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意義
傳統醫學教學在加強醫學生臨床法律法規培養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適應新型醫學秩序發展的需要。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維權意識的提升,醫患之間的關系更加的緊張,在此種情況之下塑造培養具有法律意識的醫護人員尤顯重要。而醫學生作為醫護人員的儲備力量,如果在醫學生時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對提升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整體的法律意識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因此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醫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幾點意義。
【關鍵詞】醫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意義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人們的醫療知識不斷的提升與普及,維權意識也逐步提升,從而導致各類醫療糾紛事件層出不窮,醫療糾紛事件出現確實有可能與醫療機構以及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同時也有很多醫療糾紛是由其他原因引發,比如說:醫患正常死亡,但是醫患家屬不理解等原因出現的糾紛,給醫療機構聲譽以及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很大影響。出現此種情況可能由于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比較欠缺,而沒有對醫患家屬及時的履行告知義務,導致醫患家屬的不理解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醫療糾紛矛盾。因此需要醫護人員既具有專業的醫療水平又需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有效的保障醫療機構、醫護人員自身以及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較為繁重,而且受外界的因素影響,很難培養其形成法律意識。作為醫護人員的儲備人才的醫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豐富,又處于學習階段,時間相對充裕,因此在這一時期促使其形成法律意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有效的保障病人權益
醫學生是未來醫護人員的儲備軍,將來成為醫護人員以后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比如:身系著醫患的生命與健康等,如果醫學生的法律意識不高,就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就會導致病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護而情況,這就會進一步激化醫患之間的關系。從法律層面上來說,病患就醫之時,病患與醫生之間就已經形成了醫患合同關系,這時醫護人員有義務保護病人的合法權益,盡量與病人做好溝通,對病人進行護理治療等都要以病人的根本需要前提。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對預料的后果等要對病人進行告知的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具體的情況。對于有風險的治療方案,需要征得病人的同意并且以最大的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要做到這些就需要醫護人員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但是如果在醫學生已經進入工作狀態以后再培養法律意識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此時作為醫護人員的醫學生具有較為繁忙的工作,且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很難顧及到提升法律意識,導致病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因此只有從對醫學生階段開始培養法律意識才能夠幫助醫學生在走上醫護崗位之后仍舊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以使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二、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雖然醫護人員具有維護病患合法權益的'責任,但是也需要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也必須具有法律意識才能夠做大限度的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在實際情況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醫療糾紛導致醫護人員的權益受到危害,甚至威脅著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比如:在醫療過程中出現的病人正常死亡,而病患家屬卻不理解,而出現的無理取鬧的想象,不僅使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擾,而且可能會由于病患家屬情緒過于激動,而出現大大出手的情況,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如果此時醫護人員不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具有可能不能沉著應對,使場面更加的混亂。而如果醫護人員法律意識較強,又能夠熟練的運用掌握各種基礎法律知識,就能夠沉著的應對醫療糾紛,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的同時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因此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推動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治療也逐步提升了要求,醫療機構的治療費用逐漸增加,但是病患為了自身身體的康復,愿意承擔這些醫療費用,但是在承擔醫療費用的同時患者也希望醫療機構能夠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為了夠滿足患者的根本需求醫療機構有必要提升服務質量,以促進醫療機構的發展。而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更好的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在維護醫療機構權益以及自身權益的基礎之上,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質量。尤其是在遇到醫療糾紛之時,只有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更好的處理解決,維護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而醫學生是醫護人員的儲備軍,只有逐步提升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才能夠促使醫療結構醫護人員整體的法律意識水平得到提升,從而更好的推動醫療機構的發展。
四、滿足了社會會發展的根本需求
隨著社會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水平也逐漸加大要求,但是目前由于醫護工作著由于缺少相應的法律基礎知識,無法形成法律意識,對自身的行為約束意識不強,可能會在長期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利于醫療機構的發以及不利于維護人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醫護人員提升法律意識非常必要的,是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這就需要學校承擔起培養醫學生提升法律意識的重任,醫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形成能夠有效的促使醫護人員隊伍整體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逐步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與規范,減少違法事件的產生,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進行。另外,醫學院校承擔著培養醫學生法律意識的責任,也只有使醫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促使醫學院校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推動醫學院校發展的同時,滿足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總之: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社會醫療機構需要大量的既具有專業知識素養,又具有法律意識的醫護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醫護人員既能維護醫患的切身利益,又能夠有效的維護自身以及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避免出現醫療糾紛事件,維護社會發展的正常秩序。而作為醫護人員儲備軍的醫學生來說,由于社會經驗不是很豐富再加上學習的時間相對充裕,正是形成法律意識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加強培養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拓展閱讀:淺談從醫療糾紛現象引發加強醫學生法律教育
近年來,醫療糾紛增多,醫患矛盾增加,砸醫院,毆打醫生現象屢見不鮮。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規避可能的非醫療過錯類的醫療糾紛,已成為當前醫學院校教育中的一項刻不容緩的課題。
一、當前醫療糾紛的現象
目前醫療糾紛現狀可以用數量激增、索賠數額暴漲和性質惡劣來概括。醫療糾紛發生數量急劇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僅2013年全年共計發生了7萬件醫療糾紛案件。醫療糾紛索賠數額也呈暴漲趨勢,賠償要價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醫療糾紛的性質也變得相對復雜,社會多元成分的參與,患者家屬到醫院吵鬧、圍攻和毆打醫務人員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二、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分析
現行的醫療衛生體制、法律環境、輿論環境、醫藥產品流通體制、醫院管理、醫務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等都對醫患關系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一)社會因素
1.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化進程快速發展,全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自我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因此,在醫療過程中一旦發生病人認為是損害到個人權益的情況時,則產生投訴愿望和行為。
2.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看病貴、看病難矛盾仍然突出。醫療費用上漲急劇,醫療費用的個人承擔部分也在增加。病人在付出醫療費用的同時,希望能得到較好的醫療服務及理想的治療效果,如果治療的結果超出自己的預期,則導致病人內心難以平衡和接受。
3.某些媒體的炒作。部分媒體片面地理解醫患關系,把醫生和患者人為地劃分成對立面,甚至對個別醫德敗壞的現象暴光炒作有加,造成全社會對醫務人員普遍持懷疑態度,使得患者就醫過程中過于警惕,一旦有不良的治療結果就認為是醫方的原因導致的,加劇了醫患矛盾的激化。
(二)醫院內部因素
1.業務技術水平的局限。有些醫務人員業務技術水平不熟練,盲目蠻干,對診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估計不足,準備不充分。
2.法律意識淡薄。醫務人員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
3.醫患缺乏溝通。一些醫務人員缺乏與患者溝通,對檢查、診斷、用藥、治療或術前、術中、術后,病情變化等情況不及時和患者或患者家屬溝通,不能全面履行告知義務。
4.醫療文書記錄不完善、不及時。一些醫務人員不能熟練掌握病例書寫規范的要求,在對患者的醫療診斷、用藥、特殊檢查和手術等醫療行為過程中,對病歷書寫不重視存在漏記現象,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就會出現涂改和偽造等現象。
三、醫療糾紛折射出的法律問題
醫療糾紛不斷上演,我們分析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不難看出,糾紛的發生有社會的原因,也有醫院內部管理的原因,但是作為民事主體醫方的醫生法律知識缺乏,法律意識淡薄是應該關注的問題。醫學院校注重學生的專業課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對醫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教育,導致醫學生走入醫務崗位后缺乏起碼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目前我國現有的醫療行業法律法規較多,按照法律性質,醫療行為屬于民事合同范疇,作為合同的主體,醫患雙方都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權利和承擔義務。我國《侵權責任法》第55條明確規定了醫方的告知義務。對于告知義務對醫生來說有一明確的義務,這種義務有時可被描述為信任、坦誠、良知當中的一種。但是有些醫護人員不了解法律規定,對患者的知情權和同意權認識不夠,在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過程中怠于履行告知義務,一旦出現患者預期之外的結果,就遷怒于醫生,引發糾紛。我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嚴格規范了病例文書書寫規范,《侵權責任法》第58條也規定了不規范書寫病例文書的法律后果,但是有些醫護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病例文書的法律證據作用,在書寫病例時,不按照規范書寫。出現糾紛后,對病例進行涂改、補漏,偽造病例,出現這些情況病例文書作為證據的證明力大打折扣,影響醫療糾紛的解決。目前為了改善醫患關系,處理好醫療糾紛成,一些地區建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疏導醫患矛盾。醫調委要求調解員不僅要有一定的臨床經驗還要有一定的法律背景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醫調委解決醫療糾紛需要有法律思維的醫務人員。
諸如此類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直接影響醫務人員日常的醫療行為的合法性,如果醫務人員具備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按照規定進行醫療活動,履行相應義務,勢必會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降低醫方承擔責任的風險。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如果具備法律背景,也會更有利于醫療糾紛矛盾的化解。
四、加強醫學生法律教育的途徑
(一)醫學院校增開相關法律課程,加強法律知識教育
我國現有的相關醫療方面的法律法規有《侵權責任法》,《衛生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經過調查目前一些醫學院校開設了《衛生法》,但是課時也不多。大部分醫學院校也開設有一些涉及醫患溝通問題的學科,如醫學倫理學、醫學法學、醫學心理學等,但這類學科一般只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學時數很少。其他相關法律課程開設較少,因此建議對在校醫學生增開相關法律課程,比如增開《民法》課程,增強醫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增開《侵權責任法》課程,讓醫學生熟練掌握醫療責任歸責原則、醫療賠償等方面的法律知識,規避醫療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二)提高醫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校醫學生不太重視法律課程,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不高,缺乏學習法律法規知識的主動性。醫學生們認為學好專業課程才是主要的,沒有太多必要學習法律知識。隨著社會的進步,民主法制制度的發展,法律已經全方面滲入社會生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普通民眾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醫療糾紛高發的當下,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要認識到醫務行為應該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實施,要做到懂法、用法、守法,加強法制觀念。
(三)提高醫學院校法律教育重視程度
醫學院校普遍重視醫學專業課的教育,對于法律這樣的學科,有些院校不開或開的很少。出現目前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醫學院校法律專業的老師較少,再者就是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不高。學生精力集中在學習專業課方面,忽視了法律知識的學習。因此,醫學生應轉變輕視法制知識的學習態度,加強醫學法制的學習,在用醫學專業知識充實自己的同時,也學會用法律知識來武裝自己,使二者融合貫通,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醫學院校重視醫學生的法律知識教育程度,加強法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舉辦法律講座,普及醫學生法律知識
醫學院校可以為在校的醫學生,邀請校內外法律專業人士,針對當下有代表性的醫療糾紛典型案例,開展講座,剖析糾紛產生的原因和涉及的法律知識,以增強醫學生對法律的認同感,提高醫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緊迫感,同時也為醫學生對醫療糾紛有充分和正確的認識,究其原,探其果,改變醫學生對醫療糾紛的畏懼心理,釋放心理壓力,以致合理規避醫療糾紛的風險,減少糾紛的發生。
醫患矛盾突出,化解矛盾當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有效辦法的實施,不妨從醫患主體中的醫務人員一方著手。一方面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強醫務人員的法律知識教育,規避醫療糾紛的產生以及糾紛發生后運用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辦法。作為醫學生,加強法律知識教育,適應我國法制社會發展要求,有助于減少醫療糾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改善醫患矛盾,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談醫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意義】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分析11-11
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10-30
中小企業秘書人員法律意識培養研究11-08
醫學生實習意義和目的10-04
培養孩子才藝的終極意義11-14
論大學生就業法律意識的缺失及其培養09-26
談街舞在高校中流行的意義10-17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07-27
臨床醫學生培養途徑論文12-12