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探討
【論文關鍵詞】高校 學科館員 制度
【論文摘要】學科館員制度是高校圖書館根指定學科館員與對口院系建立密切聯系,主動為對口院系開展全方位信息服務的一種全新服務模式。經過十幾年的長足發展,學科館員制度已在我國生根發芽,但是高校圖書館依然面臨著人才短缺以及體制上的障礙,為此要完善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發生了深刻地變化,這種變化導致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特別是參考咨詢工作,基本上脫離了傳統的紙本和手工模式,代之而起的是數據庫在線檢索、網絡館際互借和虛擬咨詢等全新內容。在這種背景下,學科館員制度應運而生。這一制度引入了服務的理念,即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作為一切活動的中心和準則。設立高素質的“學科館員”是提高大學圖書館服務水平、促進資源利用、架起圖書館與院系教學科研的橋梁,適應現代高等發展趨勢,是創建高水平大學圖書館的一項新舉措。
一、學科館員制度
(一)學科館員制度的概念及其源起
要了解學科館員制度,首先就得對學科館員有一定的認識。所謂“學科館員”是指具有大學程度的學科背景和碩士程度的圖書情報專業背景,非常熟悉對口學科的各種文獻信息資源,具有較好的能力和能力的圖書館員。“學科館員”(subject-librarian)通常由具有某一學科背景,又具有信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參考咨詢館員(reference librarian)擔任,從而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架起一座密切聯系的橋梁。而學科館員制度,就是高校圖書館根指定學科館員與對口院系建立密切聯系,主動為對口院系開展全方位信息服務,服務重點對象是教師和研究生。這種服務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延伸,也是目前主動服務的主要形式。
作為以大學科為對象而建立起來的對口服務模式,學科館員制度最早發端于美國和加拿大。1981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圖書館率先推出這一服務,稱之為“跟蹤服務”(track service);美國、加拿大以及西歐的部分研究級大學圖書館也相繼推出了“網絡化館員導讀”(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等學科館員服務模式。這種服務通常由具有某一學科背景的參考咨詢館員(Reference Librarian)擔任。
學科館員制度于20世紀90年代左右被引入我國,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實行這一制度,隨后北京大學圖書館于2001年設立了“學科館員”小組,南開大學圖書館于2002年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已有近百所高校建立了學科館員制度。這些高校圖書館的做法差別不大,即針對不同專業,安排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館員負責一個或幾個專業;同時,在各院系選擇一名教師作為聯系人,稱為“圖情教授”或“信息教授”,這種模式也被稱為“學科館員———圖情教授”模式。
(二)學科館員的職責要求
不同高校圖書館對學科館員的工作有不同的具體要求,概括地說來,學科館員要承擔如下工作:(1)走出圖書館與對口院系師生和主管教學科研的院系領導及學術帶頭人建立經常性的聯系;(2)定期編寫、更新相關學科的讀者參考資料,包括主題指南和新資源使用指南;(3)經常性地為對口院系教學科研人員、學生提供利用圖書館的和培訓;(4)征求對口院系對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服務內容的意見和要求;(5)隨時跟蹤了解對口學科發展動態,收集、整理和鑒別相關學科的網絡信息資源,通過學科網絡導航網頁提供給用戶;(6)通過電話、郵件和當面咨詢等方式及時解答讀者問題;(7)協助對口院系教學科研人員進行相關課題的文獻檢索,為重點學科研究提供定題檢索服務。
二、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才短缺
學科館員的工作極其具有挑戰性,對館員的素質要求也極高。他們既要熟悉本館信息資源,具有較強的信息檢索組織能力,又要熟悉各學科教學科研情況,懂得具體學科專業知識;既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學基礎知識、深厚的具體學科知識底蘊、敏銳的信息意識和較強的信息組織加工能力,又要有良好的職業,有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在我國大學的圖書館內很難找到。我國圖書館從業人員入行門檻不高,專業出身的館員通常只有專科或本科學歷,專業又多為圖書館學,對其他專業學科不甚了解。其他專業畢業的人員,對圖書館專業知識也了解甚少。同時具有其他專業學位和圖書館學學位的人幾乎是鳳毛麟角,所以學科館員的選取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后備人才的短缺造成了我國目前高校圖書館現有的學科館員人數少,服務對象較多,客觀上也導致了學科館員難以勝任目前的工作。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人數一般只有幾人到十幾人不等,最早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的清華大學也只有9個學科館員,服務的學科卻有38個。而美國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人數多達數十人,這就保證了每個學科都有相應的學科館員,甚至有些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工作已經負責到人,如哈佛大學院圖書館指定每個學科館員為幾個教授服務,為他們隨時提供圖書館的各種信息服務。
(二)管理體制的落后
學科館員制度是為了應對數字時代網絡信息資源的膨脹而設立的,它的運行需要對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體制進行變革。傳統圖書館部門設置過于化,科層結構明顯,缺乏橫向聯系和配合;文獻資源被分割,文獻配置的系統性及科學性差。這些潛在問題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本應相互依托的“學科館員”與“專業書庫”各自分立,很難發揮“專業書庫”在對口服務中的作用。同時,來自不同部門的學科館員所了解和掌握的學科專業文獻信息存在信息不對稱、信息壟斷等問題,不利于系統地、完整地揭示某一學科領域的文獻資源信息。這些都迫切需要對現有的高校圖書館管理體制進行改革。
三、完善我國高校學科館員制度
(一)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
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是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科館員制度得以發展的最重要條件,因為學科館員只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勝任。圖書館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優先選擇本科攻讀其他專業的圖情專業碩士畢業生,同時,也要針對學校的專業設置招聘具有相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再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也可以鼓勵館內人員攻讀其他專業的學位,然后擇優錄用。有些學科暫時沒有合適的“學科館員”人選時,可以聘請部分院系的教授擔任圖書館兼職“學科館員”。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從1996年開始陸續聘請了一批教授到圖書館,與圖書館工作人員共同建立了若干學科的采訪研究小組,在學科館藏的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加強對學科館員的培訓
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固然是一種重要的途徑,但是憑借圖書館現有的財力和提供的待遇,單純依靠全部引進也不現實,從內部培養選拔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高校圖書館應從內部挖掘潛力,在本館挑選一些業務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的館員作為“學科館員”來培養。作為重點培養的準“學科館員”一般由3類人員組成,一是擁有圖書館專業背景、業務素質好、對現代信息技術掌握比較熟練的人員;二是擁有其他專業背景、工作能力強的人員;三是兩者兼備。
培訓的途徑和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具體做法有:不定期地請校內外的專家教授來圖書館舉辦和信息技術、重點學科發展趨勢等內容的學習班或講座;定期選派人員到有圖書情報專業的大學學習先進的信息服務、文獻資源開發等內容;鼓勵館員積極參與重點學科的課題會議、研討會等;鼓勵館員攻讀學位,使現有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得到迅速提高。對于學科館員隊伍素質的提高,只有堅持長期不懈,才會有成效。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科館員跟上學科的發展,從而掌握所負責學科國內外的發展動態,包括研究進展、研究熱點、發展方向等,真正成為相關學科的信息專家。
(三)建立學科館員的考核評價機制
對“學科館員”的工作成效進行考核和評價,是促進“學科館員”制度有效運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學科館員”制度運作情況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科館員的考核除了例行的圖書館年度考核外,還要逐步起建立起以用戶為主的學科館員考評制度,即以用戶的滿意程度來評價學科館員的工作業績。包括:與對口院系學科聯絡的頻率;開展信息資源利用培訓與講座的數量及質量、培訓的人次與內容;對口院系教師的反饋意見;參與科研與課題咨詢的情況;對院系教學、科研的貢獻;網絡導航與學科網頁的建立、維護情況以及促進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的情況。
在考核評價的基礎上,還要建立起相應的獎懲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學科館員要進行獎勵,提高其薪資和福利待遇,同時提供其職位晉升的機會。對表現不合格的學科館員,要再給其一年的表現機會,如果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那就要解聘其學科館員的職位,重現選拔有能力的館員來擔任。通過這樣的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來增強“學科館員”的競爭意識和敬業精神,促使其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能力結構,在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建立靈活多樣的制度
學科館員制度的完善除了人的因素外,還有管理制度方面因素。學科館員工作是一項高智商的腦力勞動,不能等同于其他的館員,工作性質的特殊和工作任務的特殊決定著必須特殊管理。為此,高校圖書館要創新管理模式,建立靈活多樣的管理制度。
劉小瑋和靳紅對我國高校現有的學科館員制度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出了三種管理模式,即集中式管理模式、分散式管理模式、掛靠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模式是指在圖書館的內部建立獨立的專門部門,對學科館員和有關的學科服務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和運作,是一種實體式的操作方式。集中式管理模式一般只適用于有突出學科特點、專業性強且有一定的相交性的大型高校、科研圖書館。分散式管理模式是在圖書館成立專門的學科管理委員會,規劃管科館員的工作,工作形式為兼職。分散式管理模式一般適用于學科領域廣泛,專業具有通用性,知識覆蓋面廣的高校大型圖書館,或在建立學科館員機制初期,采用的一種權宜之計。掛靠式管理模式是將學科館員掛靠在圖書館原信息咨詢部或者文獻檢索課教研室,其實也是集中管理,具有集中管理模式的特點,但是避免了工作量不飽滿的現象。同分散式管理模式相似之處也是兼職學科館員,既要完成原有信息咨詢和教學工作,同時也要完成學科館員的工作職責。掛靠式管理模式適用于一般高等院校的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管理模式。
四、結語
學科館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圖書館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以此來不斷完善學科館員制度,最終真正實現了與學科建設、與用戶之間的無縫銜接和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徐旭光,秦麗雅.“學科館員”制度的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學研究,2003(10).
[2][5]張在昭.論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M].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席彩麗.對大學圖書館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的現狀分析[J].黑河學刊,2005(5).
[4]譚浩娟.試論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選拔制度[J].財經政法咨詢,2007(4).
[6]俞曉霞.高校圖書館如何建立“學科館員”制度[J].圖書館學研究,2002(6).
[7]劉小瑋,靳紅.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管理模式探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2).
【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探討】相關文章:
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的創新03-28
淺析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初探03-21
新時期高校圖書館館員素質芻議03-18
淺析高校圖書館學生館員的管理03-21
圖書館員工作滿意度探討03-06
論高校圖書館女性館員的上風和作用03-21
淺談新時期高校圖書館館員素質的培養03-20
高校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探討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