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于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前伸性”問題的思考及對策
摘要: 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是法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學生撰寫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能力的 前伸性培養, 需要拓展到整個法學本科教育培養過程中。通過建立每門專業法學學科的課程論文寫作, 建立培養學生法律能力的導師制, 以及導學模式在最后畢業設計環節的應用等方式的應用來提高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
關鍵詞: 法學; 本科畢業論文; 前伸性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法學應屆畢業生按照教學計劃規定在畢業前必須完成的能反映其綜合學習成果的學術論文, 也是學生在畢業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學術論文。它是高等學校本科學生開始從事系統的社會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 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科學表述, 使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 對法學中的理論問題和司法實踐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研究, 并能明確、恰當、充分地表述研究的成果, 開始學習、初步掌握分析和解決某一專門學術問題的方法, 鍛煉撰寫論文以解決某一學術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靠畢業生第四學年的一個學期來準備就可以做好的。而目前法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前面臨著很多問題, 就業壓力增大,學生畢業前的時間絕大部分用于考研、準備司法考試、尋找就業單位等事務, 從客觀上導致學生對畢業論文的精力投入大打折扣。可以想象, 由此帶來的學生論文質量下降問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法學專業教學改革相結合, 為進一步提高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 提高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綜合素質, 我們需將撰寫畢業論文所需素質培養前伸。
一、 前伸性的含義
何謂前伸性?也就是撰寫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能力培養需要 前伸, 拓展并延伸到整個法學本科教育培養過程中, 與日常教學(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案、課程論文、學年論文、課堂案例討論、模擬法庭、社會實踐、法律援助等等)相協調, 并融入其中。
二、 前伸性注入的關鍵環節
(一)要創新教育理念, 加強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 第一, 寬厚的基礎知識。第二, 獨特的法律思維能力。第三, 嫻熟的法律運用能力。第四, 較高的法律研究能力。第五, 應用法律思維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研究能力。著名法學教育家孫曉樓的觀點, 法律人才至少要具備三個要件: 首先, 要有法律學問; 其次, 要有社會常識; 當然還要有法律道德。而法律學問、社會常識、法律道德卻不完全是大學校園能培養出來的, 法學實踐教學是培養法學本科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1] ( P11)
(二)要完善課程體系, 改進教育手段在法學教育中設置完整的知識體系, 改變以往傳統觀念: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僅僅是畢業前半年的大作業。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需要學生具備的基本素質必須貫徹與體現前期的教學之中, 并加以有意識的系統歸納與安排, 體現在課程體系設計、實踐教學安排、課程考核等諸多環節, 將學生法學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與法學專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所具備的能力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課上的案例分析, 課堂討論; 課后的讀書筆記, 課程論文的練習; 每學年的一次的學年論文的撰寫, 提高法學學生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法律邏輯推理能力和文字的應用能力, 意識凸顯畢業論文撰寫具備的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法學本科教學體系中, 并針對當前法學課程體系做適當的改革。
(三)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在進行法學專業理論教學的基礎上, 進一步完善課堂內或課堂外的專題討論、疑案辨析、法律診所、模擬審判、法律援助服務、社會調查、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 使之成為有機整體。
(四)改革并建立與培養學生撰寫本科論文素質相對接的考核體系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考試模式, 增加考核實踐能力、解決實際法律問題能力的考核環節并具體細化到案例討論、模擬法庭、義務法律服務、社會調查等環節。通過這些環節的落實給學生以書面的具體的成績總評, 也是我們落實實踐教學改革的一個突出的方面。
三、法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模式的建議
(一)建立每門專業法學學科的課程論文寫作從本科二年級開始, 法律專業老師就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提供一些幫助, 譬如推薦本課程課外法學專業讀物、提供本專業思考題或案例分析題、組織學生課堂上對現今社會的法律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討論、布置課程論文、以及系統講授學年論文的寫作方法、提供查詢相關法律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甚至可以鼓勵和幫助其中少數優秀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求學期間公開發表法律專業或與本專業相關的文章。不少學校還對在校期間學生公開發表專業或與專業相關的論文給予等同于畢業論文的待遇(即學生在校期間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專業論文可以免修畢業論文)。
(二)建立培養學生法律能力的導師制法學專業學生法律能力的培養是高等院校教學計劃中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生在學完教學計劃所必須進行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 使學生達到系統鞏固并擴大所學知識、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 解決本專業范圍內的實際問題, 全面訓練與提高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本科生導師制從二年級開始到第八學期結束, 歷時三年時間。學生在第二學期期末進行分組并歸導師管理, 學生應用能力培養分三個階段進行, 每學年一個階段, 每學年都有不同的訓練方式。第二學年開始社會調查、法律辯論等實訓項目, 讓學生書面做出實習、調查總結, 以及做好辯論記錄。第三學年根據專業課的需要可以進行法律咨詢宣傳、模擬法庭, 讓學生書面做出咨詢宣傳總結、法庭演練記錄。第四學年可以通過畢業實習、法律援助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對畢業實習做出總結, 也可以通過法律援助的了解, 整理案件事實, 能夠運用法學基本知識與基礎理論, 聯系實際, 注重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就具體法律問題提出利大弊小的解決方案。[ 2 ]
通過導師的引導和督促以及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完善教育教學體系, 樹立法學教育是能力教育的理念, 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與人溝通的動口能力、又培養學生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規則去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這對學生具備應有的理論功底、實際工作能力和促進學生就業等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三)導學模式在畢業設計環節的應用教師的導應做到及時而導、 有序而導、循序施導。[ 3] 有了導師制為前提, 老師對所指導的畢業論文學生的能力素質、專業方向、以及興趣愛好就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這有利于在最后一學期開展畢業論文的指導。在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 畢業論文的導學模式由導、學、研、修四個結構組成。
在確定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環節, 導師應分析學生有哪些類型和層次的學生, 學生的學習程度如何, 以及學生的需要和起點能力如何。再者分析環境, 通過分析導師了解學生生活、學習環境及社會發展環境, 從而明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現實環境與最佳環境。還要分析資源, 通過分析導師應明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可利用的總體資源。
而學生應在分析的基礎上, 向導師說明自身學習情況、興趣、擬確定的研究方向或領域、研究環境與資源。師生共同分析, 共同確定適合學生從事的研究方向和領域, 在研究方向的確定上, 可以考慮與學生今后工作相關, 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持續學習動力, 這也與全社會提倡的終身學習相適應,使教育真正成為一種需要。
在開題環節, 學生自行撰寫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后, 導師在與學生共同進行研究后, 進行必要的補充與修正。在進入正式研究階段, 學生依選題分期向導師匯報階段性研究成果, 導師依據學生情況分期給予由淺及深的指導,并在這一過程中師生應共同研究、分析、論證, 反復修證理解與觀點, 直至最后達成共識。在論文的撰寫與修改階段, 學生自學論文寫作格式要求并自行撰寫論文草稿, 導師從格式、內容方面指出存在的問題, 與學生共同研究修改辦法。在前述各個環節上, 導、學過程都應制定具體評價指標,將導、學過程的原始記錄與評價指標進行對照, 由導師、學生自評, 結合畢業答辯小組對論文與答辯的評價, 最終給出畢業論文成績。導學模式應用于法學畢業設計, 與法學教育模式改革目標與教學模式相一致、相配套, 進而實現提升法學畢業設計的有效性。
導學模式從課堂教學延伸到畢業設計, 使四年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相一致, 學生經過如此過程的學習, 既能提高各教學環節的有效性, 又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使學習的動力延伸于校外和終生。
法學畢業論文的改革應適應培養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學生的需要, 將畢業設計與創新教育、實踐教育掛鉤, 豐富畢業設計形式, 打破畢業論文是唯一畢業設計形式的現狀, 摒棄在學習的第四年才開始考慮畢業設計題目的慣例, 應在整個法學教育中實行隨時發現、隨時論證、隨時設立。還可以通過建立社會評價、專家評價等其他質量評價形式, 對畢業設計形式進行質量監控。[ 3 ]
【對于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前伸性”問題的思考及對策】相關文章:
對于薪酬管理制度中的問題及對策03-07
物資管理問題對策探討畢業論文12-02
對于培育名牌的思考03-20
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思考05-21
電力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問題與對策思考03-14
關于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的幾點思考03-18
畢業論文答辯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建議03-11
當前大學畢業論文答辯存在的問題和對策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