有限,若盲目投資,孤注一擲,遭到挫敗,可能一蹶不振,投資活動需倍加謹慎。不可過分追求尖端技術和產品,更不能將自身拴到“夕陽”戰車上。對欲采取的投資方案,大到調整生產方向,小到增加花色品種,都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可行性,以求穩扎穩打,避免失敗。不要輕易冒“畢其功于一役”的風險,企圖一步到位,對企業實施脫胎換骨式的改造。
但亦不能因循守舊,一味維持現狀,要不斷改革工藝,更新設備,還要關注我國乃至世界范圍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積蓄資金、技術和人才力量,瞅準時機,實現產業升級,最大限度發揮資金運行效率。
另外,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與大型企業并存甚至抗衡,必須突破小而全的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掛靠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可能是一條捷徑,但必須評估風險,找準合作伙伴。其實,處于同一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形成聯盟,通過合資、技術交換、產能互換、市場共享等方式,亦可顯著提高產品開發、市場開拓能力,大幅降低設計、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且搞活資本運營。
(三)估算機會成本。在計劃經濟年代,政府辦事,企業生產,更加強調影響而不是經濟實效,甚至曾有“不要算經濟賬”的極端說法。這些年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企業置身市場環境,講求經濟效益,情況已有根本改觀。但習慣上我們在作出某項決策、估算收支時,均以成本(又稱賬面成本)為依據,很少考慮其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當我們選取某個決策方案時,必然要舍棄其他(一般還有多種)決策方案,所有決策方案的最高預期收益便是所選方案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提示我們,一切資源都是有成本的。由于資源的日益稀缺性,為了實現可持續,對資源的合理組合與應用,必須慎之又慎。從某種意義上講,時間是看似低廉,卻是最為昂貴,且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對個體、對集體都是如此。人力資源管理,說到底也是從經濟效益或工作效率出發,對個體和群體時間資源的有效應用和合理搭配,這便是“時間就是金錢”的詮釋。其實,我們祖先一貫告誡人們珍惜時間,認為“寸金難買寸光陰”,而“干這不干那”就蘊含著對時間資源機會成本的估量。機會成本的大小,對企業產品成本有隱性的但深遠的影響,不可忽視。
(四)尋求滿意決策方案。在決策學中,“優化”恐怕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所謂優化,是指在進行某項決策時,先廣開言路,鼓勵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然后舍去不具備實施條件的“空想方案”,保留“可行方案”;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可行方案作技術和經濟性比較,選取“最優方案”。 然而在現實之中,最優方案未必存在,即使存在,也未必找得到;即使能找出,也未必真正是“最好”的。這是因為:首先,可能實現目標或解決問題的方案眾多,未必都會提出;其次,有些評估指標很難量化,科學合理的指標評估體系和模型未必建得起來;再次,若刻意追求“最優方案”,勢必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上也可能不允許;最后,由于對于任何方案,事先都不能確定實施結果。這就是說,理論上“最優”的方案,真正付諸實施效果未必最好。因此在作決策時,考慮到上述種種限制條件和時間所迫,往往“降格以求”,找到“滿意方案”即可。所謂滿意方案,即是在保留下來的方案中,能較好實現目標或解決問題,技術相對先進,經濟和時間也較為節省的方案。滿意方案在實行過程中,亦要不斷調整和修訂。因為客觀環境是瞬息萬變的,況且我們在制訂和選擇方案時,又難以面面俱到。除去交付使用的滿意方案,再選一兩個備用方案,一旦外界環境發生突變,滿意方案無法實施,便可啟用備用方案,以解不時之需,實為良策。 若對“優化”作簡單的字面理解,望文生義,不惜工本,一味追求最佳決策方案,必然無端浪費人財物力,讓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從身邊溜走,實為一切浪費中最大最根本的浪費,面對市場挑戰,抓住機遇,以最快速度制定和實施滿意決策方案,是作好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所在。
:
[1]哈羅德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相關文章:
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問題與對策03-22
當前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1-06
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3-21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及對策03-20
淺談項目成本管理有關問題及改進對策03-20
中小企業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3-19
水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論文04-29
淺析中小企業生產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03-15
我國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