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產型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采購管理是整個企業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采購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甚至企業未來的發展。有效的采購管理成為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提高業主滿意度,以低成本高質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最終獲利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生產型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模式,以期對于企業物資采購管理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生產 物資采購 企業管理
引言
近年來,企業逐漸認識到采購對于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作用。采購的地位逐漸得到重視,開始將供應鏈管理理論引進到采購管理中。采購管理的研究一般是以工業企業為背景進行的,由于生產型企業管理的復雜性,雖然一些研究者對采購管理作了初步研究,都強調了對采購管理的研究,但總體來說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還是比較緩漫。
1.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的流程
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的業務流程不僅因企業而異,而且即使在同一個企業內部,不同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的業務流程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通常情況下,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采購來源,采購方式以及采購對象等業務作業細節上。雖然采購流程存在著以上種種差異,但歸結起來,其基本采購流程主要由以下幾個程序組成。
(1)在項目、生產、組織、設計完成以后,物資計劃員根據工程部制定的滾動生產計劃,利用技術部制定的材料清單,將生產計劃拆分成材料需求計劃,并結合現場的實際需求,同時考慮原材料庫存制定出原材料采購計劃或書面請購單,轉發至采購部門用來作為采購業務依據。
(2)采購員收到原材料采購計劃或請購單后,在原有的供應商中選擇誠信良好的廠商,通知其報價,或通過招、議等形式詢價,并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可能的供應商后,將經批準的書面采購訂單發送至合適的供應商處。
(3)如果供應商能夠滿足訂單的要求,它將返回一張訂單確認通知,這筆業務將按照正常的業務過程進行。如果不能滿足訂單要求,它將提議更改送貨的日期、數量或者價格。采購員將重新確認價格,同時到材料計劃員處核對供應商提議是否符合生產計劃的需要。如果不符合,采購員還必須再和供應商協商達成妥協。而且即使妥協達成后,由于工程設計變更還可能會改變對采購原材料的需求。一旦這種變更產生,材料計劃員必須再和采購員聯系,采購員再與供應商溝通,上述過程不斷重復進行,直至最后簽訂供貨協議。
(4)簽約定貨后,應依據合約規定,督促廠商按時交貨。貨到使用單位后,使用單位的質檢部門、保管人員到現場對標的物的尺寸、數量和質量依據國家標準進行驗收。
(5)廠商交貨檢驗合格后,隨即開具發票、首先由采購部門核對發票的內容是否正確,并填寫物資采購驗收單并與發票(附材料清單)一起到財務部門掛賬后付款。付款時,采購部門填寫付款申請單,然后轉交財務部門。凡廠商所交貨品與合約規定不符或驗收不合格者,應依據合約退貨,并立即辦理重購手續,予以結案。
2.生產型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模式
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有以下兩個特點:
(1)采購物資的多樣性:一方面,企業產品與其他工業產品相比,體形格外龐大,因此需要大量的企業材料、制品、構件和配件,且其復雜的生產過程也需要大量的生產機械設備。而且由于制品、構配件沒有統一的標準,為了符合企業設計的要求,同一種材料也會有不同的規格。因此生產企業采購的物資品種繁多、規格復雜占據物資的十八大類五萬多個品種。另一方面,由于企業設計者的水平技術高低不同,欣賞水平和愛好存在差異,以及生產企業的經濟、技術、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不同,使得企業產品在規模、形式、構造、裝飾、生產、組織等方面千變萬化,并經常需要運用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
(2)物資供應的多變性:企業產品的生產地點是統一的、固定的,使用單位是全方位的,這就決定了企業產品生產的不固定性。生產企業根據用戶的不同需要生產出用戶滿意的產品,生產中使用的材料不僅要隨著產品的變動而變動,需求的規格也是多變的,由于市場逐利原因不是暢銷材料常常采購不到,直接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代用工作,從而增加了物資供應的不確定性。因此不能使材料的采購供應規范化、標準化,而需要靈活多變的物資供應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否則可能會造成生產的混亂。
3.供應鏈的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特點
3.1基于供應鏈的生產型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兩個層次
(1)技術層次上的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應該服務于企業的目標,即滿足客戶的價值要素,因而企業的采購管理必須保證生產的產品或服務能夠及時、準確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在供應鏈管理條件下,企業采購管理的任務要以企業外部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活動,為企業生產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從技術層面的角度出發,企業采購管理首先需要考慮應采用什么技術手段與方法來保障企業的產品制造活動的物資供應。而有關技術層面的采購管理應著重考慮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提高采購質量、縮短采購周期四個方面。
(2)戰略層面上的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下的企業采購是建立在供需雙方良好合作基礎上的,企業采購管理的范圍必須擴展到企業的外部環境,管理重點從傳統的內部事務管理轉向企業外部資源管理。這里所謂的企業外部資源管理是指企業間協作關系的建立、發展與維護。建立企業間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一個戰略性問題,它涉及到企業雙方的資源、經營戰略、發展目標等戰略因素。因此,企業的供應鏈采購管理在從事外部資源管理時,應該從企業戰略的高度考慮如何選擇確定供應商和與其建立什么樣的戰略伙伴關系,以此解決采購技術層次上的問題,滿足采購企業的供應需求,摒棄那種為了生產供應需求尋找貿易伙伴的做法。
3.2采購管理模式的關鍵點分析
傳統物資的采購模式下,采購活動主要圍繞價格而展開。價格因素是采購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采購活動考慮的唯一要素。因此,企業為了取得價格上的優勢,一般多采取多貨源采購策略,通過增加供應商的數量來降低采購的價格。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采購需要考慮的因素發生了明顯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產品的采購價格只是總成本的一部分,產品的質量對總成本也有相當的影響。
高質量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將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導致較低的總生產成本或較高的產成品價格和質量。在當前買方市場下,產品的高價格或者低質量都將極大地影響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需要快速響應顧客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交貨及時性和交貨提前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采購方制定采購策略時,肯定會考慮到交貨及時性和交貨提前期這兩個因素。正因為如此,在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實行采購管理時,選擇和評價供應商時,要充分考慮到交貨及時性和交貨提前期這兩個因素。如果這兩者不能得到足夠的保障,那么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將無法體現。
3.3系統模型設計
在系統模型設計中,首先要進行需求和市場分析,根據供需對比情況選擇供應商和采購方式;接著對擬發展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的供應商協商并與之簽訂試合作協議,進行合作試運行;然后根據試運行結果選定最終的合作伙伴,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進入正式合作階段。雙方開始正式合作后,采購就是在既定的合作協議框架下進行,無需每次都簽訂采購訂貨合同。采購部門根據采購計劃向供應商發出采購訂單,供應商確認后訂單開始執行。在采購實施過程中,采購部門要不斷的溝通、協調供應商與生產部門的供需計劃,保證供需一致、平衡。最后是采購評價與供應商評價,采購部門要及時的組織相關部門對采購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并把評價結果反饋給供應商,以便供應商進一步改進,同時根據評價結果,對供應商進行相應的激勵。
4.結論
過去的幾十年中,大多數生產型企業采購采用傳統的方式,即整個供應鏈的采購過程由一系列相互獨立的買賣子過程構成。材料管理不僅包括采購,還包括庫存管理、供應配送管理等活動,采購活動與這些活動相聯系,大大提高了采購效率。現在許多企業都意識到采購活動不斷與其它活動直至整個供應鏈密切結合對子生產型企業圓滿實施的重要性,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更加注重采購管理的研究。
【生產型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模式分析】相關文章:
生產型企業的物資采購治理模式分析03-28
淺析企業物資電子采購03-14
企業人力資源的績效管理模式分析03-14
淺探企業物資電子采購03-18
淺析企業物資采購的經濟效益06-03
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03-20
地鐵服務管理模式分析與探討03-15
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分析論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