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曹操的人力資本控制思想述評
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但卻是一個異彩紛呈的時期。短短60年,群雄競起,斗智斗勇,各逞才略,其中論管理思想的成就當推曹操莫屬。作為漢魏之際集、軍事、文學、管理之大成者,曹操內修法度,整飭紀綱,以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不拘一格求賢才,其“唯才是舉,獎罰分明”的人力資本控制思想,不僅冠絕當時,而且對后世 也產生了深遠的。今天,我們以人力資本來回顧這位開拓者獨特的人事管理思想,以便使我們從新的角度再次領略曹操的諸多思想和追求。一、曹操人力資本控制的動因——“天地間,人為貴”
曹操在開創事業之初,就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認為事業的成功,最終還是取決于人才的因素。在同袁紹談論各自的創業計劃時,就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這是曹操任智而御之以道人才思想的最早流露。他認為要成就事業,只有把天下的“智力”盡量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并善于駕馭、使用他們。在當時情況下,曹操能認識到人才尤其是高級人才的重要性是難能可貴的。
在其詩文《度關山》中,曹操指出:“天地間,人為貴”;在《短歌行》中說:“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周公“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來表明自己對賢才的尊重和渴望。后來他連續四次下達《選舉令》、《求賢令》、《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舉賢勿拘品行令》,表明了他為治理天下渴求“賢人君子”的高度重視與緊迫態度。曹操之重賢由此可見一斑。
二、曹操人力資本控制的原則、目標
(一)曹操人力資本“籌知、投知”的原則——唯才是舉
人浮于事、任人唯親、效率低下等是封建人事制度腐朽性的典型表現。曹操出身于封建世家,他對封建人事制度的弊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由于他認識到了人才的難得,因而他的求賢政策與別人大相徑庭。在其頒布的《求賢令》中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
1.舉賢不分門第高低,出身貴賤。曹操把舉賢放在首位,強調應該不分親疏和門第。曹操在《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中說:“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曹操集》:“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又說:“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不僅在法令上主張選拔雖出身低下但才華橫溢的人,而且在行動上也是這樣做的。他上封樂進為折沖將軍,于禁為虎威將軍,張遼為蕩寇將軍。樂進等人原來是曹操的下級官吏或是歸附于他的將士,但曹操認為他們智勇兼備,忠于職守,又積有戰功,“奮強突固,無堅不陷”,因而破格予以選拔,使當重任。
2.不求全責備。曹操用人,強調實際的才能,而不重視世俗的聲名、聲譽。他在《舉賢勿拘品行令》中公然下令求才“或不仁不孝而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強調對那些所謂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將自己知道的都推薦上來,不要遺漏。在這里曹操公開提出要選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做官,并不是不要德,不要政治,而是對東漢末年以封建道德、家世出身作為選拔官吏標準的有力沖擊,他認為被統治階級譽為“不仁不孝”的人,卻不一定是什么惡人,而往往是有經國濟民之才,對這樣的人要不計細行,不拘小節;但對那些有較大名聲并無真才實學,或僅有一些小才的人卻自負、狂傲之人,則不能用之。
(二)曹操人力資本控制的目標——博采眾長,隨才任使
曹操不僅善于識別和選拔人才,還善于使用人才。他對手下的人的特點了解得很清楚,能根據各人特長安排工作,同時又注意其不足,對有缺點的將領,既鼓勵又,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1.知人善用。曹操族弟曹洪,忠勇善戰,功績卓著,但貪財好色。因而曹操在重用他的同時,派自己的宗親曹休和親信謀士尋毗擔任他的參軍,并提醒二人注意曹洪的短處,隨時“匡其過失”。又如夏侯淵是曹軍名將,作戰勇猛,無所畏懼,曾打敗馬超、宋建,占據隴右,戰功很大。曹操下令表彰他說:“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但是曹操對他逞強恃勇、魯莽無謀的缺點也很擔心,經常告誡他說:“勇固然是將領的根本,但還必須善于用智謀計策,只知道逞勇,不過是匹夫之敵。管者杜拉克就認為,“用人的決策不在于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曹操對夏侯淵的任用,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2.廣納韜略。在“貴義賤利”的封建,最受人重視的是謀臣、武將,但身為丞相,為了擴大和鞏固北方的地盤,發展北方的經濟,曹操除了重用軍事人才外,還依靠其他各種人才,博采眾長,使人盡其才。曹操在打敗了黃巾軍之后,把黃巾軍的精銳部分組織起來,號為青州兵,奠定了曹操起家的武力基礎。兵力大量增加,糧草如何解決,這成了當時一個最大的問題。曹操采用了棗祗、韓浩的建議,利用黃河流域人民大批死亡,無主土地極多的條件,大力開展屯田活動。并重用擅長農業的任峻管理屯田。幾年之后,生產出大批的糧食,倉儲豐足,不但解決了軍隊的吃飯問題,也使當地的農民度過了災荒之年。
《三國志·杜畿傳》中記載:杜畿善于治理地方,于是曹操就派他當河東太守。杜畿果然在河東能夠獨當一面,在其任太守的16年中,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河東16年,常為天下最”,這既是對杜畿治理河東的業績的肯定,也是對曹操善于重用各類人才,使人能夠各盡其能的肯定。
三、曹操人力資本控制的機制——“獎罰分明”,激勵與約束相融合
“賞罰必行”是曹操調動部下積極性,更好地為其服務的激勵約束機制的重要體現和保證。為了有法可依,獎罰分明,他于建安七年至十二年先后頒布了《軍譙令》、《敗軍令》、《論吏士行能令》、《封功臣令》等,并對20多名有功將吏封為列后列侯,同時對有過者給予懲處,這種恩威并施的獎罰機制為其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一)激勵機制——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
曹操對于忠心事己的賢才臣僚,無不重恩厚惠,他善于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獎勵措施來激勵將士,這是他卓有成效的用人之道。在《論吏士行能令》中,他提出:“賢者食于能,斗者食于功”,從來沒有聽說無能的人、不能打仗的士兵“并受祿賞、而可立功興國”的,“凡英明的君主,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治平賞得行,有事賞功能。”他主張“賞不逾日,以達明賞罰,呈用眾,若使一人”。
1.物質激勵。①爵位獎。如關羽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曹操立即表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即鑄刻鋼印相贈。特別是“建安二十年(215),始置名號侯至五大夫,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以賞軍功”。此作法在當時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積極向上的欲望,同時又減少了因分封列侯過多而造成的權力分散,大大增強了曹操的向心力、吸引力。②明碼標價分級獎賞。曹操在潼關用反間計擊敗馬超,聞馬超逃脫,遂令諸將“無分曉夜追擊之,如果得其首級者,賞千金,萬戶侯;生擒者,封為大將軍”,于是眾將紛紛各爭其功,追得馬超狼狽不堪。
【曹操的人力資本控制思想述評】相關文章:
人力資本的定義與分類研究述評03-02
馬克思人力資本思想分析03-21
鮑姆嘉通美學思想述評03-06
試析馬克思人力資本思想的多維透視03-19
古代哲學中的人性論思想述評03-04
論析曹操文學創作與文學思想03-01
談曹操的管理心理思想及其對現實的實踐意義03-18
對王熙鳳財務控制思想的評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