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色城鎮化建設研究
[提要]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城鎮化率已達86.2%,然而北京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產業發展、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本文從推動綠色城鎮化發展原理出發,分析北京市綠色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北京;綠色城鎮化;綠色產業集聚
一、綠色產業推動綠色城鎮化發展原理
(1)綠色城鎮化和綠色產業的內涵
1、城鎮化。就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等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過程。綠色城鎮化,是基于以人為本宗旨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種注重生態平衡,著眼于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環境效益兼容和人們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不同于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擴張為特征的粗放型城鎮化模式,綠色城鎮化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的基本特征,是一種城鎮集約開發與綠色發展相結合,城鎮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新型城鎮化模式,集中體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從城鎮化和綠色城鎮化定義的不同可以看出,城鎮化更傾向于發展二三產業,尤其以第二產業為主,而綠色城鎮化的“綠色”要求節能減排,這是綠色城鎮化更加進步的地方。
2、綠色產業。就是以綠色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從事綠色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及提供綠色服務活動,并能獲取較高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綜合性產業群體。綠色產業是20世紀后期發展起來的,以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為理念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具有正外部性、高風險性等特征。其能帶來明顯正外部效應,企業生產的綠色產品,在給自己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給他人帶來收益。企業從事綠色產業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循環經濟開發,不但前期需要人才的儲備、大量創新設備的購置和資金的投入,而且由于技術的不成熟,其結果也有失敗的概率。
(2)綠色城鎮化與綠色產業的相關性。綠色產業可以有效推動綠色城鎮化的進程。促進綠色城鎮化發展,就要把握其中的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例如工業這樣的傳統產業基本上是支撐一個區域發展的支柱產業,而這類產業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經濟效率低,不符合綠色城鎮化發展的宗旨,所以不能無限制地提高這類產業的比重,因此傳統產業并不能完全支持綠色城鎮化的發展,還要靠綠色產業。綠色產業其中包括大部分服務業,其就業更富有彈性,能實現城鎮化人口的充分就業,由此可以帶動消費增長,更有利于促進城鎮化的經濟轉型。
綠色城鎮化又可以帶動綠色產業的發展。綠色城鎮化產生了綠色產業聚集,集聚的綠色產業帶動大量人口就業,從而帶動了綠色消費,又進一步促進綠色生產。因此,發展綠色城鎮化,需要發展綠色產業,而綠色城鎮化也是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綠色城鎮化與綠色產業有著相同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以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的關系。
二、北京綠色城鎮化發展分析
(1)北京市綠色城鎮化發展現狀。(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在2015年公布的數據報告中綠色城鎮化已居我國首位,這表明北京在我國的綠色城鎮化水平中處于高水平的位置。然而,北京的綠色城鎮化環境指標排名卻已被擠出前三,位列第四。綠色城鎮化指標包括三項,即環境指標、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而在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中,北京市均居全國第一,由此可以分析出,北京市的綠色城鎮化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有領先的優勢,而環境方面卻“拖后腿”了,這也能說明北京市發展綠色城鎮化需要綠色產業推動的必要性。
其實,近年來北京已經做出了很多舉措,如北京推動了城鄉結合部的50個重點村改造,以及與城區棚戶區改造同步進行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借助奧運機遇,中心城陸續停產搬遷首鋼、北京焦化廠、北京化二等傳統工業企業,工業和倉儲用地占中心城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從2003年的16.2%降至2014年的不足10%,且中心城區已明確不再供應上市工業和倉儲用地。但對于綠色城鎮化來說,這些舉措都過于被動,而北京目前仍有更嚴重的問題,如2013年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交通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車1時55分鐘,與2012年相比平均每天多堵25分鐘。根據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2008年安裝的空氣監測儀對空氣質量指數(AQI)的數據換算可知,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收集到的2,028天數據,只有25天的空氣質量在美國標準下可被視為“良好”。自2008年4月以來,北京有1,632天的AQI日均值在100以上,占全部天數的4/5。
可見,北京市在綠色城鎮化進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1、高耗能產業居多,污染大,占地多。由于北京市中心城區不再供應上市工業和倉儲用地,所以新城已經成為全市工業集聚發展的主要載體,2014年新城地區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達到60%左右,比2006年提高約15個百分點。這表明新城區聚集了許多工業企業,而工業屬于高耗能的產業,會制造很多污染,并且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阻礙綠色城鎮化的發展。
其實,今天新城區附近會有工廠也是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在20年前,北京市要求搬遷四環以內的工廠企業;10年前,要求遷出五環內的工廠,可是當初的郊區到現在也要向綠色城鎮化轉型了。如,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還是北京制藥三廠,它從北京西郊搬至現在位于東五環外的常營鄉;而現在,工廠已被五個住宅小區包圍。每天工廠排出的廢氣引起了居民的不滿。據了解,它們的新廠即將在河北秦皇島動工。將來,高耗能的產業遲早要離開新城,而真正應該占主流的是綠色產業。 2、基礎設施條件差,不夠綠色環保。北京的“霧霾天”已早有耳聞,一年中將近一半的天氣是處于污染狀態的,而每到夏秋季節,北京的天氣就要好轉一些,雖然也會出現霧霾,但是濃度和出現的頻率都遠低于春冬兩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的冬季取暖問題。
北京城區大部分已經實施了集中供暖,而且越來越注重對清潔能源的使用,但是對于要轉型城鎮化的城郊地區來說,集中供暖還沒有普及,大部分城郊地區還是采用傳統的供暖方式。傳統供暖則會燃燒煤炭等非清潔能源,無疑加劇了空氣污染,但正如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所說,在優先保證居民取暖的前提下,也要采取降污減排的措施。其實在綠色城鎮化背景下,電采暖業發展潛力巨大,這類清潔能源更有利于促進綠色城鎮化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